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字帖:曹全碑

2020-12-10 騰訊網

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完碑》。東漢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縱253釐米,橫123釐米。碑陽20行,行45字,碑陰題名五列。藏西安碑林。

此碑為漢碑中極負盛譽者。其結字勻整,秀潤典麗;用筆方圓兼備,而以圓筆為主,風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漢隸成熟期飄逸秀麗一路書法的典型。《曹全碑》不僅字寫得美,而且石質堅潤,刻工精良,所以歷千餘年而字口清晰,稜角分明,在漢碑中少有如此完好的。此碑對後世影響很大,臨習者甚多,但有的人只注意其流美灑脫的一面,忽略了它同時還有端莊沉勁的一面,故往往失之於俗豔而不能得其真髓。是碑自明郭宗昌《金石史》及趙崡《石墨鐫華》始見著錄。郭宗昌跋云:「此方出最初拓也。止一『因』字半闕,其餘鋒鋩銛利,不損絲髮。因見漢人不獨攻玉之妙,渾然天成,琢字亦毫無刀痕。以餘平生所見漢隸,當以孔廟《禮器碑》為第一,神奇渾璞,譬之詩,則西京;此則風贍高華,如建安諸子。譬之書,《禮器》則《季直表》,此則《蘭亭序》。」又評碑陰「書法簡質草草不經意,又別為一體。益知漢人結體命意,錯綜變化,不衫不履,非後人可及。」趙崡亦盛稱:「碑文隸書遒古,不減《史卒》(《史晨》)、《韓勑》、(《禮器》)等碑,且完好無一字缺壞,真可寶也。」(《石墨鐫華》)孫退谷謂:「《曹景完碑》萬曆間始出郃陽土中,惟一『因』半缺,餘俱完好。且字法遒秀,逸致翩翩,與《禮器碑》前後輝映,漢石中之至寶也。」(《庚子消夏記》)。清萬經評此碑:「秀美生動,不束縛,不馳驟,洵神品也。」

釋文:君諱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也,其先蓋周之冑,武王秉幹之機,翦伐殷商,既定爾勳,福祿攸同,封弟叔振鐸於曹國,因氏焉,秦漢之際,曹參夾輔王室,世宗廓土斥竟,子孫遷於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風,或在安定,或處武都,或居隴西,或家敦煌,枝分葉布,所在為雄,君高祖父敏,舉孝廉,武威長史,巴郡朐忍令,張掖居延都尉,曾祖父述,孝廉,謁者,金城長史,夏陽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鳳,孝廉,張掖屬國都尉丞,右扶風隃糜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父?,少貫名州郡,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君童齔好學,甄極瑟緯,無文不綜,賢孝之性,根生於心,收養季祖母,供事繼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禮無遺闕,是以鄉人為之諺曰:重親致歡曹景完,易世載德,不隕其名,及其從攻,清擬夷齊,直慕史魚,歷郡右職,上計掾史,仍闢涼州,常為治中,別駕,紀綱萬裡,朱紫不謬,出典諸郡,彈枉糾邪,貪暴洗心,同僚服德,遠近憚威,建寧二年,舉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馬,時疏勒國王和德,弒父篡位,不供職貢,君興師徵討,有率膿之仁,分醪之惠,攻城野戰,謀若湧泉,威牟諸賁,和德面縛歸死,還師振旅,諸國禮遺,且二百萬,悉以簿官,遷右夫風槐裡令,遭同產弟憂棄官,續遇禁網,潛隱家巷七年,光和六年,復舉孝廉,七年三月,除郎中,拜酒泉祿福長,訞賊張角,起兵幽冀,兗豫荊楊,同時動,而縣民郭家等,復造逆亂,燔燒城寺,萬民騷擾,人褱不安,三郡告急,羽檄仍至,於時聖主諮諏,群僚鹹曰:君哉,轉拜郃陽令,收合餘燼,芟夷殘,絕其本根,遂訪故老商量,?艾王敞、王畢等,恤民之要,存慰高年,撫育鰥寡,以家錢糴米粟,賜盲,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藥神明膏,親至離亭,部吏王宰、程橫等,賦與有疾者,鹹蒙瘳悛,惠政之流,甚於置郵,百姓襁負,反者如雲,輯治廧屋,市肆列陳,風雨時節,歲獲豐年,農夫織婦,百工戴恩,縣前以河平元年,遭白茅谷水害,退於戊亥閒,興造城郭,是後舊姓及修身之士,官位不登,君乃閔縉紳之徒不濟,開南寺門,承望華嶽,鄉明而治,庶使學者李儒、欒規、程寅等,各獲人爵之報,廓廣聽事官舍,廷曹郎閤,升降揖讓朝覲之階,費不出民,役不幹時,門下掾王敞,錄事掾王畢,主簿王歷,戶曹掾秦尚,功曹史王顓等,嘉慕奚斯,考甫之美,乃共刊石紀功,其辭曰:懿明後,德義章,貢王廷,徵鬼方,威布烈,安殊荒,還師旅,臨槐裡,感孔懷,赴喪紀,嗟逆賊,燔城市,特受命,理殘圯,芟不臣,寧黔首,繕官寺,開南門,闕嵯峨,望華山,鄉明治,惠沾渥,吏樂政,民給足,君高升,極鼎足 中平二年十月丙辰造。

