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丹白露中國館失竊文物達20件 竊賊帶滅火器清除腳印

2020-12-15 觀察者網

法國楓丹白露宮中國館3月1日失竊,當時博物館方面公布15件文物遭竊,包括銅胎掐絲琺瑯麒麟、藏傳佛教禮器金曼扎、泰國國王王冠複製品等。但10天過去,法方始終沒有公開遭竊細節或案情進展。倒是泰國官方與法方接觸,再經由泰國媒體披露,失竊文物多達20件,另外,竊賊共有兩人,作案時間僅六七分鐘。

兩男子戴頭套作案

據泰國媒體報導,失竊文物不是最初博物館公布的15件,而是多達20件,包括泰國國王拉瑪四世贈送拿破崙三世的6件珍品。另外,竊賊共有兩人,配合作案,作案過程僅6分多鐘。

泰國文化部長威拉•羅博差那拉說,失竊的6件泰國文物除王冠複製品外,還有一把日式佩劍、一個罐子和一個託盤。

威拉說,他看見了監控視頻,視頻顯示有兩名戴頭套男子共同作案。

此次失竊的圓明園舊藏景泰藍麒麟和金曼扎

手法粗暴用椅子砸碎陳列櫃玻璃

泰國媒體報導,1日清晨6時,兩名竊賊破窗進入中國館,顯然對自己想要的文物位置十分清楚,用椅子砸碎陳列櫃玻璃,取走文物。為掩蓋痕跡,他們還用消防滅火器朝作案點噴射泡沫。警報響起,但當值夜保安趕到中國館時,竊賊已逃之夭夭。

泰國駐法國大使阿披差說,楓丹白露宮方面正求助於多方破案,包括國際刑警組織,防止文物流出法國。

楓丹白露宮至今沒有對媒體公開案情進展,甚至至今都不清楚遭竊文物中到底有多少件是中國文物。

中國館為何成為盜賊目標?

作為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的創始人和館長,馬未都曾親往楓丹白露宮的中國館。這次中國館失竊,在他看來,是「人的事兒」。

「現代博物館技術防護手段先進,實時監控技術完善,理論上說,破解這些技術的可能性很小,」馬未都說,「據說竊賊同時觸動所有火災警報設備,也是為了製造一種慌亂。」

從收藏家的視角,馬未都說,這次楓丹白露宮失竊有一些線索值得分析。

楓丹白露中國館失竊

楓丹白露宮,這座據說由朱自清譯名的法國歷代君王狩獵行宮,佔地面積達0.87平方公裡,比故宮還大。馬未都說,在如此之大的範圍內,各國珍寶藏館分散各處,加上安保人員不足,參觀人數有限,使得竊賊有機可乘。

從中國館的情況看,馬未都說,中國館原為國王臥室,面積不大,平時也不開放,閉館多年。這一點,也可能使中國館的安保配備不如對外開放參觀的一些展館。另外,中國文物近些年在國際市場上受關注程度高,也可能是盜賊對中國館下手的原因之一。

理性看待海外文物追索

對於國人而言,這些100多年前流失海外的文物二次流失,讓人心情難以平靜。它們的命運會走向何方,或是就此銷聲匿跡,暫時沒有人能給出明確答案。

自清朝末年,流到海外的中國文物數不勝數。中國文物學會估算,自鴉片戰爭以來,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入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則統計,流落中國境外的中國文物達164萬件,分散在全球47家博物館,而流落海外民間的文物數量恐為館藏文物的十倍之多。

但理性地說,如今最有可能被納入追索範圍,或者說存在追索後回歸可能性的,僅限於那些被外國人非法獲取、佔有的藏品。馬未都認為,如今,國際地位的提高和經濟體量的提升讓中國文物價值凸顯,同時也讓流失文物的追討、追索、捐贈、交換有了新的契機。並不是所有流失文物都存在追索的可能性。一些流失文物被進獻,一些文物被捐贈,一些文物在輾轉過程中存在「善意取得」的環節,它們在傳世過程中表現出不同的性質轉變,也給追索帶來千差萬別的法律背景。馬未都認為,楓丹白露宮裡中國文物大多由侵略者進獻,因此,其「劫掠所得」的性質基本沒有發生改變。

流失文物的追索存在很多障礙和困難。馬未都認為,在追索、追討流失文物時需要理智,需要遵循已經建立的制度,需要考慮各國不同的法律。追討是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理性看待,也需要調整心態。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全民素質的不斷提高,有些問題相信會自然解決。

(觀察者網綜合新京報、文匯報報導)

