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每到6月1日歡呼慶祝著兒童節快樂,可在兒童節的背後卻是一場慘痛的大屠殺,這一切要從一個名字說起,他就是海德裡希。
被稱為「布拉格屠夫」的海德裡希
這些都不能掩蓋他是個人類渣滓的本質
這位海德裡希可不是一般人,是德國納粹黨黨衛隊領導人之一,他是希特勒的接班人之一,地位僅次於海因裡希·希姆萊。由於行事殘酷,海德裡希有著「金髮的野獸」 「納粹的斬首官」等許多稱號。
身材修長、長相端正,個人素質非常高,智力超群,文藝、體育樣樣出色。
父親是歌手兼作曲家,外祖父是音樂學院院長,可能是家庭薰陶的緣故,他本人也是那種所謂的「風雅」之人,喜好古玩,會拉小提琴,擅長遊泳、馬術、田徑,還是擊劍高手。
年輕的時候就顯露出精幹素質,雖然有過一點挫折,總起來說仕途相當順利,22歲擔任海軍少尉,24歲任中尉,27歲加入黨衛軍,成為納粹3號人物海因裡希·希姆萊的得力助手,更在1939年,35歲的時候,出任安全總局局長,二年之後成為黨衛隊總指揮。
這樣一個人才,如果換一個時代換一種思想,在他身上多些理性、人道,和寬容,就完全是另一種景象,可偏偏世界上就是有很多素質超群的人物,依賴他們的超群素質,給人類帶來超過平常程度的災難。
像這個被人們懷疑事實上是猶太人後裔的海德裡希,在屠殺猶太人的計劃中尤為積極。
1931年6月,海德裡希加入納粹黨與黨衛軍,1932年7月接掌黨衛軍安全部門,成為希姆萊的得力助手,1936年起領導「安全警察」。
1939年,納粹安全部門、安全警察與秘密警察「蓋世太保」組織整並成為新設立的國家安全總局,海德裡希出任局長。
海德裡希策劃屠殺了數以十萬計的猶太人。到捷克後,他戒嚴、打擊反抗、處死404人,5000多人被送到集中營,他在捷克任職期間,數百萬人因他的殘酷鎮壓喪命。
除掉海德裡希,成為盟國的一致心願。最終,英國情報機構制定了刺殺海德裡希的「類人猿計劃」,英國情報機構組成「類人猿」行動小組。
暗殺成功,海德裡希死了,希特勒怒了,接班人沒了,我要復仇!
海德裡希(右)與希姆萊
海德裡希主動請纓鎮壓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德國吞併奧地利,同年9月,《慕尼黑協定》籤訂。不到一年的時間,希特勒撕毀《慕尼黑協定》,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全境,捷克總統愛德華·貝奈斯被迫逃亡英國,在倫敦建立了捷克流亡政府。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納粹開始有計劃地將軍工企業遷往盟軍轟炸機鞭長莫及的捷克腹地。
德國此時已陷入兩線作戰的局面,希特勒迫切需要捷克的武器製造基地為其提供強有力的軍事支持。他企圖讓納粹徹底成為捷克的主宰,以達到保證後方供應穩定的目的。然而,捷克的局面十分混亂,他派去的康斯坦丁又鎮壓不利。
海德裡希獲悉希特勒的這一想法,主動請纓,向希特勒保證會以鐵腕手段迅速徵服捷克。就這樣,1941年9月27日,海德裡希踏上了布拉格的土地,出任德國駐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總代理,也就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攝政王」。
就在抵達布拉格的當晚,海德裡希就宣布在捷克的主要城市實行全面戒嚴,開始著手打擊捷克地下抵抗運動。他組織了納粹史上的第一次公開審判,在短短幾小時內就將捷克總理阿洛伊斯·埃利亞斯判處死刑。同時秘密警察在短短幾個星期,就逮捕了4000多人,處死404人,另將5000多人送進集中營。
集中營裡餓死的囚犯
海德裡希的到來如同一陣恐怖龍捲風,瞬間給捷克地下抵抗運動以極大破壞,但捷克人有他意想不到的頑強,幾個月下來,儘管興師動眾,但來之前向希特勒許諾的那些個目標還遲遲沒有著落。
海德裡希琢磨著要想讓捷克人馴服,光來硬的,怕是不行,還得耍點兒陰招和花招。於是,他決定,「變臉!」
1941年底,海德裡希暫停鐵腕鎮壓,開始推行懷柔政策。屠夫海德裡希搖身一變,把自己侵略者的嘴臉偽裝成親民派長官。他向工人和農民大獻殷勤,宣稱增加食物配給,提高薪酬,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等。
