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杭大運河,古代中國的黃金經濟帶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古代人工運河,沒有之二,它是蘇伊士運河(長170公裡)的10倍。在古代中國的歷史上,其地位與作用絕對不亞於長城。京杭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流經天津、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和浙江,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千米。
-
京杭大運河,文化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文化大運河京杭大運河,穿過2000多年的歷史,跨過1700多公裡的距離止於杭州。它是課本書籍裡的字字句句,它是歷朝歷代的工程奇蹟,它是穿城而過的悠悠歲月。 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北京、河北、天津、山東、江蘇、浙江六個省市
-
京杭大運河復航提上日程 泰安段全線具備通航條件
京杭大運河在濟寧穿城而過,帶來了千百年的繁榮昌盛,濟寧也因此被譽為「運河之都」。據濟寧市交通運輸局副調研員彭佐軍介紹,目前大運河濟寧段全長210公裡,縱貫濟寧全境,流經梁山、汶上、嘉祥、任城、太白湖新區、魚臺、微山等7個縣區。 得益於航道等級高、沿河基礎配套設施齊全,近幾年濟寧航段基本無堵航事故發生。
-
京杭大運河的歷史與文化
原標題:運河文化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距離最長的運河,被世界公認為與萬裡長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雅大佛塔齊名的最宏偉的四大古代工程,也是其中目前惟一還在利用的工程。資料圖京杭大運河的歷史與文化京杭大運河始建於1289年,工程歷時36年,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四省二市,溝通五大水系,全長1789公裡
-
京杭大運河復航的難點在哪裡?
關於京杭大運河復航的話題,這兩年來已經提出了很多次,至今為止還沒有確切的消息,有人就會問了京杭大運河在技術上有沒有復航的可能,小編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可以復航,港澳珠大橋我們都建設完成了,復航京杭大運河是絕對可能的。
-
京杭大運河復航提上日程 泰安段全線具備通航條件
「可以說,今後一段時期,是山東內河水運發展的黃金時期。」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工作人員介紹說。記者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京杭大運河山東段通航裡程已達到1150公裡,主要集中於京杭大運河主航道及其支線航道,其中主航道濟寧市至蘇魯界段湖東線建成三級高等級航道178公裡。
-
看完才知道,京杭大運河那麼牛
近日2020京杭對話在京開幕,來自京杭兩地的藝術家,匯聚一堂,賞美景、展才藝,共繪京杭大運河圖景。京杭大運河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
京杭大運河德州段有望復航
然而上世紀70年代以來,由於黃河改道,造成河道淤積等原因,歷史上曾貫通山東、連接京津的京杭大運河,如今只有山東濟寧以南到杭州可以通航,黃河以北至京津河道已斷航。如何讓京杭大運河重現1800公裡水道,一直備受運河沿線人們的關注。
-
京杭大運河總長1011公裡,流經6個省、25個地級市
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作為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有著巨大貢獻,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縱貫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
-
京杭大運河「流入」歐洲
京杭大運河「流入」歐洲「2015美麗中國—京杭大運河」歐洲旅遊宣傳推廣活動即將啟程 2014年,京杭大運河成功載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和長城一樣,京杭大運河是最能體現中華民族歷史與智慧的人工工程。
-
騎在京杭大運河起點
騎在運河起點,50、3、1794…… 騎行20多千米差不多3個小時後,來到全長1794千米的京杭大運河起點。騎在運河起點,難免追古溯今。隋之後的唐、元、明、清,都對大運河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延伸和擴展。時光荏苒,京杭大運河漸漸失去它最初的功能。時至今日,起點這裡已經被修成運河森林公園,一個人文和自然景觀結合的絕佳休閒地。騎在運河起點,在沿河修建的蜿蜒小道上,想起了《龍珠》裡連接閻王和界王住處的那條漫長的蛇道。小時候,就很喜歡這種河堤上密林之間的羊腸小道。
-
南北大通道,京杭大運河
筆者認為,有一條河流就是歌詞中的「大河」,她堪比「長江黃河」,貫通南北,即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一者航運,客貨物流不減當年;二者調水,南水北調東線(主)線路,發揮極大作用;三者旅遊,運河文化景觀,滋潤民眾。
-
京杭大運河總長1011公裡,流經6個省、25個地級市
京杭大運河全程可分為七段:(1)通惠河:北京市通州區內,連接溫榆河、昆明湖、白河,並加以疏通而成;(2)北運河:通州區至天津市,利用潮白河的下遊挖成;(3)南運河:天津至臨清,利用衛河的下遊挖成;(4)魯運河:臨清至臺兒莊,利用汶水、泗水的水源,沿途經東平湖、南陽湖、昭陽湖、微山湖等天然湖泊;(5)中運河:臺兒莊至清江
-
京杭大運河荒廢是錯誤
京杭大運河前世今生 京杭大運河,世界上最長、最古老的運河,起自北京積水潭,南至餘杭錢塘江,開鑿自春秋戰國,貫通於隋唐,興於宋元明,自晚清時期因為黃河改道山東截斷運河水北去之路
-
詳解歷史性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不能錯過的景點
這條河就是歷史性的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小編今天要來給大家介紹幾個了解京杭大運河一定不要錯過的景點~其實京杭大運河對於大家來說,我相信肯定是普遍熟知的,在我們的初高中歷史書中都有介紹過。京杭大運河是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工程,是中國歷史的三大奇蹟工程之一。大運河溝通了南北很多地方,為古代經濟的發展,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認識誤區:大運河從南向北流,京杭大運河是隋朝建設的
這兩個朝代就是秦朝和隋朝,這兩項偉大工程是長城和大運河。 對於大運河,北京人說,它是向南流的;天津人說,它有向南流的,也有向北流的;山東人說,它是向北流的;江蘇人說,我們同意天津人的說法。
-
京杭發出共建共享大運河文化倡議
>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以下簡稱「2020京杭對話」)在京開幕。據悉,2020京杭對話是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舉辦的第二屆。本次活動規模再升級,整個系列活動包含「1+8+N」場活動。在當天主論壇暨開幕式現場,國內外政產學研各界嘉賓齊聚,共同為中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建言獻策。活動現場,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杜飛進,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朱國賢,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忻,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作為主辦方代表致辭。
-
世界上運量最大運河:京杭大運河
隨著二通道開通,市區航道將可用於旅遊等,現有京杭大運河(杭州段)堵航、噪音環保等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京杭大運河的開鑿與演變大致分為3期: ①第1期運河。運河的萌芽時期。春秋吳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在揚州開鑿邗溝,以通江淮。
-
大運河-什剎海(京杭大運河)
大運河-什剎海(京杭大運河)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北部與東城區接界,什剎海元代稱積水潭或海子,它的發展和興衰記錄了北京城建設和發展的歷史印跡,對古都經濟、文化的發展影響至深,是元大都城規劃、營建的依託和標尺,元朝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郭守敬主持將通惠河與大運河相接,漕船經由通惠河而順利駛入元大都城內的積水潭,積水潭成為京杭大運河漕運的北終點碼頭,明代以後稱什剎海,周邊寺觀樓臺、府署別業等依湖而建
-
京杭啟動大運河文化帶對話
12月7日至8日,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在浙江杭州舉行。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合作機制框架協議在活動中簽署,今後北京和杭州將輪流主辦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每年一屆。 京杭對話合作機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共同籤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