全拓圖

局部

相關焦點

  • 漢隸《曹全碑書法全集》1.2版
    《書法全集》 《曹全碑書法全集》1.2版新增歷代書法家2篇高清圖文等內容。 我們力爭做到史上最全,如有遺漏與錯誤懇請帖友補充與指正! 近日公眾號改變了推送規則,時間線被打亂了。如果您沒有將我們設為星標或經常點文章底部的「在看」,我們的推送可能會淹沒在您的訂閱列表中。
  • 初學書法從隸書入手,應該選《曹全碑》還是《張遷碑》呢?
    初學書法,可以從隸書開始學習,較容易入手,至於應該學習哪個經典範本,學習者首先要對自己有明確的定位,你的性格特點是什麼,比較柔弱還是剛強?比較大方還是內向?最主要的是你的審美眼光,你喜歡《曹全碑》,還是《張遷碑》?
  • 白石教你《曹全碑》·並
    作 者 提 示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是東漢王敞等人為郃陽令曹全紀功頌德而立。曹全碑立於東漢靈帝中平二年,即公元185年。碑高253釐米,橫寬123釐米。
  • 隸書學習必經之路,曹全碑入門,鮮于璜碑脫俗
    大部分書法初學者都會將曹全碑作為入門的書法字帖,學好隸書筆法,感受隸書的魅力,但是學到一定時間以後,就會進入瓶頸,發現自己的字越寫越俗,完全進行不下去了。這個時候你應該換一個進攻方向,選擇更加稚拙的古帖,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那應該選擇哪一本字帖呢?書法專家介紹,這本《鮮于璜碑》非常適合這個階段的你。《鮮于璜碑》全稱《漢故雁門太守鮮于君碑》為漢隸中方筆流派的典型代表碑陽書風方整樸厚,碑陰真率稚拙。
  • 書法答疑:漢隸《曹全碑》同一偏旁部首有二三種寫法該怎麼辦?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網友問:在臨摹《曹全碑》字帖時發現一個問題,同一個偏旁部首有不同寫法,例如豎心旁就有多種寫法,對於初學者到底該以哪種寫法為參考呢?《曹全碑》中同一個偏旁的不同寫法確實存在,這恰恰是好事,初學者應按照拓本上的字型將各種寫法都學會。
  • 漢隸曹全碑拓本高清字帖欣賞,31幅高清大圖特寫,學隸書的好帖
    小編學隸書首選的就是《曹全碑》,曹全碑裡的變化還是挺多的。雁不雙飛應該只是指橫畫,橫與撇捺共用的時候還是有雙飛的,曹全裡的「居」字就出現了不止一次的雙飛。我練隸書是為了寫章草,但曹全碑、禮器碑、韓仁銘等名碑練了許久,卻一直找不到兩種書體在筆法上的共同點。
  • 東漢《曹全碑》高清大圖快快收藏,學習書法的超級福利!
    《曹全碑》是學習書法的一本很好的入門字帖,以下我們從名家品評、藝術特色和臨習提要簡單的介紹一下:一、名家品評《曹全碑》清代書論家對《曹全碑》多有評述:孫承澤:「字法遒秀逸致,翩翩與《禮器碑》前後輝映,漢石中之至寶也。」
  • 《曹全碑》|漢石中之至寶,尤耐玩賞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立於東漢靈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丙辰造。此碑無額,出土於明萬曆初年陝西省陽縣舊城華裡村,清康熙十一年後,碑身出現裂痕。曾埋於渭水沙磧中,未經風雨的剝蝕,雖不免少有風損,但字形輪廓及筆畫的起訖用筆都仍清晰。
  • 《曹全碑》秀雅之美,臨學全攻略,助你打通關!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是中國東漢時期重要的碑刻,立於東漢中平二年 (185)。碑高約1.7米,寬約0.86米,長方形,無額,石質堅細。碑身兩面均刻有隸書銘文。如何系統全面的臨學《曹全碑》呢?2、把《曹全碑》的形式美上升到意境美有人把《曹全碑》稱為漢碑中的林黛玉,天生麗質,優雅大方,神採奕奕。
  • 高清字帖 |《爨龍顏碑》
    《爨龍顏碑》與東晉《爨寶子碑》並稱為「二爨」,歷代為世人重視。   碑額上部浮雕青龍、白虎、朱雀。下部正中有穿,左右刻日、月;日中有爨烏, 月中有蟾蜍。中間刻「宋故龍驤將軍護鎮蠻校尉寧州刺史邛都縣侯爨使君之碑」。碑陽左邊刻清阮元、邱均恩、楊爨三跋及「道光七年知州張浩建亭」字 1行。
  • 書法自古碑帖兼學,為什麼清代要提出「碑學」?
    書法自古碑帖兼學,為什麼清代要提出「碑學」?碑學雖然是清代乾嘉年提出的概念,但是,事實上在漢唐時代已經是普遍盛行的書法學習方法。而帖學起碼唐代也已經盛行了。例如杜甫給外甥李潮的詩《李潮八分小篆歌》中說:「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的記載,說明唐代早已有用棗木刻制的書法帖子了。
