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年節日的風俗習慣

2021-01-08 這知識好冷啊

在德國,公曆上的第一個月的第一天便是新年節日。新年是德國人最隆重的節日,德國人會放下所有的工作去熱烈的慶賀這個節日,那麼具體有哪些風俗呢?

1、準備工作

進入新年前,德國整個的家族人員都加入新年的入緒工作。例如要準備豐盛的紅酒,各種美味的燒烤肉,香溢的奶酪等等。這樣充分的準備才能夠保證順利的進入下一年,同時也象徵著來年運氣豐盛生活豐厚,用全家人真誠的心去迎接這個隆重的節日。

2、除夕前

德國的新年在某些風俗上和中國是相似的。在除夕這一天,德國人會放很多煙火,點燃炮竹,甚至用臉盆搖鈴等物體來發出噪聲,這樣的目的就是為了把鬼驅的遠遠。現在的德國,還會用鑼和鼓,或者吹號來奏響新年的奏章,再加上絢麗的煙火,新年的場面非常的唯美。當然有的獵人用自己的槍作為鳴響工具進行慶賀和祝福。所以,除夕夜對於每個德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關係到下一年的命運。

3、午夜

在午夜時分,德國人們要高聲大唱,用頌歌來感謝上帝對全家和國家的恩賜。同時,不論是牧師還是市長,也要在人們的視野中進行致辭大會,為大家送上新年的祝福。鼓樓上還會聽到悠悠震蕩的鐘聲,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去敲響的,德國的規定必須是新婚夫婦共同敲響,代表新年新氣象。4、午夜後

孩子們穿上自己的新衣,唱著歡歌,大張旗鼓的按下鄰居的門鈴,進門後送上自己的新年祝福。鄰居們會熱情的讓孩子留下來做客,共同參與到自己的家庭歡樂會上,並且擺上家中最好的食物與孩子們分享。孩子走後,主人要出門禮送,這是德國一直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也是對他人的禮貌行為。

5、活動

德國慶祝的時間一般為一周,在這一周內會舉行各種大大小小的新年活動。例如家家戶戶共同在門上擺上橫縱樹,全家進行觀看喜劇短片《一個人的晚餐》,全村或者全市舉行「爬樹比賽」等等。爬樹比賽寓意著步步高升的意思,第一名的獲獎者也會賦予好運,新年好運連連。

