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旅遊業競爭力分析

2021-02-28 新生活倡議

旅遊業是非洲很多國家的支柱性產業,由於其具有環保、可持續、投入低以及可以大量創造就業等特點,對於工業化程度不高的非洲國家而言至關重要。2017年3月,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全球旅遊業競爭力報告2017》,該報告發布了全球136個國家和地區的旅遊業競爭力指數,對歐洲、美洲、亞太、中東北非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區的旅遊業發展情況進行了系統分析。在分析非洲情況時,報告對撒南非洲旅遊業總體情況進行了介紹,並對南非、坦尚尼亞、象牙海岸和莫三比克四國的旅遊競爭力情況進行了分析。

 

撒哈拉以南非洲旅遊業總體情況

2017年,撒南非洲旅遊競爭力排名前10的國家為南非、模里西斯、肯亞、納米比亞、維德角、波札那、坦尚尼亞、盧安達、烏幹達、尚比亞。總體而言,撒南非洲是全球旅遊業競爭力最低的地區。儘管總體水平呈現增長態勢,但撒南非洲的旅遊業競爭力提升明顯弱於全球其它地區。儘管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但2015年撒南非洲僅吸引了2900遊客,仍然具有很大發展空間。

其一,非洲本土中產階級的增長對其旅遊業發展非常關鍵。儘管近年來非洲部分國家經濟快速發展,但其中產經濟的增長速度遠低於亞洲等地區。由於全球範圍內洲際旅遊人數仍然低於洲內旅遊,而非洲本土遊客的消費能力僅有歐洲、亞洲遊客的不足1/10,因此本土旅遊消費能力不足影響了非洲旅遊競爭力的提升。

其二,航空業互聯互通以及旅行成本受制於制度框架。儘管很多非洲國家籤署了開放領空的協議,但時至今日,非洲國家間航班互通依然存在諸多限制。由於各國對本國航空業的保護,並且缺少必要的協調機制,目前非洲國家間開闢新航線依然十分困難。很多時候,非洲國家間的航班甚至不如歐洲與非洲之間的航班便利。

其三,自然資源的低效利用影響力非洲的旅遊競爭力。在非洲很多國家,由於缺乏資金投入,自然和人文資源尚未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同時,對自然資源的保護程度也參差不齊,亂砍亂發和盜獵嚴重影響了非洲的自然資源保護,據統計,與2000年相比,有10個非洲國家的森林數量下降了7%。

此外,航空、道路、港口等基礎設施欠缺,以及一些國家國際開放程度偏低等也是影響非洲旅遊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南非旅遊競爭力

南非是非洲旅遊業大國,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經過多年建設,南非旅遊基礎設施條件較好,有3500餘家酒店和萬餘家餐館,從業人員140餘萬人。2015年,南非旅遊業產值佔其GDP比重達到8.7%,增速位列全球第三。南非的旅遊景點主要集中在東北部和東南沿海地區,生態旅遊和民俗旅遊是南非旅遊業的兩大最主要的增長點。南非有15個景點最為吸引外國遊客,包括開普敦海岸的水上世界,桌山、好望角,西開普省的葡萄酒園、克魯格國家公園、德班海灘等。

2017年,南非的旅遊競爭力在非洲排名第1,在全球排名第53,較2015年下降5位。南非旅遊競爭力的優勢在於文化資源(第19位)、自然資源(第23位)、商業環境(第21位)。同時,南非人力資源市場效率有所提高,其排名由2015年的135位上升至118位;由於降低票價、稅收和酒店價格,其價格競爭力排名全球第43位。

對南非旅遊競爭力造成負面影響的兩大主要因素是安全(排名第120位)和環保(排名第117位)。南非每10萬人中就有30人死於他殺,是全球他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同時,居高不下的犯罪率也影響了南非對遊客的吸引力。由於國際能礦資源需求上升,南非自2000年之後森林覆蓋率和自然保護區數量都有所下降。此外,南非的籤證管理較為嚴格,在全球排名第71位;其服務貿易水平也不甚理想,排名全球第91位。