  • 現代隸書學習的優質字帖,曹全碑的書風,漢簡雙書,結字古色古香
    但是隸書在今天依舊備受歡迎的書法字體。隸書結體扁平、工整、精巧。到東漢時,撇、捺等點畫美化為向上挑起,落筆輕重頓挫富有韻律變化,具備了現代美學意義上的「書法藝術美」。風格也日趨多樣化,頗具藝術欣賞審美價值。隸書同楷書和大小篆一樣,都屬於正體,隸書由篆書演變而來,楷書和行書草書是當前應用最廣泛的字體,並且他們的許多運筆方法都是由隸書演變而來的,有的與隸書相似。
  • 書法愛好者的臨摹貼,唐代顏真卿的楷書《多寶塔碑》
    書法是文字表現的藝術形式,書法藝術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古往今來,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現代人雖然依靠電腦打字為主,但是書法並不光是書寫功能,還可以修身養性。
  • 淺談書法碑學與帖學的重要性
    書法,是一門承載歷史文化的藝術,它有著記載我國悠久歷史的傳承。從最開始的符號記載,再慢慢地形成了漢字。再到後來蒙恬發明了毛筆,把文字書寫在竹木或絹帛上,就有了書法。書法作品按歷史傳承分為碑學和帖學,什麼是碑學?如皇帝記載功績立碑,派人在石頭上刻寫文字,其文字很精美。
  • 隸書《曹全碑》的筆畫特點
    隸書《曹全碑》的筆畫特點 《曹全碑》用筆方法直接承襲秦代
  • 《曹全碑》:看縣令曹全「徵疏勒、遭黨錮、除黃巾」的激揚人生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或《漢郃陽令曹景完碑》,又稱《曹景完碑》,東漢靈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於郃陽縣(今陝西省合陽縣),明萬曆初年(1573年後)於郃陽縣舊城掘地得之,後移存於縣孔廟。1956年移入西安碑林,保存至今。碑高253釐米,寬123釐米,碑陽20行,行45字。出土時狀況完好,唯一「因」字半殘,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後斷裂。
  • 西安碑林博物館曹全碑拜遊札記附視頻
    東漢《曹全碑》字體流宕俊美,是我國現存漢碑中最完好的,獨具風貌的稀世精品。《曹全碑》可謂漢碑之典範,刻立於東漢中平二年(185)。明萬曆初年,出土於陝西郃陽縣。1956年入藏於碑林博物館,是館藏保存最完好的漢代名碑。
  • 經典:圓潤秀美的漢隸,《曹全碑》高清明代拓本欣賞(上)
    一、前言《曹全碑》是東漢時期的一塊碑刻,他的名字有許多,《曹全碑》的全稱是《漢郃陽令曹全碑》或《漢郃陽令曹景完碑》,又被人稱作《曹景完碑》,我們通常是叫它《曹全碑》的。這塊石碑記載了當時曹全領兵鎮壓黃巾軍的故事。碑身高有二百七十二米,寬度有九十五米。《曹全碑》是漢代隸書的經典代表作之一,他不同於其他隸書的渾厚拙樸,具有圓潤秀美的風格特點。線條流暢而自然,十分精美,由於《曹全碑》碑身保存的比較完好,碑刻工藝也非常的精緻,所以歷來被學習隸書的人當作學習的範本之一。
  • 「碑學」、「帖學」、「碑學派」、「帖學派」自己學得是什麼書法
    今天來聊一聊「碑學」和「帖學」。很多朋友在剛開始學習書法的時候,一直不太明白自己學習的字帖,到底是屬於「碑學」還是「帖學」,其實「碑學」和「帖學」都有兩種解釋。書法有雲第一種解釋:「碑學」和「帖學」的原意1、「碑學」的原意「碑學」的原本意思是指考訂和研究碑刻源流、時代、體制、製法、文辭內容、拓本真偽和書寫特點等的學問。
  • 憶白文化用品:字帖知識知多少?這些你都了解了嗎?
    「可以給我推薦一本適合初學者的字帖嗎?」「《顏勤禮碑》什麼版本比較好?」「哪個出版社出的《禮器碑》更好?」「我學《多寶塔》應該買原來大小的還是放大版的呢?」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很多人對練字雖然滿懷熱情,但其卻並不了解字帖,所以今天憶白文化用品就打算和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字帖的相關事宜,有興趣的消費者,可千萬不要錯過哦~(1)什麼是字帖?字帖,是一種學習書法的範本,也是傳播中國書法的主要載體,共有三種:墨本、碑本、摹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