以上便是德國人過新年時的風俗習慣了,雖然和我們有許多不同,但是不同歧視。我們要尊重文化傳統的差異,才能更好地建立友誼,和諧相處。

相關焦點

  • 四川一年中節日的風俗習慣
    四川人不但重視全國老百姓所重視的三個節日:春節,端午,中秋。還有每年的清明節,穀雨。鬼節。國家節日元旦,國慶肯定也是不例外的。但不知道其它地方的風俗是怎樣的。作為地道的四川人。四川風俗習慣從小到大都是經歷過的。從春節說起,四川特別忌諱說話。
  • IFA2016德國行:德國最具特色的風俗
    德國的那些最具特色的風俗習慣也很有趣。表面上看來,德國人同歐洲其他國家,在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上並沒有太多的區別,但實際上,德國人卻有著只有自己民族能夠意會的生活習慣和獨特迷信。1、德國人認為,兩個人如果在乾杯的時候,不正視對方的眼睛,這不僅是一種粗魯的舉止,而且會帶來黴運——7年內的床第魚水之歡,都會不順。
  • 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潑水節來歷介紹
    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潑水節的來歷是什麼?潑水節是我國傣族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歷新年,參與的人數非常多。潑水節是什麼時候呢?有哪些風俗習慣呢?潑水節的來歷是什麼呢?下面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查詢》》2017傣族潑水節是幾月幾號在哪一天?
  •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
    那麼,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一、三月三是什麼節日?農曆三月三是我國古代的「上巳節」,又稱「修鍥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辰,也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漢族、壯族、苗族、瑤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不僅僅是單純的壯族傳統踏青歌節,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 德國節日有哪些?德國電商節日大全-雨果網
    ,都會舉辦新年的慶典活動,活動包括遊行、新年敲鐘和煙火表演。 德國的新年習俗與中國春節十分相似。12月31日午夜,絢爛的焰火照亮夜空,有如中國的大年除夕,就連放焰火傳統的由來也與中國「年」的故事如出一轍。相傳,日耳曼人認為,邪惡的鬼神會在12月31日出來作惡。為驅趕它們,日耳曼人會將燃燒的木車輪滾入山谷。此外,人們還用花盆、搖鈴等製造噪音驅鬼,後來又加上敲鼓和吹號,獵人也可在當晚鳴槍作響。漸漸,放焰火驅鬼成為德國新年的傳統。
  • 德國新年竟然有這些習俗!
    在德國新年通常被稱為Neujahr, 德國的新年是公曆第一月的第一天, 也就是我們的元旦。 德國人會在前期做很多的準備工作,以確保辭舊迎新能夠順利無虞。新年在的德語裡叫『Sylvester』。
  • 2016年6月有哪些節日? 6月節日大全及風俗習慣(圖)
    2016年6月節日大全2016年6月節日大全(節日表)6月1日 國際兒童節(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6月4日 受侵略戕害的無辜兒童國際日農曆六月六是一個小節,節日活動較少,主要是藏水、曬衣和曬經書,婦女回娘家,人畜洗浴,祈求晴天等活動。葡萄牙----6月12聖安東尼奧慶祝節葡萄牙----6月22基督聖體節聖靈降臨節(Pentecôte)--法國樺樹節:節期在俄歷每年6月24日。俄羅斯四季節日的第二個節日是樺樹節,樺樹節源自古代的夏至節。
  • 朝鮮和中國過著一樣的新年,卻有著非常特別的風俗,網友:好奇葩
    朝鮮和中國過著一樣的新年,卻有著非常特別的風俗,網友:好奇葩農曆新年可謂是中國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之一,每年的春節我國的法定節假日是7天,每年這個時候在外務工的人基本都會回家過年和家人團聚,然後走親訪友。當然,除了我國國農曆新年,還有其他一些國家也是過農曆新年的,其中就有朝鮮,雖然都是過一個年,但是有些風俗習慣還是有些不一樣的。從我國古代的封建王朝的時候,一直是亞洲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並且也是強大的軍事力量,我國周邊的許多國家,過去的從屬國,這些國家也曾經是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當然,韓國的一些節日和風俗習慣也過去的傳統了。
  • 少數民族非遺節日,潑水節比春節隆重,傣族的新年
