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思念家鄉的蕎麥花

2020-12-17 上沙沃論壇

文:上沙沃

圖:來源網絡

站在高處俯視,戈壁荒漠一望無際的幾萬畝沙土地,就是蕎麥的故鄉。每年深秋,這片土地便呈現一塊塊幾百甚至上千畝的雪白,疑似白雲飄落,幻如仙女鋪素,那是盛開的蕎麥花。

故鄉河西走廊的荒漠戈壁,曾經風沙肆虐,經過幾十年的植樹造林,改變了居住環境。良好的生態,呈現給人們的是風景如畫,塞上江南的景象。春天綠珍珠,夏天花如海,秋天玉滿堂,冬天白玉盤。地處高寒地帶,與內蒙古毗鄰,農作物多種多樣,不像江南地區作物單調。一眼望不到邊有幾萬畝,雪白的蕎麥花,湛藍的胡麻花,依山依坡層層沿梯而上,層巒疊嶂,隨山脊舒展,漫萬丘起伏,一隴挨著一隴,一片連著一片,一坡挨著一坡,一山連著一山,花花綠綠看過來。間或,還有土豆花開的爛漫,各色點綴在黃土高原上,白綠相間,縱橫交錯,高低起伏,描幕成一副色澤驚豔,仟佰連環的丹青圖畫卷。

當百花凋謝葉飄零時,唯有蕎麥花開白如雪。蕎麥花對高溫比較敏感,一般要避開高溫。深秋時節,其它植物的花不僅凋謝,而且葉子也慢慢地落下,唯獨蕎麥花在盛開。蕎麥花有白色和粉色的。在蕎麥的盛花期,一片幾十畝地的蕎麥,遠遠看去,似花海。蕎麥花還有一個獨特之處:凋而不零,枯而不落。授粉結實之後,大量的花依舊留在枝端,待脫粒時,農人不僅收穫蕎麥籽粒,還能收穫乾枯的蕎麥花。

家鄉是一個貧困的地方,靠天吃飯,十年九旱,就是下點雨,也多是雷陣雨天氣,多有冰雹落下。對於蕎麥,農民一般是不會種它的,因為蕎麥是一種低產作物,畝產三四百斤。大都是遇到乾旱、冰雹災害,穀子、玉米、高粱一些作物枯死,這時,如果再去補種這些作物,已晚了節氣。不違農時,就是種植蕎麥。農諺中有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種蕎麥之說。蕎麥生長期比較短,播種下去,幾天就發芽,很快就開花,且花期比較長。一般情況下,三個月就能成熟。為此,不少農民把蕎麥當作重要的「救濟」作物。在災荒之年,每當看到盛開的蕎麥花,心情少了一些沉重,多了一些喜悅和希望。

蕎麥的葉是綠的,莖是紅的,花是白的,而結出的籽粒,卻是黑的,那種黑是一種讓人不太愉悅的顏色。但在碾軋之後,去除了這層黑色的皮,可食用的那部分,依舊是白色,和蕎麥花一個顏色。蕎麥是故鄉人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食物,蕎麥別名烏麥,起源於中國,種植歷史悠久,分布極廣,主要有甜蕎、苦蕎、翅蕎、和米蕎幾個品種。蕎麥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生長發育快。也是上天的眷顧,才讓這蕎麥在貧瘠土壤而生,晚秋始花,涼風而熟,使得這獨居塞北,純潔如玉,爛漫無暇的蕎麥,陌上千年盛開,陌下流水人家。

每年入秋下雨後,家鄉人開始播種蕎麥,過了大約三天左右,蕎麥開始發芽,小芽嫩嫩的,像調皮的小孩捉迷藏露出的小腦袋。因為基肥充足,蕎麥苗長得嫩嫩的,水靈靈的。褐紅色的主莖上分出許多枝杈,枝上一片片卵狀的葉子,流碧滴翠。不久枝葉間開出了一簇簇細碎的、粉紅的花兒,迎著風微笑。這些小精靈,那麼可愛,那麼純潔,那麼美麗。

蕎麥矮珠,多穗多花,花序總狀或傘房狀,頂生或腋生,花序梗一側具小突起;苞片卵形,綠色,邊緣膜質,每苞內具3-5花;花梗比苞片長,無關節,花被5深裂。花成白色,紅蕊,麥粒如心型,青果頂花生長,花敗不落,唯有顆顆麥粒似心,如滴滴淚落。故而,蕎麥是思念的果,蕎麥是一種適宜在高寒氣候生長的植物。蕎麥花開在土地上,輕靈的花瓣一簇簇,像繚繞在山坡間的白雲。微風拂過,它們便柔柔地蠕動,小心地擠在一起,發出輕顫的沙沙聲,像是在耳語。