 

納米比亞旅遊競爭力

納米比亞旅遊資源豐富,擁有眾多著名的景點,如西海岸納米布沙漠、大西洋沿岸的歐式城市、歷史悠久的埃託沙野生動物國家公園、北部內陸居住的原始部落辛巴族、能夠看到幾十萬頭海獅的十字角、神秘傳說中的骷髏海灘、世界遺產地之一的頹廢方丹、還有首都溫荷克等等。經過多年經營,在大西洋海岸沿線,觀景小飛機、熱氣球、釣魚、出海、滑沙、衝浪等旅遊項目種類繁多,納米比亞還具有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認定的合法的「國際狩獵」資格。納米比亞酒店、交通、遊客服務等方面都相對成熟,旅遊項目和旅遊形式有多種選擇。

2017年納米比亞旅遊競爭力在撒南非洲排名第4,在全球排名第82,比2015年下降15位。納米比亞旅遊優勢的四大方面包括:一是自然資源豐富(第40位),二是商業環境良好(第38位)、三是航空交通便利(第58位),以及價格優勢明顯(第30位)。

影響納米比亞旅遊競爭力的最大原因是森立覆蓋率降低(第127位)以及水資源的惡化。租車服務不便捷(第72位)和自動提款機分散等原因影響了納米比亞旅遊服務設施排名(第73位)。此外,納米比亞較為薄弱的方面還包括健康和衛生(第117位),文化資源(第127位)以及人力資源(第106位)。

 

坦尚尼亞旅遊競爭力

坦尚尼亞擁有1400公里海岸線,東非大裂谷、維多利亞湖、吉力馬札羅山等著名自然地理景點是坦桑旅遊業的重要財富。坦尚尼亞三分之一的國土為國家公園、野生動物及森林保護區,包括塞倫蓋蒂、恩戈羅等15個國家公園、50個野生動物保護區、1個生態保護區、2個海洋公園和2個海洋保護區。坦尚尼亞旅遊配套設施比較齊備,各大城市的酒店從豪華頂級的5星級酒店到價格低廉的客棧均有選擇。坦桑是全球最為著名的遊獵活動(SAFARI)聖地,每年都有大量遊客為此而來。

2017年坦尚尼亞排名第91位。其豐富的自然資源(第8位)和全球最大的野生動物聚居地是其重要支柱。此外,坦尚尼亞的價格優勢明顯(第34位),政府也大力支持旅遊業的發展(第45位)。

坦尚尼亞旅遊業發展的最大障礙是基礎設施,包括航空(第106位)和地面交通(第104位)、旅遊服務設施(第103位)和酒店接待能力(119位)等方面的發展都不甚理想。坦尚尼亞的商業環境(第102位)需要改善,目前開辦商業以及獲得建築許可的程序較為複雜。健康和衛生(第125位)以及信息技術(第121位)也都是坦桑旅遊業發展需要逐步改善的領域。

 

象牙海岸旅遊競爭力

象牙海岸原為西非最為繁榮的國家,但常年戰亂嚴重影響了該國發展。近年來,象牙海岸經濟建設卓有成效,旅遊業也成為其快速發展產業之一。象牙海岸著名旅遊景點包括首都阿比讓、歷史城鎮大巴薩姆、現代化城市亞穆蘇克羅,以及邦科、科莫埃、塔伊等國家公園。2012年至2014年,科旅遊業共吸納私人投資2.4億美元,新建星級旅館114家,房間總數達14315間。提供就業崗位3000餘個,間接實現就業9000餘人。

2017年,象牙海岸雖然全球排名第109位,但在14個領域中的9個都有較為明顯的進步。象牙海岸國際遊客數量由2013年的38萬人增加至2015年的140萬人,其中放寬籤證限制的政策作用重大(第94位)。此外,象牙海岸在勞動力市場(第122位)、安全(第96位)以及信息技術(第104位)等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步。

