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準醫生捐獻造血幹細胞救治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

2020-12-09 央廣網

央廣網長沙12月7日消息(記者傅蕾 通訊員吳靖)「想到我的幹細胞可以挽救一條生命,心裡很高興,覺得很有意義。」12月7日一大早,24歲的年輕女孩付美晶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血液科,準備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採集的造血幹細胞將捐獻給一位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

躺在採集床上的付美晶看上去斯文白淨,護士掀開被單檢查管路時,鮮紅的採血管和她白皙的皮膚形成鮮明的對比,「我還比較淡定,因為我是學醫的嘛。」付美晶笑著說。她是湘雅醫學院大五的一名學生,並已保研,是一名準醫生。對於造血幹細胞的意義,由於平時接觸過血液病專業知識,付美晶理解得更為深刻,因此2018年的時候,她就成為了中華骨髓庫登記志願者,從那天起,她就時刻準備著用自己的生命火種,點燃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希望。

今年8月,付美晶接到通知,她的HLA分型資料與一患者初配相合,就毫不猶豫就同意了捐獻,12月3日到7日,在湖南省人民醫院血液科進行了4次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動員後,12月8日進行造血幹細胞的採集,採集到的造血幹細胞將於當天輸入受捐者體內。

特地從上海趕來的男友廖先生表示,知道女友的勇敢捐獻,自己也在上海留取了血樣,希望也能成為一名骨髓庫志願者。

「採集需要4-6個小時,約採集CD34+計數≥2x106/kg的造血幹細胞,需採集分離約50~200毫升的外周血。」湖南省人民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陳建軍介紹,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癒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系統疾病的唯一方法,在無血緣關係的人群中尋找到HLA完全相同的供體,其概率在1/100000~1/10000,因此成功捐獻對受捐者來說意義重大。

血液科主任周明指出,大家口中的捐贈骨髓實際上捐獻的是正常人不到1%的造血幹細胞,且造血幹細胞是可以再生的,一般不影響健康。同時,造血幹細胞移植已經是一種成熟的臨床治療方法,不會給捐獻者帶來痛苦。周明表示,湖南省人民醫院作為中華脊髓庫外周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定點採集及定點移植醫院,臨床採集造血幹細胞數量不斷增多,中華骨髓庫正在不斷擴大,但依然不能滿足血液腫瘤病人對於非親緣造血幹細胞的需求,希望更多的適齡人群加入進來,為更多的患者帶去希望。