那段期間,他命令納粹宣傳機構將其大力鼓吹為「為捷克勞工打拼的領導人。」然後,為了配合這一「幌子」,海德裡希經常裝模作樣地到各地工廠視察視察,走到工人中間聊上一聊;他還時不時地搞上一兩次虛偽至極的「面子工程」,比如親手發給捷克工人工資或贈送那麼一兩張電影票。海德裡希妄圖用這種虛假招式蒙蔽捷克人民,瓦解抵抗組織。
在海德裡希的陰謀策劃下,捷克的反納粹事業幾乎陷入癱瘓狀態。捷克流亡政府總統愛德華·貝奈斯和盟軍高層識破了海德裡希的詭計。儘管困難重重,但他們決定必須及時制止海德裡希,幹掉這個禍害。
刺殺海德裡希的「類人猿計劃」啟動
特別行動隊進行了周密的計劃,終於想好了對策,行動代號:Operation anthropoid類人猿計劃。
「類人猿」刺殺行動由前捷克軍情處負責,與英國情報部門共同組織策劃。捷克流亡政府初到英國伊始,就開始招募前捷克軍人,組成特別行動隊,納入盟軍編制,接受戰時訓練以備執行特殊任務。
行動之前,特工在研究地形
原定於1941年10月28日,也就是在捷克斯洛伐克獨立日那天,啟動類人猿計劃。但由於被選定的特別行動隊員在訓練過程中受傷,所以計劃推遲,最終於同年12月,再度選定兩人擔綱刺殺任務。
第一殺手約瑟夫·加比希克,第二殺手詹恩·庫比斯。兩人在戰前一個是鎖匠,一個是農民,戰時同為捷克士兵,曾經親眼目睹海德裡希在捷克的暴行。布拉格被佔領後,二人由法國輾轉逃至英國,加入了流亡政府組織的特別行動隊。
行動指令於12月底下達,加比希克和庫比斯等9人組成特別行動小組,於新年,在布拉格,動手。
但是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擺在他們面前,就是海德裡希「不好殺」。海德裡希對自己的安保工作做得細之又細,這讓刺殺行動難上加難。
潛伏五個月終於等來天賜良機
在布拉格,行動隊員們潛伏在瑪莉亞·莫拉維克家中,這一潛就是五個月。
隊員們密切監視海德裡希的一舉一動,但卻遲遲找不到下手的機會。海德裡希有警衛日夜貼身保護,高度戒備。他的行蹤極為詭秘,從不有規律的出行,他的鄉村別墅和辦公地點——捷克總統官邸赫拉德卡尼堡更是沒有辦法靠近,這讓行動隊員很難提前做好準備。就在這頭野獸的神出鬼沒讓獵人們等待得幾乎絕望時,機會來了。
這天,瑪莉亞的門縫下突然出現一個信封。行動隊員在內膽轉角的夾縫處摳出了兩行字:他的鐘壞了,讓秘書找人來修。原來海德裡希有個愛好,就是搞搞收藏,玩玩古董。
行動隊員們樂壞了,趕緊找到全城最有名的鐘表匠約瑟夫·諾沃特尼,請求這位抵抗組織的老戰士一定要乘機搞點情報出來。
5月23日一大早,諾沃特尼走進了海德裡希的官邸。秘書把他領到自己的辦公室,讓他儘快把鍾修好。說罷,走到桌前抄寫了一張便條,把原來的那張扔掉了,然後轉身出去了。
海德裡希的秘書做夢也沒有想到,就是這張便條,把海德裡希送給了死神。因為諾沃特尼瞥見那上面有最高統帥這幾個字,就趁沒人注意,拿起那張紙,用它擦了擦手上的油,又迅速扔了回去。
10個小時後,這個用機油標記過的廢紙團被人從垃圾堆裡揀了回來,出現在了特別行動隊的桌上。
便條是一則電話記錄:最高統帥希特勒要求海德裡希回柏林,啟程的時間是5月27日。
海德裡希當天的路線是先坐著自己的敞篷奔馳前往赫拉德卡尼堡,然後換乘車隊的車離開布拉格。由於警衛當天需要駐守車站,所以海德裡希從別墅到赫拉德卡尼堡的這段路將無人隨行,只有他和司機兩個人。
真是天賜良機。
給海德裡希吃了顆手榴彈居然沒當場炸死他
行動隊摸清了整段行程,準備在海德裡希換乘前發動攻擊。伏擊地點最終選定在一個U字形彎道。
這是個急轉彎,汽車到此必須要減速,同時,彎道附近還有一個電車站,行刺人員在周圍閒逛也不會引起懷疑。為了保障整個刺殺行動的萬無一失,彎道附近計劃安置三名隊員。急轉彎前大約180米處一人,在發現目標後,他負責發出信號。 轉過來大約90米左右,加比希克和庫比斯會一前一後進行伏擊。
事件現場真實照片
5月27日早上九點半,各就各位,加比希克的胳膊上搭了一件雨衣,裡面是一支斯登式輕機槍;庫比斯夾著一個公文包,裡面是一枚特製的穿甲手榴彈。
時間一秒一秒地過,預訂時間已經過去一小時了,就是不見海德裡希的身影。三個人有點毛了,那麼,海德裡希究竟還會不會出現呢?