    在旅行中,最幸運的可能是正好碰上當地少數民族的節日吧,這時候和熱情好客的少數民族同胞歡度佳節,無疑是一件開心的事,而且還能更好領略到他們的風俗習慣和民族文化,因為節日是一個民族展示文化的窗口。雲南是多民族省份,民族風俗文化豐富多彩,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節日,不是所有民族都過春節的,有民族只過自己的新年。說起雲南,就會想到傣族,在我國,傣族是雲南特有的民族,所以想在旅途中更好的了解傣族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和文化,就要來到雲南。在雲南。傣族也分為不同的支系,西雙版納傣族是傣泐,德宏傣族是傣訥,而花腰傣是傣雅,此外還有居住在不同縣市的傣族有不同的自稱。
  • 世界各國迎接新年都有哪些風俗?
    張燈結彩,歡慶新年是世界各地的普遍習俗,但「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由於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習慣不同,他們慶祝新年的方式也是豐富多彩的,甚至是十分有趣的。英國:代表運氣的「第一隻腳」
  • 德國節日裡哪些是比較有傳統特色的?德國特色節日盤點
    >耶穌受難日是德國全國法定節日,因緊接著周六、周日(復活節)和復活節星期一,所以是固定的四天連放,算小長假了。 雖然在德國不同的地區復活節的風俗不盡相同,但有幾點在整個德國都一樣:畫彩蛋,找彩蛋遊戲和復活節兔子是這裡過復活節不可或缺的部分。 3、復活節後星期一 顧名思義,該節日均為緊接著復活節的星期一,德國全國法定節日。
  • 德國傳統文化節日科普
    在德國,都有哪些比較盛大的節日呢?這些節日都有什麼特點呢?
  • 去德國必須要知道的風俗習慣和忌諱
    很多人會選擇移民去德國,那麼大家在去德國之前一定要了解好當地的風俗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在德國更好的生活。德國人在見面的時候是以握手為禮,告別的時候也是如此。在德國和別人交談的時候,最為忌諱的是直呼他人的名字,只有親朋好友目前互相用「你」或者名稱稱呼。
  • 外國人的新年風俗?智利太恐怖,秘魯最暴力。丹麥盤子滿天飛
    說到新年傳統,我想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想到拜年,壓歲錢,掛燈籠,放鞭炮,穿新衣,走親戚等等各種的風俗。但是這是我們中國的新年,外國人慶祝新年有什麼樣的風俗呢?小編一查,還真有很多有趣的風俗習慣義大利,在過年要穿紅色內衣,以帶來好運。據說這種傳統可以追溯到中世紀。
  • 德國節日有哪些
    1、新年(1月1日) 德國人向來把跨年夜這一天當作一場大型的Party,這一天在德國的各大城市的地標廣場,都會舉辦新年的慶典活動,活動包括遊行、新年敲鐘和煙火表演。 2、耶穌受難日(復活節前的星期五) 耶穌受難日是德國全國法定節日,因緊接著周六、周日(復活節)和復活節星期一,所以是固定的四天連放,算小長假了。簡易由來:耶穌在這一天被釘上十字架受難,此節日正為紀念此事件。 3、復活節(每年春分之後第一個星期日) 復活節(Ostern)是除聖誕節之外西方另一個的重要節日。
  • 速賣通賣家必知:俄羅斯文化風俗及買家生活消費習慣
    2.俄羅斯節日 ● 俄羅斯人不過聖誕節,他們的新年是1月1日。 ● 送冬節在每年的二月底三月初,又叫謝肉節,在東正教為期40天的大齋期裡,人們禁止吃肉,娛樂和購物,這段時間在俄羅斯投入活動的效果可能就沒那麼好了。
  • 在農村,六月六日是什麼節日?都有什麼風俗和節日傳統?
    農曆六月初六,我國地域風俗習慣不同,所以六月六日的節日也有很多稱呼,並且不同的節日稱呼衍生出來各種不同的風俗習慣。六月六日正是一年之中的中間,所以就像人們要在年底過年慶賀一樣,在一年之中的中間部分也要進行慶賀,由於在年中,古時候的人稱這一天為「小中秋」,每個節日都要有對應的美食來慶賀,對於六月六日來說正是早熟作物成熟的季節,所以農民常有「煮熟嘗新」的風俗,所以六月六也叫「嘗新節」。
  • 冬至的來歷及風俗習慣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
  • 附風俗習慣介紹
    有哪些風俗習慣?為何要在立春吃春餅?一起來看看!一、立春是幾月幾號?立春是每年公曆2月3日-5日之間。也可以稱為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二、立春有哪些風俗習慣?4、民間互相饋送春牛(小泥牛)、春牛圖、春娃(鄉寧等地習慣用絹製作小娃娃)。5、糊春牛:在家裡用米或紙糊成春牛,擺放在家中。6、貼春字畫:家家在門上張貼迎春的字畫字和春字有關的畫,如臘梅迎春之類。7、搭燕子窩:給花樹戴燕子勝帛條。
  •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三月三的傳統風俗習慣吃什麼食物
    又到一年一度的農曆三月三,這個春天裡的傳統節日,承載著中華兒女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我的腦海中,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記憶,也正是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傳統節日串連而成。  在神州大地上,關於「三月三」這個節日,不同民族、不同地區有著多彩紛呈的展現形式。  漢族將「三月三」稱為上巳節,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