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瑤村寨老茶又飄香

2020-12-16 廣西日報

賀州市平桂區沙田鎮獅東村大衝屯是一個「土瑤」村寨,它建在山腰之上,一條溪水從村中流過,村民的房屋散落在小溪兩側。房屋不大,多是泥牆房和木板樹皮房。

大衝屯原有86戶村民,其中54戶未脫貧,是典型的「貧中之貧」。如今,當地發動群眾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將扶貧車間開進了深山瑤寨,當地特產瑤山古茶重又飄香,為土瑤群眾帶來可觀收益。

一大早,村民鳳求姑將火塘的木柴燒旺,煙火升騰。陽光照進房屋,牆上的茶簍被染成金黃。大衝屯家家戶戶的廚房都有一個火塘,為了長時間保存食物,村民將它們置於火塘周圍,用煙來燻,包括茶葉在內。這是土瑤傳統的養茶方式,時間長了茶葉會產生一種獨特的風味。如今,這種少見的茶產品深受市場歡迎。

鳳求姑將茶簍取下,輕輕掃去上邊的煙塵。她家火塘周邊堆滿了茶簍。這批茶葉有290多件,是茶廠委託她家養護的。鳳求姑每天的工作就是生火燻茶,打掃灰塵。每件茶葉每年有30元工錢,這樣一算,她家每年的養茶收入近9000元。

吃過早飯,鳳求姑到寨裡的竹編扶貧車間上班。兩年前,獅東村引進茶廠發展茶產業,並於去年6月在大衝屯建成了這個扶貧車間,主要為茶廠生產竹製包裝簍。

車間是一間敞開式的木瓦結構建築,村民分成兩組,一組人破竹篾,另一組人負責編織。「每個包裝簍收購價9元,手工費7元,我現在每天可以編15個左右。」鳳求姑說。

賀州土瑤聚居村貧困發生率達51.73%以上,有的甚至超過70%,是賀州市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

靠山還得吃山。在土瑤村寨發展扶貧產業,賀州採取的是因地制宜和中長短產業結合的原則。

「我們將產業扶持和民生工程作為解決問題的關鍵,確定『人均一畝茶、戶均兩畝姜、村均萬畝杉』的主導產業發展格局。目前,獅東村已發展杉樹9000畝、茶園800畝、大肉姜400畝,同時發展油茶、生豬、林下特色種養等補充產業。」獅東村第一書記王鷹鵬說。

