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過又遇「秋乏」了!有這三招再也不用怕!

2020-12-20 環球健康

天氣炎熱,你是不是犯上了「夏打盹」呢?

可是現在已經立秋了,氣候涼爽,不會再出門一身汗了,你以為可以好好玩耍了,卻發現每天還是犯困,倒頭就睡著了,對嗎?

那麼,估計是「秋乏」來了!誰讓「春困秋乏夏打盹」是不分家的呢!

哈哈哈~~~

事實上,「秋乏」與你怎麼度過夏天關係重大,那麼,該如何度過夏天才能防止「秋乏」呢?

日本Woman Wellness Online網站採訪了日本麻布MYUZU診所院長渡邊賀子,看看她在防止「秋乏」上有什麼妙招吧!

「秋乏」也分型

你是哪一種呢?

渡邊賀子表示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表現出來的症狀都有區別,但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腸胃不適導致乏力

腸胃不適可能是因為食用過量冷食或油膩食物,導致腸胃功能下降,引起不適和渾身乏力。主要症狀是食欲不振、胃脹、便秘、腹瀉、疲憊。

喜歡吃冷食、吃得太快、喝得太快或者經常吃油膩辛辣食物的人要注意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

如果喝了加了冰塊的飲料,可以吃點生薑或山椒等來暖和自己的身體,促進腸胃活動。

吹空調導致的「秋乏」

夏季開空調,室內溫度低,到了室外無法適應,經常會感覺到發冷、脖子和肩膀僵硬、頭痛、發燒、疲憊,或者腳浮腫、冰涼、疼痛。

長時間呆在空調房或者在空調房進進出出的人,以及經常穿著比較涼爽的人要注意此類「秋乏」。

披披肩來防止自己的身體過冷,或者泡一個碳酸浴來溫暖身體。

炎熱導致的「秋乏」

立秋已過,但是也別忘了還有「秋老虎」,威力也不可小覷啊!

原本身體就比較虛弱的人容易受到暑氣、紫外線、溼氣的影響引起「秋乏」。主要症狀:疲憊、睏乏、食欲不振。

長時間呆在室外或者因為炎熱無法入睡的人容易引發此類「秋乏」。這類人往往夏天還未到,身體就感到不適,到了秋天很有可能還會持續下去。

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要保證有一個良好的睡眠。睡覺前戴蒸汽眼罩,花十分鐘左右的時間讓40度左右的蒸汽來放鬆自己的雙眼,提高自己的睡眠質量。

預防「秋乏」 試試些小妙招

雖然,剛過立秋,末伏還未結束,秋天還未正式開始,但要防「秋乏」現在就要開始咯!

1、泡一個碳酸浴來解除疲憊

在38-40℃的水裡泡大約十分鐘的時間就可以了。含有碳酸的沐浴劑能夠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如果覺得38-40℃溫度太高的話,也可以把溫度降低到36-38℃。如果再加入薄荷的話,泡澡後會感到很清涼,可以緩解暑氣帶來的不適。

2、鍛鍊小腿肚

小腿肚又被稱為 「人體的第二個心臟」,通過鍛鍊小腿肚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在車站或公司的時候儘量不坐電梯,自己爬樓梯。

3、舉起雙手

在空閒時間,雙手向上舉,像擦玻璃一樣上下移動的話,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在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兩手交替抓住扶手吊環,才能使血液循環左右平衡。

東方醫學認為,如果在某個季節沒有調理好自己的身體的話,即使到了下個季節身體也會出現問題。那麼,就讓我們現在開始抓緊調理好自己的身體,以防「秋乏」吧。

動起來!動起來!快快趕走睏乏!

來源:環球網

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識,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號「環球健康」