美麗的蕎麥花吸引了蜜蜂來採蜜。它們先在枝頭上飛旋,嚶嚶嗡嗡吟唱,然後駐足花蕊,收攏雙翅,低頭吮吸花蜜。一朵花的蜜汁吸完了,又飛向另一朵花。吸足了花蜜,蜜蜂便展翅飛向蜂巢。我們小孩子喜歡在蕎麥田埂上割豬草,在蕎麥田旁的水溝裡摸小魚,在蕎麥田附近的梨樹園內捉蟋蟀,在蕎麥地裡捉蝴蝶。

夏秋之交,綠色一統天下的局面,很快就被蕎麥花打破了,山坡上一大片一大片的蕎麥花開放了。 蕎麥花開了,沙土地上最美的時節到了。在家鄉有句自誇的諺語:春天不待,秋天不走。意即沙土地的春天黃沙滾滾,讓人們多留一會都難,而時至秋天,滿目青翠,五穀飄香,到此地的人,攆都攆不走了。而這留人之秋,自蕎麥開花時起。

如果撇開沙土地植被特徵,單獨觀察開花的蕎麥,人們會認為它過於素樸而降低了觀感價值。因為它只是一片一片一望無際的純白,確實過於單調。但若置身於沙土地上,在深綠或已略略泛黃的色調中,閃跳出來一大塊一大塊的雪白,以其沒有邊際的壯闊衝擊視覺神經,剎那間,精神被清洗,靈魂被蕩滌,世界瞬間「刷屏」而轉換成「純淨」。其眼見的美,完全可以在前面綴一個「壯」字。

何況,蕎麥花還有香氣。如若單以香氣的品質而論,蕎麥花自然「榜上無名」。它的香過於濃,過於烈,還由於摻雜了甜而顯得過於膩,有人乾脆把它的香誤讀為臭。其實,這些認知,都不是蕎麥花的本意。它的出發點,應該由宋代詩人王禹偁的詩來解讀,方才明了:蕎麥花開白雪香。把蕎麥花「誤讀」為雪,讓這「雪」散發出花香,自然,這種「香」就顯得彌足珍貴了,完全可以稱奇。

「五穀」中的粟、黍、麥、稻,都是風媒花,一陣輕風吹過,偉大的生命之旅就進到了合成階段。蕎麥不同,它是蟲媒花,非得蜜蜂介入不可。記得有生以來第一次品嘗蜂蜜,就是在蕎麥花包圍蜂箱邊上。一個精瘦的養蜂人將黏稠的金黃的液體倒入一個白瓷碗裡,咕咕嘟嘟地傾入半碗水,攪攪,遞過來。見我喝完後仍舊一副渴望的神情,他說,不能再喝了,再喝就會「打桶」。

蕎麥花雖然雪白,但根莖卻是紅色的,熱血在身體內奔騰,在心中燃燒,卻把潔白的花朵舉在頭頂。蕎麥成熟於秋末冬初,割蕎麥那幾天,大地霜白如雪,人走在地裡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響,哈一口冒出騰騰白氣。割蕎麥時天氣很冷,沒割上幾把手指就凍得青疼,連刀把也握不住了。於是人們把鐮刀夾在腋窩下,然後攏起十個凍得麻木的手指放在嘴邊不停地哈著熱氣。就這樣割一陣,哈一陣熱氣,直到冬陽慢騰騰地高懸在頭頂。天氣才稍微暖和一點,割蕎的速度才由慢變快起來。

蕎面是故鄉的傳統食材,是粗糧也是細糧,在以前並不是一種特別好吃的麵食,但是由於其有多種做法,又對身體健康很有好處,現在已經和成為麵食三絕之一。蕎麥經過加工製成蕎麥麵,可以加工成麵條,壓圪坨,碗坨等,可以熱吃,也可以涼吃。因其是無糖食品,因而也是糖尿病患者的美味佳餚。

主料除蕎麥麵粉外,還有食用鹼和食鹽。將它們按一

定的比例和勻,在大瓷盆裡揉成麵團兒。麵團兒要揉得恰到好處,最好是揉到麵團攤開來,四周的邊兒都有往裡蜷的感覺,再蒙上籠布擱放起來讓面醒一下,籠布一定要蓋嚴實,否則麵坯兒表面容易皴,做出來的麵條就不好看又不好吃了。醒好的面在案板上再次和勻揉筋道,接著把麵團按需要分成拳頭大小的劑子,每個劑子約有一碗麵的分量,放在面盆裡備用。做俗稱軋,它的工具被稱為床子,是一個直徑15釐米左右底端像篩子一樣的圓柱形的鐵管,放入劑子後,用帶著長長的力臂的木頭墩子在上面使勁壓,劑子透過底部的篩子網眼被壓擠成細長條就是了。下入鍋中煮熟,加蒜末、香油、醋等佐料即可食用。