情報沒有錯,只不過海德裡希將出發時間延後了一個小時,此去柏林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回來,他希望能跟家人好好吻別吻別。海德裡希想不到這次告別竟然成了他的訣別。
10點25分,一陣尖厲清脆的口哨聲突然傳來。頃刻間,目標出現了。
加比希克和庫比斯一眼就看見了車上左右飄動的德國國旗和黨衛隊隊旗,那後面就是海德裡希那蒼白的面孔。加比希克端起衝鋒鎗衝到了公路中間,對準海德裡希的臉猛扣扳機,但是,他萬萬想不到的是,槍卡住了。海德裡希命令司機緊急剎車,掏槍準備射擊。庫比斯見狀,迅速摸出手榴彈扔向汽車。炸彈落入汽車後座,海德裡希顯然是被炸到了。庫比斯本想在硝煙散去之後,上前確認一下海德裡希到底有沒有死,再逃離現場,但是,令他錯愕的是,金髮野獸跌跌撞撞地起來了,向他連射數槍。海德裡希的司機窮追不捨,擊中司機之後,庫比斯才得以逃脫。
刺殺行動出現的大紕漏使類人猿計劃無法順利收場,現場留下太多的不利線索,但是此時,特別行動小組已經顧不得這麼多了,他們決定留在布拉格,因為他們迫切地想知道海德裡希到底死沒死?
案發第二天,海德裡希在醫院慢慢地睜開了眼睛。搶救手術成功了。
6月3日,也就是他醒來後的第七天,海德裡希的病情突然惡化,一命嗚呼。醫生的結論是,敗血症。
對於海德裡希的死因,至今說法不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海德裡希是死在醫院裡的。
但有人認為,這種感染可不是一般的感染,問題就出在那枚炸彈上。英國情報部門將他們的秘密武器——肉毒桿菌毒素植入到炸彈中。因為彈片分散地刺入海德裡希體內,所以毒素慢慢滲透全身,導致其窒息而死。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黨衛軍一把手希姆萊早就意識到海德裡希對自己權位的威脅,所以他要求先前救活海德裡希的醫生暫停治療,等待他指派的私人醫生前來會診。
而這樣就耽誤了病情,最終導致海德裡希病情惡化,而手術成功的消息只是用來迷惑刺殺者的官方說法。
海德裡希遇刺時所乘坐的汽車
不管是什麼死法,海德裡希到底是死了,儘管類人猿計劃從一開始就屢屢受挫,狀況百出,但結果令人欣慰。
然而,讓所有人想不到的是,海德裡希的死竟會成為希特勒屠殺捷克人的口實。
死因成謎但畢竟是死了
從布拉格正北去往市中心,轉上穿城高速路的拐角路邊,2009年開始,立起一座紀念碑,基座是鐵鏽色的三稜柱,柱頂上高高地立著三個英俊年輕人的銅像,一個頭戴禮帽,兩個帶著鋼盔,三個人互相背對,分別向外朝三個方向,張開雙臂,這就是人們為了紀念刺殺海德裡希塑造的。
希特勒開始慘絕人寰的大報復
葬禮儀式一結束,希特勒就採取了大規模的報復行動。
他下令,但凡有嫌疑犯的地方,按照如下方法處置:
第一,槍斃所有的成年男性公民;
第二,將所有女性公民關入集中營;
第三,將兒童集中在一起,合格的送到帝國黨衛軍隊員的家中接受德國化教育,餘下的不適合進行德國化教育的兒童要進行其他形式的教育;
第四,在消防隊的幫助下將嫌疑地點燒毀,最好夷為平地。
利迪策村,不過是特別行動隊隊員空降在它附近的一座山丘上,整個村與刺殺海德裡希的行動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兇殘的納粹卻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在這裡發動了最野蠻的報復。還命令帝國電影公司將屠村過程全程記錄下來:
蓋世太保把全村老少趕到村中廣場。199名16歲以上的男性村民被殺害,195名女性村民和95名兒童被送進集中營。兒童當中只有8人是金髮碧眼,被認為是值得接受德國化教育,其餘的孩子則從此再無蹤影。
這幾個倖免於難孩子,當時還是襁褓中的嬰兒,被送到了德國家庭收養,接受日耳曼化教育,這些孩子找回來時,已經不會講捷克語了。
這些本該無憂無慮的孩子們,還沒有來得及長大,就成了戰爭的犧牲品。
屠殺結束後,整個村莊被付之一炬,推土機剷平了所有的痕跡。幾百人的小村莊在鏡頭前蕩然無存,利迪策的名字也在土地登記表上被永遠地抹掉。
幾天之後,在另一座叫做雷扎基的村莊裡,納粹如法炮製,使其消失。這一次,納粹的理由同樣是聽說,沒有任何事實證據。
西裡爾與梅多德教堂
歷史記住了
遭叛徒出賣壯烈犧牲的英雄們
在屠殺不斷進行的時候,特別行動小組中出現了叛徒。
這個人叫卡萊爾·柯爾達,布拉格當地人。
看著敵人的報復行動,柯爾達寢食難安。在計劃實施的過程中,他未曾膽怯過,但現在,柯爾達真的怕了,他怕自己的秘密最終將殃及到他那剛剛滿月的兒子和年輕的妻子。
