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到100的生命接力 濟南11年實現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

2020-12-24 海報新聞

12月14日,濟南同時迎來第99、第100位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在非血緣關係中,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的概率為十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正因為配型成功率較低,每一例成功配型,都被視為「生命奇蹟」。

從2009年11月濟南首例大學生捐獻者盛翔到第100例捐獻者「95後」小夥濮益鑫,11年來,我市奉獻了100份「生命種子」,捐獻者們用「紅色火種」點亮了生命之光,讓生命得以延續,讓溫暖永駐泉城。

濟南市造血幹細胞服務隊

一天內同時迎來

兩位「95後」捐獻者

25歲的女孩田博是濟南第9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她出生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畢業後隻身一人來到濟南工作。2018年元旦佳節之際,家人團聚時刻,獨自一人在他鄉的她特想做一件有特殊意義的事情,於是她登上獻血車參加了無償獻血。在獻血時,她巧遇濟南市紅十字會的志願者在泉城廣場愛心獻血屋開展造血幹細胞捐獻宣傳活動,當她了解到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血液系統惡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時,便當場決定用自己綿薄之力去拯救更多的人。田博義無反顧地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了造血幹細胞入庫志願者。

面對造血幹細胞採集,年輕而懵懂的田博起初是很懼怕的。「後來,我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得知,捐獻造血幹細胞,於己無大礙、於人能救命。」田博說,她也希望通過捐獻造血幹細胞的行為,一方面傳遞出新時代年輕人的正能量,倡導誠信、友善的核心價值觀;另一方面希望喚起更多人對造血幹細胞捐獻的關注,用可以再生的細胞,挽救那些寶貴的生命。

年輕幹練的24歲小夥濮益鑫,是一名家居銷售管理人員。在大學期間,他加入過校紅十字會,對捐獻造血幹細胞有過初步了解,明白其重大意義,所以在初次獻血後同意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如今,他如願成為濟南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今年10月,他得知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便毫不猶豫地表達了捐獻的意願,於是在濟南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陸續完成了高配、體檢、準備捐獻等工作。

「當得知自己與一名患者初配成功時,我沒有猶豫和擔心,而是感到激動和榮幸。對我而言,這是助人為樂的好事;對患者而言,這是緩解病痛、治癒疾病的機會。」濮益鑫說,他是平凡的,只是散布在全國各個行業、各個角落的數百萬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中的一員,他也是幸運的,在芸芸眾生中有機會能與另一人共享生命的奇妙。

田博和濮益鑫成功採集後,都為捐獻對象送上了祝福,「你們不用怕,有我們大家在,一起努力,定會戰勝眼前病魔。我們也希望更多人加入中華骨髓庫,奉獻自己的力量!」

11年大愛相「髓」

完成100份「生命契約」

從2009年的第1例到2020年的第100例,11年大愛相「髓」,溫暖著泉城濟南。11年來,濟南市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隊伍在不斷發展壯大,他們來自社會各行各業,有公務員、教師、軍人、農民、企事業單位職工、學生、個體經營者以及自由職業者。

盛翔(右一)與其他志願者一起參與志願服務活動。

2009年11月3日,22歲的山東大學學生盛翔,成為濟南市首例配型成功的幹細胞捐獻者。他的造血幹細胞,挽救了天津一名27歲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何嘯捐獻造血幹細胞

何嘯是濟南市第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山東省首例成功向中國臺灣同胞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2012年3月14日何嘯22歲生日當天,他獻出220毫升造血幹細胞,用來挽救一位素未謀面的中國臺灣女孩。2019年6月,何嘯與他的受捐者見面,為這場海峽兩岸的「命運邂逅」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醫療志願者即將把扈秀花的「生命種子」帶回義大利。

身份有國籍,生命無國界。扈秀花是商河縣一所希望小學的老師,2015年3月,她與一名義大利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成為濟南市第24例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的志願者。在捐獻的前兩天,她的腰椎病復發,為不影響捐獻質量,扈秀花強忍疼痛,不服用止痛藥,如期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的採集。通過10個多小時的空運,醫療志願者將「生命血液」帶回義大利,實現了跨國救援。

