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網友問:在臨摹《曹全碑》字帖時發現一個問題,同一個偏旁部首有不同寫法,例如豎心旁就有多種寫法,對於初學者到底該以哪種寫法為參考呢?
麓風軒認為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題主還是善於觀察的。《曹全碑》中同一個偏旁的不同寫法確實存在,這恰恰是好事,初學者應按照拓本上的字型將各種寫法都學會。
一、同一偏旁多種寫法的歷史成因
隸書是從篆書演變而來,從隸書開始逐步奠定了楷書的偏旁部首的形態,但是還不完全成熟,在某些寫法上殘留了篆書的特點。如下列圖中列舉的「豎心旁」、「草字頭」、「金字旁」等,存在不止一種寫法,有的接近楷書,有的還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篆書的形態。這是同一偏旁多種寫法的歷史成因,不足為奇。
《曹全碑》「節」字
《曹全碑》「萬」字
二、多種寫法更體現了藝術之美
每一種書體都體現了文字演變的過程。《曹全碑》在某些偏旁部首上的不完全規範統一,正是這種文字歷史演變的真實反映,也恰恰體現了漢隸之美。作為書法藝術來說,恰恰不要太規整劃一,如電腦字庫中的隸書形成模式化以後,其藝術性與漢隸相比則大打折扣。
《曹全碑》「慘」字
《曹全碑》「性」字
三、多種寫法豐富了隸書形態和表現力
從筆法表現上來說,同一種筆畫、偏旁部首具有多種寫法,反而豐富了藝術表現力。在一篇書法作品當中,若出現相同漢字或相同偏旁部首,書寫者要儘量採用不同寫法,以避免雷同。因此,《曹全碑》上的多種字型,這恰恰是好事,應該都要學會。
《曹全碑》「鐸」字
《曹全碑》「」字
希望以上回答對書友們有所幫助。
更多書法技巧與精彩內容,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