相關焦點

  • 楓丹白露宮被盜文物不止15件 收藏家馬未都分析案件線索
    2015年3月11日,法國楓丹白露宮中國館本月1日失竊,當時博物館方面公布15件文物遭竊,包括銅胎掐絲琺瑯麒麟、藏傳佛教禮器金曼扎、泰國國王王冠複製品等。但十天過去,法方始終沒有公開遭竊細節或案情進展。倒是泰國官方與法方接觸,再經由泰國媒體披露,失竊文物多達20件,包括泰國國王拉瑪四世贈送拿破崙三世的6件珍品。
  • 法媒:楓丹白露博物館中國館遭竊 丟失"鎮館之寶"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資料圖片:楓丹白露博物館中國館 參考消息網3月2日報導 外媒稱,位於巴黎南部的楓丹白露博物館中國館,3月1日清晨有15件展品遭竊。楓丹白露宮發言人指,尚未估算失竊品的價值,這些藝術品都是「無價珍寶」。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網站3月1日報導,盜匪在3月1日清晨6點潛入館內,逗留不足7分鐘後逃去。這些遭竊的藝術品是由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之妻歐吉妮皇后,1863年為她的中國館所收藏的。
  • 團夥密謀盜法國楓丹白露宮中國館古董!此地曾7分鐘被搶走15件
    當地時間2019年12月31日,包括1名中國人與5名西班牙人在內的一個盜竊團夥涉嫌計劃盜竊楓丹白露宮中國館而被起訴。當地媒體報導稱,2019年12月24日,西班牙馬德裡警方向法國打擊文物走私辦公室(OCBC)提供線索稱,一夥身份不明的竊賊正在尋找東方古董,計劃對一個法國博物館下手。
  • 意圖盜竊楓丹白露宮中國館 六名嫌犯在法國落網
    來源:海外網圖源:巴黎人報海外網1月5日電 當地時間2019年12月31日,六名男子涉嫌計劃盜竊楓丹白露宮中國館而遭起訴。據《巴黎人報》報導,楓丹白露宮位於巴黎大區塞納-馬恩省,其中國館於1863年由拿破崙三世及其妻子歐仁妮皇后主持修建,收藏和展出800多件珍品,包括瓷器、石器、油畫及其它精美古董,吸引了大批歷史愛好者前來觀賞,但與此同時,也吸引了不法分子的覬覦。報導稱,案件源於西班牙馬德裡警方提供的線索。
  • 15件中國文物在法博物館遭竊 含原圓明園藏品麒麟
    法國文化部說,位於首都巴黎東南的楓丹白露宮中國館內大約15件珍貴藏品3月1日上午失竊。其中就包括來自圓明園的文物珍品。  珍寶失竊 包括原圓明園藏品麒麟  據報導,被偷走的藏品共計15件,包括一個19世紀時期由暹羅(泰國的舊稱)國王送給拿破崙三世的暹羅國王王冠複製品,西藏金曼扎及中國乾隆時期麒麟。這些遭竊的藝術品是由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之妻歐吉妮皇后,1863年為她的中國館所收藏的。
  • 法國楓丹白露宮遭小偷光顧 曾7分鐘被搶走15件?
    原標題:法國楓丹白露宮中國館遭小偷光顧!此地曾7分鐘被搶走15件?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周安娜2019年聖誕節剛過,西班牙的小偷們似乎就想「幹票大的」。據西班牙《國家報》報導,2019年12月27日,法國的楓丹白露城堡險遭盜竊——5名西班牙和1名中國人聯手策劃,意欲偷取城堡內的藏品。最終被法國檢方以「聯手作惡」及「有組織偷盜」的罪名正式逮捕。據悉,這夥策劃盜竊的嫌犯原打算下手的目標是楓丹白露城堡的「中國館」。
  • 法國楓丹白露宮,在「中國館」內,珍藏了超過3萬件圓明園文物
    在法國最大的王宮之一的楓丹白露宮,坐落於塞納河左岸,距離巴黎大約60公裡。路易六世下令修建這座城堡,經過歷代統治者的修建,如今成為了法國一座巨大的帝王行宮。在這座行宮中,專門修建了一座中國館,這個館內放置的寶貝全都是從圓明園掠奪而來的奇珍異寶,其中不乏一些名人古畫、瓷器、玉器等,據統計數量已經超過3萬件。不過這座中國館卻從來不對外開放,只有那些高層人士才有幸欣賞這些文物。
  • 京城名貴銅雕失竊案,神探出馬,用浴缸中的「泥」擒住竊賊
    2006年4月17日夜,北京一戶豪宅裡發生了一起盜竊案,豪宅中的一件買自法國大師製作的銅雕失竊了。報案的是這家的男主人,這位男主人姓齊,他是一位成績卓然的地產商人,因為醉心藝術,又經常出國,故此,用了86萬,買來了這件法國銅雕。
  • 翻牆連偷七八戶腳印牽出竊賊
