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看花,吟詩,飲酒!

2020-12-14 酒伍酒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再有幾天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隨著時代的變遷,雖然清明節習俗不斷發生變化,但掃墓、踏青等活動至今仍被人們重視,清明節的酒禮習俗更是傳承至今。

古人清明飲酒有三大原因:

一是寒食節期間,不能生火吃熱食,只能吃涼食,飲酒可以增加熱量;

二是借酒來平緩或暫時麻醉人們哀悼親人的心情。

三是郊遊踏青享受大自然春天的美景,賞花野餐,把酒言歡。

而現代,人們對於飲酒賦予了更多的意義。

緬懷親人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清通禮》云:「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一束鮮花,一炷香,一杯濁酒,一本相冊,幾句追思留言,也可以表達對逝者的哀思和懷念。

放飛心情

由於清明祭祖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裡騁足青青原野,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

趁著陽光明媚,帶著好心情,選一處安靜之所,席地而坐,把酒言歡。

互述衷腸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外出打拼的遊子,始終是父母的牽掛,清明節回家祭祖期間,探望年邁的父母叔伯,乃人倫之禮。

一份禮品,代表一份心意,一份對父母的牽掛。

觥籌交錯

兒時夥伴,十年同窗,長大後,異域他鄉,各自拼搏。

雖多年未見,但情深意濃,一次聚餐,觥籌交錯,舉杯暢飲,訴當年情懷。

聚餐飲酒,續同窗之誼,訴朋友之情。

歡歌笑語

四月,萬物甦醒,草長鶯飛,時而像情人間的低語呢喃,時而像嬌羞的春姑娘,猶抱琵琶半遮面。

一個浪漫而又溫暖的季節,是一個增進感情的最佳機會。

可結伴旅遊,也可來一段浪漫的晚餐。

莫辜負這春天的好時光,春天與酒伍酒來一次約會吧!

