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和家長一同忽略的這項口頭作業,在考試中,難到很多孩子

2021-01-11 小小作文老師

語文老師布置的作業會有這樣一項:把課文內容講給家長聽。但是家長們往往會忽略這個作業,認為這項作業無關緊要。

其實講故事是鍛鍊孩子對整篇內容的概括能力。

在小學語文試卷閱讀理解中,這類型的題經常遇到,典型的題型:本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或者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概括,其實就是把一個長故事變成短故事的一個過程,但是要確保原先的故事走向不受影響。

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保險的方法是刪減法,把過多的細節刪減掉,留下主要的部分。

範文示例:

語文口頭作業,在牛肚子裡旅行,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第一篇:內容較長

青頭和紅頭是一兩隻蟋蟀,他們是好朋友。

有一天他們玩捉迷藏,紅頭藏在草堆裡。這時一頭大黃牛走來,連紅頭帶草一起吃進肚子裡。

紅頭害怕極了,青頭跳上牛身上安慰紅頭:一定要避過牛的牙齒。紅頭還沒有做出回應,就被牛吃到了肚子裡。

青頭隔著肚皮告訴紅頭,牛有四個胃,只有最後一個胃是用來消化的,牛在休息的時候會把前三個胃裡的食物重新送回嘴裡,這時你就可以趁著這個機會跑出來。

紅頭聽了青頭的話回到牛嘴,可是他一動也不動,已經沒有力氣了。

青頭趁機在牛鼻子裡撓癢,大黃牛打個噴嚏,把紅頭噴了出來。

就這樣,青頭用自己的智慧救了紅頭這個朋友。

第二篇:內容較短

青頭和紅頭是兩隻蟋蟀,他們在玩捉迷藏的時候,紅頭不小心被大黃牛吃進了肚子裡。

青頭百般安慰紅頭,並且告訴紅頭一定要避開牛的牙齒,被吞進牛肚子後,要趁著牛反芻的時候趕緊跑出來。

紅頭聽了青頭的話,果真逃離險境,兩個好朋友又重新在一起啦。

相關焦點

  • 家長吐槽孩子作業 買了印表機全家齊上陣
    「我上完課後先口頭布置一下,放學前再安排學生寫黑板上,最後放學回家後再往QQ群裡發一遍。」他說,布置作業是目前家校QQ群最主要的功能。為了列印作業家裡買了印表機QQ群布置作業方便快捷,但它的出現也給家長帶來了困擾和煩惱。最明顯的一點就是作業列印。「這個確實有點招家長煩。」
  • 英媒:陪孩子寫作業氣到內傷?看英國華人家長咋做
    據英國《華聞周刊》報導,最近一篇關於中國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文章受到關注,原因並不是陪孩子學習這一現象,而是家長在陪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的焦慮與憤怒情緒,甚至危及到了生命驚訝之餘,也不得不反思究竟該如何引導和指導孩子?家長究竟為什麼生氣,無非就是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以及達不到家長的預期。那英國家長又會怎樣呢?華聞君採訪了幾位居英華人家長,聽聽他們和孩子在學習這條路上是怎麼走過來的。
  • 孩子作業用PPT家長求助 小學親子作業成"家長劫"?
    一份手工作業就能讓家長頭疼孩子嘆氣?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發現一半以上的家長曾因德育作業而煩憂,對此,不少小學回應稱,學校布置的德育作業一般是比較簡單的,一些較難的手工作業只是個別現象而已,家長應當利用和孩子做作業的機會,促進親子關係。