    當前位置:首頁 >> 現場 2012.05.15 星期二 翻牆連偷七八戶腳印牽出竊賊 作者:徐敏   □本報記者 徐敏
  • 楓丹白露中國館,來自圓明園的寶物前後送去了7車
    巴黎楓丹白露的中國館,實際上是歐仁妮皇后的私藏館,珍藏來自遠東的文物。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劉陽說,「楓丹白露宮的中國館是目前我掌握的,無論是博物館也好,機構也好,收藏圓明園文物數量最大的地方。」
  • 香港機場巴士行李失竊增多 竊賊瞄準內地旅客
    新華社記者黃本強攝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導 港媒稱,香港巴士工會透露,近期踏入聖誕、新年旅遊旺季,每周至少有一宗行李失竊案,「重災區」是往上水方向的機場巴士,並專向內地旅客「下手」。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23日報導,任職空姐的李小姐,早前由機場乘坐E33往屯門市中心,把行李放在下層的行李架後,便去上層。
  • 中國男子僱西班牙大盜,欲偷法國楓丹白露宮裡的中國瓷器
    西班牙第一大報《國家報》1月10日報導,一名中國籍男子在法國被捕,他涉嫌策劃從法國楓丹白露宮盜竊文物。警方證實該男子目標為中國古瓷器,一同被捕的還有他從西班牙黑幫招募的5名成員。 被捕男子已否認警方指控,表示自己只是到法國觀光。
  • 雙語:科比高中母校失竊 多件紀念品被盜
    前洛杉磯湖人隊傳奇球星科比·布萊恩特的費城高中母校於周日失竊,竊賊闖入其紀念品收藏室盜走多件屬於這位NBA傳奇球星的紀念品,或者是竊賊認為屬於科比的紀念品。   當地警方正在調查這起盜竊案,失竊的物品都擺在科比母校勞爾梅裡恩高中布萊恩特體育館外的陳列櫃中。竊賊大概認為這座標有「科比聖地」的柜子中肯定存有價值不菲的紀念品,不過校方表示這些紀念品只是用於懷舊,並不具備多高的價值。
  • 楓丹白露 秋日的私語
    參觀了上次來錯過的劇場和中國館,諾大的花園裡一片寧靜,歷史的煙雲似乎浮現眼前,從亨利二世、四世到路易十四、十五、十六世,再到拿破崙,這座美麗的花園宮殿裡,每一個角落都埋藏著一段故事。《秋日私語》是理察克萊德曼的經典曲目,描述秋天裡的童話,秋天裡的溫馨爛漫,這種感受,恰如我這次秋日裡的楓丹白露之行。
  • 學者:法國楓丹白露宮收藏3萬多件圓明園文物
    原標題:學者:法國楓丹白露宮收藏3萬多件圓明園文物   近日,挪威科德博物館與中方達成協議,將把21座館藏圓明園石柱基中的7座,於今年9月轉館到北京大學,永久留在中國展出。這一消息又引起了民眾對圓明園流失文物的關注,據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劉陽介紹,圓明園文物在海外流失的確認,大多通過拍賣會上文物的拍賣圖錄來確認。
  • 圓明園悲歌|法國楓丹白露宮裡竟有雍和宮同款!
    為了存放這批來自東方的瑰寶,她特地在楓丹白露宮建立了中國館。目前,楓丹白露宮中國館收藏有中國歷代名畫、金銀首飾、瓷器、香爐、編鐘等文物3萬多件。楓丹白露宮中國館在這眾多精美的文物中,竟然有一套皇家景泰藍供器被胡亂拼湊成多種用途的器具擺放在展廳中。它們包括兩件觚、兩件燭臺、一件香爐。
  • 揭秘遭竊的法楓丹白露宮:中國館有7車圓明園珍寶
    法制晚報訊 3月1日凌晨,位於巴黎南部的楓丹白露宮中國館遭竊,共有15件展品被盜,其中就包括來自圓明園的文物珍品。為何在法國的皇宮裡建立了一個中國館?丟失的珍貴文物究竟有哪些歷史故事呢?為此我們專門採訪了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劉陽。
  • 24幅荷蘭失竊油畫在烏克蘭露面(組圖)
    Westfries Museum, via 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雅克布·瓦本創作的《女兒國》是荷蘭霍倫的西弗蘭裡博物館於2005年失竊的  荷蘭霍倫——2005年一月的一個寒夜,一個藝術品竊賊溜進西弗蘭裡博物館(Westfries Museum),官方認為,夜間閉館時,他就躲在一口17世紀棺材的蓋毯之下。  警方推斷,這個竊賊弄壞了警報系統,讓至少一個同夥溜進了這座儲存著荷蘭黃金時代藝術品的小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