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元店開出15000家,美國美元樹超市為什麼成功?

2020-12-24 電影電視劇娛樂

2元店、10元店,相信很多人都逛過這樣的雜貨鋪,裡面堆滿各色百貨,大喇叭循環播放著「樣樣兩元,隨便買隨便看,兩元買不了吃虧,兩元買不了上當……」

隨著中國消費市場的升級,這樣的兩元店、十元店是越來越少,但在美國,卻有一家一美元取得巨大成功,它就是美元樹超市。

美元樹最開始的形態並不是1美元的雜貨店,其歷史可以追溯到美國人K.R.Perry於1953年開的一家賣工藝品的小雜貨店,名字叫Ben Franklin。

這家店不溫不火地一開就是17年,至1970年,K.R.Perry開始轉型,與另兩位合伙人商議後,在購物中心地段創辦了「K&K」玩具店。

借著當時美國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K&K迅速發展起來,幾年之類發展到130多家,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16年後的1986年,K&K再次嘗試轉型,新開了5家門店實行1美元的模式,推出了「only$1」品牌。按照構想,這個新品牌的定位是用以去庫存的商店,所有商品定價1美元,而選址方面花了心思,故意開在K&K玩具店旁邊,方便將現有的客流量引入新門店中。

豈料,原本只是輔助主營業務的only $1品牌發展超乎預期,很快便喧賓奪主,業績趕超了玩具店。於是1993年,管理團隊正式將「Only $1.00」品牌更名為「Dollar Tree」,真正區別於普通的1美元店,就好比我們叫慣了的2元店、10元店只是一個統稱,突然就有了一個品牌名一樣。

1美元的低價,是吸引顧客光顧和消費的一個誘因,但絕對不是核心。自古以來,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靠售賣低價而劣質的產品,長盛不衰的。所以售賣正品才是美元樹能夠經營半個多世紀,且不斷擴張的核心競爭力。

問題是,雖然人們都在追求「物美價廉」的商品,可美元樹是怎麼在1美元的定價下保證正品又能創造盈利的呢?

成本控制無所不用其極!

對所有零售企業而言,SKU的選擇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步,低價的美元樹也不例外。

所以他們的第一步是確定SKU,並設計出最合理的商品搭配矩陣,具體可以用老闆的話來形容:「我們正在賣的東西,是你想要但又不是十分必要的。」

也就是說,美元樹專門提供那些能刺激你消費欲望,但可買可不買的商品。比如糖果食品、保健美容用品等「基本消費品」,又如玩具、禮品等「多樣化產品」,還有復活節、萬聖節、聖誕節等重要節日必用的「季節性商品」。

這三類商品零售額,分別能佔到美元樹總營收的50%,45%和5%。

基本消費品,大部分都是剛需的消耗品,由於美元樹只賣1美元的價格(大大低於普通商店),加上廣告宣傳、口碑傳播,能夠讓許多顧客想要買相應產品時想起它,即使不賺錢,但也能為商店帶來流量,營造火爆的效果。

就好比在國內,你想要買指甲剪、菜碗等日用品時,2元一件的價格絕對比商場超市要便宜得多,假如你恰好經過、家裡又缺這樣的用品,你多半會進去看一看。

而後兩類產品,實際上賣點更足、更有趣,無形中承擔了盈利的任務。當你走進店裡只準備買一些小零食或日用品時,看到旁邊貨架上有些新奇的小玩具,你又會想:可以買來送給自家或朋友的小孩,拉近彼此的關係,反正也不貴。於是,不自覺地就買了。

美元樹這套SKU設計在當時可謂先進,有同行研究後評價稱:「和同類型的低價店比起來,美元樹的優勢更為明顯,能為顧客在購買時,提供有趣的尋寶體驗。」

SKU的種類確定了,1美元的定價無法更改後,美元樹自然要開始從源頭上控制成本。

美元樹最先盯上的是進貨成本,並深入流通渠道的上遊,掌控到工廠經常會不定時清倉處理尾貨的信息。這類產品本身就是正規生產的,只不過因為換季或產能過剩導致了多餘,對工廠而言這是筆負擔,要知道國內就有許多廠家因尾貨積壓嚴重、無法回籠資金、做不了滿足新市場需求的產品而倒閉。

