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打造土瑤風情觀光旅遊景區增加當地群眾收入

2020-09-17 賀州號

< >

1 / 4

賀州市平桂區充分發揮土瑤聚居深貧村的生態優勢,打造了大衝土瑤風情旅遊區、槽碓村鄉村記憶民宿等一批康養休閒旅遊示範點,以「旅遊+產業+民宿」的發展思路,著力打造土瑤風情觀光旅遊品牌,進一步拓寬當地群眾增收渠道。圖為「秀美槽碓,幸福土瑤家」景區。 記者: 賴文藝 攝 編輯校對:史喜娟 總監製:郭勇娟

相關焦點

  • 賀州市平桂區鵝塘鎮槽碓村著力打造土瑤風情觀光旅遊品牌
    < > 1 / 4 一盞盞太陽能路燈屹立在路旁,一幢幢整齊的民居盡收眼底……賀州市平桂區鵝塘鎮槽碓村這一系列喜人變化,得益於槽碓村實施「旅遊+產業+民宿」的發展策略,帶領瑤胞開發獨具特色的土瑤風情鄉村旅遊,深挖土瑤傳統民俗特色資源,著力打造土瑤風情觀光旅遊品牌。
  • 賀州投資5000多萬元打通土瑤脫貧路
    修建道路、順暢交通是土瑤群眾多年的期盼。近年來,賀州累計投資5560萬元建成「土瑤」村與外界通聯的3條「經濟通道」,為脫貧摘帽打下堅實基礎。據了解,在這三條路中,賀州城區至平桂區鵝塘盤谷全長10.75公裡,打通槽碓、大明、明梅3個土瑤村外聯通道;紫雲洞至沙田桂山改建道路全長23公裡,打通平桂區沙田鎮新民、金竹、獅東3個土瑤村外聯通道;投資2600萬元建成槽碓一組至華山涼傘、槽碓四組至明梅集體茶園、槽碓衝坪凹至銀蘆尾、大明東甲尾至金竹村黃南道路,實現6個土瑤村道路相互聯通,解決土瑤村群眾出行難、運輸難問題
  • 廣西賀州:繪就全域旅遊新畫卷
    近年來,槽碓村實施「旅遊+產業+民宿」的發展策略,帶領瑤胞開發獨具特色的土瑤風情鄉村旅遊,深挖土瑤傳統民俗特色資源,著力打造土瑤風情觀光旅遊品牌,土瑤村煥發出全新的面貌,過去的木板房、茅草屋已成為歷史,如今磚混結構房、小洋樓直映眼帘,瑤山面貌實現華麗轉身。槽碓村只是賀州市發展鄉村旅遊的一個縮影。
  • 賀州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
    賀州市「一城五鎮兩廊」建設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粵港澳大灣區遊客旅遊的第一站就選擇了賀州中國首個「全域長壽市」「世界長壽市」賀州正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壽城基因孕育養生「後花園」中國首個「全域長壽市」「世界長壽市」、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首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市、中國十大養生城市……這是賀州響亮的名片,賀州要成為大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將如何打造?紮實推進「一城五鎮兩廊」建設,打造「天養、食養、康養、醫養、頤養」的「五養融合」,發展全域壽鄉。
  • 賀州土瑤同胞的這條「幸福路」打通了!
    「路修好了,今年國慶黃金周來村子裡旅遊的人更多了!」想起「雙節」期間的收入,在賀州市平桂區鵝塘槽碓村經營飯店的鄧春引高興壞了,他告訴記者,國慶期間的收入是他以前一年收入的總和。分布在賀州市平桂區鵝塘鎮明梅、大明、槽碓和沙田鎮金竹、新民、獅東6個行政村的24條山衝之中的土瑤,一直是賀州市脫貧攻堅的「硬骨頭」。為了讓六個土瑤聚居村順利脫貧,賀州市在2019年投資5180萬元建設的土瑤地區與外界聯通的「生命通道」「經濟通道」,如今已全線貫通。
  • 賀州市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
    隨著賀州市「一城五鎮兩廊」建設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粵港澳大灣區遊客旅遊的第一站就選擇了賀州,中國首個「全域長壽市」「世界長壽市」賀州正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康養旅遊首選地。據了解,賀州市接待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遊客約佔全市遊客接待總量的75%以上。
  • 賀州市土瑤聚居深貧地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之路越走越好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平桂區結合土瑤當地實際,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思路,大力推動旅遊扶貧,將生態資源、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來源,讓土瑤群眾背靠「綠水青山」收穫「金山銀山」。(醉美瑤山村平桂區鵝塘鎮槽碓村)在土瑤聚居深貧村發展旅遊產業的第一站是槽碓村。
  • 賀州市實現「土瑤」聚居區「三年脫貧摘帽」
    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市大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讓土瑤群眾通過遷出窮山窩,換來新生活。目前,共有294戶1896名「土瑤」群眾易地搬遷入住平桂城區「老鄉家園」和鵝塘鎮廈島安置點。搬出大山只是第一步,能不能讓群眾走向致富的道路?這是對易地扶貧搬遷的考驗。
