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望號」測量船上的科技工作者群像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遠望七號船 劉斯亮攝

  胡金輝在操縱雷達。 高超攝

  田英國(中)在測試設備。 高超攝

  雷國建在檢修設備。 楊林海攝

 

       1月20日上午,圓滿完成第26、27顆北鬥導航衛星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6號船停靠在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這也意味著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開始了新一年的工作。

       「遠望號」測量船被譽為「海上科學城」。2017年,「遠望號」船隊圓滿完成了11次海上測控任務。在這裡,科技日報記者看到,海上科學城裡的「追星族」們逐夢於大洋、築夢於太空,用實際行動為實現「航天夢」譜寫時代華章。

       金牌操作手胡金輝:大洋牽星「第一人」

       一盆清水、一個桌球、一雙筷子——一場遊戲在激烈進行。湧浪猛烈拍打著船舷,船體跟著搖晃,水中的桌球翻轉不停。電光石火間,一雙筷子穩穩地夾住了桌球。

       「又是胡金輝!」圍觀者喝彩。胡金輝——遠望六號船測控技師、某型測控雷達的主操作手。

       在海上對太空目標實施測控,首先要求操作手快速、準確、穩定地跟蹤目標。而雷達操作手承擔的任務就是第一時間利用雷達跟蹤並捕獲目標,這直接關係到海上測控任務的成敗。他們是第一個在大洋上看到天上衛星的人,因而被稱為大洋牽星「第一人」。

       「玩這個小遊戲不僅是為娛樂,更是為鍛鍊雷達操作手的眼力、腕力和臂力。」說起專業,胡金輝滔滔不絕,「船上的電磁波幹擾、海平面折射幹擾等都會對捕獲目標產生影響。如何排除幹擾迅速捕獲目標,這就需要操作手有敏銳的觀察力。左手控制『方位』,右手控制『俯仰』,兩者結合相當於一手畫圈、一手畫方。為準確控制設備,則需要操作手雙手極其嫻熟而緊密地配合……」

       在執行一次任務時,目標提前十幾秒出現,天空還下著雨,目標不停閃爍跳躍難以捕獲。胡金輝一下子懵了,腦袋裡一片空白,手心裡汗津津的,小腿直打顫。剛開始的緊張過去後,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找準預定軌道,憑著多年練就的絕技,迅速捕獲目標。

       2011年,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首次太空交會對接,遠望六號船需跟蹤飛船100個圈次。100圈,圈圈都是考驗。海況差、跟蹤時間長,身體和心理都要禁受多重考驗。在這場持久戰中,胡金輝和他的團隊圓滿完成了任務。2013年,在執行任務時,面對前所未有的惡劣海況考驗,他與同事精心測試維護設備,最終實現雷達天線「零故障」,圈圈跟蹤精度均滿足指標要求……

       自從登上「遠望號」,胡金輝已先後圓滿完成了50餘次任務。胡金輝說:「我的夢想是在崗位上一直幹下去,儘自己所能為航天事業作些貢獻。」

       博士新船員田英國:為專業組插上效率的翅膀

       豐富的理論和短缺的實踐、豐滿的理想和殘酷的現實,兩者遭遇,使遠望六號船博士新船員田英國剛上船工作就被狠狠地打了臉。

       第一次出海,就到了海況惡劣的印度洋,對別人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的暈船讓他叫苦不迭。

       第一次上崗,陌生的設備、繁多的電路圖、複雜的信號流程圖,讓他手忙腳亂。

       第一次執行任務,坐在監控臺後,緊張的氣氛、嚴密的流程,讓負責衛星發射任務中一個微小環節的他,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和使命的光榮。

       困難總是要克服的。從基礎原理學起、從基本操作做起,不明白的積極和崗位師傅交流,沒弄懂的加班加點補課。基礎打牢後,田英國進步飛快。僅用兩個月時間,他就已經熟練掌握經緯儀測星、變形點檢測等一系列操作,並弄懂其中原理,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光學崗位科技人員。

       順利度過見習期,他並沒有停下鑽研的腳步。執掌設備是對每名崗位人員的基本要求,田英國給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標——發現設備不足並加以改正。