然而,象牙海岸在旅遊競爭力方面也存在諸多不足。航空業發展滯後(第91位),不僅基礎設施不足,且有關收費也很高,從而影響了象牙海岸的價格競爭力。健康和衛生(第134位)指數低也嚴重影響了該國旅遊競爭力,尤其是在馬蘭熱和愛滋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方面存在不足導致遊客數量銳減。此外,遊客服務提供能力不足(第101位)和文化資源開發利用不夠(第120位)也是阻礙該國旅遊競爭力提升的重要原因。

 

莫三比克旅遊競爭力

莫三比克旅遊業發展迅速主要得益於政府重視並加大了投資力度,莫平均每年在旅遊業方面的投資達6億美元,賓館酒店等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改善,接納客人的能力每年以12%的速度遞增,旅遊業總共創造了4萬多個就業機會。其較為著名的景點包括首都馬普託、伊尼亞卡半島、莫三比克島、林波波國家公園等。根據莫三比克2015-2024旅遊發展戰略計劃,旅遊業將成為莫經濟快速增長及創造就業的重要動力,因此需要改善服務質量、加強員工培訓,為發展多樣旅遊方式(包括文化、海灘和狩獵等)創造條件。此外,政府還批准了旅遊社和導遊的監管規定,規範旅行社的發證和經營、旅遊和旅遊信息活動。

莫三比克旅遊競爭力近年來有了明顯進步,在全球排名上升8位,目前排名第122位。莫旅遊競爭力的兩大支柱是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開放的籤證政策(第8位)。由於手機用戶大量增加,莫信息技術方面的排名上升了11位,目前位居全球第123位。今年來,莫三比克在降低機場稅、保護自然資源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莫三比克旅遊競爭力存在的挑戰主要來源於基礎設施滯後(第121位)、人力資源不足(第129位)、衛生及健康條件落後(第136位)等,尤其是因違法砍伐導致的森林損毀和水資源的減少給莫三比克環境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挑戰。

撒南非洲三大次區域各項指標

 


南部非洲

東部非洲

西部非洲

商業

4.5

4.3

4.1

安全

5.1

4.9

4.7

衛生和健康

3.2

3.4

3.2

人力資源

4.1

4.0

3.8

信息技術

3.5

2.7

3.0

旅遊業優先度

4.4

4.0

3.5

國際開放度

2.4

2.8

2.1

價格競爭力

5.2

4.7

4.8

環境可持續發展

4.2

4.2

4.1

機場條件

2.3

2.0

1.9

地面交通和港口

2.7

2.6

2.5

遊客服務設施

3.3

2.7

2.7

自然資源

3.5

3.3

2.7

文化和商業資源

1.6

1.4

1.3

 