因此,美元樹多方調研後,總是能見縫插針與合適的廠家談判,以低價收購廠家的尾貨,成本隨之而降。而這還只是美元樹初期的舉動,等到與此類廠家合作久了,又十分容易帶動其他廠家主動上門談合作,美元樹就此反過來掌握了主動權,議價的空間就更大了,比如兩家生產同樣玩具的廠家,為了贏得美元樹的採購訂單,多多少少會在價格上讓步。

隨著尾貨採購規模和範圍的擴大,許多品牌供應商甚至會專門為美元樹定製低價優質產品。比如寶潔曾為美元樹定製了一款3.5盎司一支的牙膏,就比供應沃爾瑪的產品更優惠。

除此之外,美元樹還在另一塊成本重心——店面裝修方面下了功夫。

他們深知,消費者進1美元店的目的很純粹,就是為了少花錢買實在,並不像買奢侈品為了滿足身份認同需求或虛榮心,因此店鋪裝修只要清爽、有條理簡單即可;

而且,受限於1美元的定價,他們的SKU數量自然無法跟沃爾瑪等傳統零售巨頭相比,因此店面面積也不用追求大,事實上美元樹的店鋪不到沃爾瑪的1/10大,裝修樸實,光線明亮。

值得一提的是,美元樹在人力成本上也做到了精簡,最大的店面裡,也只設5名理貨員……

總而言之,美元樹在任何能夠縮減成本的地方都下了功夫,從而能真正做到薄利多銷,並且幫助廠家去尾貨、去庫存、開闢新的渠道,讓消費者買到稱心如意的低價正品,真正是多贏。

據悉,2017年美元樹營收高達226.64億美元,淨盈利17.14億美元,淨利潤率高達7.56%。這是什麼概念,對比下國內零售業巨頭就知道了:2017年,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營收1023.2億元,盈利27.93億元,盈利率僅2.73%。

借勢沃爾瑪,方便消費者

幾乎美元樹的每一步運營方針,都可以拿沃爾瑪來做對比,即使兩者的最終形態並不相同,但這並不妨礙美元樹利用沃爾瑪的影響力,尤其是選址策略!

歸納美元樹的選址,一句話足矣——只要有沃爾瑪的地方,3公裡以內必有美元樹。

美元樹有9個配送中心,可實現95%的商品通過配送中心送到門店,同時,他們還開發了一個物流系統,可直接對接海外供應商與配送中心;它還建立了一個自動補貨系統,已經實現了大約2700種日常消費品的一鍵自動補貨,顯著地提高了周轉速度。

可以說,在物流方面的投入與建設,是美元樹在國際市場攻城拔寨的重要利器。截止目前,美元樹全球門店已經接近15000家,雖然與沃爾瑪、麥當勞、星巴克有差距,但人家是靠1美元的生意做起來的。

線上內容營銷

相比中國,美國零售業極為突出的一個特徵是會員制度!美國的會員制可不是簡單的會員卡那麼簡單,其套路多了去了。

美元樹就成立了一個Loyalty Club,也就是用戶興趣俱樂部。與國內催著你交錢辦會員卡不同,加入這個俱樂部不需要任何「入會費」,還會為用戶提供有用的商品信息,並提供一些有價值的福利。

