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加兵解讀本次任務中遠望號測量船隊的角色

2020-12-18 騰訊網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 6月16日】神九飛天,舉國關注。在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背後,遠望號測量船隊演繹著怎樣的角色?發揮著怎樣的作用?日前,記者專訪了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主任費加兵,請他對有關問題進行詳實解答。

記者:費主任您好,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什麼是遠洋測控?海上測控,測什麼?控什麼?

費加兵:航天遠洋測控最大的特點是遠離國土,測量船在茫茫大洋上完成對運載火箭、太空飛行器的海上測控任務。與陸上相比,我們要在動態條件下完成測控任務,在海水湧動、船體晃動、目標運動的情況下,完成目標捕獲以及對目標長時間連續穩定跟蹤的難度比陸上更大。

海上測控的主要任務是跟蹤測量運載火箭,監視衛星、飛船、空間站等飛行器的工作狀態,並對其姿態進行調整、軌道進行控制等等。

記者:為執行此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派出了幾艘遠望號船,分別承擔著什麼任務?

費加兵:與執行神舟八號任務相同,我們派出了遠望三號、五號和六號三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預定海域執行此次任務。其中遠望三號船將承擔27個圈次的測控通信任務,遠望五號船將承擔62個圈次的測控通信任務,遠望六號船將承擔20個圈次的測控通信任務。

記者:與以往的神舟任務相比,此次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執行的交會對接海上測控任務,有哪些突出的特點呢?

費加兵:此次載人交會對接海上測控任務具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一是任務要求高,這次任務是載人飛行並進行交會對接,航天員生命是第一位的,對作為整個測控網天地紐帶之一的測量船跟蹤測控可靠性要求很高。二是關鍵圈次多,三艘測量船承擔了共計7個關鍵圈次、11個關鍵弧段的測控通信任務。三是機動距離遠,為延長交會對接過程,實現地面測控系統連續覆蓋,測量船需大範圍機動布陣,最大機動距離近2500海裡,也就是說,測量船長途機動抵達新的任務海域後,馬上就要投入任務實施,對測量船來說,設備的可靠性、穩定性將是新的考驗。四是氣象海況影響大,以往執行飛船任務都是在下半年,太平洋海域海況相對好些。而我們在6月份執行飛船任務是第一次,尤其是南半球處於冬季,氣象特別複雜,遭遇惡劣海況的可能性很大,對遠望號船完成任務將是巨大的挑戰。

記者:據了解,以往的神舟飛船測控任務,遠望號船隊一般是布置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聯袂進行測控的,而這次的交會對接任務,三艘測量船為何均布陣在太平洋呢?

費加兵:以往執行神舟飛船,為了保證關鍵弧段和較高的測控覆蓋率,就要派船到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對飛船進行跟蹤測控。而這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三船都布置在太平洋海域,主要是為了延長交會對接走廊的測控弧段,更好地掌握兩個飛行器最後的對接鎖緊情況,並將有關數據實時送給北京飛控中心。

記者:長達十多天的海上測控通信任務,對遠望號測量船隊來說,意味著什麼?

費加兵:在這次任務中,三艘測量船連續測控時間將達到十多天,任務前後還需要執行其它衛星任務,連續海上作業時間最長達110餘天。這種長時間的連續測控和海上作業,對測量船設備的可靠性、設備故障情況下的應急處置能力、氣象預報的準確性、面對惡劣氣象海況的快速反應能力、應急測控方案的設計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於參加任務的各類人員,特別是指揮和操作人員,包括後勤保障人員,連續工作十幾天也是一次考驗。這十幾天裡,晝夜顛倒,一直都要保持良好的狀態,不管是從心理還是從生理上來說,都是一次挑戰。

記者:為了應對各種考驗和挑戰,你們都做了哪些方面的準備工作?

費加兵:針對連續測控對參試設備的可靠性要求更高的實際,我們精心擬制任務方案、精心調試設備、認真組織人員訓練。由於航天遠洋測控受氣象、海況等因素影響多,技術實施難度大,為此我們專門制定了幾千項應急預案,進行了上百次聯調演練。

此外,連續的高強度工作對參試人員的身體和心理都是極大的考驗。鑑於這種情況,我們採取輪流上崗、分班作業的辦法,保證人員精力的高度集中。

記者:據悉,此次任務遠望號船所處的任務海域在這個季節海況還是比較惡劣的,那麼,遠望號船採取了哪些措施來有效應對惡劣海況?