相關焦點

  • 「青春安寧」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請為這個95後小姐姐點讚
    2019年10月28日上午,小萬為一名年幼的白血病患兒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生命點亮新的希望。此前小萬不願透露自己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事跡,她認為自己是醫學出生,治病救人和捐獻幹細胞都是造福患者,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不必到處宣傳。如今,她說,我們要把這種無私大愛的正能量傳播出去,讓更多人知道捐獻造血幹細胞並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鼓勵更多人捐獻造血幹細胞。
  • 感動 安格熱捐贈造血幹細胞 為生命「續航」
    近日,陳巴爾虎旗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安格熱赴呼和浩特捐獻造血幹細胞歡送儀式在呼倫貝爾市東山機場舉行,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兩級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陳巴爾虎旗殘聯負責人,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安格熱及親屬共同參加歡送儀式。
  • 克羅恩病合併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例特徵及機制和治療策略分析
    CD合併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罕見但十分嚴重的臨床症候群,發病機制尚未明確,經典治療方案效果欠佳,患者預後差、死亡率高,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可能有效。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emia, AA)是由遺傳、免疫、環境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一種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候群,患者主要表現為貧血、出血、感染,以及反覆輸血相關併發症。AA主要分為先天性和獲得性,其中先天性AA罕見,臨床上多為原發性獲得性AA,發病機制不明,目前認為T淋巴細胞異常激活導致骨髓損傷在原發性獲得性AA的發病過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造血幹細胞」捐獻新加坡患者陸大亮「心血」匯「大愛」
    懷化新聞網訊 3 月19 日,記者從市紅十字會了解到,通道侗族自治縣林業局職工陸大亮,為挽救一名素不相識的新加坡白血病患者,於18 日遠赴北京獻愛心,成為我市捐獻「造血幹細胞」、愛系異國患者第一人。
  • 兩志願者同日捐獻造血幹細胞 張春發和劉珍為白血病患者送去重生...
    10月21日,我市又有兩名愛心市民捐獻了造血幹細胞,為白血病患者送去重生的希望,他們分別是來自青州的個體從業者張春發和壽光市稻田鎮中心衛生院的醫生劉珍。至此,今年我市已有9位市民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張春發 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是最大的好事家住青州市王母宮花園小區的張春發今年35歲,既帥氣又面善。「我不是醫生,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救人,感到非常榮幸,這是一件好事!」張春發說起自己捐獻造血幹細胞一事時滿滿的自豪感。
  • 急診科主任來救急救命 信陽醫生訾衛捐獻造血幹細胞救血液病兒童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12月18日上午,來自信陽的急診科醫生訾衛在省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幫助挽救一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兒童的生命,成為河南第924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2016年6月,他參加信陽平橋區紅十字會組織的造血幹細胞採集活動中採集血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今年10月份,訾衛得知自己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的消息,當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徵詢他是否願意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這位患者的生命時,他毫不猶豫就同意了,並在隨後的日子裡,調整作息時間、飲食,加強鍛鍊,以最好的狀態捐獻造血幹細胞,拯救患者生命。
  • 兩市民捐獻造血幹細胞 給陌生人送去生的希望
    趙夕周吳升根近日,合肥市兩位志願者吳升根、趙夕周分別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成為合肥市第73、74例造幹捐獻者。面對等待救治的陌生患者,他們義無反顧捐獻出健康的「血液種子」,為患者送去了康復的希望。據合肥市紅十字會統計,今年以來,合肥市已有17位志願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創歷史新高。如果能配上,願意再捐吳升根在合肥從事建設工程管理工作,平時業務比較繁忙,和妻子兩人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兩個孩子,常常是忙得團團轉。
  • 阿寬師傅捐獻造血幹細胞 一名4歲小男孩有救了
    (張璐 傅鍾中 攝)1月26日,北侖公交司機、中國寧波網民生e點通民生觀察員「寧波阿寬」在浙江省中醫院的病房裡,捐獻了自己的160CC的造血幹細胞,用於挽救一名患地中海貧血的4歲小男孩。記者也有幸陪著阿寬師傅經歷了採集造血幹細胞的全過程。早上八點,記者在醫院見到阿寬師傅,他人未到,笑聲先到了。「哈哈哈哈哈,今天我馬上要再『生』個兒子呢。
  • 杭州市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200例!