相關焦點

  • 賀州市土瑤聚居深貧地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之路越走越好
    「6個土瑤聚居貧困村有3個已於2019年底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由2017年底的51.73%降至2019年底的4.5%。剩餘未脫貧的3個土瑤聚居貧困村和88戶453名貧困人口,目前均已達到脫貧標準並完成脫貧認定。」在賀州市脫貧攻堅的成績單上,土瑤聚居深貧地區異常亮眼。
  • 廣西土瑤「出山」:新生活新盼頭
    (中國減貧故事)廣西土瑤「出山」:新生活新盼頭  中新社廣西賀州7月29日電 題:廣西土瑤「出山」:新生活新盼頭  中新社記者 黃豔梅  「我在山裡『打山工』20多年,挖草藥、挑柴火,靠苦力生活。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走出大山。」廣西賀州市平桂區沙田鎮獅東村「土瑤」鳳觀青說。
  • 賀州市實現「土瑤」聚居區「三年脫貧摘帽」
    近年來,隨著政策、項目、資金、產業的落地,「土瑤」聚居村在基礎設施、住房、醫療、教育等方面得到有效改善,加快了土瑤聚居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的進度。平桂區「土瑤」槽碓村一角。「修一條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想要拔掉窮根子,首先就要先把路修好。
  • 瑤族支系土瑤:全部居住在廣西賀州
    羅偉鵬/文 李輝、鄧明/攝影 一個個簸箕盛滿了對遠方客人的熱情土瑤,攝影家記錄下來的精美畫面向世人傳遞了土瑤的美麗,特別是新一代土瑤青年的奮發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中國土瑤,風情萬種,長桌酒、勸酒歌、迎親酒、樁餈粑、扮新娘、送嫁、坐親家、傘韻等等風俗,讓中外遊客著迷神往。
  • 賀州土瑤同胞的這條「幸福路」打通了!
    對於土瑤聚居村落來說,過去大山雖養人卻也「困」住了他們。「村裡人出去難,村外人進來難。」想起曾經的村子,鄧春引這樣說到。槽碓村是賀州市平桂區的六個土瑤村之一,如今靠著發展旅遊業,成功在2019年實現脫貧。「現在我們村已經修建好了9條通村公路!」
  • 品藏臺灣陳年老茶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在臺灣有一種烏龍茶也是存放時間越久越好,越發令人回味無窮,叫做「陳年老茶」。據趙子剛介紹,這種臺灣老茶與雲南普洱茶有著不同的製作工藝,它是在用精緻的高山烏龍茶種茶葉製成成品茶以後,每年都需要用焙籠復火,用龍眼木炭細火慢焙十幾個鐘頭,然後再放在竹簍裡存放;不需要真空包裝,要與空氣接觸氧化後產生出陳香味;但不能受潮,需要通風和乾燥。
  • 賀州打造土瑤風情觀光旅遊景區增加當地群眾收入
    < > 1 / 4 賀州市平桂區充分發揮土瑤聚居深貧村的生態優勢,打造了大衝土瑤風情旅遊區、槽碓村鄉村記憶民宿等一批康養休閒旅遊示範點,以「旅遊+產業+民宿」的發展思路,著力打造土瑤風情觀光旅遊品牌,進一步拓寬當地群眾增收渠道。
  • 賀州投資5000多萬元打通土瑤脫貧路
    修建道路、順暢交通是土瑤群眾多年的期盼。近年來,賀州累計投資5560萬元建成「土瑤」村與外界通聯的3條「經濟通道」,為脫貧摘帽打下堅實基礎。同時,投資1214萬元建設生命安全防護工程69.3公裡,保障土瑤群眾出行安全,為土瑤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帶來新希望。圖為通往大明村、槽碓村、明梅村瑤山的道路航拍圖。「以前路不通,村民種植的小黃姜豐收了卻運不出去,用人工挑時,工錢貴過姜價,最後只能爛在地裡;如今路通了,農用車開進山,成本降低很多,1畝姜收入1萬多元。」
  • 賀州市平桂區鵝塘鎮槽碓村著力打造土瑤風情觀光旅遊品牌
    < > 1 / 4 一盞盞太陽能路燈屹立在路旁,一幢幢整齊的民居盡收眼底……賀州市平桂區鵝塘鎮槽碓村這一系列喜人變化,得益於槽碓村實施「旅遊+產業+民宿」的發展策略,帶領瑤胞開發獨具特色的土瑤風情鄉村旅遊
