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人工溼地常見水生植物特性、功能及其分類!

2020-12-13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面對生活汙水治理,人工溼地已被證明是處理生活汙水的一種經濟有效的手段。秋天到了,公園裡小區內的河道景觀植物很多開始開花結果,給人一種愜意的感覺,夕陽撒落在再力花紫色的花束上,讓人想起很多年前的那天夕陽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1常見水生植物照片及簡介

1、蘆葦

多年水生或溼生的高大禾草,生長在灌溉溝渠旁、河堤沼澤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長,蘆葉、蘆花、蘆莖、蘆根、蘆筍均可入藥。由於蘆葦的葉、葉鞘、莖、根狀莖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氣組織,所以它在淨化汙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圖:蘆葦)

2、香蒲

香蒲科香蒲屬的一個種,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根狀莖乳白色,地上莖粗壯,向上漸細,葉片條形,葉鞘抱莖,雌雄花序緊密連接,果皮具長形褐色斑點。種子褐色,微彎。因為香蒲能耐高濃度的重金屬而且它適應能力強,生長快,富集能力強等,所以,已經受到重視和關注,被較多的應用在處理工礦廢水汙染的環境中。因為香蒲能耐高濃度的重金屬而且它適應能力強,生長快,富集能力強等,所以,已經受到重視和關注,被較多的應用在處理工礦廢水汙染的環境中。

(圖:香蒲)

3、菖蒲

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木,根狀莖粗壯。葉基生,劍形,中脈明顯突出,基部葉鞘套折,有膜質邊緣。

(圖:菖蒲)

4、旱傘草

又名水竹、風車草等,莎草科莎草屬多年生草本,其莖杆挺直細長的葉狀總苞片簇生於莖杆,呈輻射狀,姿態瀟灑飄逸,旱傘草性喜溫暖、陰溼及通風良好的環境,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以保水強的肥沃的土壤最適宜。沼澤的及長期積水地也能生長良好。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不耐寒冷,冬季室溫應保持5~10℃。

(圖:旱傘草)

5、美人蕉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5米,全株綠色無毛,被蠟質白粉。具塊狀根莖。地上枝叢生。單葉互生;具鞘狀的葉柄;葉片卵狀長圓形。喜溫暖溼潤氣候,不耐霜凍,生育適溫25-30℃,喜陽光充足土地肥沃,在原產地無休眠性,周年生長開花;性強健,適應性強,幾乎不擇土壤,以溼潤肥沃的疏鬆沙壤土為好,稍耐水溼。畏強風。能吸收二氧化硫、氯化氫、二氧化碳等氣體,抗性較好,葉片雖易受害,但在受害後又重新長出新葉,很快恢復生長。

(圖:美人蕉)

6、水蔥

匍匐根狀莖粗壯,具許多鬚根。稈高大,圓柱狀,最上面一個葉鞘具葉片。葉片線形。苞片1枚,為稈的延長,直立,鑽狀。最佳生長溫度15-30℃,10℃以下停止生長。能耐低溫,北方大部分地區可露地越冬。對汙水中有機物、氨氮、磷酸鹽及重金屬有較高的除去率。

(圖:水蔥)

7、燈心草

多年生或稀為一年生草本,極少為灌木狀(如灌木藺屬Prionium)。根狀莖直立或橫走,鬚根纖維狀。莖多叢生,圓柱形或壓扁,表面常具縱溝稜,內部具充滿或間斷的髓心或中空,常不分枝,綠色。

(圖:燈心草)

8、水芹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80釐米,莖直立或基部匍匐。性喜涼爽,忌炎熱乾旱,25℃以下,母莖開始萌芽生長,15~20℃生長最快,5℃以下停止生長,能耐-10℃低溫;以生活在河溝、水田旁,以土質鬆軟、土層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保肥保水力強的粘質土壤為宜;長日照有利匍匐莖生長和開花結實,短日照有利根出葉生長。是長江以南的人們喜愛的一種綠色蔬菜!

(圖:水芹)

9、茭白

為多年生挺水型水生草本植物。具根狀莖,地上莖可產生23次分櫱。屬喜溫性植物,生長適溫10~25℃,不耐寒冷和高溫乾旱。長江以南人們喜愛的一種蔬菜,口感輕柔,吃起來有一種肉類的感覺,營養豐富!

(圖:茭白)

10、再力花

在微鹼性的土壤中生長良好。好溫暖水溼、陽光充足的氣候環境,不耐寒,耐半陰,怕乾旱。生長適溫20~30℃,低於10℃停止生長。冬季溫度不能低於0℃,能耐短時間的-5℃低溫。入冬後地上部分逐漸枯死,以根莖在泥中越冬。再力花在眾多的公園景觀及小區景觀比較常見,紫色的花蕊讓人感覺很美麗!