費加兵:以往我們執行神舟飛船任務都在下半年,在這個季節執行任務是第一次,南半球處於冬季,氣象特別複雜,遭遇惡劣海況可能性很大,對遠望號船完成任務將是巨大的挑戰。任務中,遠望三號船和五號船布陣在北太平洋海域,容易受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影響,產生大風大浪;遠望六號船處在南太平洋海域,在這個季節主要受到南極冷空氣和溫帶氣旋的影響,此次六號船原測量點不具備測控條件,我們已啟動備用測量點進行測控。為了確保船舶安全,提供更優的測量工況。首先,提高氣象觀測預報能力,每艘遠望號船都配備了多功能測波雷達、衛星雲圖、高空氣象探測、遠程氣象網絡等先進設備。每船都有經驗豐富的專業氣象人員,他們已提前收集了測控海域多年來的氣象資料,並實施不間斷觀測預報。其次,利用「三大洋氣象保障系統」,通過會商機制進行陸海聯合氣象會商,一旦發現影響船舶安全和任務實施的惡劣氣象海況,則及時調整測量船的行動方案。再次,提前制定預案,在主用測量點附近小範圍調整無效的情況下,會立即啟用較大範圍內機動的備用方案,以確保船舶的安全,確保任務的圓滿完成。

相關焦點

  • 遠望號測量船隊抵達任務海域 測控即將展開
    為做好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測控任務,中國遠望測量船隊嚴密組織,精確測控。圖為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和遠望三號測量船等領導、參試人員在遠望三號船指揮室組織測控任務 中廣軍事記者陶宏祥攝  中廣網太平洋11月1日消息(記者陶宏祥 滿遇貞)為了神舟八號順利升空和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中國遠望測量船隊三艘測量船正布陣太平洋。此刻,遠望三號測量船已經抵達太平洋中部的測控任務海區。
  • 遠望號測量船隊完成2019年度任務凱旋
    圖為遠望7號船航行在大洋上。 中新社發 李秉宣 攝中新社北京1月21日電 (高超 郭超凱)記者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獲悉,1月20日,該部所屬的2艘測量船遠望3號、遠望7號在圓滿完成3次海上測控任務後,順利停靠碼頭。
  • 遠望號測量船隊年底前將執行4次海上測控任務
    新華社南京11月7日電(李國利、魏龍)北鬥三號全球組網首發雙星5日晚順利進入軌道,這意味由遠望3號、7號船組成的遠望號測量船隊圓滿完成海上測控任務。據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介紹,遠望號測量船隊年底前還將執行4次海上測控任務。
  • 遠望號測量船隊圓滿完成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魏龍、楊林海遠望號測量船隊圓滿完成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魏龍 楊林海2017年11月5日19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直接入軌方式,成功將兩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發射升空
  • 遠望號測量船隊圓滿完成神舟十號海上任務紀實
    根據氣象預報,兩艘測量船任務海區中心風力將達到8級,湧浪將超過5米,不但完全不具備執行海上測控任務的條件,而且還會對船舶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對此,從6月初開始,船隊已經舉行了近10次氣象會商,始終難以確定兩船第一天的測量點位。時間已經異常緊迫,而且如果改變測控海域,原定的測控方案、設備各項參數指標都要隨之發生變化。稍有閃失,就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 航行13萬海裡追星攬箭,遠望號測量船隊圓滿完成年度任務
    1月20日下午,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2艘測量船「遠望3號」「遠望7號」,在圓滿完成長徵5號遙三火箭、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五號等3次海上測控任務後,順利停靠碼頭。
  • 遠望號火箭運輸船隊加快設備巡修巡檢,備戰高密度海上運輸任務
    隨著建設航天強國的步伐不斷加快,迫切需要我國遠望號火箭運輸船隊具備過硬的火箭海上運輸能力。在下一次任務即將來臨之際,運輸船隊的科技人員們目前正在加快工作節奏,對吊裝器具,航行動力設備,以及貨艙環境保障系統進行全面巡修巡檢。
  • 3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遠望號船隊完成「天問一號」發射海上測控
    昨天,我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記者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獲悉,遠望號船隊3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圓滿完成火箭和環繞器海上測控任務。任務前,遠望號測量船測控系統組織釋放信標球。
  • 全力保駕嫦娥五號任務 遠望3號測量船今天出徵了!
    原標題:全力保駕嫦娥五號任務,遠望3號測量船今天出徵了!今天上午,我國第二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3號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遠赴大洋為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關鍵測控支持,並將按計劃執行多次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 全力保駕嫦娥五號任務,遠望3號測量船今天出徵了!
    今天上午,我國第二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3號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遠赴大洋為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關鍵測控支持,並將按計劃執行多次衛星海上測控任務。這也標誌著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開啟年底任務衝刺模式。
