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方塘智庫區域戰略研究中心
眼前是滿眼綠意的草原,大朵大朵的雲墜在湛藍的天空上,仿佛一伸手就可以觸碰,遠處的柏油路蜿蜒至天際,靜謐悠遠。百裡之間,山路起起伏伏,左右徘徊曲折,駕車行駛在廣袤的張北大地,讓人褪去城市的浮躁,回歸自然的寧靜,心也隨之放空。
這裡是距離北京最近的原始草原、天然的氧吧;聞名世界的「北方絲綢之路」張(張家口)庫(庫倫即烏蘭巴託)商道貫穿張北縣境;這裡有中國大陸十大最美麗公路之一的草原天路,人文、生態、地質旅遊資源豐富,景觀獨特;加上原生態的高原湖泊,張北縣成為京津冀遊客夏日休閒度假的首選之地,是張家口乃至河北的一張亮麗名片。
長期以來,張家口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承擔著生態屏障的重要角色,張北縣為京津生態的維護做出了巨大貢獻。伴隨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有序籌辦,以生態和綠色為要旨的冰雪旅遊產業為張家口的轉型發展帶來全新的價值機遇;京張高鐵的正式通車,更使得張家口融入北京一小時經濟圈,京津冀往西北方向協同發展步入快車道。
在眾多機遇的相互疊加之下,包括張北縣在內的張家口地區積極參與到整個京津冀區域經濟與產業轉型的對接當中,一個文明、生態、綠色、創新的張家口正在加速形成。
張家口新一輪轉型發展中所體現出的新勢能、新機遇、新邏輯,不僅直接構成了當地一系列高起點、精緻化、品質化項目落地的重要背景,而且,在這些增量項目和區域發展之間,也更多的表現出相互賦能、相互促進的邏輯和態勢,國家戰略、區域價值、產業集聚、項目創意等,正在張家口地區形成最佳的協同共振期。
今年6月,格致野舍國際康養度假小鎮項目在張北縣臺路溝鄉後大營灘村正式開工,該項目由中能昊龍集團投資建設,以臺路溝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氣候條件為依託,結合自身「文旅、康養、養老」產業運營商的戰略定位,充分整合自身產業資源,發揮領先的行業運營優勢,打造「旅遊-健康-養老」的全產業鏈集群。加快張北縣臺路溝鄉後大營灘村脫貧攻堅、生態建設、城鎮化和綠色產業發展,推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工作。
按照規劃,項目建成後,將促進後大營灘村基礎設施建設及人居環境改善,為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增加百姓收入,帶動周邊旅遊業發展、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為臺路溝鄉取得脫貧攻堅根本性勝利及實現鄉村振興提供持久的動力。
在我們看來,這樣的具有綜合承載能力的項目的落地運營,對張北這個具有草原音樂節、草原天路等超級IP的京津冀網紅旅遊目的地來講,直接有利於補齊當地文旅、休閒,甚至是康養的產品和服務短板,從而有利於實現地區城鄉一體、文旅產業的轉型升級,並進一步豐富當地的文旅消費IP;甚至可以說,以該項目為代表的一系列新的具有休閒度假和康養性質的新型文旅項目的出現,不僅是河北旅遊產品和服務體系的創新之舉,還將對張家口的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等產生一系列積極影響。
1、充分體現了對中國文旅產業發展趨勢的精準洞察
格致野舍國際康養度假小鎮位於張家口旅遊核心區域,緊鄰草原天路,處於環北京旅遊休閒帶,擁有廣闊的客源腹地。
按照規劃,項目將以現有旅遊市場文化資源挖掘為切入點,基於後大營灘村良好的地文、水文、生物、天文旅遊資源,結合北靠張北縣、南鄰草原天路的區位優勢,秉持產業導入、精準扶貧的工作重心,創新「網際網路+旅遊」運營機制,引入智慧型全域生態旅遊發展理念,探索農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的新途徑、新思路、新業態,通過「兩核兩廊三區」的形式,展現鄉村產業特而精、功能集成聚而合、空間形態小而美、運營機制活而新的智慧型歐洲風情格致野舍。
這一產品和服務規劃的背後,顯然代表了對包括張北和張家口地區在內的中國文旅產業發展新趨勢的精準洞察。隨著全域旅遊時代的到來、帶薪休假制度的普及以及都市人回歸自然、釋放壓力、感受自然文化的需求提升,遊客在旅遊目的地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出行的頻率越來越高,旅遊產品更加向著休閒化、體驗化、主題化、個性化、標籤化、互動性發展。而在市場消費需求旺盛的京津冀地區,周末遊產品或近郊度假遊產品短缺已成為共識,尤其是疫情、空氣汙染、交通擁堵等城市病催生了人們對於休閒、康養的直接訴求。
按照規劃,小鎮將依託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及本土特色,以體驗式旅遊為載體,在還原原生態的基礎上,著重強調遊客的參與性,以其獨特的景觀、養身度假、休閒運動等優勢,強調由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所帶來的極致體驗。而且,覆蓋客群廣泛,規劃的格致野舍康養核心、天湖生態度假核心、群馬河溼地景觀廊道、馬連渠河溼地景觀廊道、越野拓展區、田園牧歌區、叢林野奢區中,既有適合親子一族的自然課堂、魔幻光影森林、熱氣球營地,也有適合銀髮市場的湯泉、高原藥膳、田園茶室等等。
另外就是,無論是從區域旅遊的整體發展角度而言,還是從借力張北乃至張家口地區既有的強勢IP和主力產品角度來看,都意味著該小鎮在區域聯動上大有可為,所以,格致野舍國際康養度假小鎮從一開始就致力於與草原天路景區形成相互補充,在極大地提升張北縣文化旅遊綜合承載力的同時,還將共同為遊客提供更加多元和更加高品質的文旅消費需求。此外,再加上崇禮滑雪、暖泉古鎮、張北音樂節等旅遊IP的吸引力,使得張北地區有望成為面向整個張家口甚至周邊地區的旅遊目的地和集散地。
還有就是,眾所周知,季節性是北方景區所面臨的一大難題,尤其是一到冬天,旅遊產品較為單一。而格致野舍國際康養度假小鎮全季、全時康養度假目的地、全年旅遊產品的屬性,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北方旅遊資源短缺的不足。比如,按照規劃,天湖生態度假核心春有湖畔花海、夏有皮划艇訓練營、秋有高端漁獵、冬有冬捕表演,將進一步豐富張家口的文旅業態。
