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望號測量船隊完成2019年度任務凱旋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圖為遠望7號船航行在大洋上。 中新社發 李秉宣 攝

中新社北京1月21日電 (高超 郭超凱)記者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獲悉,1月20日,該部所屬的2艘測量船遠望3號、遠望7號在圓滿完成3次海上測控任務後,順利停靠碼頭。至此,包括遠望5號、6號在內的4艘在役測量船全部凱旋,遠望號測量船隊2019年試驗任務取得滿堂紅。

去年11月,遠望5號、7號、3號船相繼出徵,布陣太平洋預定海域,聯袂執行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海上測控任務。面對航程持續時間長、海域環境複雜、技術難度大等帶來的嚴峻挑戰,測量船隊科學統籌、周密計劃,成立各類應急處置分隊,制定完善方案預案。任務中,三船接力測控,捕獲跟蹤穩定,數據錄取完整,信息處理交換正確,攜手完成火箭發射段海上測控任務。

隨後,遠望5號船按計劃返航,遠望3號船奔赴下一任務海域,遠望7號船聽令繼續執行實踐二十號衛星轉移軌道段海上測控任務。遠望7號船歷經5天時間,累計跟蹤15小時以上,獲取衛星數據10餘萬幀,接收並轉發數據注入近百條,圓滿完成了衛星轉移軌道第1、2、5次變軌段的衛星測控任務,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提供了關鍵測控支持。

1月13日,同一航線返航的2艘測量船遠望3號、遠望7號,在太平洋海域上演了一幕「海上相遇」的美麗邂逅。遠望3號船副船長史開說:「以往,遠望號船在大洋上相遇是很少見的事。隨著航天事業的發展,海上測控任務的密度越來越高,現在每年每艘遠望號船出海時間都在200天以上,使得兩船在大洋上邂逅成為可能。去年3月,遠望3號船與遠望5號船曾在太平洋上擦肩而過,彼此完成使命交接。」

遠望7號、3號船分別於2019年11月10日、12月1日出航。航程中,2船累計航行120餘天,安全航行3萬多海裡。

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遠望號船圓滿完成17次海上測控任務、1次火箭海上運輸任務,高效組織天鏈二號01星、中星18衛星應急測控,在固體運載火箭海上發射技術試驗任務中,實現「四個首次」的重大突破,全年累計海上作業550餘天,安全航行13萬餘海裡。(完)