  • 遠望號測量船在太平洋上向全國人民拜年
    在太平洋上的遠望號日前,遠望號測量船隊圓滿完成了我國第五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海上測控任務。2月2日,由遠望3號、6號船組成的遠望號測量船隊經過十多個小時的跟蹤測控,在太平洋某預定海域圓滿完成了我國第五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海上測控任務。這也意味著遠望號測量船隊已經圓滿完成年度所有任務,開始返航。今年1月中旬,遠望3號船在國內經過短暫的休整後便出徵大洋,赴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海某預定海域執行這次我國第五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 「中遠南方號」奪冠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中遠南方號」在航行了1小時56分後,第二個抵達目的港。和首站比賽一樣,「亞派號」還是第一個抵達終點,它用時1小時47分。根據香港風帆船主辦會讓分制系統,「中遠南方號」最終奪得了本站冠軍。「亞派號」遺憾地屈居第12名。獲得本站亞軍和季軍的分別是「九龍山一號」和「三力星號」。  昨天由於「海狼號」觸礁被迫退出比賽,今天只有13條船參加比賽。
  • 遠望3號護送「五姑娘」穿越「黑障」 圓滿完成海上測控任務
    記者:高超、亓創、王雪巖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在「五姑娘」歸家的旅途中,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遠望3號船在印度洋深處,為「嫦五」保駕護航。此次任務,遠望3號船是唯一的海上測控力量。任務中,該船需要完成返回器初次再入大氣層「黑障」附近的遙測、外測、光學測量任務。「嫦娥五號」返回時採用俗稱「打水漂」軌道的「地月自由返回軌道」著陸技術。
  • 三艘遠望號測量船布陣大洋,護送「天問一號」升空
    本文圖片均為@解放軍報 圖@解放軍報 7月23日消息,當日,我國在文昌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遠望號船隊3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圓滿完成火箭、環繞器海上測控任務。(原題為《三艘遠望號測量船布陣大洋,護送天問一號升空!》)
  • 3天抵達上海 中遠海運集團為日本展品參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護航
    人民網東京10月8日電(李沐航)7日,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遠海運集團」)承運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日本參展展品在日本千葉縣Nice物流株式會社工廠園區裝箱,展品將於10月11日在橫濱碼頭啟運,預計14日抵達上海。
  • 進博會上的中遠海運:除了運輸服務還要做什麼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下稱「中遠海運集團」)是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於2016年2月18日重組而成,截至2018年5月,中遠海運集團經營船隊綜合運力9089.23萬載重噸/1178艘,排名世界第一。
  • 「遠望六號」國家航天測量船訪港(圖)
    「遠望六號」國家航天測量船駛入香港尖沙咀海運碼頭。人民網記者李海元攝  人民網香港4月29日電(記者李海元)應香港特區政府邀請,「遠望六號」國家航天測量船今天抵港,展開為期六天的訪問。  上午9:40分,在消防輪引領下,「遠望六號」測量船緩緩駛入香港尖沙咀海運碼頭。香港市民舞龍舞獅、中小學生揮舞國旗區旗,熱烈歡迎「遠望六號」首次訪港。  唐英年在致辭時表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遠望6號」的到訪,標誌香港特區一系列慶祝活動正式啟動。過去60年,祖國在經濟、民生、科技等領域都取得重大成就,我國的航天測控事業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令人驕傲的成績。
  • 遠望6號遠洋測量船滿載通信光學氣象儀器 遠赴太平洋執行探測任務
    2020年5月20日中國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6號奔赴太平洋執行衛星海上測控任務,也是對全船新加裝設備和測控能力提升的真實檢驗,將為後續執行包括火星探測、嫦娥五號等在內的一系列重大任務打下基礎。針對新海域航行、新設備參試、新船員多、疫情影響大等任務特點,遠望6號船精心開展關鍵備件測試、薄弱環節梳理、技術狀態驗證等準備工作。全體船員有信心、有能力奪取大修改造後的首發任務開門紅。
  • 遠望5號測量船完成神舟十一號飛船海上測控任務
    央廣網北京10月19日消息 (潘佳奇 倪家良 記者張笑睿)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搭載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遠望5號測量船布陣太平洋某海域,圓滿完成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海上測控任務。
  • 中遠海發擬購買16艘在建21萬噸散貨船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孔子元)中遠海發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東方富利擬通過概括繼受造船合同項下權利義務的方式,向中遠海運散貨運輸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惠豐公司下屬單船公司購入16艘新造21萬噸散貨船,並以經營性租賃方式期租給中遠海散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