相關焦點

  • 印尼旅遊業競爭力,全球排名第幾?
    新華社雅加達4月7日電(鄭世波)據印度尼西亞媒體7日報導,世界經濟論壇6日發布的《2017年旅遊業競爭力報告》顯示,印尼旅遊業的國際競爭力在全球136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列第42位,和上一次排名相比上升8位。
  • 全球旅遊業競爭力報告:西班牙首次問鼎 中國位列十七
    原標題:全球旅遊業競爭力報告:西班牙首次問鼎 中國位列十七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劉素雲):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6日發布2015年《旅遊業競爭力報告》,西班牙首次位列全球第一,成為全球旅遊競爭力最強國,中國位列第17位。
  • 非洲旅遊業及其發展潛力
    對一些非洲國家而言,如果它們想把不斷增長的人口統計數據轉化為成功的要素,最需要的就是就業崗位。而旅遊業能夠創造就業機會。既然如此,那麼非洲旅遊業的情況如何呢?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2016年的一份報告認為,非洲旅遊業正發展得越來越好,但還遠沒有發揮其真正潛力。
  • 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全球旅遊業競爭力排名:中國上升至第13位
    記者 | 鄭萃穎 編輯 | 1 9月4日,世界經濟論壇(WEF)官網發布了《2019年旅遊業競爭力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旅遊業競爭力榜單中排名第13位,比上一次報告發布時提升了2名。
  • 【西非漫談-非洲旅遊專稿二】象牙海岸旅遊業展望
    象牙海岸旅遊業的監管象牙海岸的旅遊業由旅遊部進行監管,並受《旅遊法》的約束,國家旅遊局(NationalTourism Board)實施政府的旅遊政策,並將該國宣傳為旅遊聖地。象牙海岸政府將旅遊業作為《 2016-2020年國家發展計劃》的優先事項,希望旅遊業成為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大貢獻者之一,同時期望到2025年能吸引500萬遊客。此外,該國商務旅遊在非洲排名第三,僅次於奈及利亞和摩洛哥。但是,象牙海岸仍未受到大眾旅遊的影響,與其他非洲旅遊地相比,這能夠使象牙海岸擁有獨特的優勢,並增強那些致力於尋找地道和保存完好地方的遊客的吸引力。
  • 非洲觀察丨疫情下的非洲旅遊業走向何方
    本年年初,國際旅遊機構預測,非洲旅遊業將會保持繼續增長,國際旅客預計會同比增加3%到5%。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非洲國家實施嚴格的防疫舉措,國際航班依然沒有運行、部分國家仍在執行宵禁和「封城」措施,非洲旅遊業正在急劇走向「冰點」。
  • 世界旅遊業競爭力排名 新加坡位列亞洲最高
    原標題:世界旅遊業競爭力排名 新加坡位列亞洲最高據《聯合早報》網站3月10日報導,新加坡連續三次成為世界旅遊業競爭力報告中,唯一躋身十大的亞洲國家地區,備受新加坡人詬病的交通基礎設施,是新加坡蟬聯第十名的主要原因之一
  • 「惠遊湖北」讓湖北旅遊業加速復甦 武漢旅遊綜合競爭力排名第四
    原標題:「惠遊湖北」讓湖北旅遊業加速復甦,武漢旅遊綜合競爭力排名第四   12月15日,《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
  • 非洲國家努力促進旅遊業復甦
    人民網-人民日報近期,許多非洲國家在不放鬆防疫的前提下,採取各種措施吸引遊客,重振旅遊業。根據世界旅遊業理事會的數據,非洲約2400萬人以旅遊業為生,旅遊業收入佔一些非洲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10%。2019年,旅遊業為非洲經濟貢獻了1680億美元。受疫情影響,非洲國家近3個月損失旅遊收入近550億美元。近日,非洲一些國家逐步放寬民眾出行限制。
  • 《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漢發布 武漢旅遊競爭力躍入第一梯隊
    12月15日,《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華中師範大學發布。該報告客觀記錄、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旅遊業的影響,和旅遊業疫後復甦的過程。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院長胡靜教授介紹,該分院自2012年以來,每年研究、編制中國旅遊業年度發展報告。今年,課題組除了延續往年的研究特色,還圍繞「疫情衝擊下的中國旅遊業發展」這一主題開展了大量的調查與研究,研究成果成為今年《報告》的重要部分。
  • 非洲自貿區:阿爾及利亞是否在非洲市場上擁有競爭力?
    根據拉齊格的說法,目前阿爾及利亞與非洲地區的貿易額不超過其總貿易額的3%,從而使之在非洲大陸的進口國名單中排名第20位。根據官方發布的數據,阿爾及利亞與非洲國家之間的貿易差額在2019年達到了8.3億美元。
