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三月三,可不是黃曆中一個普通的日子,在我國民間,它是具有濃鬱民族色彩的傳統節日,我國多個民族的群眾在這一天都要慶祝。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農曆三月三究竟是什麼節日。
被遺忘的情人節
人們對農曆三月三的第一概念,應該知道它是上巳節。古先秦時期的農曆三月三,最初最主要的活動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還有祓禊、修禊或沐浴活動,用沐浴治療女性的不育症和去災。政府專門設置女巫之職進行主持。
如果你以為人們真的去水邊祓禊?那你too you too navie 太傻太天真了。陽春三月,草長鶯飛,雜花生樹,到處都瀰漫著春的氣息,叫人如何不春心蕩漾,不想負了這美好春光,人們當然要出來談談情說說愛,我的意思是適合廣大青年男女外出踏青…
從這種意義上說,上巳節又是一個求偶節、求育節。同時眾人結伴,手持蘭草在水邊參加和觀看祓禊,成為約會的好機會。早在公元前的周朝,農曆三月初三就被確定為國家法定的情人節,當天全國的青年男女都會在當地參加聚會,互相尋找中意的對象,而這個節日比公元270年2月14日古羅馬的情人節要早1000多年。
李白有詩云:「嘯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這裡的年年柳色,即指農曆三月三的情人節。透過這首詩,我們看到中國的情人節是多麼的浪漫:一對有情人在春和景明的豔陽天,漫步灞上,折柳相贈,嘯聲不斷,何等境界。
由此可見,自我國古代至今,不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農曆三月三不僅僅是闢邪祈福的節日,更是男女之間交遊定情的日子,是我國最古老的情人節,甚至比西方的情人節更要早千年時間,可謂是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