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敬祖追遠、踏青插柳在清明

2020-12-15 醉美國學

清明將至,遠方的遊子紛紛回家,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這一文化傳統無關於迷信,是一種追憶先人的精神信仰,是一種敬祖追遠、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清明節據說在歷史發展中融合了寒食節的禁火、冷食習俗。《周禮》中記載:「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幾經發展,在全國範圍盛行並設掃墓假期是在唐宋之後。唐朝時,由於官吏回鄉掃墓,經常有耽誤職守的事,於是唐玄宗頒布政令解決假期的問題。開始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開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

同時,在唐代的一些的詩詞裡出現了許多關於清明的描述,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之時本該是家人團聚,或遊玩觀賞,或上墳掃墓,但是作者孤身行路,觸景傷懷,那就更容易惹動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溼,這給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層愁緒,心境更是加倍的悽迷紛亂了。

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早春,孟浩然西遊至長安,應考進士。適逢清明,詩人即事抒懷,寫下了一首《清明即事》:

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也許清明是一個普通的日子,然而漂泊在外的遊子此刻的心中卻貯著一片愁緒。馬車聲在路上繁雜地響著,東城郊外微風拂柳一片蔥翠一片。落花飛舞芳草齊齊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成雙成對的蝴蝶嬉戲不已。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裡回憶往昔,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清明時節除了掃墓外,還有遊春、踏青、插柳、蕩鞦韆等活動。到郊外踏青遊玩,這是清明節俗的另一項重要活動。據說這一項清明節俗是繼承了形成於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節傳統。溫庭筠以一首《清明日》寫出了人們在清明那天外出踏青的喜悅心情。

清娥畫扇中,春樹鬱金紅。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馬驕偏避幰,雞駭乍開籠。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

清明日的清晨,清蛾飛舞,色彩斑斕,猶如在畫扇中一樣。桃樹滿園,桃花和鬱金花競相開放,紅遍了田野。人們興衝衝結伴踏青,出發時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顫顫欲滴,歸來時領略到微風穿過柳絲拂面而來。驕傲的馬匹在帳幃旁昂首嘶鳴,雞群從剛打開的籠子裡爭先恐後地竄出來,「咯咯咯」地叫著,四處覓食。不知是誰瞄準鳥兒在發射飛彈?黃鸝趕緊飛入隔牆的庭院,在房頂上宛囀鳴叫。好一幅豐富多彩、生機勃發的生活畫面,誰人不羨慕呢?

白居易則描繪了一幅清明之夜的景象。「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迴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清明夜晚清風習習月色朦朧,青石的臺階,紅色的欄杆這裡是刺史的府宅。獨自在迴旋的走廊走走停停,聽著遠處弦管樂聲默默欣賞著院中盛開的花。詩人處在如此清明之夜迷人的月色中,喜上心頭,開懷歌唱,在迴廊裡唱著歌抒發著內心愉悅的情懷。

辛棄疾也有一首鄉思之作。「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剗地東風欺客夢,一枕雲屏寒怯。曲岸持觴,垂楊系馬,此地曾經別。樓空人去,舊遊飛燕能說。聞道綺陌東頭,行人常見,簾底纖纖月。舊恨春江流不斷,新恨雲山千疊。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裡花難折。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發?」(《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野棠花兒飄落,匆匆又過了清明時節。東風欺凌著路上的行客,竟把我的短夢驚醒。一陣涼氣吹來,向我的孤枕襲來,我感到絲絲寒意。在那彎曲的河岸邊,我曾與佳人舉杯一起飲酒。在垂柳下,我曾在此地與佳人離別。如今人去樓空,只有往日的燕子還棲息在這裡,那時的歡樂,只有它能作見證。聽說在繁華街道的東面,行人曾在簾下見過她的美足。舊日的情事如東流的春江,一去不回,新的遺憾又像雲山一樣一層層添來。假如有那麼一天,我們在酒宴上再相遇合,她將會像鏡裡的鮮花,令我無法去折。她會驚訝我又白了頭髮。

