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詩詞中寫到了三月三?
上巳日憶江南禊事
唐代:張志和
黃河西繞郡城流,上巳應無祓禊遊。
為憶淥江春水色,更隨宵夢向吳洲。
祓禊,是三月三一個重要的習俗。每年於春季上巳日在水邊舉行祭禮,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祓禊。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
唐代:徐彥伯
晴風麗日滿芳洲,柳色春筵祓錦流。
皆言侍蹕橫汾宴,暫似乘槎天漢遊。
三月三,上巳節,「陽氣清明,祁祁甘雨,膏澤流盈,習習祥風」,如此良辰美景,正是文人雅士集會水濱,流觴取飲,吟詩作文的盛日。
三月三日
東晉:庾闡
心結湘川渚,目散衝霄外。
清泉吐翠流,淥骿漂素瀨。
悠想盼長川,輕瀾渺如帶。
上巳日恩賜曲江宴會即事
唐代:白居易
賜歡仍許醉,此會興如何。
翰苑主恩重,曲江春意多。
花低羞豔妓,鶯散讓清歌。
共道昇平樂,元和勝永和。
酬樂天三月三日
唐代:元稹
舊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時病裡銷。
獨倚破簾閒悵望,可憐虛度好春朝。
三月三,又名踏青節。諺曰:「尋春直須三月三。」今陝西尚有「踏青屐」之說。
三日尋李九莊
唐代:常建
雨歇楊林東渡頭,永和三日蕩輕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
三月三日雨中遣悶十絕句
宋代:楊萬裡
村落尋花特地無,有花亦自只愁予。
不如臥聽春山雨,一陣繁聲一陣疏。
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譁。
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三月三日重遊虎丘
元代:郭麟孫
細雨霏霏不溼衣,山前山後亂鶯飛。
過橋春色緋桃樹,臨水人家白板扉。
此地酒帘邀我醉,隔船簫鼓送人歸。
清遊恐盡今朝樂,回首閶門又夕暉。
《蘭亭集序》裡的「三月三」
「文人雅集,曲水流觴」。三月三,還是文人墨客們吟詩作文的盛日。
公元353年的上巳節,王羲之和四十幾位文友聚會於紹興蘭亭,在蘭亭清溪兩旁席地而坐,將盛了酒的觴放在溪中,由上遊浮水徐徐而下,觴在水的面前打轉或停下,誰就得即興賦詩並飲酒。賦詩飲酒過後,王羲之將大家的詩匯集起來,揮毫作序,寫下了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清晰地記錄了當時上巳節的盛況: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此後「文人雅集,曲水流觴」就成了千古佳話。三月三這個官民遊樂的日子,就成了很多文人墨客賦詩作詞的好機會。
從周代到魏晉,乃至盛唐、明清,從洛邑到溱洧乃至長安,三月三上巳之風俗,歷久不衰,可見它在中華民族文化記憶中的影響之深。
三月三的小知識:
三月三的傳說歷史故事及節日由來 廣西壯族4個經典傳說
2018廣西三月三放假時間安排 今年農曆三月初三假期幾天
三月三的風俗習俗 廣西三月初三有哪些禁忌忌諱講究
責任編輯:柯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