  • 家長輔導孩子作業不生氣,避免家裡「雞飛狗跳」,一起做佛系家長
    你說這樣的孩子,怎能不讓家長操心呢!一位朋友向我吐槽說道:「孩子今年上二年級,現在孩子在線上開學了,我每天也有一部分工作需要做,每到上課時,給孩子調好上課頻道。課後老師會布置一定量的作業,每到下午檢查孩子作業的時候,發現他的語文錯別字特別多,讀課文時結結巴巴,數學題,10道題能做錯一半。
  • 孩子做作業速度很慢,老是在磨蹭,作為家長該怎麼辦
    首先,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要了解磨磨蹭蹭的原因。孩子做作業晚,喜歡磨磨蹭蹭,總是伴隨著一些異樣的行為,例如,做問題好幾次咬筆尖,例如做小問題用橡皮擦幾次,比如在做作業的期間一分鐘去廁所好幾次,所有的異常行為都會發出他(她)不想做作業的強烈信號,電視節目和其他妨礙因素都會向孩子「招手」。
  • 孩子作業要不要家長檢查?泉州家長和老師有話說
    可是有些家長去接孩子,拿起手機就拍,拍完還發到家長群裡。孩子知道後,連作業都不抄了,問到作業直接說『不知道,你在群裡看一下』,這就不好了,變成家長得跟在孩子後面包辦大部分東西。家長累,孩子也變懶了,還覺得理所當然」。
  • 小學生家長痛恨的手抄報作業,竟然直接關係到孩子的學習能力?
    「手抄報」作業的煩惱和一位爸爸聊天,說起孩子孩子平時和假期的手抄報作業,他特別煩惱:老師經常留各種各樣的手抄報,什麼科學小報、數學小報、語文小報、足球小報、古詩小報、健康飲食小報、關于于學習計劃的小報,孩子根本就不會做,都得家長幫助設計,這樣的作業到底是留給孩子還是留給家長的?
  • 張彩虹:給孩子加作業,孩子就是不聽怎麼辦?
    當孩子對作業產生厭惡了,那麼想要他的成績再有所提升,就已經是天方夜譚的事了。危害三:激發孩子磨蹭的心理當然,除了以上情況外,還有一個情況,那就是有的家長給孩子加作業後,短期內見效比較明顯,孩子明顯做熟練並且考試的分數也提高了。
  • 媽媽輔導作業,一耳光打落孩子乳牙到氣管,教孩子真難!
    媽媽輔導作業,一耳光打落孩子乳牙到氣管 晚上十點過,一位媽媽還在輔導孩子作業,再想到第二天還要讀書上課,一氣之下給孩子一巴掌。沒想到的是孩子經這一下,把快脫落的門牙打了下來,而且還吞了下去,進入到氣管裡。後來在醫院裡通過手術才將牙齒取出,經此一嚇,媽媽表示以後再也不打孩子了。
  • 【熱議】初三孩子寫作業到凌晨3點 家長怒撕卷子
    「撕卷門」風波迅速從一名家長的憤怒上升到整個社會對「學生要升學還是要身體健康」這一話題以及當前教育體制的大討論。記者在採訪中注意到,大家的觀點雖然不盡相同,但硬要在「孩子健康」和「升學」中進行選擇,大部分人都表示「很難受」。畢竟,這關係到孩子們的未來。
  • 海底撈輔導小學生作業:家長必須在期末考試前知道這三個真相
    雖然海迪勞的服務員家教小學生作業,這樣的場景看起來很搞笑,事實上有真相是三個家長必須知道的。這三個真相恰恰反映了家長在孩子學習中經常忽視的三個問題,如果我們真的解決了這三個問題,孩子們就很難好好考慮自己的成績了!【2】布置作業的時間和地點。
  • 小學語文中最簡單的一項作業,老師和家長卻都忽視了它的作用
    語文教學中,有一項作業幾乎貫徹始終,尤其是小學階段,那就是組詞。每個老師,在布置生字作業時,都不會忽視這一項。但是,很多人都會忽視這項作業的作用及意義。一,由簡入難。小學低年級階段,考查的主要是學生的識字量及書寫,所以,組詞上也有側重。書面組詞,要注意筆畫數,難以書寫的詞,儘量迴避,組詞儘可能選擇筆畫少的,或者選擇本年級會接觸的生字,即使是重複工作。這對未來的語文考試幫助很大。
  • 中小學將新增兩個假期,家長紛紛抱怨:孩子減負,家長增負
    曾經年少的我面對一堆堆像山一樣的作業時,心中無比的惆悵和掙扎,作業什麼時候才能夠寫完,假期什麼時候能夠到來。好不容易度過了魔鬼的期末考試,寒暑假終於來了,本想著可以天天打遊戲,不早起,寒暑假鍛鍊身體,好好放鬆放鬆,卻再一次被現實給打敗。