相關焦點

  • 學會這幾招,那就再也不用怕家中潮溼了
    學會這幾招,那就再也不用怕家中潮溼了我想大部分人都特別討厭回南天吧,這幾天,家中總是溼溼的,感覺晾曬的衣服褲子都潤潤的,幹不了。玻璃、門等等都是霧霧的,柜子裡面的衣服也是潮潮的,感覺這段時間整個人都不好了。一到這個季節,感覺就只想在太陽下面待著,不願意回家。那麼究竟有什麼辦法解決呢。這四招你學到手,那就再也不用怕家中潮溼了。
  • 立秋|暑不曾遠去,而秋已立來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這天,不論白天多麼酷熱,夜晚的風已不同於暑天那般,從此以後,天氣會一天比一天涼爽,隨著立秋的到來,整個秋季逐漸拉開序幕。宋朝的時候,宮裡會在立秋這天把盆栽的梧桐移到殿內。掌管曆法的官員算好立秋的時辰,身穿朝服,手持朝笏,時刻一到便會高聲奏報——梧桐應聲落下兩片葉子,以喻報秋之意。立秋預示炎熱的夏季即將過去,秋天即將到來,但真正的涼爽還要經歷「秋老虎」的餘威。按照氣象學的標準,需要連續五天日平均氣溫低於22℃之後才算正式地進入了秋天。
  • 漫畫立秋|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北京時間8月7日9時6分迎來「立秋」節氣,末伏夏盡,涼風漸至,傳統意義上的秋天從此開始了。「三侯寒蟬鳴」這時候的蟬,食物充足,溫度適宜,在微風吹動的樹枝上得意地鳴叫著,好像告訴人們炎熱的夏天過去了。
  • 俗語:男怕過三遇蛇腰,女怕過四碰噘嘴,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男怕過三遇蛇腰,女怕過四碰噘嘴」表現的就是:男性和女性一生中遇到的無奈和誘惑,看似簡單俗語,卻能寫透人生的不可預知和複雜。面對無奈和誘惑做出怎樣的選擇,就能擁有何種人生,是悔恨,還是美好回憶,全看自己選擇。
  • 立秋啦!老話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涼快了!
    立秋啦!老話說「公秋扇子丟,母秋熱死牛」是啥意思?涼快了!明天是八月七日,迎來了立秋這個節氣!這標誌著炎熱夏天結束了,舒服秋天開始了,秋高氣爽的季節就要來臨了!楊心佛先生在《金陵十記》:「單日公秋、雙日母秋」。但是還有一個認可度更高的說法:白天立秋為陽,是「公秋」晚上立秋為陰,是「母秋」。
  • 今日立秋 |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今日立秋 |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曬秋立秋時節,田間地頭處處可見人們「秋忙」的身影,農家小院曬滿了玉米、辣椒、大豆等農作物,呈現出詩一般的「曬秋」景象。如今在江西婺源的篁嶺古村,曬秋已經成了農家喜慶豐收的「盛典」,篁嶺曬秋被稱為「最美中國符號」之一,每年吸引數十萬人前去賞秋拍攝。啃秋「啃秋」,也稱為「咬秋」。
  • 立秋 | 秋來了,暑未消
    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因此才有「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的成語。立秋以後,意味著自然界的草木開始結果孕子,進入到收穫季節。立秋是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能量明顯轉換的節點,古人一直非常重視這個節氣。 三候寒蟬鳴。《象說卦氣七十二候圖》:「坤純陰,故曰寒。互艮覆震,震為鳴。三爻動,卦變遯,互巽為蟬。」
  • 「公秋農民憂,母秋遍地收」,今年立秋是哪種秋?有道理嗎?
    時間飛逝,一晃就要立秋了。今年立秋時間為8月7日上午9時。農村有句俗語,「公秋農民憂,母秋遍地收」,即若是公秋則讓農民擔憂,但如果是母秋則糧食豐收。那麼,公秋、母秋是什麼意思?眾所周知,立秋後不會馬上涼快起來,因為有「秋老虎」的存在,使得秋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不降反升。因老虎有公母之分,老輩人認為,秋老虎也有公母之別,即所謂的「公秋」、「母秋」。公秋溫柔、母秋兇狠,表現在天氣上是公秋熱的時間短、母秋熱的時間長。公秋、母秋如何區分呢?
  • 散文:立秋
    立秋這天,白天還是熱,正午的陽光裡藏著火熱的心情。可是一到傍晚,就不一樣了。吹在身上的風,不再是溫熱的,而是帶著涼意。把白天粘糊糊的汗液吹乾,摸著皮膚是光滑的。秋,是盛大的。從古至今,它都是詩人筆下的寵兒。這是一個詩詞最多的季節,大概是因為它真的很容易讓人動情吧。假如把四季比喻成女子,春姑娘,夏仙女,秋嫂子,冬婆婆。
  • 立秋啦!| 天涼好個秋,一起去旅行
    《曆書》曰:「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古時候,秋天有這樣幾項儀式:立秋之日迎秋,是天子親自率領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一起到西郊去迎候秋天的到來。立秋時節,作物陸續成熟,「農乃登谷」,天子品嘗新谷之前還要將剛收穫的新谷供奉給先祖。
