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中大五院新冠肺炎成功救治經驗論文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刊登

2020-12-15 瀟湘名醫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達 何葉舟

珠海中大五院新冠肺炎救治經驗得到國際認可!近日,中山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放射科博士生導師張亞琴教授及分子影像中心馬寒教授在世界頂級醫學期刊雜誌《BMJ》上發表了題為《Case review: Computed tomography of COVID-19》病例回顧性分析論文,對新冠病毒早期影像學表現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據了解,《BMJ》是國際頂級四大醫學期刊之一。

據張亞琴介紹,該篇文章分享了病例的回顧性分析,總結出新冠肺炎典型的影像學診斷模式。該診斷模式的確立對於鑑別新冠肺炎和其他疾病具有重要意義。「我們主要針對如何診斷新冠肺炎、影像學檢查對新冠肺炎診斷的價值以及如何對新冠肺炎做出鑑別診斷這三個熱點問題,給出了清晰的回答。同時,文章中也客觀評價了CT檢查在新冠肺炎的確診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H1N1流感肺炎、社區獲得性肺炎、和其他冠狀病毒肺炎如SARS、MERS中也可出現與新冠病毒類似的臨床表現和影像學表現。」 張亞琴說。

據悉,中山大學第五附屬醫院為珠海市新冠肺炎定點治療醫院,張亞琴作為該院一名放射科醫生在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積極投身於一線抗疫工作中。她告訴記者,除了完成日常的影像診斷工作,她也時刻關注全球新冠肺炎的最新進展,收集整理中大五院的新冠肺炎病例,分析整理影像學表現,總結出影像學診斷模式,積極把該院抗疫診治經驗同世界醫生分享,為珠海市民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來源:金羊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鄂蘇聯合報導】歐洲學術期刊發表新冠肺炎救治「江蘇經驗」
    交匯點訊 3月18日,歐洲著名重症期刊《Annals of Intensive Care》在線發表了論文《重症關口前移是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病死率的關鍵:江蘇經驗》。
  • 珠海醫學科技創新再添新動力!中大五院聘付小兵院士任榮譽教授
    8日,2019年廣東省院士專家工作站示範交流活動暨第107期廣東院士講壇在中大五院舉辦。會上,中大五院聘任付小兵院士為榮譽教授。按照計劃,雙方將在學科建設、隊伍引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國際合作與交流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 科技部:總結新冠肺炎救治經驗,形成報告論文是必要的
    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疫情藥物研發和科研攻關最新進展情況。會上,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介紹說,科技部會同衛健委聯合中華醫學會,專門建立了專業性的學術討論交流平臺,在中華醫學期刊網開設了新冠肺炎防治和整治專欄,引導科技人員規範科研成果暨進展對外的發布。當前,眾多科研人員投身到防治心觀肺炎疫情的戰役當中,取得了這方面的一些新進展。
  • 珠海中大五院晉升三甲醫院
    5月29日,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簡稱中大五院)獲悉,該院經過三天嚴格考核,順利通過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這也是三甲醫院評審實行「新國標」以來,珠海市首家通過評審的醫院。醫院開放日活動和衛生高地建設計劃同期啟動。
  • 中大五院 生死「器」約 「移」來新生
    去年1月,中大五院獲批肝、肺、腎器官移植資質,目前共成功完成手術35例。這個數據既傳遞著器官捐獻者的大愛,又展現了醫療團隊在這項頂級外科手術中的從容與實力。急民所需,解民所困。器官移植被人們稱作「救命之術」。中大五院依託高層次醫療人才、高水平學科團隊和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為珠海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的健康提供了堅實保障。
  • 珠海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副院長李中和:與珠海公共醫療事業一起...
    當時身在河南鄭州的他已小有名氣,是鄭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專家、「一號難求」的醫生、鄭州市十大傑出青年、「新長徵突擊手」、「河南省跨世紀培養人才」……了解珠海相關醫療建設情況後,李中和眉頭一直皺著。「那時珠海的醫學水平、醫療地位和它改革前沿經濟特區的地位不匹配,無論是硬體還是服務能力都比鄭州差。」
  • 看珠海中大五院如何對抗兇猛疫情?請查收華為雲遠程醫療方案
    作為廣東抗擊「新冠肺炎」的主戰場,也是珠海唯一定點收治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從接收第一名患者開始,就一直在積極備戰,全力抗「疫」。對於珠海中大五院醫護人員來說,無論是做好自身的隔離防護,還是保障疫情 作為廣東抗擊「新冠肺炎」的主戰場,也是珠海唯一定點收治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從接收第一名患者開始,就一直在積極備戰,全力抗「疫」。