       在一次對兩臺不同型號慣導設備進行數據離線比對時,他發現這種人工比對模式耗時耗力,操作步驟繁瑣不說,精準程度和時效性也極易受人為因素影響。

       何不發揮特長,用自動化軟體代替人工進行科學比對?對於長期在實驗室裡進行軟體數據處理工作的田英國來說,一切顯得水到渠成。查閱資料、討論分析、優化算法、整合界面,在一次次的嘗試探索中,他成功開發出「測量船某型慣導數據離線比對軟體」。這款軟體首次運行就獲得成功,將比對時間由10多分鐘縮短至4分鐘,比對精度也大大提高。

       上船短短100天,新船員田英國自研了包括經緯儀測星優化軟體、船舶高程計算軟體等近10個小軟體,為專業組插上了效率的翅膀,使海上測控更加精準。

       系統工程師雷國建:陸海接力遙望「中國星」

       從小就嚮往大海的雷國建,2008年大學畢業後,如願來到「遠望號」工作。可沒想到的是,他被分配到了即將退出海上測控一線的遠望二號船。「雖說遠望二號船功勳卓著,可是停航意味著不能出海了呀!」雷國建情緒有些低落。

       船不出海沒關係,人沒了鬥志才最可怕。振作起來的雷國建在遠望二號船,把衛星長管任務當作海上測控任務來執行,探索出「有人值班,無人值守」的新模式,將崗位人員由6人減至2人,順利完成16顆衛星、1150餘圈次的長管任務,為遠望二號船測控歷程畫上了圓滿句點。

       2014年10月,遠望七號船正式開工建造,雷國建被選為首批骨幹赴設備研製廠所開始設備跟產學習和質量監督工作。

       連續奮戰600多個日夜,先後輾轉10多個城市,他參與審閱設備設計圖紙資料250餘份,發現圖紙錯誤20餘處,解決設備問題50多個,牢牢守住了設備質量管控的關口,為遠望七號船測控設備順利建成、快速形成測控能力作出了巨大貢獻。

       2016年5月,遠望七號船建造後第一次全系統、全員額的綜合演練就出現了問題——信號閃斷!然而,從發射機到接收機,從線纜到插頭,從硬體到軟體逐一檢查,都沒找到癥結所在。熟悉七號船的雷國建帶領專業組人員加班加點逐一進行排查,問題最終定位為發射極化方式出現錯誤,徹底解決了重大技術問題。

       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中,遠望七號船是陸海接力測控第一棒。在一次目標即將進站的緊急情況下,一個設備保險絲熔斷髮出告警,雷國建緊急排查,成功定位故障部位,使設備恢復了正常工作。在雷國建的帶領下,專業組連續奮戰20個小時,為神舟飛船準確入軌運行提供了有力的測控支持。他所帶領的專業組,因業務能力精湛、完成任務圓滿,被評為「精品團隊」。(記者 張強 魏龍 高超 楊林海)