  • 立秋將至,農諺:「立了秋,涼颼颼,哪裡有雨哪裡收」,有道理嗎
    導讀:立秋將至,農諺:「立了秋,涼颼颼,哪裡有雨哪裡收」,啥意思呢距離立秋節氣還有不到十天的時間,現在正值中伏階段,也被譽為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中伏是全年氣溫最高的時間段。這段時間的天氣,暑氣下沉陽光接近於直射,晝長夜短讓白天變得很漫長,也相當的炎熱,大家都是翹首以盼下一個節氣:立秋節氣的到來,立秋作為秋季的第一個節氣,雖然立秋之後天氣還會很熱,但明顯的可以感受出來,在早晚的時候,習習涼風會讓人感覺舒爽很多。農諺立了秋,涼颼颼,這句俗語有好多種的說法,因為立秋有不同的叫法,有的早立秋,晚立秋之說,還有公秋和母秋之分。
  • ...立秋啦?雖然謂之「秋」,但立秋卻是二十四節氣中僅次於大暑小暑...
    什麼是秋?南北朝時期《三禮義宗》:「七月立秋,秋之言揫(音秋,聚也),縮之意。陰氣出地,始殺萬物,故以秋為節名。」古人認為,立秋時陰氣結束「閉關修煉」的階段,開啟了肅殺萬物的進程。元代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
  • 立秋習俗風俗有哪些 有關立秋節氣的經典古詩詞詩句
    今日立秋,節氣日期:8月8日,交司時間:03:12:57。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立秋」已至;「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收穫的季節到了;立秋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仍然較高,仍需提防「秋老虎」;「一場秋雨一場寒」,立秋後每降一次雨,氣溫便下降一定幅度。
  • 立秋文案唯美句子簡短 立秋發朋友圈說說關於秋天句子
    明日,立秋,「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暑去涼來,標誌著孟秋時節正式開始。一起來看看立秋節氣可以發哪些唯美可愛的朋友圈吧。秋 by:dll  暑意尚存,立秋已至,涼風有信,一葉知秋  夏天的遺憾終歸被秋風溫柔化解,祝我們好在秋天  初秋天氣晴,宜收集快樂  希望這個秋天可以帶來很多好消息
  • 立秋分公母,2020年是什麼秋?今年立秋是熱,還是涼?
    對於我們這邊來說,冬天有嚴寒,夏季有酷暑。每每夏天的時候,大家都會期盼早早立秋,天氣就會涼快下來。在農村裡,就有這樣的一句老話「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單從這句話裡面,我們就可以知道。立秋早一些,天氣涼快,而立秋晚了,自然要熱很久。
  • 立秋依然熱的搞笑說說 2018立秋還熱幽默搞笑的句子
    明明是立秋,天氣依然那麼熱!居然還要迎來一場秋雨!立秋了。雖依然很熱,但感傷至極。往事隨風,應該隨的是秋風。愛恨都是歌,唱過了,消散了,無跡可尋了。今天立秋了,依然很熱,但打開門窗已經明顯有穿堂風了,沒有什麼特別令人開心的事情,帶小朋友去買了玉米,回家煮玉米棒。
  • 今日立秋|炎氣威將盡,涼風勢有頭
    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立秋(節氣)以後,秋後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東漢崔 《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颼颼;夜立秋,熱到頭。」
  • 立秋將至,農諺:「早秋丟,晚秋收,中秋熱死牛」,今年是啥秋?
    關於立秋節氣的農諺俗語有很多,這也是多年的經驗積累而成,也被戲稱為:「十句農諺九個真",但隨著大環境氣候的變化,很多過去的農諺也只能參考使用了。關於立秋有秋老虎的說法,而且還把秋老虎分為公老虎和母老虎,民間叫做:公虎把扇丟,母虎熱死牛。
  • 出門再也不用怕忘帶身份證了!火車站「神器」幫你三步搞定
    出門再也不用怕忘帶身份證了!別怕這些火車站有「神器」只需三步列印臨時身份證明輕鬆購票、取票、進站、乘車戳視頻,一首歌告訴大家這個神器有多神奇↓↓↓出行更便捷,這些車站引進新神器!
  • 今日立秋,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什麼秋
    導讀:今日立秋,俗語「公秋把扇丟,母秋熱死牛」,今年是什麼秋?今天09時06分,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立秋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的到來,對於之後的天氣走向具有很關鍵的影響。農村關於立秋節氣的俗語和農諺有很多,大多都是關於天氣的變化描述,這也無可厚非,因為天氣的變化,對於秋苗的生長至關重要,一個好的天氣,才能利於秋苗的生長,從而才能獲得豐收,而一個不適宜的天氣出現,那麼秋苗也就很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