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文化」傳世字帖名作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2020-12-19 經典大百科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是中國古代十大行書書法字帖作品之一,由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創作,紙本墨跡,縱23釐米,橫14.8釐米,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生於公元303年,卒於公元361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徙居浙江會稽,東晉時期書法家,被後人稱為「書聖」。

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為《三希堂法帖》之一,共4行28字:

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快雪時晴帖》於唐朝初期被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賜給丞相魏徵(公元580年~公元643年)收藏,後傳給褚遂良(公元596年~公元658年)收藏;

《快雪時晴帖》於宋朝初期被蘇舜元(1006年~1054年)和蘇舜欽(1008年~1049年)兩兄弟所收藏,後進入宋高宗趙構(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內府被收藏,蓋有「紹興」聯璽,《快雪時晴帖》還曾進入金章宗完顏璟(1168年8月31日~1208年12月29日)內府被收藏,蓋有「明昌御覽」印,後被南宋末期丞相賈似道(1213年8月25日~1275年10月)所收藏,蓋有「秋壑珍玩」印;

《快雪時晴帖》於元朝時被北燕張氏所收藏,於元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年間進入皇宮內府,1318年(延祐5年)時,劉賡(1248年~1328年)、趙孟(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和護都沓兒等奉敕題跋;

《快雪時晴帖》於明朝時先後被朱希孝(?~約1574年)、王穉登(1535年~1612年)、吳廷、劉承禧(1560年~1621年)和吳廷(第二次)等收藏,並被文震亨(1585年~1645年)和梁詩正(1697年~1763年)題跋;

《快雪時晴帖》於清朝時被馮銓(1596年~1672年)收藏,於1679年(康熙18年)進入內府,蓋有清宮鑑藏寶璽,乾隆帝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以楷書題引首「神乎技矣」4個大字和「天下無雙,古今鮮對」8個小字,他對此作觀賞30餘次,題跋50多個,所寫觀後感累計2萬餘字之多,加上其它所有「跟帖」加起來有80多個,並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合編為《三希堂法帖》;

1949年,《快雪時晴帖》隨國民黨敗退被運至臺灣存放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相關焦點

