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順縣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正式啟動

2020-08-17 黃河新聞網晉中頻道

黃河新聞網晉中訊 (記者 李宏 邊玲玉)8月17日,和順縣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新聞發布會及啟動儀式在和順縣政府廣場舉辦。

新聞發布會上,和順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袁瑞軍介紹了本屆活動的具體內容。和順文化厚重,民風淳樸,滋養孕育了流傳千年的「牛郎織女」神話愛情傳說。牛郎峪村和南天池村至今還留存著牛郎廟、織女廟、南天門、喜鵲山、天河樑等與「牛郎織女」故事相關的遺蹟。

本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包括8月17日上午政府廣場的啟動儀式,8月24日—25日在松煙鎮南天池村舉行的首屆全國鄉旅生態文化創意節啟動暨「情定七夕、緣定和順」漢式集體婚禮,8月20日、21日晚舉辦的和順縣縣長+山西廣電主持人+帶貨主播活動,8月24日—9月2日在松煙鎮南天池村舉辦的牛郎故裡民俗文化展示,8月17日上午在政府廣場舉辦的七巧繡娘作品秀,8月19日—21日在縣體育館舉辦的「太行山水入畫來」書畫展,8月份在和順縣城舉辦的第五屆太行山森林旅遊健身步道徒步大賽,8月17日—22日在縣體育館舉辦的職工籃球賽,8月中旬至七夕節在和順縣開展的媒體採風活動,8月19日—24日的群眾廣場文化活動,以及8月25日(七夕節)晚在縣體育館舉辦的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唱響愛情和順,七夕和順相會」主題晚會,共11項內容。其中「唱響愛情和順,七夕和順相會」主題晚會,以「詩詞誦讀演唱會」為主題,整體節目設置將以愛情詩歌為主,匯聚眾多作家、朗誦藝術家、一線演員,在七夕之際感受和順七夕愛情文化,用中國傳統詩詞劃分出三個篇章,最深層、最根本地體現和傳播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歷史文化內涵,唱響不同凡響的「和順愛情新篇章」。

啟動儀式現場,欣賞傳統非遺項目、品嘗舌尖上的非遺美味,通過文藝節目表演和非遺項目展演,進一步展示和順特色文化,為傳統七夕節活動助力。夫子嶺弦腔、鳳臺小戲、音鑼鼓、迓鼓、跑蓮燈、黃煙炮、打落、響馬轉等非遺項目一一展演,令人目不暇接;根雕、剪紙、刺繡、五穀畫等民間工藝大師現場製作,盡顯傳統文化魅力,觀眾紛紛駐足觀賞,體驗非遺文化的樂趣。

北關小學五年級學生藥梓馨告訴記者,特別喜歡看和順的傳統民間文藝表演,每年一到正月,就會看到這些文藝表演,但是表演的形式和展示的故事不太了解,希望能走進學校,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並在學校得以傳承。

在郭彥棟月餅展示臺前,大家紛紛品嘗寒湖月餅。寒湖月餅以其皮薄餡多、香甜可口、營養豐富被列為晉中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民間繡藝展示臺前,牽繡世家第八代傳人白巧英分針走線給大家進行展示。據記者了解,白巧英在總結祖輩留下來的刺繡技藝技術的基礎上,不斷從實踐中摸索,並博採眾長。截至目前,已研發採用了割繡、露邊繡、彩繡、組合立體繡、布藝五大系列30多個品種。

和順縣城東大街居民杜林風高興地說,白巧英大姐製作的工藝品非常棒,希望有機會自己也去學學牽繡技藝。

和順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袁瑞軍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和順縣共列入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6項。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項。共有非遺傳承人49人,其中省級非遺傳承人4名,市級非遺傳承人13名,縣級非遺傳承人32名。

盛夏的太行,是鋪錦疊翠的人間仙境;八月的和順,是消夏避暑的聖地。精彩的文化活動將與和順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和牛郎織女美麗景觀融為一體,為各方賓客提供賞心悅目的全新體驗、閒適優雅的精神享受和投資合作的絕好機會。和順這塊美麗神奇的土地,期盼各方朋友來播種希望,收穫成功;和順這塊鍾靈毓秀的寶地,期盼各方朋友盡情享受自然,品味民俗文化,領略風土人情,感受清涼神韻。激情八月,讓我們相約七夕、相遇和順!