當然,我們也注意到,縱觀國內的主題小鎮,大多是封閉式的,其產品、服務與周邊的核心景區、園區的關聯度並不高,存在「千鎮一面」的現象。在打造產品及服務方面,小鎮如果缺乏核心吸引物及主題文化吸引力,將有可能在後期存在核心主題與產品一致性不足與延續性乏力的問題。
因此,以格致野舍國際康養度假小鎮為代表的主題小鎮,在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先天優勢的前提下,需要進一步明晰自身的吸引力優勢,根據地域特色和目標客群需求,將旅遊產品的轉型升級與精品化打造持續進行下去,並且以開放的姿態積極與區域形成聯動,以期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而且,從一開始就應該綜合考慮到,不僅要吸引遊客來到當地消費,並且要通過發達的網際網路體系獲取更大半徑的消費市場,打通產品、服務以及消費場景,全域、全時、無邊界思考區域文旅產業的創新、轉型與發展。
2、致力於打造中國產業扶貧的樣板之一
張北縣素有「壩上重鎮」之稱,它處於華北內地連接內蒙的咽喉地段,是我國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戰略要衝;它是跨越兩省、通達六縣的重要交通樞紐。如今,高鐵網、公路網的快速發展帶動了雙休日往返的周邊遊的火爆,也使張北縣進入到新的價值重估時代。而這背後不僅僅是生態環保、文旅融合的邏輯,更關乎資源型城市張家口的產業轉型、區域協同發展的未來。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張家口等冀北地區由於負有為首都保護水源和生態的特殊使命而被國家實行限制開發政策,長期被「邊緣化」,甚至成了「環北京貧困帶」的一部分。而張北縣更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河北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重點縣,由於地理條件較差,村落分散,空心化與老齡化嚴重,自身產業基礎長期較弱,外部產業導入和內生動能培育更是曾經長時間受到制約。
2017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張北縣農村考察調研。在詳細了解全村脫貧工作後,他強調,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做好這項工作,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準」這盤棋,做到扶貧對象精準、扶貧產業精準、扶貧方式精準、扶貧成效精準;要因地制宜探索精準脫貧的有效路子,多給貧困群眾培育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多給貧困群眾培育可持續脫貧的機制,多給貧困群眾培育可持續致富的動力;要把扶貧開發、現代農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
所以,張北格致野舍國際康養度假小鎮項目的另一個直接背景是,中能昊龍積極參與到「萬企幫萬村」行動中來,以產業分布區域為重點扶貧對象,精準發力助推張北縣脫貧攻堅,用實際行動踐行企業承諾,致力於通過該項目的打造,引入智慧型全域生態旅遊發展理念,探索農業、康養、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的新途徑、新思路、新業態。
為推動當地產業化發展,中能昊龍將投入大量資金與技術,通過技能幫扶、就業幫扶等手段,從科技發展、酒店休閒、本土文化、旅遊發展、養老養生等五大引擎全面拉動區域經濟聚合發展,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生動力,讓更多的群眾享受到企業帶來的實惠。
根據世界旅遊組織的數據顯示,旅遊業每增加1個直接就業人員,社會就可以增加5至7個就業機會。而按照格致野舍國際康養度假小鎮的規劃建設,將新增就業直接服務人員約155人、帶動就業機會約770人,並致力於實現旅遊活動不誤農時,農業生產和旅遊服務兩不誤。
此前,中能昊龍曾多次深入村中調查,發現養雞投入少、見效快,於是投資為當地貧困戶收養優質雞苗,後期進行科學化養殖,並派出企業技術人員為養殖戶提供技術保障,農場、排放、去汙、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從幼苗到整個養殖過程、加工、供應鏈的全產業鏈輸出,解決了後大營灘村、黑土溝村和大窪村等幾個貧困村的貧困家庭養殖的後顧之憂。
中能昊龍還與張北縣籤署了以產業扶貧為核心的全面合作協議。協議涵蓋了近12000畝耕地、草地、林地以及異地搬遷安置後的村集體建設用地。中能昊龍將以產業扶貧助力推動該地區脫貧攻堅戰和持久戰,努力實現「四全四金」(規劃全覆蓋、土地全流轉、有勞動能力的全就業、沒有勞動能力的全救助,股金、現金、租金、薪金)的舉措和目標,實現該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扶貧工作。
中能昊龍的邏輯是,村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精準扶貧要因需幫扶、因人施策、因戶施策,並且與當地的特色產業相結合,積極引進優質的外部資源,利用市場化的手段為鄉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通過「造血式」的產業扶貧,帶動大批貧困人口一起發展,幫助村民逐步實現脫貧致富。
「只有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幸福感和創造力,才能使鄉村真正振興起來。」中能昊龍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
參考資料:
《習近平春節前夕赴河北張家口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人民網-人民日報,2017.1.25
《中產階層旅遊:中外旅遊目的地案例分析》,王笑宇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