就在這時,納粹發出了赦免公告,公告稱,在指定時期內,對坦白自首的人實行赦免。於是,柯爾達選擇了背叛。他向蓋世太保揭發了瑪莉亞。
在刺殺行動結束之後,特別行動隊員是分散藏身的。柯爾達知道捷克地下反抗組織已經為他們制定了一個逃生的辦法。近期,所有人將在秘密地點集結,他不去,他們是不會走的。但是,在叛變前,柯爾達還不知道這個秘密地點究竟在哪兒。
教堂牆壁上激戰後留下的彈孔
清晨,蓋世太保闖進瑪莉亞的家,她立刻意識到自己活不成了,藉機吞下了隨身攜帶的氰化鉀藥片。蓋世太保對她17歲的兒子阿塔進行了嚴刑拷打,他受盡折磨,一言未發,直至昏死過去。
阿塔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家中,面前出現了老熟人柯爾達,那個曾經在他家裡潛伏數月的英雄。
阿塔並不知道是柯爾達出賣了他們,他告訴他,地點在西裡爾與梅多德教堂。
1942年6月18日,德軍795人將教堂圍了個水洩不通,7名暗殺隊員堅守教堂,經過14個小時的戰鬥,3名隊員倒下了。當子彈用盡之後,剩下四名隊員誓死不屈,全部自殺。按照原計劃,組織已經安排他們於第二天清晨離開布拉格。柯爾達指認了加比希克和庫比斯,他倆的頭顱被納粹割下來拍了照。
兩名勇敢的捷克特工與金髮魔獸海德裡希利
迪策村在捷克共和國的位置
希特勒試圖用血腥鎮壓,來威懾捷克的抵抗分子,結果卻是更加堅定了抵抗組織的反抗決心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團結。
3年之後,柯爾達被處決。人們不會忘記執行類人猿計劃的英雄們,正是他們用生命驗證了邪不壓正的真理,他們也將為後人永遠銘記。
英國著名導演西恩·埃利斯拍攝的電影《類人猿行動》,真實的再現了勇敢的捷克特工對納粹高官海德裡希進行的暗殺行動。
電影海報
Anthropoid
導演: 西恩·埃利斯
主演: 詹米·多南 基裡安·墨菲 哈裡·勞埃德
上映: 2016-07-01(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劇情:《類人猿行動》講述了兩名傘兵對納粹高官萊因哈德·海德裡希進行的一次暗殺行動,這次行動就被命名為「類人猿」。海德裡希是德國納粹黨黨衛隊的重要成員之一,地位僅次於希姆萊,而且希特勒有意培養海德裡希為自己的接班人。海德裡希行事極其殘酷,有著「金髮的野獸」、「鐵石心腸的人」、「納粹的斬首官」、 「第三帝國的黑王子」等許多恐怖稱號。他在1942年擔任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之總督職務時,遭到捷克士兵的刺殺而身負重傷。
電影劇照
美國海軍部長弗蘭克·諾克斯(Frank Knox)曾說,如果下一代人問起我們為何而戰,就給他們講講利迪策的故事(If future generations ask us what we are fighting for, we shall tell them the story of Lidice)。實際上這也是設立兒童節的初衷——為了孩子們能平安長大,不會陷於戰火,不會被驅上戰場,不會生活於恐懼之中。
在陪伴孩子玩過「打仗」遊戲之餘,不妨用孩子們能聽懂的語言,給他們講講這個有關兒童節的故事,也許孩子們還不會太懂,但至少也在心中埋下了和平的種子——可以喜歡軍事和武器,但決不能嚮往戰爭……
全世界人民都很憤慨這種殘害兒童的罪行,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為了保障全世界兒童的權益,
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
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決定,將每年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
歡樂的節日背後,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和平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倍加珍惜!
給精神世界加個餐~
與文化大家
走一段文旅之路
與民銀旅行
開啟一段心靈旅程
民銀旅行 攜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