黃河新聞網晉中頻道對活動進行了全程直播。

相關焦點

  • 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正式啟動
    山西經濟日報記者 慄美霞8月17日上午,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活動在山西和順縣正式啟動,此次活動將一直持續到9月上旬。、8月19日—21日在縣體育館的「太行山水入畫來」書畫展活動、8月份在和順縣城的第五屆太行山森林旅遊健身步道徒步大賽、8月17日22日在縣體育館的職工籃球賽、8月中旬至七夕節在和順縣的媒體採風、8月19日—24日群眾廣場文化活動、以及8月25日(七夕節)晚在縣體育館的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活動「唱響愛情和順,七夕和順相會」主題晚會,共11項內容,其中的「唱響愛情和順
  • 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正式啟動
    8月17日上午,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在山西和順正式啟動,此次活動將在8月17日—9月上旬舉辦。、8月19日—21日在縣體育館的「太行山水入畫來」書畫展活動、8月24日—25日在松煙鎮南天池村的首屆全國鄉旅生態文化創意節啟動暨「情定七夕、緣定和順」漢式集體婚禮、8月20日、21日晚的和順縣縣長+山西廣電主持人+帶貨主播活動、8月24日—9月2日在松煙鎮南天池村的牛郎故裡民俗文化展示、8月份在和順縣城的第五屆太行山森林旅遊健身步道徒步大賽、8月17日22日在縣體育館的職工籃球賽、8月中旬至
  • 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
    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活動開幕 2020-08-18 18: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正式啟幕
    8月17日上午,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活動在和順縣正式啟動,此次活動將一直持續到9月上旬。據了解,本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包括8月17日上午政府廣場的啟動儀式,8月24日—25日在松煙鎮南天池村的首屆全國鄉旅生態文化創意節啟動暨「情定七夕、緣定和順」漢式集體婚禮,8月20日、21日晚的和順縣縣長+山西廣電主持人+帶貨主播活動,8月24日—9月2日在松煙鎮南天池村的牛郎故裡民俗文化展示,8月17日上午在政府廣場的七巧繡娘作品秀,8月19日—21日在縣體育館的「
  • 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啟動--雲遊山水太行七夕緣定...
    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啟動 雲遊山水太行七夕緣定和順 為全面唱響「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品牌,8月17日至9月上旬,晉中市和順縣將舉辦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 「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活動。屆時,漢式集體婚禮、牛郎故裡民俗文化展示、七巧繡娘作品秀等活動輪番上演,讓各方賓朋在和順盡享自然,品味民俗,領略風土人情,感受清涼神韻。   和順歷史悠久,是華北地區極具特色的人文生態旅遊勝地,素有「天然空調」之稱。
  • 唱響文化品牌 共促文旅繁榮——2020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活動綜述
    2006年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2008年和順縣「牛郎織女傳說」被國務院正式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和順又被省文化廳命名為「山西省首批民族傳統節日(七夕節)示範保護地」後,和順縣就成為了我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傳說之一「牛郎織女」的發源地,以「牛郎織女文化」為龍頭,南天池為中心、鵲橋文化園為支撐、太行民俗文化活動為主線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旅遊線路和輻射周邊的旅遊經濟圈
  • 唱響文化品牌 共促文旅繁榮——2020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
    ③本報通訊員 程慧和順縣是華北地區極具特色的人文生態旅遊勝地,2006年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2008年和順縣「牛郎織女傳說」被國務院正式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充分發揮和順文化資源優勢,8月17日至9月上旬,和順縣隆重舉辦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活動。舞臺上,場面宏大的開幕式演出精彩紛呈、高潮迭起,充分彰顯著和順文化的活力、潛力、張力與魅力;紮根本土的民間、鄉土特色文藝精品展演好戲連連,濃縮展現了當地醇厚的人文歷史與風土人情。
  • 第九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活動方案新鮮出爐!
    今年的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都有什麼活動,有哪些特色。隨著小編往下看,全面了解今年的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舉辦第九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活動啟動儀式。邀請各級新聞媒體記者走進和順、宣傳和順。
  • 避暑脫單兩不誤——七夕到和順