相關焦點

  • 航行13萬海裡追星攬箭,遠望號測量船隊圓滿完成年度任務
    1月20日下午,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2艘測量船「遠望3號」「遠望7號」,在圓滿完成長徵5號遙三火箭、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五號等3次海上測控任務後,順利停靠碼頭。
  • 遠望號測量船隊圓滿完成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魏龍、楊林海遠望號測量船隊圓滿完成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魏龍 楊林海2017年11月5日19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直接入軌方式,成功將兩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發射升空
  • 遠望號測量船隊圓滿完成神舟十號海上任務紀實
    8月1日下午,伴隨著一聲長長的汽笛,遠望5號船順利停靠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至此,執行神舟十號任務的三艘遠望號測量船全部返航。根據氣象預報,兩艘測量船任務海區中心風力將達到8級,湧浪將超過5米,不但完全不具備執行海上測控任務的條件,而且還會對船舶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對此,從6月初開始,船隊已經舉行了近10次氣象會商,始終難以確定兩船第一天的測量點位。時間已經異常緊迫,而且如果改變測控海域,原定的測控方案、設備各項參數指標都要隨之發生變化。稍有閃失,就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 遠望號測量船隊抵達任務海域 測控即將展開
    為做好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測控任務,中國遠望測量船隊嚴密組織,精確測控。圖為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和遠望三號測量船等領導、參試人員在遠望三號船指揮室組織測控任務 中廣軍事記者陶宏祥攝  中廣網太平洋11月1日消息(記者陶宏祥 滿遇貞)為了神舟八號順利升空和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中國遠望測量船隊三艘測量船正布陣太平洋。此刻,遠望三號測量船已經抵達太平洋中部的測控任務海區。
  • 遠望號測量船隊年底前將執行4次海上測控任務
    新華社南京11月7日電(李國利、魏龍)北鬥三號全球組網首發雙星5日晚順利進入軌道,這意味由遠望3號、7號船組成的遠望號測量船隊圓滿完成海上測控任務。據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介紹,遠望號測量船隊年底前還將執行4次海上測控任務。
  • 3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遠望號船隊完成「天問一號」發射海上測控
    昨天,我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記者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獲悉,遠望號船隊3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圓滿完成火箭和環繞器海上測控任務。任務前,遠望號測量船測控系統組織釋放信標球。
  • 遠望7號船載譽 歸來 取得年度海上測控任務「滿堂紅」
    遠望7號船順利停靠碼頭。楊林海攝中國網訊(通訊員 黃杰)8月17日上午9點,長江之畔,圓滿完成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7號船凱旋而歸,順利停靠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預示著該船年度海上測控任務取得「滿堂紅」。
  • 全力保駕嫦娥五號任務 遠望3號測量船今天出徵了!
    原標題:全力保駕嫦娥五號任務,遠望3號測量船今天出徵了!今天上午,我國第二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3號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遠赴大洋為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關鍵測控支持,並將按計劃執行多次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 全力保駕嫦娥五號任務,遠望3號測量船今天出徵了!
    此次出航,遠望3號船歸來已是2021年。亓創攝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現有遠望3號、5號、6號、7號共4艘測量船。目前,除遠望7號船在江南造船廠進行船舶維修改造外,其餘3艘測量船均已奔赴大洋,為實現全年任務滿堂紅「滿格」奔跑。
  • 費加兵解讀本次任務中遠望號測量船隊的角色
    在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背後,遠望號測量船隊演繹著怎樣的角色?發揮著怎樣的作用?日前,記者專訪了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主任費加兵,請他對有關問題進行詳實解答。記者:費主任您好,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什麼是遠洋測控?海上測控,測什麼?控什麼?費加兵:航天遠洋測控最大的特點是遠離國土,測量船在茫茫大洋上完成對運載火箭、太空飛行器的海上測控任務。
  • 遠望號測量船在太平洋上向全國人民拜年
    在太平洋上的遠望號日前,遠望號測量船隊圓滿完成了我國第五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海上測控任務。2月2日,由遠望3號、6號船組成的遠望號測量船隊經過十多個小時的跟蹤測控,在太平洋某預定海域圓滿完成了我國第五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海上測控任務。這也意味著遠望號測量船隊已經圓滿完成年度所有任務,開始返航。今年1月中旬,遠望3號船在國內經過短暫的休整後便出徵大洋,赴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海某預定海域執行這次我國第五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 遠望5號船圓滿完成3次海上測控任務凱旋
    12月14日上午,在太平洋海域圓滿完成3次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5號船,平安返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據了解,因某型衛星發射任務時間調整,遠望5號船及時修改航行計劃、提前返航,本航次海上作業82天,安全航行1.8萬餘海裡。
  • 三艘遠望號測量船布陣大洋,護送「天問一號」升空
    本文圖片均為@解放軍報 圖@解放軍報 7月23日消息,當日,我國在文昌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遠望號船隊3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圓滿完成火箭、環繞器海上測控任務。(原題為《三艘遠望號測量船布陣大洋,護送天問一號升空!》)
  • 遠望號火箭運輸船隊加快設備巡修巡檢,備戰高密度海上運輸任務
    背海而弱、向海則興,一個國家的興盛與航海事業密不可分,中國航天與航海命運交織,其間的紐帶便是「遠望」。隨著建設航天強國的步伐不斷加快,迫切需要我國遠望號火箭運輸船隊具備過硬的火箭海上運輸能力。在下一次任務即將來臨之際,運輸船隊的科技人員們目前正在加快工作節奏,對吊裝器具,航行動力設備,以及貨艙環境保障系統進行全面巡修巡檢。「今天是中國航海日,看著祖國的航天航海事業蓬勃發展,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因為出海時間臨近,我們不斷加快任務準備節奏,雖然工作比較辛苦,但能為祖國的航天航海事業做出貢獻,就十分很值得。」在採訪中遠望21號船船員萬詩雨如此說到。
  • 遠望5號測量船完成神舟十一號飛船海上測控任務
    央廣網北京10月19日消息 (潘佳奇 倪家良 記者張笑睿)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搭載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遠望5號測量船布陣太平洋某海域,圓滿完成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海上測控任務。
  • 「遠望六號」國家航天測量船訪港(圖)
    「遠望六號」國家航天測量船駛入香港尖沙咀海運碼頭。人民網記者李海元攝  人民網香港4月29日電(記者李海元)應香港特區政府邀請,「遠望六號」國家航天測量船今天抵港,展開為期六天的訪問。  上午9:40分,在消防輪引領下,「遠望六號」測量船緩緩駛入香港尖沙咀海運碼頭。香港市民舞龍舞獅、中小學生揮舞國旗區旗,熱烈歡迎「遠望六號」首次訪港。  唐英年在致辭時表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遠望6號」的到訪,標誌香港特區一系列慶祝活動正式啟動。過去60年,祖國在經濟、民生、科技等領域都取得重大成就,我國的航天測控事業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令人驕傲的成績。
  • 「嫦娥五號」將擇機發射 「遠望3號」今日駛離碼頭 執行海上測控任務
    今天(11月19日)上午,我國第二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3號」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遠赴大洋執行海上測控任務。 在停靠碼頭期間,遠望3號船組織人員休整、設備檢修保養以及備品備件補充、物資補給等工作,確保具備任務參試條件。
  • 遠望3號護送「五姑娘」穿越「黑障」 圓滿完成海上測控任務
    記者:高超、亓創、王雪巖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在「五姑娘」歸家的旅途中,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遠望3號船在印度洋深處,為「嫦五」保駕護航。此次任務,遠望3號船是唯一的海上測控力量。任務中,該船需要完成返回器初次再入大氣層「黑障」附近的遙測、外測、光學測量任務。「嫦娥五號」返回時採用俗稱「打水漂」軌道的「地月自由返回軌道」著陸技術。
  • 「遠望號」測量船上的科技工作者群像
    楊林海攝        1月20日上午,圓滿完成第26、27顆北鬥導航衛星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6號船停靠在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這也意味著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開始了新一年的工作。       「遠望號」測量船被譽為「海上科學城」。2017年,「遠望號」船隊圓滿完成了11次海上測控任務。
  • 遠望船隊護送「嫦娥」奔月
    來源:新華社軍分社·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高超 亓創 我國24日凌晨用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遠在大洋深處的遠望5號、6號船聯手開展海上測控,為火箭飛行、器箭分離等關鍵動作提供精準測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