  • 旅遊業沒競爭力就退場?臺灣旅遊業面臨寒冬,臺當局卻在落井下石
    大陸旅客一直在臺灣地區旅遊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民進黨當局這些政策影響下,今年的來臺旅行的陸客為零,這對臺灣地區旅遊業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旅遊業沒競爭力就退場?臺灣旅遊業面臨寒冬,臺當局卻在落井下石。
  • 疫情摧毀了非洲旅遊業
    來源:智堡根據世界旅遊業理事會的數據,非洲國家高度依賴遊客支出來支撐經濟,去年旅遊業為非洲的經濟貢獻了1680億美元,而該行業也為非洲大陸數百萬人提供就業的機會,但全球疫情下對出行的限制給這些國家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 「西非漫談-非洲旅遊專稿二」象牙海岸旅遊業展望
    象牙海岸旅遊業的監管象牙海岸的旅遊業由旅遊部進行監管,並受《旅遊法》的約束,國家旅遊局(NationalTourism Board)實施政府的旅遊政策,並將該國宣傳為旅遊聖地。 象牙海岸共有12個旅遊區域局,並受到20個部門局的支持,位於中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加拿大、法國、南非、摩洛哥、巴西、美國和卡達的11個外國代表機構正在向海外推廣象牙海岸。
  • 「西非漫談-非洲旅遊專稿二」象牙海岸旅遊業展望
    象牙海岸旅遊業的監管象牙海岸的旅遊業由旅遊部進行監管,並受《旅遊法》的約束,國家旅遊局(NationalTourism Board)實施政府的旅遊政策,並將該國宣傳為旅遊聖地。象牙海岸政府將旅遊業作為《 2016-2020年國家發展計劃》的優先事項,希望旅遊業成為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大貢獻者之一,同時期望到2025年能吸引500萬遊客。此外,該國商務旅遊在非洲排名第三,僅次於奈及利亞和摩洛哥。但是,象牙海岸仍未受到大眾旅遊的影響,與其他非洲旅遊地相比,這能夠使象牙海岸擁有獨特的優勢,並增強那些致力於尋找地道和保存完好地方的遊客的吸引力。
  • 「惠遊湖北」讓湖北旅遊業加速復甦,武漢旅遊綜合競爭力排名第四
    長江網12月15日訊(記者陳曉彤 通訊員黨波濤)12月15日,《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成果發布會在華中師範大學舉辦。《報告》顯示,雖然受疫情影響,湖北及武漢旅遊業受到較大衝擊,但在多項政策支持下,省內旅遊業迎來全面復甦。  《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發布會現場。 通訊員黨波濤 供圖  《報告》分析認為,「惠遊湖北」吹響湖北旅遊業復甦集合號。自8月8日「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活動開展以來,有力推動了全省旅遊業加速恢復發展。
  • 西班牙蟬聯旅遊業競爭力排行榜西媒:安全是重要因素
    世界經濟論壇最近發布的《2017年旅遊業競爭力報告》顯示,西班牙連續第二年成為全球最具旅遊業競爭力的國家。據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5月7日報導,在《2017年旅遊業競爭力報告》的排行榜上,西班牙以5.43分位居首位。其後依次為法國(5.32分)、德國(5.28分)、日本(5.26分)、英國(5.20分)、美國(5.12分)等。
  • 上海市「四大品牌」提升旅遊業核心競爭力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京11月18日訊(記者 裴小閣)世界旅遊及旅遊業理事會亞洲領導人論壇日前在上海成功舉辦。圖為上海市文廣旅遊局宣傳推廣處陳平處長主旨發言。隨著中國旅遊業的快速發展,上海旅遊業的發展活力也被不斷被激發,世界一流景點景區落地上海,各類會議、展覽、體育賽事、文化節慶活動紛紛在上海舉辦。近年來上海入境旅遊連創新高,吸引了將近900萬海外遊客訪問上海,此外每年上海接待外省市遊客來滬也達1.6億人次。
  • 韓國旅遊業競爭力排行世界第16
    圖片來源:韓聯社人民網訊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9日表示,2019世界經濟論壇(WEF)旅遊業競爭力評價結果出爐,韓國在140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居第16,較上一次評價提升3個臺階,也是該評價2007年開始後獲得的最高名次。
  • 非洲國家努力促進旅遊業復甦,推出景區優惠措施
    華輿訊 據南非365報導 近期,許多非洲國家在不放鬆防疫的前提下,採取各種措施吸引遊客,重振旅遊業。根據世界旅遊業理事會的數據,非洲約2400萬人以旅遊業為生,旅遊業收入佔一些非洲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10。2019年,旅遊業為非洲經濟貢獻了1680億美元。受疫情影響,非洲國家近3個月損失旅遊收入近55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