相關焦點

  • 「遠望5號」,中國航天測量船上的女舵手
    「遠望5號」,中國航天測量船上的女舵手 中國第三代航天測量船遠望5號上,3名女舵手組成了一個舵信班,是船上一道別樣的風景。
  • 遠望號測量船隊抵達任務海域 測控即將展開
    為做好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測控任務,中國遠望測量船隊嚴密組織,精確測控。圖為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和遠望三號測量船等領導、參試人員在遠望三號船指揮室組織測控任務 中廣軍事記者陶宏祥攝  中廣網太平洋11月1日消息(記者陶宏祥 滿遇貞)為了神舟八號順利升空和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中國遠望測量船隊三艘測量船正布陣太平洋。此刻,遠望三號測量船已經抵達太平洋中部的測控任務海區。
  • 遠望5號測量船完成神舟十一號飛船海上測控任務
    央廣網北京10月19日消息 (潘佳奇 倪家良 記者張笑睿)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搭載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遠望5號測量船布陣太平洋某海域,圓滿完成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海上測控任務。
  • 遠望號測量船在太平洋上向全國人民拜年
    在太平洋上的遠望號日前,遠望號測量船隊圓滿完成了我國第五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海上測控任務。2月2日,由遠望3號、6號船組成的遠望號測量船隊經過十多個小時的跟蹤測控,在太平洋某預定海域圓滿完成了我國第五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海上測控任務。這也意味著遠望號測量船隊已經圓滿完成年度所有任務,開始返航。今年1月中旬,遠望3號船在國內經過短暫的休整後便出徵大洋,赴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海某預定海域執行這次我國第五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 遠望號測量船無人機團隊:「海上科學城」的年輕力量
    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遠望5號」測量船。陳國玲攝央廣網北京2月9日消息 (陳國玲 潘佳奇 記者張笑睿)在生活中或新聞報導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關於無人機的信息,例如我國的大疆無人機已經佔到美國消費市場銷售量的一半以上,美國的MQ-4C無人機已經橫跨美洲大陸進行了飛行等等。
  • 漂泊29天,遠望5號成功停靠母港,中國測量隊伍再次建功立業
    在近一個月的測控任務中,遠望5號測量船成功的完成了針對"中星6C"衛星測控任務,並且在29天近萬海裡的測控任務中,遠望5號測量船是唯一一個海上測控點,其意義不言而喻。不過放眼整個中國海上測控隊伍,實際上不僅僅只有遠望5號這一艘測量船,僅僅是遠望號測量船系列就至少建造了7艘左右,建造並裝備了這麼多的測量意義何在呢?
  • 精銳盡出,遠望號船隊保障「嫦五」飛天
    11月24日5時45分,隨著嫦娥五號任務發射場區指揮部指揮長張學宇的宣布,遠在太平洋的兩艘遠望號船,幾乎在同一時間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雖遠在大洋之上,但遠望人同樣激動與自豪!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為保障嫦娥五號飛天,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精銳盡出。今年9月,遠望號火箭運輸船編隊出海,優質高效完成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及貨櫃海上運輸任務。
  • 遠望6號測量船再赴太平洋 後續將執行火星探測等任務
    遠望6號船駛離碼頭。 高超 攝中新網北京5月20日電 (高超 郭超凱)記者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獲悉,5月20日上午9時許,遠望6號船緩緩駛離碼頭,奔赴太平洋某海域執行多次海上測控任務。遠望6號船是中國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於2008年4月建成下水,按照國際慣例,遠洋測量船每10年就要進行一次大修改造,主要維護動力系統、開展舾裝維修、進行船體結構保養以及加裝新型測控設備。2018年7月,遠望6號船圓滿完成嫦娥四號中繼星等2次任務後停靠碼頭,先後經過修船改造、海上綜合校飛等一系列檢驗。
  • 「遠望六號」國家航天測量船訪港(圖)
    「遠望六號」國家航天測量船駛入香港尖沙咀海運碼頭。人民網記者李海元攝  人民網香港4月29日電(記者李海元)應香港特區政府邀請,「遠望六號」國家航天測量船今天抵港,展開為期六天的訪問。  上午9:40分,在消防輪引領下,「遠望六號」測量船緩緩駛入香港尖沙咀海運碼頭。香港市民舞龍舞獅、中小學生揮舞國旗區旗,熱烈歡迎「遠望六號」首次訪港。  唐英年在致辭時表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遠望6號」的到訪,標誌香港特區一系列慶祝活動正式啟動。過去60年,祖國在經濟、民生、科技等領域都取得重大成就,我國的航天測控事業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令人驕傲的成績。
  • 全力保駕嫦娥五號任務 遠望3號測量船今天出徵了!
