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講我們接著學習左偏旁:兩點水、三點水、絞絲旁、女字旁、反犬旁、火字旁和弓字旁。
1.兩點水
書寫要領:上點為右點,收筆向左下方順勢帶出,以便與下一筆呼應;下點用挑點,逆鋒入筆,向右上方挑出;兩點要寫得精緻緊湊而相互照應。注意兩點並不在一條直線上,而是下點少向左側錯一些。例如「冰」、「凝」字。
2.三點水
書寫要領:上兩點用右點,但要有所變化,特別是第二點的變化較大;第三點用挑點,三點要承接呼應,第二、三點甚至可連在一起;注意三點水並不在一條直線上,而是形成了一個略帶弧度的左包右形狀。例如「池」、「海」字。
3.絞絲旁
書寫要領:第一個撇折要斷開來寫,第二個撇折連在一起,第三筆點畫用右點,也可用撇點以承接下一筆;底部三點基本等距離排列,向右上方傾斜;三點可隨機組合,自然變化。例如「經」、「終」字。
4.女字旁
書寫要領:撇點的撇畫乾淨利索,且角度向下較大,緊接長點;第二筆撇畫的前半部分與第一筆撇畫基本趨於平行,後半部分則向左撇出;最後一筆長提向左伸出,收筆與第二筆撇畫的起筆相接。整體要寫的左邊舒展,右邊緊湊。例如「如」、「始」字。
5.反犬旁
書寫要領:先寫短撇,切鋒入筆,再寫彎鉤;歐體的彎鉤上半部折筆明顯,接近90度角;在彎鉤中間偏上的部分再寫第三筆短撇,注意兩個撇畫的角度並不一致,第一撇略向左上,第二撇略向左下。反犬旁要寫得瘦窄,忌肥厚,以便為右半部分騰出位置。例如「猶」字。
6.火字旁
書寫要領:第一筆用右點,或者用挑點;第二筆用撇點,比第一筆位置略高;豎撇逆鋒入筆用力下行,穩穩撇出;最後一筆由撇畫變為右點,以便為右半部分騰出位置。例如「灼」字。
7.弓字旁
書寫要領:第一筆橫折自然寫出,第二筆橫折的折角略大一些,第三筆橫折鉤略帶弧形;注意兩點:一是三個橫折的開口度均有變化,分別為中、小、大;二是三個橫折一個比一個靠左,整體呈右傾形狀。弓字旁要寫的瘦長,忌肥厚。例如「引」字。
小結:以上七個偏旁看上去各不相同,然而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它們有一個共性,就是曲中求直。這也是我們寫好這類偏旁以及相關漢字必須要掌握的。
書法知識
蘇軾和黃庭堅不僅是北宋的文學家,也是著名的書法家,兩個人的書法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不過風格卻不一樣。我們看兩位大師的一番帶有調侃意味的對話就明白了。蘇軾說,黃庭堅的書法像「死蛇掛樹」,黃庭堅「回敬」道,那您的書就像「石壓蛤蟆」啦。其實,傳說這兩個詞語都出自王羲之的話。「死蛇掛樹」指的是字形較長,一不留神就會顯得綿軟無力;「石壓蛤蟆」指的是字形較扁,較胖,似乎喘不過氣。其實,從兩人的對話中,我們恰恰看到了他們各自不同的書法風格。需要說明的是,蘇黃因為深厚的文化修養,書法都是富有神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