  • 大桂山裡有一支土瑤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
    《大桂山裡有一支土瑤》結合作者深入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大桂山深處實地考察的經歷,用豐富翔實的細節串聯起土瑤人的悠久歷史、獨特民俗、淳樸民風與性格特點,分析了他們在脫貧攻堅道路上遇到的瓶頸問題,講述了當地政府和各界人士為此做出的努力,寄寓了作者對少數民族同胞的人文關懷。
  • 陳年老茶科譜知識
    一般來說能稱上陳年老茶,最少要10年以上藏齡,較為權威的人士認為要20年以上或30年以上藏齡才夠資格成為「陳年老茶」。陳年老茶衝泡後,茶湯呈咖啡色,紅明透亮,湯水厚重潤滑,經久耐泡,被茶界譽為「能喝的古董」!因為保存年限長的很少,故記載較少,在老茶這領域還沒有出現被公認的權威專家!陳年老茶的珍貴是因為它有時間性、藝術性、藥理性、風味性。
  • 老茶釋疑
    不管你要的是老普洱,還是老白茶或者老烏龍茶,不管你7要的是棗香、參香、樟香,都能為你量身訂製。人們常會有「撿漏」的想法,總以為自己會有不錯的運氣。有一位愛茶人,遇到了一餅只需要幾千元的「百年老茶」,老茶的主人說是從某地窖缸裡劃出的,缸子都是老的,原封不動的樣子。
  • 什麼是陳年老茶
    什麼是陳年老茶,我們購買時如何辨別呢?有茶葉專家稱茶葉通常存放1-5年稱為新茶;5-10年稱為舊茶;10-20年稱為陳茶;20年以上的稱為陳年老茶或簡稱老茶。陳茶的珍稀在於陳化的時間,陳茶的陳期很難認定。如果光靠品飲,從色、香、味、條索、葉底等方面去判斷,也要因人而異。
  • 普洱新老茶價格顛倒,為什麼老茶比新茶便宜呢?這幾方面
    在購買普洱茶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有時候老茶的價格甚至會比新茶便宜。自從接觸普洱茶這麼多年裡,對於普洱茶的品質及市場價格基本上都有些了解。關於老茶一定比新茶貴,我的觀點:是不一定的;又或者說,新茶一定比老茶便宜,我的觀點:那也是不一定的。
  • 如何辨別陳年老茶?
    那什麼是陳年老茶?我們購買時要如何辨別呢?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陳年老茶?新茶與陳茶是相比較而言的,在習慣上,將當年春季從茶樹上採摘的頭幾批鮮葉或當年採摘的鮮葉經加工而成的茶葉稱為新茶;而將上年甚至更長時間採制加工而成的茶葉,即使保管科學也統稱為陳茶。
  • 平桂區:土瑤群眾用上清潔安全水
    近年來,平桂區累計投資1566.24萬元建設土瑤地區水利扶貧項目,惠及人口711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645人。該區通過制定出臺方案,明確建設項目、責任單位和時間要求,把三年建設任務提前到2019年完成。
  • 臺灣著名茶人舉辦老茶分享會 30年「老鐵」喝起來啥滋味?
    春日茶會,老茶飄香。時值驚蟄,賴政雄老先生在安溪如願茶館舉辦了一場老茶分享會。70多歲高齡的老爺子是臺灣茶文化的推動者,帶動了臺灣地區喝茶的風氣。他在兩年的時間裡,收藏了一屋子近百萬元人民幣的老茶,有些老茶自然陳放的歲月都快趕上老爺子的年齡了。
  • 老茶之美,美在哪裡?
    老茶之美,美在能夠給我們帶來新茶所不具備的愉悅的身心感受。一、老茶之美,美在健康很多資深茶友會將「喝老茶有風險?」喝老茶的風險在哪裡呢?其實,喝老茶最大風險在於倉儲和轉化。優質老茶較之新茶,茶性更加平和。相關研究表明優質老茶與新茶相比具有更高的保健價值,尤其是對於腸胃的保健功效更為突出。許多茶友喜歡老茶,就是因為老茶平和,對腸胃刺激性小,口感甘甜,易於入口,飲後身心舒適,一些品種的老茶還具有一定的解酒功效。綜上所述,健康屬性是老茶之美的基礎。
  • 陳年老茶 你知多少
    什麼是陳年老茶。我們購買時如何辨別呢? 有茶葉專家稱茶葉通常存放1-5年稱為新茶;5-10年稱為舊茶;10-20年稱為陳茶;20年以上的稱為陳年老茶或簡稱老茶。 二、茶湯:年代長遠的茶,衝泡後茶葉展不開,有些會呈木化現象,如果烏黑油亮的,通常是炭烤出的「新鮮老茶」,並非真正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