而且,這個俱樂部非常善於進行內容營銷。他們每月會精選出一些關於食譜、DIY、小甜點、裝飾品等的創意點子,形成攻略教程,以供大家參考。

這些攻略教程首先可讀性很強,用戶喜好看,願意學;其次,美元樹才會植入相應的商品信息,讓感興趣的用戶可以直接購買,形成消費轉化。

美元樹還有另外一個內容營銷基地,也就是美元樹官網上「Share Your DollarTree Story」的模塊。

美元樹安排了專門的人運營,將其細分成7個小組,用戶可以在這裡發布與美元樹的故事,或分析自己的購物體驗,評價商品信息等等,有點像淘寶的「買家評論」,但無疑更高級。

如此一來,新顧客可以通過這個版塊建立對美元樹的初步印象,美元樹也能加深與新老用戶的溝通和情感維繫,強化用戶對企業的歸屬感。


相關焦點

  • 2元店很low?美元樹1元店做成了世界500強,全球開店
    它就是美元樹(Dollar Trees),一家所有商品只賣1美元的美國零售巨頭,已在全球開店14835家。在德勤發布的2018年度全球零售商力量報告中,美元樹排名第49,碾壓屈臣氏、華潤萬家。賣什麼不賣什麼有講究世上產品千千萬,一間超市不可能什麼都賣,特別是對於美元樹這種1元店來說,選品大有講究。用創始人的話說就是:「我們正在賣的東西,是你想要但又不是十分必要的。」怎麼理解?
  • 全球最牛的「1元店」:年銷售額做到1600億,市值是永輝超市的2倍
    在美國,當整體零售行業不景氣的時候,便有一家名為「美元樹(Dollar Tree)」的「一元店」取得了逆勢增長,如今門店總數約為15000家,成為美國發展最迅速的零售商。1970年,開雜貨店賺了一些錢的K.R.Perry開始尋求擴張,又辦起了一家名為「K&K」的玩具店。而玩具店發展得非常迅速,僅僅幾年時間,便擴張到130多家門店。1986年,K.R.Perry又突發奇想,決定開一家名為「only $1」的零售店,裡面所有的商品售價都不超過1美元,而這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一元店」。
  • 湖南最大隱形富豪:開出15000家小賣鋪,靠服務窮人賺大錢
    湖南最大隱形富豪:開出15000家小賣鋪,靠服務窮人賺大錢推薦語:幾個月前,中國最大的生鮮實體零售商——永輝超市、生鮮食材B2B運營商——美菜網,以及基於低線生鮮市場最大的社區團購運營商——興盛優選,三家企業的掌舵者成為了湖畔大學的「同學」。
  • 他辭去投行工作,成功創業賣龍蝦堡,開40家店年入6000萬美元
    兩人一拍即合,決定用這3萬美元開始創業。 在美國開設一家餐廳需要費用,一般要12萬到49萬美元之間。 Luke的優勢在於,可以從父親的龍蝦處理廠進貨,父親給他90 天的付款期。
  • 海量商品僅售一美元?是真的!美國一美元商店逆勢興起,成功的原因是...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近些年,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線上購物的活躍,美國多地實體零售店紛紛關門。但有一種商店卻逆勢而生,他們就是以超低折扣價出售商品的一美元商店,他們用超低的成本和價格生存,這幾年迅速在美國崛起。
  • 美國為什麼不會把中國踢出「美元結算圈」?
    這裡簡單了解下,SWIFT是一個國際銀行間非盈利的合作組織,國際貿易結算繞不開這個系統,而SWIFT的最大股東是歐洲,雖然美國不能直接控制它,但美國的CHIPS在SWIFT中「份量很大」,所以歐洲在美國的脅迫下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接受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方案。
  • 「瘋狂」的1元店,躋身500強,吊打大潤發,讓沃爾瑪有苦說不出!
    有沒有讓你想起家鄉又Low又土不願進去的1元店、10元店?別看不起這些小店。在美國,就有家一元店叫美元樹,一年狂銷200億美元,相比沃爾瑪24%的毛利率,美元樹的毛利率可以做到35%,更令人驚訝的是,它還是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
  • 「李維華講特許」年入278億美元的連鎖經營1元店達樂商業奇蹟解密
    大多數商品只賣1-2美元,年營收卻高達278億美元、市值超過500億美元、成功上市、截至2020年的同店銷售連續31年增長、2020年度「美國零售百強」第18位、Brand Finance評出的2020年度全球500大品牌榜單第262名、截至2019年12月的美國達樂公司的股價已較2009年IPO價格增長638%、因為殺傷力太大以至於美國多個州立法限制其開店……
  • 中國的「窮人雜貨店」:全國狂開15000家店,每年帶來近百億收入