相關焦點

  • 清明時節——古詩十首
    清明時節,桃紅李白,含笑盛開。田野裡,墳墓頭,荒草萋萋,倍感悽涼。春雷滾滾,驚醒了龍蛇百蟲;春雨充沛,草木柔美。古有齊人出入墳墓間乞討祭食以向妻妾誇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燒死。無論是賢者還是平庸之輩,千年之後又有誰知道呢?最後留在世間的只不過是滿目皆是的野草而已。3.
  • 幾句古詩詞,看懂清明祭祖飲酒的規矩
    明日清明,讓我們從古代詩詞裡,來了解清明祭祖飲酒時的程序和規矩。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及離世親人的節日。 自古以來就有清明上墳祭祀飲酒的傳統。清明節飲酒有兩種原因:一是寒食節期間,不能生火吃熱食,只能吃涼食,飲酒可以增加熱量;二是借酒來平緩或暫時麻醉人們哀悼親人的心情。
  • 清明時節,麥長三節
    到這一時節,中國大地無論南方北方,氣溫普遍上升,南方霧氣減少,北方風沙消失,空氣清澈,景物明晰,因此得名「清明」。
  • 生活雜記 | 清明時節花與雨(20160403)
    本文記於16年4月2日,清明小假,看花。昨天,今天,還是明天,哪天是清明,不清楚,不知道,不關心。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時節,緬懷先人,上墳燒紙,下點雨,倒也十分應景。只是這風雨,下不下,下大下小,啥時候下,只因天象,無關人事。關於清明。人生在世,可以有儀式,不可為儀式所累。
  • 飲酒是樂事,但如何飲法,這裡面大有學問,飲酒與看花的情景相似
    飲酒是樂視,但如何飲法,這裡面大有學問。有人說,飲酒與看花的情景相似。群芳燦爛,百花爭妍,當然最能令人賞心悅目,但繁華時刻短暫,一場風雨驟至,即落紅滿地,慘不忍睹。所以花最耐看,也最動情,當在半開之時這時姿媚躍出,芬芳初吐;充滿活力,充滿想像。
  • 梅雨時節,同鄭酒師邂逅詩人筆下的飲酒時刻
    今天分享幾首關於梅雨時節飲酒的小眾詩詞,品讀古詩,感受雨天喝酒的浪漫時刻。陸遊《夏日》梅雨初收景氣新,太平阡陌樂閒身。陂塘漫漫行秧馬,門巷陰陰掛艾人。白葛烏紗稱時節,黃雞綠酒聚比鄰。掀髯一笑吾真足,不為無錐更嘆貧。
  • 清明時節,麥長三節
    到這一時節,中國大地無論南方北方,氣溫普遍上升,南方霧氣減少,北方風沙消失,空氣清澈,景物明晰,因此得名「清明」。
  • 飲酒莫教成酩酊,看花慎勿至離披
    康節云:飲酒莫教成酩酊,看花慎勿至離披。旨哉言乎!意思就是說:帆只揚起五分,船便行得穩,水只倒入五分,水壺就很穩定了。所以,宋代哲學家邵雍說「飲酒莫教成酩酊,看花慎勿至離披。」這話說得好啊!
  • 春和景明,清明時節
    當鬥柄指向正東偏南的「乙」位時為清明節氣。清明時萬物皆潔齊、生氣旺盛、吐故納新、氣溫升高,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掃墓)的時節。 清明三候 張萬靜說,作為時令節氣,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候的特點有關。古人根據對大自然的觀察,將清明節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 一候桐始華。
  • 清明時節 清明茶!
    清明時節清明茶 燕子歸來,梨花紛落,聽風聽雨,清明又至。清明時節雨紛紛,天上淅淅瀝瀝的小雨,提醒著人間最美的四月天已經來臨。清明時節當然少不了清明茶。清明時節,春光明媚,人們適宜在戶外踏青,多作戶外運動,如晨運、登山,古人謂之「踏青」(即郊外運動)也是指在這段時間進行的。什麼是清明茶清明節氣最適宜不過就是清明茶。
  • 清明時節農事忙
    清明時節,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各鄉鎮農民搶抓晴好天氣,翻耕、播撒早稻種,加速進行春播工作。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4月4日,南昌市新建區石埠鎮農民在田裡撒播早稻種子。 清明時節,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各鄉鎮農民搶抓晴好天氣,翻耕、播撒早稻種,加速進行春播工作。
  • 寫於清明時節的一首宋詩,頗有意趣,但很多人卻不曾讀過
    早春尚有幾分峭寒,暮春又難免流於傷感,一年當中最令人心曠神怡的時節,莫過於四月的清明。清明時節,天地之間,一片春和景明;河堤水岸,幾處楊柳青青;踏青之人,已是絡繹不絕;詩詞歌者,更喜舞墨吟風。因此,一年當中的清明時節也最適合吟詩背詞的季節。
  • 寫於清明時節的一首宋詩, 頗有意趣, 但很多人卻不曾讀過
    清明時節,天地之間,一片春和景明;河堤水岸,幾處楊柳青青;踏青之人,已是絡繹不絕;詩詞歌者,更喜舞墨吟風。因此,一年當中的清明時節也最適合吟詩背詞的季節。因此,本文的筆者特地在燦若星河的唐詩宋詞中,挑選了一首寫於清明時節的宋詩以饗讀者,同時也滿足了疫情期間大家不能去踏青的心情。此詩只有四句,讀起來頗有意趣,但很多人卻不曾讀過。
  • 清明時節話清明
    清明前後,草長鶯飛、百花盛開、柳枝碧青,和家人一起備上清酒,灑在故人面前。這一刻,除了對先人的思念,縈繞在你身邊的,更是溫暖的親情。可您知道清明節是怎麼來的麼? 從我國傳統曆法農曆來講,我們祖先把五天稱為一候,三候為一氣,稱為節氣。全年也由此分為二十四個節氣,清明正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 清明時節,更重要的是心中「清明」
    清明時節,更重要的是心中「清明」 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所以清明對於古代農業生產而言 是一個重要的節氣 農諺說 清明前後,點瓜種豆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 一千一百多年前的那個清明時節
    文/鍾百超一千一百多年前的那個清明時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這首名為《清明》的詩,首句以描寫清明節的天氣起筆,「雨紛紛」,狀寫的不只是天氣,更為全詩定下一個陰鬱的基調。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談到「境」時,說道:「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
  • 清明讀詩,是最好的祭奠
    清明讀詩,就是對祖先最好的祭奠。1讀小令如看花一首好詩需要讀多少遍?飛絮落花,時節近清明。睡起捲簾無一事,勻面了,沒心情。——(晚唐)張泌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這樣看玫瑰:「在田野裡,玫瑰以相會的眼神注視你;在花瓶裡,它以告別的眼神看著你。」
  • 詩詞裡的清明
    清明(宋)王禹偁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朝中措·清明時節(宋)張炎清明時節雨聲譁。潮擁渡頭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燕簾鶯戶,雲窗霧閣,酒醒啼鴉。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敬祖追遠、踏青插柳在清明
    開始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開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同時,在唐代的一些的詩詞裡出現了許多關於清明的描述,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清明時節,欣賞最美的清明詩詞
    今天是2020年4月4日,正值處在仲春、暮春之交的清明。清明是一個關於生命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要去掃墓、祭奠祖先,還要到田野踏青、登山遊玩,既莊嚴地直面了死亡,又滿懷希望地迎來新的生命輪迴。不管是敬了天地再大鬧人間的春節,還是祭了祖先再進了山林的清明,都充分體現了「天、地、人合一」的境界。今天,與你共賞幾首清明詩詞,一起在詩詞中,尋找一個共屬於人間、大地和仙界的清明節。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