民間有諺語說,油蕎面,醋豆面。其意思是說蕎面愛腥葷它澆以豬肉臊子最好。蕎面煎餅;將蕎面加水攪拌成半稠的糊狀,加食鹽,花椒,蔥花等佐料,攪均,以勺盛之旋轉到入座於火上有油光滑的熱鍋中,接著將鍋轉動,使其中麵糊流動成較為均勻的圓,火烤一會兒,火候要溫和待其上面凝固變色,下面烤成金黃色,趁熱蘸醋,辣椒,鹹菜等吃之,輕,虛,香,軟,極為可口。

蕎麥味甘,微酸;性寒,健脾消積,下氣寬腸,解毒療瘡,主腸胃積滯,痢疾,等功效還能增強血管的彈性。蕎麥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可以增強血管的彈性,韌性和緻密性,又有保護血管的作用,降血脂能促進細胞的增長,降低血脂和膽固醇,軟化血管,保護視力,預防心腦血管出血,調節血脂擴漲冠狀動脈並增加流量等。蕎麥中豐富的鹽酸,能增強解毒能力,促進新陳代謝。蕎麥中的鉻,更是一種理想的降糖物質,能增強胰島素的活性,加速糖代謝促進脂肪和蛋白質的合成,還有仰制血塊的形成,具有抗血栓的作用。蕎麥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和降血糖的作用。種子為健胃消化藥,能治虛汗。炒燥研末,外用於收斂止汗,消炎。蕎麥還經常用來泡茶,蕎麥茶特別香甜,經常喝了還想喝。蕎麥分為甜蕎跟苦蕎,能降血壓、血糖、血脂,改善微循環等,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

蕎麥皮還經常做成枕頭,蕎麥枕頭有一股淡淡的香味。用蕎麥皮做的枕頭有保健作用,蕎麥皮枕頭使人睡得舒適,能平衡睡姿。不僅對頭部有極好的塑形和支撐功能,而且其溫涼的溫度老幼皆宜。尤其小孩睡這樣的枕頭是最好的,蕎麥皮枕頭對人體有活血等的作用。

蕎麥是一種非常易種的植物,不講究生存條件,給一點土壤就能生長,也不用打理除草。記得小時候家裡也會種一點蕎麥,每到秋天便開滿了粉嫩嫩的蕎麥花,頓時山上都是香噴噴的一片。蕎麥,生長在苦寒之地,由於她的卑微平凡而難登大雅之堂。蕎麥花不富貴,不豔麗,更不嬌嫩,平平淡淡,簡簡單單,不為花開的漂亮而開花,它的開花,只為了更好的結出醜陋的黑色果實,磨出白的粉,做出黑的粑。這黑粑,卻是強身健體的上佳食品。蕎麥的品性,像極了農村那些在大山深處的鄉親們。