  • 乾隆摯愛,《快雪時晴帖》究竟好在哪?
    繼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出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後, 10月4日,臺北故宮博物院也亮出了自己的「家底」。新展「國寶的形成——書畫菁華特展」,展出被乾隆視為「三希」之首的晉朝書聖王羲之作品《快雪時晴帖》等歷代書畫精華45件。
  •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賞析
    「《快雪時晴帖》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創作的行書書法作品,紙本墨跡,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全文4列,28字。屬於信札的方式隨筆而作,其實就是書信。內容大意:大雪初晴時以愉快心情對親朋友人的問候。其中書體筆意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富有獨特的節奏韻律。
  • 讀帖: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東晉王羲之名帖《快雪時晴帖》,是一封書札,內容是:「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共計二十八個字,以行書寫成,紙本墨跡(勾填本)。大小帖縱23cm,橫14.8cm。
  • 王羲之寫的快雪時晴帖
    如果說天下第一行書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那麼天下第二行書就一定要是王羲之寫的快雪時晴帖了,一年冬天恰逢大雪,王羲之在自己的小房子裡給自己的好朋友寫下了一篇簡短的書信,這一個書信整篇文章一共只有28個字,文章十分簡潔,整篇抒情,看起來淡雅和古典。
  • 古書畫欣賞:東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全本
    《快雪時晴帖》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以行書寫成,紙本墨跡。帖縱23cm,橫14.8cm ,行書四行,共二十八字。 《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是一封書札,內容是:「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只有二十餘字,卻被乾隆奉為至寶,愛不釋手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乾隆的特殊「愛好」及他與「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的故事。乾隆是個挺「文藝」的皇帝,在對文化藝術的追求上與北宋的「文藝」皇帝宋徽宗趙佶齊名。有人說趙佶是個除了做皇帝之外幹什麼都很出色的皇帝,他在中國書畫史留有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獨創的瘦金體一直到今天依然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 被乾隆奉為至寶,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放大之後,果然名不虛傳
    今天這篇文章,分享一下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快雪時晴帖》是王羲之的行書作品,紙本墨跡,日本侵佔東北之後,隨著第一批文物南遷,輾轉運到貴州安順。1949年初,和大批i珍貴文物一起,被帶到臺灣。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 《書法問集》300、《快雪時晴帖》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一法書」?
    那麼誰最喜歡《快雪時晴帖》。乾隆皇帝至愛,三希之首《快雪時晴帖》。乾隆是個故事非常多的皇帝,他也廣收天下法帖,其中王氏三部法帖最為珍愛,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書法是很主觀的,我個人也是最喜歡《快雪時晴帖》。
  • 顛沛流離的國寶《快雪時晴帖》
    公元1746年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與王獻之的《中秋貼》,王珣的《伯遠帖》被乾隆皇帝收藏於三希堂。那麼今天咱們來看看《快雪時晴帖》的故事吧。首先《快雪時晴帖》的作者王羲之,大家非常熟悉吧,那小編就簡單講講吧,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今山東臨沂人。《快雪時晴帖》全文共四行,28字,被譽為「二十八驪珠」,全文: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 雪泥鴻爪 書影留痕——王羲之手札《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
  • 快雪時晴帖單字版
    《快雪時晴帖》,紙本。現藏臺北故宮博物唐諸遂良《右軍書目》,院《快雪時晴帖》,宋《宣和書譜》均留著錄。清高宗弘曆將此帖與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同置書齋中,稱為"三希"。《快雪時晴粘》是王羲之行書的極品。此行筆流在妍美中又有厚重之感。
  • 書法欣賞 | 《快雪時晴帖》
    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快雪時晴帖》傳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創作的行書書法作品,紙本墨跡,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本貼共全文4行,28字。它是作為一封信札寫就的,其內容是作者在大雪初晴時以愉快心情對親朋友人的問候。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富有獨特的節奏韻律。
  • 王羲之在大雪初晴時寫一幅書法,只有28個字,被稱為傳世珍寶!
    這幅書法就是《快雪時晴帖》,是王羲之即興書寫的一封書札,也是王羲之的真實情感流露。描寫了大雪初晴的時候愉快的心情和對親人的問候,僅僅二十八個字,字字筆法精湛,整幅書法造詣不在《蘭亭序》之下。乾隆皇帝在題記中寫道,對此帖臨摹幾十遍甚至上百遍之多,所以這幅書法雖然只有二十八個字,但是乾隆在此帖上題跋達到了數百字之多,每次欣賞此帖都有提拔一番,可見對此帖的重視。在《王羲之外傳》中記載,王羲之擅長各種書體,筆法變化多端,而這幅書法也是王羲之最拿手的行書字帖,恰恰能代表書聖的書法水平。
  • 快雪時晴帖:是王羲之遠離官場的純粹書法,心有雜念是寫不成的
    快雪時晴帖:是王羲之遠離官場的純粹書法,心有雜念是寫不成的。王羲之的家世地位很高,能得高職之位,是天然所得。但是這位可襲官位的書法家,並不以官位為看重,他真正傾心的人生還是寫寫書法,用筆墨抒發文人的乾淨情懷,無俗之念。
  • 王羲之和他的《快雪時晴帖》,右軍先生也是性情中人
    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此傳為王羲之寫給朋友的一封簡短書札。在大雪過後,天氣轉晴,問候朋友是否安好。字體筆法圓勁古雅,顯示出魏晉文人之間的瀟灑、閒適、曠達的生活情態。王羲之的墨跡今已失傳,此帖為唐或宋人摹本。
  • 有書聖的《快雪時晴帖》,亦應有快雪時晴筆,如此才相得益彰
    書聖王羲之筆下的《快雪時晴帖》,為行書中的巔峰作品,被古人稱之為「天下法書第一」,為後世無數書法家推崇。此書法作品的原意,大致為王羲之在大雪初晴之時,心中愉悅,於是便寫了這幅書法,送給友人「山陰張侯」,以示問候。作品內容為:「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 王羲之除了《蘭亭序》,還有這28個字的字帖,被臺北列為鎮館之寶
    說起文物,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無論是怎麼樣的東西,只要是有朝代的都是文物,他們能反應出這個朝代的不同文化和生活,而其中就包括了書法類的文物了,要說書法,小編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王羲之了,作為東晉有名的書法家,王羲之在書法方面的成就非常之大,創立了各種字體。
  • 下坊村發現東晉筆頭,破解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應是宋人偽造之謎
    《快雪時晴帖》被譽為「二十八驪珠」,被古人稱為「天下法書第一」,是王羲之的得意之作,甚至還被書畫皇帝乾隆譽為「三希堂」的寶貝之一。可是一座磚室墓的出土,徹底讓《快雪時晴帖》的真實性出現了疑點。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快雪時晴帖》裡的「張侯」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就存在如此誤讀。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一說為唐人)書《快雪時晴帖》是僅次於《蘭亭序》的一件書法墨寶,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帖以「羲之頓首」4字行草書開始,用楷書「山陰張侯」4字結尾,共4行28字,字字珠璣,被譽為「二十八驪珠」。
  • 快雪時晴:穿越時空的雪後喜悅
    《快雪時晴帖》神定氣閒、意態飛揚,不經意中透露出蕭散簡遠,不滯於物的灑脫飄逸晉韻,流美中透雄健,是王羲之剛柔相濟書風的典範代表之作,可謂一帖在手,右軍筆墨深邃神採、東晉風味俱妙得矣。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誕生之後,一千年過去了,其真跡早已漫滅不見,也許和《蘭亭》一樣,被佔有欲極強、酷愛王右軍墨跡的唐太宗李世民帶進了昭陵,只剩下唐代書法家雙鉤臨摹的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