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再有幾天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隨著時代的變遷,雖然清明節習俗不斷發生變化,但掃墓、踏青等活動至今仍被人們重視,清明節的酒禮習俗更是傳承至今。
古人清明飲酒有三大原因:
一是寒食節期間,不能生火吃熱食,只能吃涼食,飲酒可以增加熱量;
二是借酒來平緩或暫時麻醉人們哀悼親人的心情。
三是郊遊踏青享受大自然春天的美景,賞花野餐,把酒言歡。
而現代,人們對於飲酒賦予了更多的意義。
緬懷親人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清通禮》云:「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一束鮮花,一炷香,一杯濁酒,一本相冊,幾句追思留言,也可以表達對逝者的哀思和懷念。
放飛心情
由於清明祭祖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裡騁足青青原野,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
趁著陽光明媚,帶著好心情,選一處安靜之所,席地而坐,把酒言歡。
互述衷腸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外出打拼的遊子,始終是父母的牽掛,清明節回家祭祖期間,探望年邁的父母叔伯,乃人倫之禮。
一份禮品,代表一份心意,一份對父母的牽掛。
觥籌交錯
兒時夥伴,十年同窗,長大後,異域他鄉,各自拼搏。
雖多年未見,但情深意濃,一次聚餐,觥籌交錯,舉杯暢飲,訴當年情懷。
聚餐飲酒,續同窗之誼,訴朋友之情。
歡歌笑語
四月,萬物甦醒,草長鶯飛,時而像情人間的低語呢喃,時而像嬌羞的春姑娘,猶抱琵琶半遮面。
一個浪漫而又溫暖的季節,是一個增進感情的最佳機會。
可結伴旅遊,也可來一段浪漫的晚餐。
莫辜負這春天的好時光,春天與酒伍酒來一次約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