  • 賀州:引導扶貧產業融入產業集群特色產業覆蓋7萬多戶貧困戶
    這幾年,賀州在明梅等6個土瑤聚居村實施「人均一畝茶、戶均兩畝姜、村均萬畝杉」的產業發展思路。目前已累計種植優質茶葉8177畝、大肉姜3783.99畝、杉樹8.1萬畝,達到人均1.16畝茶、戶均3.01畝姜、村均1.35萬畝杉,提前實現了產業發展目標。
  • 土瑤村寨老茶又飄香
    賀州市平桂區沙田鎮獅東村大衝屯是一個「土瑤」村寨,它建在山腰之上,一條溪水從村中流過,村民的房屋散落在小溪兩側。房屋不大,多是泥牆房和木板樹皮房。大衝屯原有86戶村民,其中54戶未脫貧,是典型的「貧中之貧」。
  • 廣西賀州:靠山巧「吃山」 風景變「錢景」
    八角、竹筍採摘的季節,八步區黃洞瑤族鄉、步頭鎮等地的群眾忙得不亦樂乎。近年來,賀州市以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契機,積極引導山區群眾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八角、生薑、油茶籽、杉木等綠色生態產業,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增加了群眾收入。賀州市是林業大市,森林覆蓋率達72.87%,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林業面積比重、人均森林面積和人均蓄積量等指標均排在廣西前列。
  • 廣西賀州:力拔窮根 逐夢小康
    村民鳳求姑所在的平桂區沙田鎮獅東村大衝屯地處瑤山深處,進城一趟往返就需要花4、5個小時,全屯78戶土瑤群眾,目前還有12戶60人未脫貧,是典型的「困中之困」。獅東村黨支部書記趙萬興告訴記者:「以前都是刀耕火種的,收入就靠採些草藥去賣,還有編些簸箕籮筐之類的,住的都是泥胚房、木皮房,很多鄉親在這裡這這樣過了一輩子。」
  • 難忘之行:賀州大桂山國家森林公園觀光記
    現屬廣西賀州市八步區,距市區40公裡,鄰近廣東和湖南,是桂東、桂林兩地區唯一擁有成片森林的旅遊度假勝地,大桂山總面積約646.66平方公裡,主要位於八步區,餘脈延至蒼梧縣、昭平縣,長95公裡,寬30~35公裡。大桂山國家森林公園原屬國營大桂山林場這家森林公園也是旅遊勝地,自開放以來,吸引國內不少遊客前來觀光。
  • 美麗的賀州,更美麗槽碓
    或者睡在床上伸個懶腰仰望星辰感受銀河入夢來 這樣的日子在賀州鄉村記憶-槽碓民宿就能實現 平桂區槽碓土瑤村鄉村振興項目已於今年5月中旬正式啟動由廣西水世界整體設計和施工打造預計在今年內就可以竣工並試營業民宿建築面積約5000多平方米依託當地多姿多彩的土瑤文化打造一個集「土瑤文化體驗、休閒度假
  • 賀州:強力推進"旅遊"+"扶貧"顯成效
    >  賀州新聞網訊 旅遊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市按照自治區關於旅遊扶貧的工作部署,把旅遊扶貧作為全市旅遊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納入我市「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狠抓落實,精準發力,塑造典型,深入推進旅遊扶貧各項工作,提高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取得了顯著成效。
  • 廣西土瑤「出山」:新生活新盼頭
    (中國減貧故事)廣西土瑤「出山」:新生活新盼頭  中新社廣西賀州7月29日電 題:廣西土瑤「出山」:新生活新盼頭  中新社記者 黃豔梅  「我在山裡『打山工』20多年,挖草藥、挑柴火,靠苦力生活。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走出大山。」廣西賀州市平桂區沙田鎮獅東村「土瑤」鳳觀青說。
  • 平桂區:土瑤群眾用上清潔安全水
    本報賀州訊 「一打開水龍頭,就有清澈潔淨的水流出來,洗菜、煮飯、洗衣服都很方便。」7月15日,在賀州市平桂區鵝塘鎮大明村,貧困戶趙麗嬌高興地說。近年來,平桂區累計投資1566.24萬元建設土瑤地區水利扶貧項目,惠及人口711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645人。該區通過制定出臺方案,明確建設項目、責任單位和時間要求,把三年建設任務提前到2019年完成。
  • 大興產業富「土瑤」——記賀州市鵝塘鎮大明村第一書記林昊
    本報記者 唐廣生「『土瑤』能脫貧,我心才踏實。」這是賀州市委組織部派駐平桂區鵝塘鎮大明村第一書記林昊常說的一句話。大明村是名副其實的土瑤村,因缺乏產業,群眾收入不穩,生活貧困。2018年3月,林昊駐村後和村幹部一道,組織群眾參加瑤繡、竹編、汽修、電工等技能培訓班;成立村運輸隊、勞務輸出隊、建築隊等。全年共組織15批次130名群眾到外地觀摩,實現就業60多人。同時,邀請中草藥種植公司到村裡考察種植中草藥。目前,大明村已籌資100萬元,以村集體方式種植中草藥100畝,僅此一項,可為40名貧困人口人均增加年收入5000元以上。
  • 中國首個全域長壽市,賀州向您發出邀請函!
    本屆賀州「一會一節」由賀州市、新浪、騰訊主辦,以「融匯賀州 雲創未來」為主題,將舉辦一系列活動:第六屆中國(賀州)新媒體群英會、第二屆賀州十大孝子頒獎、賀州「十大壽城星推官」評選、「科技與養老——應對老齡化的路徑選擇」專題研討、2020年姑婆山超級越野賽、瑤族盤王節(土瑤「坐歌堂」)民俗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