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關於清明節5大習俗

2020-12-24 曉楓說歷史

清明節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同時也是我國的三大鬼節之一,關於我國的傳統節日都有很多的習俗,那麼大家知道清明節都有哪些習俗嗎?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有關於清明節的那些習俗。

01 掃墓

掃墓是清明節古已有之的習俗,這一天人們會為故去的親人掃墓燒紙,有些地方還會給土墳填土加固。

也有的地方不燒紙不燒香,這和現在的環保要求有關,但也有寒食節禁火的原因,在這些地

方大家採取的是在墳頭的樹枝上掛上冥錢、紙帛。

02 洗眼睛

在廣西省的部分地區,每年到清明節這一天大家會用田螺、柳葉浸泡的水洗眼睛,當地的說法是在清明節這一天用這種水洗眼睛,會使你的眼睛更加的明亮。

03 插柳

部分地區的人們會在清明節這一天,折柳條回家,然後插在屋簷或門楣上。其實小編小時候也有印象見到村裡的人們插柳條,但是現在早就已經沒有了。

04 吃清明

所謂的吃清明,也是吃清明野餐,有些地方人們會拿食物去祭祀故去的親人,祭祀過後,會在親人的墳墓前將那些祭祀的食物吃掉,有與故去老人同食的意思。

05 踏青

清明踏青其實並不少見,但是似乎這種習俗又有那麼一點兒不像是清明習俗,因為春天來了,人們不只是清明這一天才踏青,很多時候也會經常出去踏青。

其實關於清明習俗還有很多,不同的地區關於清明節的習俗不同,大家那裡的清明習俗又都是什麼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清明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⑵紛紛:形容多。⑶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斷魂:神情悽迷,煩悶不樂。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⑷借問:請問。⑸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此詩影響,後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和喪葬文化?
    唐朝著名詩人杜牧就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等著名詩句,既展現出了當時清明的季節特點,同時又表達了清明節時,對已經逝去的親人的思念之情。著名詩句「處處青山煙霧起,焚香祭拜悼先人」,描寫了在清明節時期祭祀祖先的場面,表達了作者無限哀思之情。
  • 清明節丨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著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著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著鞭子,一手遙遙指著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於《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清明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⑵紛紛:形容多。⑶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斷魂:神情悽迷,煩悶不樂。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⑷借問:請問。⑸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此詩影響,後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作為天下之主是不是也會斷魂?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相信很多人都對杜牧的這首《清明》朗朗上口,也都知道清明節是祭拜先人的大日子。那麼,清明節為什麼要祭拜先祖嗎?清明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公曆4月5日前後,又被稱作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明時節,這個融合了寒食節、上巳節部分習俗的重大傳統節日,傳統活動也是豐富多彩的。
  • 今日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IT之家4月5日消息 今天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氣清徹明朗,萬物欣欣向榮之意。說到清明節,很多人會想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名句。是的,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聽風聽雨祭故人
    這首詩中,不僅可以看出掃墓的悽涼悲慘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掃墓習俗中寒食與清明是一回事。的確,每當此時,一些漂泊異鄉的詩人墨客,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的這首詩為何這麼有名?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和喪葬文化?
    唐朝著名詩人杜牧就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等著名詩句,既展現出了當時清明的季節特點,同時又表達了清明節時,對已經逝去的親人的思念之情。著名詩句「處處青山煙霧起,焚香祭拜悼先人」,描寫了在清明節時期祭祀祖先的場面,表達了作者無限哀思之情。
  • 杜牧《清明》詩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文化節日,又叫踏青,時間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是法定休假日。關於「清明節」名字的來歷,《曆書》中曾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交代了時間:清明節;天氣:下雨天。「路上行人慾斷魂」交代了地點:路上;人們的狀態:由於傷心過度,愁苦極深,魂魄都要飄散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交代了人物:路人甲、作者和牧童。事件:向牧童問酒家的地址的經過。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的一首詩為何家喻戶曉?
    這首詩是唐朝詩人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為何這首詩至今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呢?首先,這首詩是描寫了清明節的情景,讓人們每到這個時節,就會想起這首詩。而詩中的描寫,能夠把人們帶到清明節的情境之中,讓人們感到身臨其境,從而讓人難以忘懷。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詩詞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天正是清明佳節。詩人杜牧,在行路時,碰巧遇上了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若是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是不是很有趣呢?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了。「紛紛」,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所謂「紛紛揚揚,降下好一場大雪來」。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因何種原因作出的詩?
    本文系作者卻都不屬於我的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我們對杜牧的這首《清明》實在是太熟悉,我相信,每年清明節前後,大家忙著祭祖掃墓的時候,腦海裡很自然就會想到他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的繪圖杜牧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一句太應景了。
  • 清明時節雨紛紛,行人為何「欲斷魂」?
    大家都聽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關於清明節的句,但很少有人會想,何行人為何「欲斷魂」?清明難得連假,出遊踏青卻因下雨敗興,崩潰欲斷魂。清明掃墓祭祖,因天雨加深了思念心情,悲傷欲斷魂。清明懷古憂今,當時時局頹喪朝廷無能,哀痛欲斷魂。請認真思考作答再往下看。一般人都會選(2)掃墓祭祖,想得比較多的人若以為有陷阱,可能會猜(3)時局頹喪——然而最接近歷史真相的答案應該是(1)。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為什麼斷魂呢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 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為什麼「斷魂」呢?因為「古墓花影白楊樹,儘是生死離別處。」冬後生命的蓬勃生長,使人想起逝去的祖宗親友。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吟詠清明的小詩,今天讀來仍然那麼哀怨,那麼親切。可見古往今來,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詩詞
    清明是一個深厚悠久的文化傳統的節日,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節日。在這一天,人們緬懷先人,禮敬祖先,慎終追遠。清明節的民族精神,以及中華民族的祭祀文化,無不值得我們去繼承。歷代文人給我們留下了關於清明節的大量詩詞,這些詩詞需要我們如今的孩子們去繼承,去發揚。關於清明節的詩詞很多,尤其是晚唐詩人杜牧的《清明》詩,膾炙人口,婦孺皆知,連小學生都耳熟能詳。其實,除了杜牧等人的清明詩詞,還有很多的的清明詞,我們一起來看最美的清明詩詞。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為什麼清明節多陰雨天氣?
    在二十四節氣中,春季有六個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和穀雨節氣。為什麼清明節多陰雨天氣?清明節氣是春季的第五個節氣,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在我國古代是我國的「時年八節」之一,包括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等八個節日。清明節又稱為「踏青節」,古人在思念親人,外出踏青遊玩的時候,寫下了很多關於「清明節」的詩詞。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敬祖追遠、踏青插柳在清明
    清明將至,遠方的遊子紛紛回家,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這一文化傳統無關於迷信,是一種追憶先人的精神信仰,是一種敬祖追遠、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清明節據說在歷史發展中融合了寒食節的禁火、冷食習俗。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詩詞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天正是清明佳節。詩人杜牧,在行路時,碰巧遇上了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若是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是不是很有趣呢?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了。「紛紛」,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所謂「紛紛揚揚,降下好一場大雪來」。
  • 杜牧《清明》中的名句:「路上行人慾斷魂」——為什麼「欲斷魂」?
    杜牧的清明詩裡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為什麼會斷魂呢?現在的很多人清明節不都過得很快樂嗎?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
    我們步履匆匆的走進了四月,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它充分表達了詩人的沉重心情,也表達了我們此時此刻的心情。今天又逢清明節,我們學校組織四年級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