  • 將成珠海抗擊新冠疫情重要戰場!中大五院鳳凰山院區將分區交付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達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珠海中大五院鳳凰山院區將於3月5日完成建設,並陸續分區交付使用。據悉,項目佔地面積約19300㎡,總建築面積約15599㎡,高度13.2米,可提供300張病床用於救治病患,病房數約160間。項目包含病區護理單元、檢查區、手術區、ICU、醫護辦公通過區、負壓檢驗區等。本項目是國內唯一一所為應對本次疫情而緊急修建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醫院,其他城市均為臨時性板房醫院。
  • 那些年,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各國政要
    在阿旺眼中,國家政要恨不能一天有48小時、恨不能用於孫悟空72變,分身72人工作,以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發展、推動國家繁榮、提升國際影響力。但是,有那麼幾位國家領導人,還在讓阿旺膜拜但不可求的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了論文,讓我等芸芸眾生何以堪。
  • 常名:照亮世界的醫學之光——評介世界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
    從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人們就不斷從媒體上見到聽到《柳葉刀》這個名字。而且,不僅知識分子熟悉它,就是普通老百姓也對這個詞不陌生。這本專業性極強的醫學雜誌在中國和世界已有相當高的知名度。的確,在這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過程中,這一著名國際醫學期刊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及時發布有關重要訊息,及時公布有關重要學術成果,及時提出疫情防控方面的有益意見,而更重要的是,它的負責人還及時向國際社會發出正義之聲。4月14日,為推卸責任,發洩不滿,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國暫停向世界衛生組織交納會費。
  • 珠海男子在家隔離突發胸痛!趕往中大五院路上又遇大麻煩……
    趕往中大五院路上又遇大麻煩…… 2020-02-15 2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珠海中大五院專設兩門診
    針對出遊歸後的發熱患者,珠海中大五院專設兩門診。陳衛芬 攝   近日,援非工作1年後回國探親的王先生,歸國後不久出現發熱、寒戰、醬油色小便等症狀,經檢查為瘧原蟲感染,分型為「惡性瘧」,緊急轉至中大五院感染病防治中心(下稱「中心」)進一步診斷及治療。
  • 珠海清零!這51天的經歷……
    今天上午,當最後兩名新冠肺炎患者從中大五院病房走出,接過鮮花、接受祝福,這標誌著珠海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全部「清零」。從出現確診病例到病例「清零」,前後歷時51天。每個人都是這場疫情中的倖存者,每個人又是這場疫情中的英雄。
  • 「已經9天沒回家了」中大五院200多名醫護人員奮戰防控一線
    南都訊 「17日到今天,我已經9天沒回家了」,中大五院醫療副院長李中和說,從珠海發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以來,他和200多名醫護人員一樣,一直奮戰在防控一線。中大五院作為中山大學在珠江西岸唯一一家直屬附屬醫院和珠海市唯一一家定點收治醫院,擔負著珠海市疫情防控重任。
  • 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接連刊登針灸治療膝骨關節炎系列研究
    近期,北京中醫藥大學劉存志教授團隊牽頭完成的針灸治療膝骨關節炎系列成果分別發表在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官方雜誌《PAIN》和美國風溼病學會(ACR)官方雜誌《Arthritis & Rheumatology》。
  • 世界三大頂級學術期刊集體為中國發聲
    與此同時,另一股聲音正在集結——《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面對飽含偏見與歧視的「政治病毒」,這三份學術界分量十足的期刊,正在以科學的名義發起攻勢——《自然》、《科學》:中國為世界爭取寶貴時間!
  • 廣東珠海昨日新增2例香港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家人、同車乘客...
    據珠海發布微信公號援引珠海市衛健局消息:7月18日8:30,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公布,珠海市新增2例境外(香港)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截至7月17日24時,珠海市累計確診境外輸入病例7例,無新增無症狀感染者。
  • 齊魯理工學院教師張德亮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大眾網教育·海報新聞訊 近期,齊魯理工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教師張德亮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頂級期刊《Small》上發表題為 《Polymeric Carbon Nitride-Derived Photocatalysts for Water Splitting and Nitrogen
  • 中大五院鳳凰山院區即將交付使用,成國內首個永久結構...
    中大五院鳳凰山院區項目中大五院鳳凰山院區項目建築面積近15600平方米,建築高度13.2米,包含一座二層醫院(病區護理、CT、手術室、ICU、檢驗科)及配套液氧站、汙水站、空壓機房等,總床位數300床,病房數約160間,手術室2間。
  • 中大五院護士長:17年前抗擊非典,如今抗擊新冠病毒肺炎
    ……在1月21號的工作日誌中,李穎這樣寫道:「3天的時間感覺過了1個世紀,今天有3人解除隔離,又新收了3人,形勢很嚴峻,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安全都重於泰山,而我要努力完成全院培訓,確保醫護人員零感染……」 李穎,是中大五院感染病防治中心護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