    目前,市面上本土連鎖便利店,有易捷、美宜佳、芙蓉興盛等。芙蓉興盛算是崛起比較快的零售品牌,仿佛是每個城中村的必備小店,甚至被外界稱之為「窮人雜貨店」。當然,這裡說的窮人店沒有貶義的意思,更多指賣的是東西便宜實惠,美國大型超市Costco也經常這樣被比喻。看似低調卻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 揭秘美國新高端超市冠軍Marianos 有23家店
    雖然Mariano’s的23家連鎖店只佔了Roundy’s 公司年銷售額40億美元的很小一部分,但其表現卻遠遠超出了預期,並迅速地成為了Roundy’s整個運營之中的最具競爭力的核心業務。據觀察員的報告,其運營模式如此成功,有可能未來幾年能夠在芝加哥以及其他市場快速擴張。  這種擴張的一部分資金是通過其他業務的出售獲得的。
  • 麥當勞「1 美元菜單」重出江湖,美國快餐市場新一輪價格戰開打了
    麥當勞經典的「1 美元菜單」本周四重新出現在了美國市場上。「1 美元菜單」曾是麥當勞的招牌,2002 年該公司為了刺激美國市場銷售增長,將 Big 『N』 Tasty 漢堡和脆香雞翅分別降至一美元一個。不過後來因成本原因,幾經改革後,「1 美元菜單」系列在 2015 年下架。
  • 美元樹(DLTR.US)Q2同店銷售額增幅超預期,全年業績指引獲小幅上調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周四(8月29日)美股盤前,美國折扣零售巨頭美元樹Dollar Tree(DLTR.US)公布了2019財年第二季度(Q2)業績報告。數據顯示,美元樹Q2淨銷售額為57.4億美元,超過市場預期,同比增長3.9%。企業同店銷售額增長2.4%,超過華爾街預期的1.93%。毛利潤為16.5億美元,同比下降0.6%;毛利率為28.7%,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
  • 柬埔寨最大超市永旺,1根蘿蔔4.9美元
    擁有各種美食廣場,餐廳,超市,家用電器商店,體育用品商店,書店,遊戲廳,服裝店,按摩精品店,電影院,汽車4S銷售店,甚至還有溜冰場!綜合型購物中心,有很多進口商品。商品齊全,員工服務良好。超市還提供各種美食。它比市場更安全更優質,因為在柬埔寨真的要小心財物!
  • 麥當勞 「1 美元菜單」 重出江湖,美國快餐市場新一輪價格戰開打了...
    麥當勞 「1 美元菜單」 重出江湖,美國快餐市場新一輪價格戰開打了 麥當勞經典的 「1 美元菜單 」 本周四重新出現在了美國市場上。
  • 美國Costco開出第二家天貓店 初期sku281個
    聯商網消息:9月13日,美國零售巨頭Costco天貓官方旗艦店正式上線,這是繼2014年開設的天貓國際店之外,Costco在天貓上開設的第二家店。Costco表示,將通過一般進口和跨境進口的雙進口通路全面擁抱中國市場,引進包括生鮮在內的優勢品類。
  • 美國第二大超市Target也在天貓開了店,主打母嬰產品
    這段時間,美國第二大折扣零售商 Target 也在天貓國際開出了海外旗艦店,模式與之前進駐天貓的幾家海外大型超市類似,都是從本土市場發貨,免收運費,但購買要繳納一定金額的進口稅。Target 在天貓旗艦店裡銷售的品類以母嬰兒童和食品飲料為主。
  • 100美元上面是富蘭克林的頭像,而為什麼1美元上卻是國父華盛頓?
    大洋彼岸,美國的美元也是如此,在數字貨幣盛行的當下依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每次改版,進行新的設計都會引起關注。不過從美元誕生之日到現在,印在一元和一百元上的人倒是從沒變過,不過讓人不解的是,為什麼富蘭克林被印在了一百美元上,而美國「國父」華盛頓卻在面額很小的一美元上。
  • 美版1元店啟示錄:開沃爾瑪邊上,做成世界財富500強
    隨著疫情的衝擊,和所謂下沉市場的被開掘,1元店再次展露其生意的魅力。10月9日,淘寶宣布其在上海的第一家「1元體驗店」開業,計劃未來開1000家線下店,並同步上線了「1元包郵」的購物節活動。兩家老牌的1元店巨頭在美國的影響都滲透進了普通人的生活,但要論把1元的概念打到極致的,還數美元樹。美元樹創立之初的名字就叫Only $1.00,如今在美元樹的門頭,大大的「everything’s $1」(全場1美元)的標記也突出了它的定位。在美元樹的店鋪裡,所有商品的價格都不超過1美元。
  • 美國網紅超市Costco,在中國能否成功?
    8月27日美國網紅超市在上海閔行區正式開業。這是Costco在大陸的第一家門店。上海市民的熱情卻讓Costco的開業措手不及。當天就因為火爆的客流火速登上了熱搜。三層停車場全部停滿,剩餘的車輛只能在附近徘徊。
  • 一半日常用品一半玩具禮品,「1元店」憑什麼狂賺1500億躋身500強?
    但是美國這家叫 「Dollar Tree」(美元樹) 的 1 美元店,卻成為美國零售商巨頭,在全球開店近 15000 家。   2008 年美元樹衝進 500 強榜單,2010年更是在毛利潤率、淨利潤率上均超過沃爾瑪這個大哥大。   當然,你可能會說「好漢不提當年勇」,這些都是美元樹過去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