(圖:再力花)

11、鳳眼蓮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水葫蘆」,浮水草本。鬚根發達,棕黑色。莖極短,匍匐枝淡綠色。喜歡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環境,適應性很強。適宜水溫18-23°C,超過35°C也可生長,氣溫低於10°C停止生長;具有一定耐寒性。喜歡生於淺水中,在流速不大的水體中也能夠生長,隨水漂流。繁殖迅速。鳳眼藍是監測環境汙染的良好植物,它可監測水中是否有砷存在,還可淨化水中汞、鎘、鉛等有害物質。在生長過程中能吸收水體中大量的氮、磷以及某些重金屬元素等營養元素,鳳眼藍對淨化含有機物較多的工業廢水或生活汙水的水體效果更加理想。

(圖:鳳眼蓮)

12、睡蓮

睡蓮又稱子午蓮、水芹花,是屬於睡蓮科睡蓮屬的多年生水生植物,睡蓮是水生花卉中名貴花卉。外型與荷花相似,不同的是荷花的葉子和花挺出水面,而睡蓮的葉子和花浮在水面上。根狀莖,粗短。葉叢生,具細長葉柄,浮於水面,低質或近革質,近圓形或卵狀橢圓形,直徑6-11釐米,全緣,無毛,上面濃綠,幼葉有褐色斑紋,下面暗紫色。花單生於細長的花柄頂端,多白色,漂浮於水,直徑3~6釐米。萼片4枚,寬披針形或窄卵形。聚合果球形,內含多數橢圓形黑色小堅果。長江流域花期為5月中旬至9月,果期7~10月。睡蓮的根能吸收水中的鉛、汞、苯酚等有毒物質,是難得的水體淨化的植物材料,因此在城市水體淨化、綠化、美化建設中倍受重視。

(圖:睡蓮)