北宋理學奠基者程顥的《郊行即事》描繪了一幅清明踏青遊樂的畫面。

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相關焦點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清明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⑴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詩詞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天正是清明佳節。詩人杜牧,在行路時,碰巧遇上了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若是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是不是很有趣呢?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了。「紛紛」,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所謂「紛紛揚揚,降下好一場大雪來」。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和喪葬文化?
    唐朝著名詩人杜牧就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等著名詩句,既展現出了當時清明的季節特點,同時又表達了清明節時,對已經逝去的親人的思念之情。著名詩句「處處青山煙霧起,焚香祭拜悼先人」,描寫了在清明節時期祭祀祖先的場面,表達了作者無限哀思之情。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因何種原因作出的詩?
    本文系作者卻都不屬於我的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我們對杜牧的這首《清明》實在是太熟悉,我相信,每年清明節前後,大家忙著祭祖掃墓的時候,腦海裡很自然就會想到他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的繪圖杜牧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一句太應景了。
  • 【詩話節氣】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 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但覺東風軟,杜宇無端啼故人。語寄風箏絲欲盡,情歸蝶夢月將殘。窮通不變瓶中雀,苦樂難移室上蘭。春暮泥紅捐萬物,年年穀雨湧新湍。
  • 自古「清明時節雨紛紛」,2019年清明是哪一天?還會下雨嗎?
    導語:自古「清明時節雨紛紛」,2019年清明節是哪一天?還會下雨嗎?年後持續時間最長的寒冷已經過去了,進入三月份,萬物復甦,鶯飛草長,農村田野裡到處呈現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3月21日是農曆春分,按農村人的說法,春分是春天最好的時候,適合打理農作物,出遊踏青。春分過後,就是清明了。清明節既是節氣,也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人們都在這一天回老家祭祖。自古「清明時節雨紛紛」,2019年清明節是哪一天?還會下雨嗎?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的這首詩為何這麼有名?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很多人知道杜牧,是因為這首詩。為何這首詩這麼有名,這麼受人喜歡和誦讀呢?哲學詩畫認為,80%的原因就是它跟清明節聯繫到了一起。下面咱們就一起解析下這首詩。
  •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又稱「鬼節」,掃墓踏青習俗怎麼來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了一年一度吟誦杜牧這首詩的時候了,又是一個清明節,清明節還沒到,昨天路上就已經有了清明悽涼清冷的氣氛了。清明節,又被稱之為「鬼節」,是我國三大鬼節之一,也是大家最為重視的一個鬼節。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作者/向輝編輯排版/隨手君(微信:suishouchuanfuyinjun)清明,是華人四大節日之一、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根據《曆書》的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節附近進行掃墓、祭祖和郊遊的習俗,清明節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和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華傳統節日。
  • 清明雨紛紛 行人慾斷魂 杜牧七絕《清明》改成五絕可以嗎?
    問題:「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每句減2字,有損原詩意境嗎?前言原詩是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去掉的是:時節、路上、借問、牧童。1、 第一句 清明雨紛紛原詩是:清明時節雨紛紛,減少時節二字,變成了清明雨紛紛,從詩意上有區別嗎?應該說沒有區別。
  • "清明時節雨紛紛"經典清明詩詞賞析
    東方網記者劉歆4月3日報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清明》可謂膾炙人口。其實,清明節的文化內涵頗為豐富,自然也成為了文人騷客用詩詞詠嘆對象。以下就為網友們搜羅了一些經典的清明詩詞: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 清明時節雨紛紛的下一句是什麼?作者是誰?詩意是什麼?
    中考語文天天練之古詩詞學習之《清明》各位學子們,大家好,這裡是尖子生數理化教育,借著清明佳節時期,尖子生數理化教育帶著大家來學一下《清明》這首古詩以及相關的考點。希望學生們能夠牢牢掌握!1 《清明》一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作者:杜牧。2 作者詳解杜牧:唐朝詩人,字牧之。號樊川居士。
  • 36.杜牧《清明》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1.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宮中以當天為鞦韆節,坤寧宮及各後宮都安置鞦韆,嬪妃做鞦韆之戲。2.紛紛:形容多。
  • 清明時節雨紛紛
    古人關於清明的詩詞有不少,下面就讓我們欣賞一下這些美妙的詩句吧。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 「清明時節雨紛紛」 到底有多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逢清明節氣,這句流傳千年朗朗上口的詩便又出來刷存在感了。這個最深入人心的清明天氣標籤到底有多準?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關於清明節5大習俗
    03 插柳部分地區的人們會在清明節這一天,折柳條回家,然後插在屋簷或門楣上。其實小編小時候也有印象見到村裡的人們插柳條,但是現在早就已經沒有了。04 吃清明所謂的吃清明,也是吃清明野餐,有些地方人們會拿食物去祭祀故去的親人,祭祀過後,會在親人的墳墓前將那些祭祀的食物吃掉,有與故去老人同食的意思。
  • 清明:古代節日習俗之盤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三月末、四月初時,都會迎來細雨濛濛的清明時節。一、祭祖掃墓首先為清明的最必要習俗:掃墓。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其習俗由來久遠。
  • 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誰又知道寒食禁火,枯木忠骨?
    說起清明節,想必大家都知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是祭拜先人的大日子。可是誰又知道離清明幾天的寒食節呢?寒食節,在夏曆冬至後15日,清明節前一兩天。在這一天,只能吃冷飯冷菜之類的冷食,不能吃熱食,嚴禁菸火,之後逐漸發展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在清初湯若望曆法改革以前,清明節定在寒食節兩日之後;湯氏改革後,寒食節定在清明節之前一日。那麼,寒食節為什麼嚴禁菸火,只吃冷食呢?
  • 抖音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是什麼歌 原聲完整歌詞分享
    ­  抖音上一首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是什麼歌?很多網友都在求歌名!據小編了解,這首歌的名字是《清明雨紛紛》。這裡有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原聲BGM歌詞完整版資源,需要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抖音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是什麼歌?­  這首歌是由泥鰍Niko演唱的《清明雨紛紛》。
  • 品牌們的清明借勢海報,不只有牛和牧童!
    素材收集於各品牌官方渠道數英DIGITALING獨家整理,轉載請遵循文章底部規範一提起清明,一句詩總能冒出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所以清明小長假,你那裡下雨了嗎?曼妮芬Maniform#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帶好傘。說說你小長假準備去哪玩。小郎酒#清明節# 梨花風起正清明,且攜小郎賞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