張輝(右)與受捐者(左)相見

張輝是濟南第13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因患者病情危重需儘快手術,採集時間定在2013年5月15日。5月1日,張輝和妻子舉行完婚禮,取消了原定的蜜月旅行,開始為捐獻做準備。2016年,患者病情復發,需要張輝再次捐獻,張輝二話沒說答應了,再次讓患者擺脫了死神的魔咒。

潘凱在父母的陪同下捐獻造血幹細胞。

2016年3月15日,經過注射9針動員劑,潘凱捐獻了210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浮液,正式成為濟南第3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從小熱愛公益的潘凱,加入濟南市造血幹細胞服務隊,並通過好策劃、好活動,逐漸將造血幹細胞服務隊發展壯大,他帶領的志願者秉承「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為泉城文明「加溫」,「不忘初心、盡我所能」「六月風鈴行動」等品牌活動在全國造血幹細胞志願服務大會上進行推廣,而這支隊伍也成為泉城乃至齊魯大地一張有溫度的「公益名片」。

韓苗苗的同事一起為她助陣。

韓苗苗是濟南日報報業集團的一名記者,2012年8月採訪完濟南第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後,她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志願者,可以挽救他人生命,於是加入中華骨髓庫。2019年3月11日,她成為濟南第7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同時也是我市第一位實現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新聞從業者。

人性的善良與國籍、地域、學歷、職業、年齡、身份無關,它靜悄悄地流淌在一個人的血液裡,悄無聲息地溫暖了無數人。正是這些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的淳樸和勇敢,使無數即將熄滅的生命火焰被再次點燃。近年來,在濟南市紅十字會的積極努力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越來越多的市民加入到造血幹細胞志願者以及志願者服務隊當中來。他們為這份難得的「緣分」無私奉獻,為那些「距離很遠,卻血脈相近」的陌生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濟南市第9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給予也是一種幸福

希望更多人加入

從陌生擔心到主動「擼袖」,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中華骨髓庫庫容達到280多萬人份,成為全球最大的華人骨髓庫,已累計實現捐獻10531例。濟南市共採集造血幹細胞血樣1.7萬餘份,100名志願者成功實現造血幹細胞捐獻。愛湧泉城,生命相「髓」,他們用「紅色火種」點亮生命之光,更讓溫暖永駐泉城。

濟南市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濟南市紅十字會創新捐獻工作模式,在全市設置4處固定採集點,方便愛心人士隨時登記、隨時採集、即刻入庫,增加再動員同意人群數量,逐步建立市紅十字會跟蹤動員協調和高分體檢保障、區縣紅十字會入庫宣傳和捐獻服務的兩級聯動工作體系。

「它就像一顆生命的種子,在患者體內再生出健康的具有免疫功能的造血和免疫功能系統。」濟南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療白血病等血液及免疫型疾病的有效途徑,凡年齡在18歲至45周歲、身體健康,符合獻血條件的人群均可通過採集8至10毫升左右血液的方式加入中華骨髓庫,經HLA配型和身體檢查合格後,將捐獻200毫升左右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用於挽救一位瀕危患者的生命。造血幹細胞捐獻不僅是大愛善行,更是一項為患者與志願捐獻者架起愛心之橋、生命之橋的光榮事業。(濟南日報 記者:邱天 通訊員:施曉雯 路苗苗)