相關焦點

  • 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靜心養性音樂風光賞析
    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靜心養性音樂風光賞析 2020-12-09 18
  • 又見蕎麥花
    文|馨香一瓣「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是白居易對蕎麥花的描述。今年金秋時節,我乘車來到廣東韶關看客家圍樓,在韶關翁源縣周陂看到了專為發展鄉村旅遊而種植的大片蕎麥,一到村莊滿眼一片銀色的世界和花的海洋,如若不是遠處碧綠的甘蔗林和金黃的稻田,青翠欲滴的柚子樹上碩大的柚子,火紅火紅的火龍果等,真讓人感覺仿佛置身白雪皚皚的塞北天國!
  • 月明蕎麥花如雪
    我心裡最柔軟的地方是一片潔白如雪的蕎麥花海。這是我童年的快樂,少年的勇氣,以及長大後的慰藉。花海的背後,是我的祖國。一、不是人間富貴花我從小就知道,自己不是什麼富貴人家的孩子。我的童年裡最濃墨重彩的顏色,就是大片白色的蕎麥花。我住在一間小小的屋子裡:直接用紅磚堆成的地面、沒有粉刷過的布滿灰塵的牆壁、用硬紙板鋪成的床。一樓地勢低洼,吸引著各種各樣的生物:我一度習慣於在屋門後放上拌了鼠藥的麥粒,沒過幾天就能看到新鮮的老鼠屍體。至於一年四季的各種蟲子,更是我的親密夥伴。小時候一度跟媽媽開玩笑,說我們家是「昆蟲俱樂部」。
  • 風雅龍遊 | 又見蕎麥花鋪雪
    為了給養蜂場上百箱中華蜜蜂提供蜜源,釀製白酒,老友種植了五十多畝的蕎麥。中秋節剛過,老友告知,山上蕎麥花開了,漫山遍野,蔚然一片,甚是壯觀,邀我上山來欣賞美如天仙的蕎麥花。說得我怦然心動,為了一睹久違的蕎麥花芳容,我安排好手頭工作,利用假日驅車三十公裡,不惜舟馬勞頓,翻山越嶺,經過近二個小時的折騰,終於到達目的地。
  • 蕎麥花海,靜謐且迷人~
    眼下,更望湖的蕎麥花已經盛開, 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白居易曾用這樣的詩句 來描寫蕎麥潔美的姿態
  • 與翁源百畝蕎麥花海來一場邂逅
    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村夜》中,描繪了一幅寧靜優美的景象:夜晚,詩人獨自一人出門眺望田野,只見皎潔的月光灑落在一望無際的蕎麥田上,滿地的蕎麥花猶如一片耀眼的白雪,顯得那麼寧靜優美。
  • 南寧附近的這片蕎麥花海開了!走拍照去(高清圖)
    眼下,更望湖的蕎麥花已經盛開,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白居易曾用這樣的詩句來描寫蕎麥潔美的姿態眼下,更望湖裡的上千畝蕎麥花遍野盛開白茫茫一片微風吹拂麥浪滾滾,景色迷人冬日暖陽更望湖四周青山如黛玉牛群散落碧綠的湖水與淺色的黃土、黃綠相間的草地相互輝映相得益彰更望湖旁望野田
  • 朋友,趁桂林暖冬的好天氣,趕快去興安五裡峽賞蕎麥花吧!
    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意境很美,月夜下遠觀蕎麥花,情景卻透露了孤獨寂寞的心情。紅波這一組五裡峽蕎麥花人像暗合詩中的意境,讓人有觀圖如讀詩,賞圖如品景的感覺。蕎麥花的花語是戀人。所以,最好在花開的季節裡帶上你的情人去享受那浪漫;至少或與一幫閨蜜去那裡盡情地嬉戲,臭美、拍照、打卡,才是人生的樂事。資料顯示:蕎麥,別名:甜蕎、烏麥、三角麥等;一年生草本植物,籽實黑色有稜,磨成麵粉可食用。莖直立,高30-90釐米,上部分枝,綠色或紅色,具縱稜,無毛或於一側沿縱稜具乳頭狀突起。
  • 蕎麥「拍了拍」你
    出品:科普中國  監製:中國作物學會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作者:周美亮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作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蕎麥基因資源創新組組長  統籌:程維紅  徐琴  策劃:宋雅娟  張蕃  「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白居易描繪了一片月光下爛漫如雪的蕎麥田
  • 蕎麥花開 (作者文杰)
    蕎麥花開作者.文杰蕎麥花開八月半,遠方同學聲聲喚。又是一年蕎麥花開的季節,前兩年,每到七月底,八月初,海軍同學都會主動與我聯繫,讓我約請我們班的同學去陝北,去定邊看蕎麥花,去參加定邊縣委縣政府舉辦的蕎麥花節。今年是第三屆,今年終於成行了。
  • 花蕎麥,苦蕎麥,蕎麥花開思故鄉
    忘不掉那成片的蕎麥,滿衝滿畈,茫茫一片,望不到盡頭。蕎麥花綻放的時節,散發著淡淡的幽香,似有似無,若隱若現。沒有人會珍惜它,觀賞它,在鄉下人眼裡,那是最後的補救措施,是用來救命的,沒有人會去欣賞她的美。
  • 蕎麥花,油區裡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離井站不遠的梯田上,美麗的蕎麥花開的溫婉、動人。能在初秋,鬱鬱蔥蔥的大山裡,看到成片成片的花海,也讓人生出好多快樂。一層一層的梯田裡,蕎麥花開的清純、燦爛,給初秋的山野無限生機。不論是清晨,還是黃昏,若來到地畔,遠眺芬芳嬌豔的花海,近品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蕎麥花,都能給你不一樣的美麗和情懷。
  • 半坡蕎麥花
    鄉下人並不正經種蕎麥,因為這東西收成薄,顆粒又小,不壓秤。母親偶爾種一些,只是覺得花生收後留出的空地閒著可惜,種別的又接不上茬兒,於是漫不經心地撒幾把蕎麥種子,也不管它,收多收少無所謂。
  • 七首花好月圓詩詞: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賞析: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說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裡變為塵土。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賞析:一叢一叢的秋菊環繞著房屋,看起來好似詩人陶淵明的家。繞著籬笆觀賞菊花,不知不覺太陽已經快落山了。
  • 《風中的蕎麥花》
    作者:王偉寧風,你從遙遠走來黃土地的歌謠一路相伴風,你在彩虹下穿望這北方的田野到處都是花的清香這片神奇的土地啊總是那麼熾熱得愛著她的兒女她用最美的蕎麥花裝裹著每一寸忠誠的汗水風,你從雨後的露珠中吹起秋天的號角你是否等待著沉甸甸的麥穗向你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