    除了經常去杭州獻成份血,只要有時間,靳毅都會穿上紅馬甲,出現在獻血活動現場或者走上獻血車(「造血幹細胞捐獻流動服務站」),做好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宣傳、動員、釋疑、指導填表等工作,為更多煎熬等待移植的患者尋找希望。他還利用各種機會致力於宣傳捐獻知識,讓捐獻知識走進機關、走進校園、走進志願者培訓。
  • 長樂漢子又捐造血幹細胞,兩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隨著機器運轉,造血幹細胞混懸液一點一點地流進採集袋中。經過4個小時,採集了他體內235毫升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這些「生命種子」將第一時間被送往遠方,為一名血液病患者「重啟」生命。李福海在省腫瘤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
  • 德州第3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成功 161毫升「生命之液」拯救6歲患兒
    經過長達3個多小時的造血幹細胞採集,他也成為德州市第32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161毫升珍貴的「生命之液」將送到患者所在醫院,輸入等待治療的白血病患者體內。對於這名不幸的小患者,身為2名孩子父親的王海濱也十分心疼,他讓志願者轉達了自己的問候,希望孩子可以堅強的接受治療,話說到一半這名35歲的漢子也有些動情。「患者需要的,我剛好有。
  • 成功捐獻!青島第10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返青
    打了9針動員劑,造血幹細胞成功輸入患者體內12月10日,作為全國第10572例、青島市第101例、海信第2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張同軍剛下火車,就收到了海信集團工會副主席王勃和青島市、嶗山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送上的鮮花,2017年,在廣州上大學的張同軍,在無償獻血時知道了中華骨髓庫入庫志願者不是很多
  • 威海文登小夥推遲婚期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
    中國山東網5月17日訊(記者 馬文文)「捐獻完造血幹細胞,我就可以踏實地去結婚了」,5月16日上午,威海文登區小夥兒林亞軍在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一名白血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林亞軍是文登文隆電源集團的一名工作人員,2016年,林亞軍和同事們報名參加造血幹細胞捐獻,將自己的血樣納入了「中華骨髓庫」。今年4月初,接到紅十字會初步配型成功的消息後,林亞軍毅然決定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他人的生命。   為了此次捐獻,原定於5月16日結婚的林亞軍推遲了婚期,「患者急需捐獻,救人如救火,家人們都很支持我去捐獻。」林亞軍說。
  • 杭州女生流水帳記錄捐獻造血幹細胞走紅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許艾菲捐獻造血幹細胞獲得的榮譽證書。  「捐獻造血幹細胞這種一般人不會有,而且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經歷,我要好好的做一個總結」。  杭州28歲女生許艾菲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經歷:「四天八針,兩個手臂感覺要成馬蜂窩」,讓她獲得「最美小姐姐」稱號。許艾菲說,自己願意以親身經歷給潛在捐獻者一顆「定心丸」。  「很多人對捐獻的理解還停留在字面」  新京報:什麼時候開始捐獻造血幹細胞?
  • 小夥為新加坡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能給人生的希望很幸運」
    記者王汗冰 攝「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不會因為他是外國人而放棄捐獻,相反能夠救他一命,我感覺很幸運。」3月19日上午,在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血液採集室內,80後濟南小夥高翔宇正在進行造血幹細胞的採集,他的「救命種子」將輸入一位新加坡患者的體內。
  • 越秀區開展區屬醫療衛生機構2020年無償獻血暨造血幹細胞採樣活動
    樂善好施的廣州人受教育程度高,人群總體素質高,對角膜捐獻的認知和接受度較高。期待廣州首個社區捐獻角膜登記站的順利掛牌,讓「大愛無疆、角膜捐獻」在廣州成為一種人人驕傲的樂善文化象徵。  相關連結  捐獻造血幹細胞知識簡介  1、什麼是造血幹細胞?
  • 公安幹警捐獻造血幹細胞,為患者延續生命希望
    呼和浩特日報訊 6月10日上午,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白立群在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成功採集了造血幹細胞,為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了希望。這是我區第81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愛心捐獻者。白立群在即將到來的42歲生日前夕,為素未謀面的血液病患者奉獻了一份沉甸甸的生命厚禮。
  • 濟南11年實現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
    「後來,我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得知,捐獻造血幹細胞,於己無大礙、於人能救命。」田博說,她也希望通過捐獻造血幹細胞的行為,一方面傳遞出新時代年輕人的正能量,倡導誠信、友善的核心價值觀;另一方面希望喚起更多人對造血幹細胞捐獻的關注,用可以再生的細胞,挽救那些寶貴的生命。年輕幹練的24歲小夥濮益鑫,是一名家居銷售管理人員。
  • 從1到100的生命接力 濟南11年實現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
    「後來,我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得知,捐獻造血幹細胞,於己無大礙、於人能救命。」田博說,她也希望通過捐獻造血幹細胞的行為,一方面傳遞出新時代年輕人的正能量,倡導誠信、友善的核心價值觀;另一方面希望喚起更多人對造血幹細胞捐獻的關注,用可以再生的細胞,挽救那些寶貴的生命。年輕幹練的24歲小夥濮益鑫,是一名家居銷售管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