    和順縣歷史悠久,是華北地區極具特色的人文生態旅遊勝地,同時也滋養孕育了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牛郎織女」愛情神話傳說。日前,第十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活動在和順縣啟幕,活動一直持續到9月上旬。其間,可到南天池村觀漢式集體婚禮,領略七巧繡娘的指尖藝術,還能徒步太行山,感受「天然空調」的清涼神韻,領略當地的風土人情。
  • 山西和順縣第九屆中國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圓滿落幕
    樂享太行山水感受清涼和順和順縣第九屆中國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活動」 圓滿落幕8月7日晚,「我們的節日· 愛在七夕」——中國(和順)情歌會暨第九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閒避暑旅遊月」閉幕式在該縣體育館舉辦,多個省份和民族的歌手相聚和順,相聚七夕,載歌載舞,暢享音樂盛宴,共遊愛情長河。
  • 又是一年鵲橋時,來山西和順讓情侶們度過不一樣的七夕佳節
    又是一年鵲橋時,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傳說中,七月初七是牛郎織女從鵲橋渡天河相會的日子,牛郎與織女的傳說是我國千萬年流傳下來的最浪漫的愛情故事,所以七夕節被稱為中國最具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七夕怎樣才能過的有意義呢?來山西和順讓情侶們度過不一樣的七夕佳節!
  • 張藝謀首部電影拍自這裡,牛郎織女之鄉,避暑勝地和順竟沒有蚊子
    山西和順是座歷史悠久的小縣城,也許很多人從未聽說過。但提起「牛郎織女」恐怕沒有人不知道,這個美麗的傳說故事就誕生於和順這個地方。來到和順,下榻在青山綠水間勝似江南的天凱生態園。聽當地人說,雖然有山有水有草木,但這裡一年四季都沒有蚊子,如果客人在這裡被蚊子咬過一個包,店主人給一麻袋和順特產核桃做獎勵。於是這句話成了我在和順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旅行時最初也是最深的印象之一。
  • 山西和順,牛郎織女文化之鄉竟然找不到一隻蚊子,被咬有獎
    於是這句話成了我在和順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旅行時最初也是最深的印象之一。和順人傑地靈,物產豐富,景色眾多, 來到這裡才知道有座名叫富裕村的古村落,當年張藝謀的第一部電影《老井》選擇這裡作為拍攝地。和順在2006年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後, 「牛郎織女傳說」被正式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在和順聽牛郎織女 傳說
    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在七夕之夜,仰望星河,每每念及宋代詞人秦觀的這首《鵲橋仙》,無不令人憧憬於牛郎織女那「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無邊浪漫。本期,讓我們在七夕來臨之際,走進太行深處,走進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和順縣,一起上天河梁、爬喜鵲山、登南天門、訪牛郎峪、鑽牛郎洞穴,看織女洗澡的天河池,聽老人講述民間故事。
  • 晉中太行板塊旅遊調研報告之(和順篇)
    和順縣是晉中市版圖最大的一個縣份,呈「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結構。居太行山中段,全縣山嶺縱橫,群峰疊嶂,有主要山脈70多條,支脈1340條,較高山峰2530座。2007年和順縣被中國民協命名為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傳說之一的「牛郎織女」故事發源地,即「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並已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此拉開了和順縣太行山旅遊開發的序幕。
  • 張藝謀首部電影拍攝地,牛郎織女之鄉,避暑勝地被蚊子咬竟有獎勵
    聽當地人說,雖然有山有水有草木,但這裡一年四季都沒有蚊子,如果客人在這裡被蚊子咬過一個包,就能得到獎勵——一麻袋和順特產核桃。於是這句話成了我在和順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旅行時最初也是最深的印象之一。和順在2006年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後, 「牛郎織女傳說」被正式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據史料記載,和順在北齊時置梁榆縣,因境內有梁榆河而得名。
  • 「情定七夕 緣定和順」大型漢式集體婚禮開始報名啦
    和順歷史悠久,孕育了「牛郎織女」的傳說,是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國家級旅遊品牌開發的重要景區,和順縣當地百姓歷代相傳的與「牛郎織女」傳說故事相對應的古地名,山名,及景物名稱是支撐南天池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發源地的重要元素和佐證。2006年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後,2008年,「牛郎織女傳說」被國務院正式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和順又被省文化廳命名為「山西省首批民族傳統節日(七夕節)示範保護地」。
  • 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避暑勝地,太行深處和順縣
    這裡是我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傳說之牛郎織女的發源地,是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相關傳說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著許多相關的古地名:牛郎洞、金牛洞、喜鵲山、南天門、天河池等相關地名。這裡是著名的消夏避暑勝地,早在春秋戰國是趙國王侯貴族的避暑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