相關焦點

  • 從1到100的生命接力!濟南11年實現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
    從2009年11月濟南首例大學生捐獻者盛翔到第100例捐獻者「95後」小夥濮益鑫,11年來,我市奉獻了100份「生命種子」,捐獻者們用「紅色火種」點亮了生命之光,讓生命得以延續,讓溫暖永駐泉城。11年大愛相「髓」完成100份「生命契約」從2009年的第1例到2020年的第100例,11年大愛相「髓」,溫暖著泉城濟南。11年來,濟南市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隊伍在不斷發展壯大,他們來自社會各行各業,有公務員、教師、軍人、農民、企事業單位職工、學生、個體經營者以及自由職業者。
  • 杭州市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200例!
    杭州市第一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在2003年。2016年8月實現100例捐獻,2020年12月實現200例捐獻。從第1例到第100例用了13年時間,從100例到200例則用了4年。近年來,杭州造血幹細胞工作快速發展,一個個時間節點,是200位捐獻者獻出大愛的記錄,也是這份事業艱難歷程和穩步發展的見證。值得關注的是,突破200例的背後,是26458份志願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志願捐獻者同意書》。這是突破200例的源泉和支撐所在。
  • 捐獻造血幹細胞,他是青島第100例!西海岸新區25歲的馬廣濤今赴濟南...
    青島市造血幹細胞捐獻入庫志願者數量3.275萬人,居全省第一「沒有什麼比挽救生命更重要!」 今年25歲的馬廣濤於11月28日,在西海岸新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赴山東省立醫院捐獻,他將成為青島市第100例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成功捐獻!青島第10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返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王魯青12月4日,青島市第101例、嶗山區第11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張同軍從青島出發,奔赴濟南捐獻。12月10日,張同軍成功完成捐獻返回青島,他的熱血,成功挽救了一名中年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 用熱血挽救生命,為他點讚!青島市第9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赴濟南捐獻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6日訊 今天上午,青島市第9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張毅赴濟南捐獻歡送儀式在福泰廣場舉行。張毅將在山東省立醫院實施捐獻,挽救一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據了解,張毅每次看到有造血幹細胞捐獻配型成功的新聞時,內心都非常感動,懷著一份回報社會的心情,2018年張毅也加入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行列中。平時工作繁忙的他,每年都會堅持抽出時間進行無償獻血。2020年8月,當接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得知需要救治一名五歲的孩子時,張毅毫不猶豫地作出了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決定,因為他知道,對於白血病患者來說,移植造血幹細胞是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
  • 延續「生命火種」!揭陽最年輕志願者吳梓壕赴穗捐獻造血幹細胞
    5月19日上午,揭陽市第十一例(非親緣)、揭東區第一例、揭陽市大學生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吳梓壕同學將赴廣州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為一位血液病患者帶去生命的希望。揭陽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及志願者為他舉行簡單而溫馨的歡送儀式。
  • 青島嶗山區23歲小夥赴濟捐獻造血幹細胞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 實習生 呂曉彤12月4日,嶗山23歲的90後小夥張同軍將奔赴濟南捐獻幹細胞,用他的熱血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捐獻成功後,張同軍將是青島市第101例、嶗山區第1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青島第9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今赴濟南 挽救五歲孩子生命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 通訊員 張少芹 薛梅11月26日上午,青島市第9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張毅赴濟南捐獻歡送儀式在福泰廣場舉行。張毅將在山東省立醫院實施捐獻,挽救一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歡送現場,青島市第9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恩良號」捐獻造血幹細胞主題宣傳車駕駛員崔恩良為張毅獻花並送上祝福。
  • 德州第3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成功 161毫升「生命之液」拯救6歲患兒
    經過長達3個多小時的造血幹細胞採集,他也成為德州市第32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161毫升珍貴的「生命之液」將送到患者所在醫院,輸入等待治療的白血病患者體內。對於這名不幸的小患者,身為2名孩子父親的王海濱也十分心疼,他讓志願者轉達了自己的問候,希望孩子可以堅強的接受治療,話說到一半這名35歲的漢子也有些動情。「患者需要的,我剛好有。
  • 公安幹警捐獻造血幹細胞,為患者延續生命希望
    呼和浩特日報訊 6月10日上午,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白立群在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成功採集了造血幹細胞,為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了希望。這是我區第81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愛心捐獻者。白立群在即將到來的42歲生日前夕,為素未謀面的血液病患者奉獻了一份沉甸甸的生命厚禮。
