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③
本報通訊員 程慧
和順縣是華北地區極具特色的人文生態旅遊勝地,2006年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2008年和順縣「牛郎織女傳說」被國務院正式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和順縣又被省文化廳命名為「山西省首批民族傳統節日(七夕節)示範保護地」。作為我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傳說之一「牛郎織女」的發源地,和順縣以「牛郎織女文化」為龍頭,南天池為中心、鵲橋文化園為支撐、太行民俗文化活動為主線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旅遊線路和輻射周邊的旅遊經濟圈。將以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民俗風情為特色,以景區開發、城市建設、環境治理為載體的太行明珠——和順推向全國。
弘揚傳統文化,彰顯地域特色。為充分發揮和順文化資源優勢,8月17日至9月上旬,和順縣隆重舉辦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活動。
舞臺上,場面宏大的開幕式演出精彩紛呈、高潮迭起,充分彰顯著和順文化的活力、潛力、張力與魅力;紮根本土的民間、鄉土特色文藝精品展演好戲連連,濃縮展現了當地醇厚的人文歷史與風土人情。
牛郎織女美麗的愛情故事,成為和順縣以節弘文、以友招商的重要載體。
全民互動 共享盛況
雷莊村的《跑蓮燈》、青城村的《音鑼鼓》、大川口村的《響馬傳》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輪番上演,表演者們融音樂、舞蹈、技藝於一體,展現出強悍矯健的身姿和朝氣蓬勃的氣勢,舞出了和順人民嚮往美好愛情的信心,歡快的鑼鼓更敲出了和順人民建設幸福家園的決心。
千年歷史傳承,文化是最重要的根脈。七巧繡娘作品秀活動中,榮獲「2019年度尋找華北首屆最精美刺繡冠軍」的山西省和順縣巧英牽繡藝術閃亮登場,與石硯製作、剪紙、木雕等現場展演一起,贏得了觀眾的陣陣驚嘆聲。
寒湖月餅、和順飲食文化等非遺美食展位上人頭攢動,粗糧做成的饅頭、窩頭、月餅等美食刺激著遊客們嘗鮮的味蕾,不時有人讚嘆民間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十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啟幕以來,11項活動集中舉行。群眾廣場文化活動分廣場舞表演、「七夕」文化專場、文藝小分隊專場、青少年藝術專場和「鄉情晉韻」晉劇專場四個模塊,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活動吸引著更多的群眾走出庭院,融入廣場,走進「七夕」,營造出全民參與、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和諧文化氛圍。
此次文化節期間,和順縣還舉辦了以「揮毫寫太行」為主題的《太行山水入畫來》晉冀書畫邀請展、以「四季和順」為主題的青少年書畫展,有力推動了全縣書畫藝術的交流、發展和提升,成為打造和順生態名片、擴大和順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又一重要平臺。
「今年的文化節豐富多彩,我們在家門口就能參與和體驗,既能品嘗美食,又能觀看表演,在外地的親戚朋友也都趁著咱們這個節日回來聚聚,家裡家外都分外熱鬧喜慶。」市民張偉興奮地說。
本次文化節也受到了各界媒體的廣泛關注,以「弘揚『七夕』文化,助推脫貧攻堅;『雲遊』山水太行,暢享激情和順」為主題的宣傳報導串珠成鏈,有節奏、有特色、有深度,全面反映了和順嶄新的城市面貌,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緣定和順 唱響和順
以和順縣天池村為軸心、半徑2公裡至3公裡處,是我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傳說之一「牛郎織女」的發源地。隨著「牛郎織女傳說」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各地遊人紛至沓來,帶動了許村、南天池一帶的鄉村旅遊發展。
在此次文化節期間,和順牛郎織女文化亮相央視一套《傳家》,央視著名主持人王筱磊特邀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火星叔叔」鄭永春、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所所長王錦強、和順文化館館長高天紅共同探討牛郎織女的文化,既講傳說,又講科學,節目輕鬆詼諧,引人入勝。此外,央視頻APP、CCTV《傳家》官方抖音號平臺,分別在牛郎織女文化發源地——和順縣松煙鎮南天池村和許村直播當地「七夕」民俗活動和觀天談「七夕」等活動,與全國人民一同分享古老美麗的神話故事傳說,傳遞博大精深的非遺文化。
海拔1200米的牛郎峪村,相傳是牛郎居住的地方,南天池村是傳說中仙女下凡的地方。「七夕」這天,在南天池村這個愛情聖地,隆重舉行了祭祀牛郎織女以及古樸簡約莊重的漢式集體婚禮儀式,肅穆的祭祀,傳統的周禮婚制,在主持人的帶領下,遊客們共同感受古老的傳統文化深厚底蘊。
「愛在七夕·相約和順」主題晚會,以愛情詩歌為主,用中國傳統詩詞劃分出三個篇章,將往年徵集的和順原創愛情詩歌及革命愛情故事融入到整場晚會中,生動體現和傳播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故事中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進一步唱響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品牌,唱出了和順的人文歷史,唱出了和順的如畫美景。
「和順的山是透明的,水是青綠的,藍天白雲倒映其中,感受美景的同時聆聽著傳唱多年的牛郎織女愛情故事,實在讓人陶醉。和順縣舉辦這樣的活動,既弘揚傳承了「七夕」傳統節日文化,彰顯了文化軟實力,又增強了文化自信,推動了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遊客張治中表示。
多措並舉 共謀發展
節會搭臺、文化引領,最終的目的是促進文旅融合,帶動經濟發展。
本屆文化節期間,和順縣邀請山西衛視主播郝舟和朱佳在山西衛視融媒體頻道直播間裡,積極推廣縣域公共品牌,和順縣苦蕎茶罐茶、苦蕎面、苦蕎掛麵、木耳、藜麥等特色農產品,特色手工文創「婚嫁系列」、刺繡藥物布鞋、「牛郎織女」剪紙系列產品以及CUCU山河醋業、雙龍酒、火麻油等多款來自太行山深處的農特產品相繼亮相。
直播帶貨作為線上消費新型方式,可以讓更多的農特產「觸網」走出去。主辦方支持電商企業在文化節期間對接知名平臺資源,不斷開拓和順農特產品銷售渠道,為全縣農特產品銷售注入一股新活力,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山西·和順火麻「開鐮儀式」及產業發展論壇的成功舉辦,充分展示和順優美的生態環境、豐富的火麻資源和良好的投資環境,也為火麻企業搭建了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政府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與會的專家學者和相關企業表示,將與和順縣火麻企業加強深度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把火麻產業做強做大。
今年,以「大美太行、生態和順」為主題的和順縣第五屆太行山環城登山森林旅遊健身步道徒步大賽,正式成為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活動的一部分,為國內廣大健身愛好者帶來了一場「徒步盛宴」,旨在進一步打造和順文化旅遊品牌,推動全縣文化旅遊大發展大繁榮。
盛會聚合力,宏圖展未來。借著文化旅遊節這個窗口,讓源遠流長、千姿百態的和順文化在這裡融聚交匯,達到了以節弘文、以文促旅、以旅會友、以友招商的目的,和順從容自信的姿態展示著其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展示著今日文旅融合的驕人成就。餘音未了,回味無窮。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凝聚起的正能量正揚起大發展的風帆,以更加自信的姿態朝著「和諧和美新和順」闊步前行。
①「七夕」晚會。
②漢式婚禮。
③央視《傳家》。
本版圖片由和順縣新聞中心提供
原標題:《唱響文化品牌 共促文旅繁榮——2020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活動精彩紛呈》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