  • 家長更應該陪孩子完成家庭作業!
    第一二類人才可遇不求,基本上屬於先天型的人才,但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培養成第三類人才。一部分人嘗到了知識的力量一些有錢人是因為自己嘗到了知識創造財富的力量,另一些有錢人因接觸到了上層階級很多有知識的人,感受到了知識的力量,所以他們捨得為下一代的教育投入時間和金錢。
  • 孩子寫作業寫到晚上11點,家長應該怎麼辦?
    記得我過去提到過有些孩子在小學階段寫作業就會寫到晚上十一點,甚至十二點的情況,有些夥伴不大相信。這種情況實際上是非常不好的一種狀況。為什麼這種狀態不好呢?且聽我一一道來。第一,孩子的身體生長發育比孩子的作業更重要。
  • ...新城 · 心靈之約】家庭教育 | 孩子做作業,家長做什麼?(下篇)
    孩子不認真寫作業的原因有很多,家長也要學會管控自己的情緒,思考背後的原因。 1.專注力時長不足。7~10歲的孩子可連續集中注意力20分鐘左右;10~12歲的孩子注意力可集中25分鐘左右;12歲以上孩子注意力可集中30~40分鐘。有趣的事物和任務能延長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疲勞會加速注意力的衰退。孩子不能認真寫作業,首先可能是專注力的時長不足以支撐作業完成。
  • 你家孩子不寫作業怎麼辦?這些妙招讓孩子高質量完成作業
    作為一個老師兼家長,我深知孩子的作業不管對孩子還是家長來說,都是一件頭疼的事情,因為不愛寫作業的學生真是太多了。今天,我把自己的個人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1、創造「學習小天地」「學習小天地」就是一個相對安靜獨立的環境,孩子寫作業時,家長不要來回走動,大聲喧譁,不要分心玩手機或其他電子產品。
  • 孩子離家出走只因不想寫作業,民警提醒家長要引起重視
    民警把小女孩帶回所後,詢問其家長信息,小女孩一開始還不肯說,就嘟囔著:我不要回去,回去又要寫作業。得知小女孩是因為逃避寫作業才離家出走,張海偉便耐心地跟小女孩分析獨自出走可能會面臨的危險,在逐漸消除孩子的牴觸心理後,小女孩終於說出父母的聯繫方式,民警立馬與女孩家屬取得聯繫。隨後,小女孩父母匆忙趕到派出所。
  • 孩子無法按時完成作業怎麼辦?這些方法你肯定忽視了(家長必看)
    作業作為孩子一天學習的最後環節是鞏固知識,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發展智力的重要途徑,但是很多家長對孩子的作業問題很頭痛,不知道如何指導,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家長應該如何幫助他。首先家長應當明確一個概念,做家庭作業是孩子處於主體狀態下的一種獨立的學習活動,但是對於很多小學生來說,他需要成人的指導和配合,這就要求家長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提供力所能力所能及的幫助。
  • 睡覺前,和孩子聊天還是講故事?很多家長都做錯了
    根據美國加州大學研究發現,家長睡覺前20分鐘跟孩子聊天,他們的語言能力將會得到很大提升,從而能刺激大腦發展。關於這項研究,他們追蹤調查了300個家庭的孩子得出的最終結論,而愛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的孩子,到了長大後語言表達能力卻沒有那麼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