  • 成功捐獻272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生命種子」飛向患者 這位民警...
    呼和浩特新聞網7月24日訊 據《呼和浩特晚報》報導(記者 劉芳)7月23日,記者從自治區紅十字會了解到,7月22日,民警史坤成功捐獻272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自治區第95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
  • 姐妹花捐獻造血幹細胞:希望生命因善舉而重生
    2008年3月,燕萍和燕寧兩姐妹雙雙採樣,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2010年5月,姐姐燕萍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了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如今,妹妹燕寧與一位血液病患兒匹配成功,5月31日,燕寧赴柳州某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為血液病患兒帶去生命的希望。兩親姐妹為血液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在我國尚屬首例。
  • 生命的「禮物」!杭州90後小夥向香港女孩捐獻造血幹細胞
    10月23日,杭州小夥子畢昌林捐獻的240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被護送至香港。在那裡,一名患有血液病的年輕女孩正在等待這份生命的「禮物」。浙江紅十字微信公眾號 圖記者23日從浙江省紅十字會了解到,這是我國開展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以來,浙江省第10例、中華骨髓庫第106例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捐獻的造血幹細胞。畢昌林今年26歲,在杭州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工作。2014年5月,他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
  • 一份捐獻 一次新生——煙臺高新區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田亞今日在...
    齊魯網訊(通訊員 許加薇 許鵬)6點,最後一次動員劑注射;8點半,開始第一次採集……10月23日上午,煙臺高新區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田亞在濟南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60醫院採集200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功捐獻給了一名血液病患者—一名花季少女將重獲新生
  • 阿寬師傅捐獻造血幹細胞 一名4歲小男孩有救了
    (張璐 傅鍾中 攝)1月26日,北侖公交司機、中國寧波網民生e點通民生觀察員「寧波阿寬」在浙江省中醫院的病房裡,捐獻了自己的160CC的造血幹細胞,用於挽救一名患地中海貧血的4歲小男孩。記者也有幸陪著阿寬師傅經歷了採集造血幹細胞的全過程。早上八點,記者在醫院見到阿寬師傅,他人未到,笑聲先到了。「哈哈哈哈哈,今天我馬上要再『生』個兒子呢。
  • 感動 安格熱捐贈造血幹細胞 為生命「續航」
    近日,陳巴爾虎旗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安格熱赴呼和浩特捐獻造血幹細胞歡送儀式在呼倫貝爾市東山機場舉行,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兩級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陳巴爾虎旗殘聯負責人,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安格熱及親屬共同參加歡送儀式。
  • 吉林省第10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在長春完成捐獻
    吉林省紅十字會供圖  中新網吉林新聞10月14日電 (記者 郭佳)14日上午,志願者孫天龍在吉大一院為一位3歲的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吉林省第101例(全國10292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中華骨髓庫吉林分庫負責人劉豔麗來到採集室看望孫天龍,並向他頒發榮譽證書。  90後的孫天龍,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也是一個8歲孩子的父親。
  • 一場六年的生命之約——煙臺高新區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田亞今日...
    2019年10月18日,對田亞來說,平淡而特殊。他像往常一樣,7點準時起床、洗漱,在看似波瀾不驚的臉上,總讓人感覺有幸福在洋溢。因為上午11時,他將乘動車趕赴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救治一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而這一切,都源於六年前,他做出地那個生命的許諾。終於等到你— 「這是我的福氣!」
  • 威海文登小夥推遲婚期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
    中國山東網5月17日訊(記者 馬文文)「捐獻完造血幹細胞,我就可以踏實地去結婚了」,5月16日上午,威海文登區小夥兒林亞軍在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一名白血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林亞軍是文登文隆電源集團的一名工作人員,2016年,林亞軍和同事們報名參加造血幹細胞捐獻,將自己的血樣納入了「中華骨髓庫」。今年4月初,接到紅十字會初步配型成功的消息後,林亞軍毅然決定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他人的生命。   為了此次捐獻,原定於5月16日結婚的林亞軍推遲了婚期,「患者急需捐獻,救人如救火,家人們都很支持我去捐獻。」林亞軍說。
  • ...隆重儀式歡迎英雄凱旋——煙臺高新區首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田亞...
    齊魯網煙臺訊(通訊員 曲飛 徐升芳)為弘揚田亞無私奉獻的大愛無疆精神,進一步激發社會正能量、唱響愛心主旋律,10月31日上午,煙臺高新區在中海國際社區廣場舉辦歡迎田亞捐獻造血幹細胞凱旋歸來儀式,區社會事務局和海越社區相關工作人員、社區居民100多人參加了歡迎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