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上午,揭陽市第十一例(非親緣)、揭東區第一例、揭陽市大學生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吳梓壕同學將赴廣州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為一位血液病患者帶去生命的希望。揭陽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及志願者為他舉行簡單而溫馨的歡送儀式。
據了解,今年23歲的吳梓壕是揭陽市揭東區新亨人,就讀於廣東醫科大學臨床醫科專業,是一名大三學生,出生於1998年的他是揭陽市最年輕的一位配型相合的捐獻志願者。吳梓壕於2018年3月份在無償獻血時加入中華骨髓庫,正式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去年12月,吳梓壕接到揭陽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通知,在得知自己與一位成年重症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相合後,當即答應捐獻,並且積極配合揭陽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工作,在3月份完成嚴格的高分辨配型、4月份完成體檢等造血幹細胞捐獻的系列工作,並安排於5月27日在紅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在廣州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
吳梓壕表示,配型成功對於患者來說實屬不易,能夠有機會為血液病患者帶去一份真摯、純樸的善意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由於自己的學科專業認識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自己身體並沒有危害,所以希望儘自己一份綿薄之力去幫助到需要的人。接下來,他會積極配合做好捐獻準備,力求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
揭陽市第十一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吳梓壕
在座談歡送會上,粵東首例、揭陽首例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黃勉華分享了自己在深圳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經歷。他表示採集造血幹細胞不再是「鑽骨抽髓」,而是從外周血中採集。即採用肌肉注射動員劑的方法將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中,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同時將其它血液成分回輸捐獻者體內。
粵東首例、揭陽首例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黃勉華
揭陽第七例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連鍇城也分享了2018年自己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一名患有血液疾病的2歲男童的經歷。他表示捐獻造血幹細胞後1至2周,血液中各種成分即可恢復到原來水平。
揭陽第七例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連鍇城(左二)
據揭陽市紅十字會會長陳小東介紹,造血幹細胞移植可治療惡性血液病、骨髓功能衰竭、部分非血液系統惡性腫瘤、部分遺傳性疾病等多種嚴重的致死性疾病,包括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先天性疾病或遺傳性疾病等。造血幹細胞捐獻是救死扶傷的義舉,截至2020年4月30日,中華骨髓庫志願者總計2811721萬多人,但因造血幹細胞移植配對成功率極低,目前只有9596位志願者成功為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約佔0.34%,而向中華骨髓庫申請的患者已達86593人。造血幹細胞捐獻也是一種愛心接力,捐獻者們生動詮釋了大愛無疆的精神,也用實際行動為城市文明增添了正能量,作出重要貢獻。
揭陽市紅十字會會長陳小東
吳梓壕(左四)與成功捐獻志願者黃勉華(左一)、連鍇城(左五)及揭陽紅會工作人員合影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