    原標題:全力保駕嫦娥五號任務,遠望3號測量船今天出徵了!今天上午,我國第二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3號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遠赴大洋為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關鍵測控支持,並將按計劃執行多次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 全力保駕嫦娥五號任務,遠望3號測量船今天出徵了!
    今天上午,我國第二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3號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遠赴大洋為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關鍵測控支持,並將按計劃執行多次衛星海上測控任務。這也標誌著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開啟年底任務衝刺模式。
  • 國產麒麟作業系統:為遠望六號新一代測量船裝上中國大腦!
    國產麒麟作業系統:為遠望六號新一代測量船裝上中國大腦! 5月20日上午9時許,我國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6號緩緩駛離位於無錫的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奔赴太平洋某海域,執行多次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 中國航天測量船發展史,遠望4號無奈被退役了,發揮了最後餘熱
    上世紀60年代,美國和蘇聯的彈道飛彈射程越來越大,所以兩國將地面測量站的設備安裝到了船上進行海上機動測量,這就是最早期的測量船,後來隨著宇宙飛船的迅猛發展對測量覆蓋率的要求不斷提高,美蘇兩國也就發展出了越來越健全的航天測量船體系,充分利用了戰鬥地球70%面積的海洋。
  • 遠望6號測量船時隔22個月再赴太平洋,後續將執行火星探測等任務
    高超攝央廣網5月20日消息 (高超 倪棟梁)5月20日上午9時許,一聲汽笛響徹江畔,遠望6號船船員們在甲板上整齊站泊,集體唱響《我愛你中國》,表白星辰大海,祝福中國航天不斷攀登科技高峰。伴隨著激揚的歌聲,遠望6號船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奔赴太平洋某海域執行多次海上測控任務。
  • 「遠望5號」測量船將為「嫦娥」保駕護航(圖)
    「遠望5號」於「十一」前夕正式交付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使用。新華社武傳國圖  早報訊 「嫦娥一號」發射已經進入倒計時!昨日下午,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天文學家李竟做客詳解了「遠望5號」測量船近日交付使用意味著什麼、科學家是如何「遙控」遠在地球38萬公裡之外的「嫦娥一號」等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並表示「遠望5號」的投入使用可能是為「嫦娥一號」探月做好準備。  此外,自「嫦娥奔月」參觀預售票開售以來,售票方成都嫦娥奔月公司已給12人以特快專遞的方式寄送了門票,並提醒購票者近日注意查收。
  • 遠望號測量船隊完成2019年度任務凱旋
    圖為遠望7號船航行在大洋上。 中新社發 李秉宣 攝中新社北京1月21日電 (高超 郭超凱)記者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獲悉,1月20日,該部所屬的2艘測量船遠望3號、遠望7號在圓滿完成3次海上測控任務後,順利停靠碼頭。
  • 遠望號測量船隊圓滿完成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魏龍、楊林海遠望號測量船隊圓滿完成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魏龍 楊林海2017年11月5日19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直接入軌方式,成功將兩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發射升空
  • 遠望6號遠洋測量船滿載通信光學氣象儀器 遠赴太平洋執行探測任務
    2020年5月20日中國第三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6號奔赴太平洋執行衛星海上測控任務,也是對全船新加裝設備和測控能力提升的真實檢驗,將為後續執行包括火星探測、嫦娥五號等在內的一系列重大任務打下基礎。針對新海域航行、新設備參試、新船員多、疫情影響大等任務特點,遠望6號船精心開展關鍵備件測試、薄弱環節梳理、技術狀態驗證等準備工作。全體船員有信心、有能力奪取大修改造後的首發任務開門紅。
  • 遠望7號船精準測控亞太6C通信衛星
    來源:新華社解放軍分社遠望7號船在太平洋某預定海域嚴陣以待。新華網南京5月5日電(魏龍、楊林海)我國4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亞太6C通信衛星後,遠望7號船在南太平洋某海域圓滿完成海上測控任務,為衛星準確入軌運行提供了重要測控支撐。
  • 我國2艘遠望號船聯手護送「嫦娥五號」飛天
    今天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遠在大洋深處的遠望 5 號、6號船聯手開展海上測控,為火箭飛行、器箭分離等關鍵動作提供精準測控支持。2艘測量船分別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火箭升空飛行約6分鐘後,遠望 6 號船作為陸海接力測控第一棒,及時發現並捕獲目標,完成火箭一級工作段末段及二級一次工作段的火箭測量和探測器測控任務。火箭升空飛行30多分鐘後,順利抵達遠望5號船測控弧段,船上各系統迅速捕獲目標、精準實施跟蹤,完成入軌段火箭測量和探測器測控任務,並利用器箭分離前後遙外測數據計算探測器入軌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