2人工溼地水生植物植物名錄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水生植物的分類和淨化原理
    水生植物對於汙水治理用著顯著的作用,在汙水處理廠、黑臭河道治理及農村汙水治理領域案例眾多,通過富集、吸收、過濾、沉降、吸附等特性可以進一步提升水質。水生植物有哪些種類,深入了解其進化水質的機理有助於我們營造良好的水生態。
  • 溼地建設如火如荼,是時候科普一下水生植物了
    ● 廣東:正式出爐《廣州市溼地保護規定》;● 甘肅:印發實施《甘肅省溼地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將實行溼地面積總量管控;● 貴州:印發《貴州省溼地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將實行「終身追責制」;● 吉林:印發《
  • 最詳細的中國溼地分類系統與分類界定
    2、分級的依據 綜合考慮溼地成因、地貌類型、水文特徵、植被類型將溼地分為三級。第1級將全國溼地生態系統分為自然溼地和人工溼地兩大類。自然溼地往下依次分為第2級(4類)、第3級(30類)。人工溼地相對比較簡單,往下僅劃分第2級,共有12個類。整個分類系統共包括42類。
  • 【便民】上海這些常見的水生植物,你認識幾種?
    上海位於長江河口、東海之濱,境內沿江沿海灘涂、河流湖泊溼地以及人工景觀水體中,生長著超過150種高等水生植物。這些水生植物群落或大氣粗獷、或錯落別致,美化了環境、淨化了水質。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編撰了《上海常見水生植物繪本》,讓我們按圖索驥,來一次水生植物探秘吧↓常見水生植物(1)挺水植物挺水植物即植物的根、根莖生長在水的底泥之中,莖、葉挺出水面;這類植物在空氣中的部分
  • 烈日炎炎,@令人羨慕的水生植物~
    烈日炎炎,@令人羨慕的水生植物~ 2020-08-02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工溼地在汙水處理中的作用
    起著吸附、滯留、過濾、、沉澱、轉化、植物遮蔽、殘留物積累、蒸騰水分和養分吸收及各類動物的作用。人工溼地是一個綜合的生態系統,它應用生態系統中物種共生、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結構與功能協調原則,在促進廢水中汙染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資源的生產潛力,防止環境的再汙染,獲得汙水處理與資源化的最佳效益。其中的植物還能夠為水體輸送氧氣,增加水體的活性。
  • 溼地公園突出科普和自然同時需要景觀植物配置
    中國園林網4月3日消息:自然溼地生態系統對人類具有重要的意義。城市溼地公園建設,強調的是溼地生態系統特性和基本功能的保護、展示,突出溼地特有的科普教育功能和自然文化屬性。其景觀設計及植物配置要注意幾點。
  • 冠縣的「腎臟」,清泉河人工溼地公園
    清泉河人工溼地位於冠縣汙水處理廠東側、興業路以西,清泉河南岸,整體佔地面積為226畝,其中120畝潛流溼地。項目採用潛流溼地+表流溼地組合處理工藝,主要利用河道中眾多的水生植物,形成表流人工溼地處理系統。
  • 淺談目前我國人工溼地汙水處理技術
    淨化汙水:用人工築成水池或溝槽,底面鋪設防滲漏隔水層,填充一定深度的土壤或填料層,種植蘆葦一類的維管束植物或根系發達的水生植物,汙水由溼地的一端通過布水管渠進入,以推流方式與布滿生物膜的介質表面和溶解氧進行充分的植物根區接觸而獲得淨化。人工溼地分為表面徑流人工溼地和人工潛流溼地。
  • 水生植物,清涼美景不可或缺的「花花世界」
    作者| 趙家榮 劉豔玲 徐立銘人類自古就有喜水的天性,水生觀賞植物尤為人們所喜愛,特別是荷花、睡蓮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還具有特殊的意味。廣西都安澄江國家溼地公園的海菜花。原產我國的眾多水生觀賞植物種質資源,經過園藝家們數代栽培選育,培育出了千變萬化、多姿多彩的園藝品種。例如蓮原產我國,人工培育和栽培的歷史已有3000 年,經歷了野蓮、藕蓮、子蓮、花蓮(含碗蓮)等4 個培育階段,培育出的品種多達1000 餘種。
  • 人工浮島水質淨化
    人工浮床又稱人工浮島、生態浮床(生態浮島)。是以水生植物為主體,運用無土栽培技術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為載體和基質,應用物種間共生關係和充分利用水體空間生態位和營養生態位的原則,建立人工生態系統,以削減水體中的汙染負荷。
  • 南京培育了一批新水生植物
    記者從南京綠化園林局獲悉,在溧水白馬鎮,南京市園林經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承擔了「水生植物的引種繁育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廣示範」科研項目,目前引入水生植物示範基地51畝,很快你就能在水裡、岸邊看到許多新鮮的水生植物。
  • 高鹽廢水人工溼地處理中耐鹽植物的篩選
    結果表明,適合人工溼地的耐鹽鹼植物對氯離子的去除效果依次為:蘆葦>鹽地鹼篷>鹼蒿>黃花鳶尾>鹽角草>大米草,停留時間一般在第4 d 時可達到平衡。該研究為利用人工溼地處理高鹽廢水提供了科學依據。關鍵詞:高鹽廢水;耐鹽植物;人工溼地天津塘沽地處華北平原東部,是我國製鹽、制鹼、造船和海洋石油開發的重要基地。
  • 《中國溼地植被與植物圖鑑》出版
    該書是野外識別溼地植被與植物的工具書,共收錄我國溼地植被59個群系67個群叢,以及常見的溼地植物659種(含變種和變型),由中科院院士陳宜瑜、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文華、劉興土作序。全書共分為3章,第一章簡述了我國溼地資源及其保護現狀和溼地植物生態學特徵,第二章以彩色照片展示了我國溼地植被型,包括森林溼地植被型、灌叢溼地植被型、草叢溼地植被型、淺水溼地植被型、紅樹林植被型、鹽沼植被型等,第三章介紹了我國溼地常見的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名、別名、識別特徵、生境、國內地理分布和物種價值等,並給出了溼地植物及其分類學特徵部位(花、果等)的照片。
  • 發揮溼地功能 淨化河湖水質
    在河漫灘地帶,水專項集成了生態溝渠、透水路基、地貌修飾等溼地生態補水與水位控制實用技術;首創並構建了典型溼地植被塔頭苔草的「分根移植」、沼柳的「條帶狀密植扦插」、退化香蒲溼地的「定向定距挖掘」保育等典型溼生植物快速恢復技術體系;巧妙利用北半球流水向右偏轉的特點,定向成行栽植溼地植物,大大提升河漫灘溼地的汙染物攔截能力;充分利用河汊、牛軛湖水生態特性,重構生物棲息地和生態廊道,降低水流流速
  • 中原地區常見水生植物的園林應用
    水生植物最大的特點就是對水分的要求遠大於其他植物,且具有生長快、分布廣、繁殖易、病蟲少、用途大等生態特徵;按生態習性可大致分為溼生植物、挺水植物、浮葉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五大類。
  • 觀賞水生生物的分類,觀賞水生生物的概念及價值
    導語:觀賞水生生物的分類,觀賞水生生物的概念及價值一、觀賞水生生物的概念及價值據《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觀賞魚,形狀奇特、顏色美麗的魚,如金魚和許多熱帶小魚」。觀察水生生物,顧名思義就是具有觀賞價值,供人們觀看欣賞的水生生物。
  • 雲南:水生植物在高爾夫球場上的作用
    中國園林網2月27日消息:水域是高爾夫球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具有使用功能和生態功能,同時還有營造景觀的功能。那麼從高爾夫球場景觀的角度考慮,水生植物在高爾夫球場上有哪些作用?
  • 水生植物——玉蟬花
    基生葉線形,長30~80cm,寬0.5~1.2cm,兩面中脈明顯,花莖圓柱形,實心,高0.4~1m,有莖生葉1~3枚;苞片3枚,內有花2朵;花梗長1.5~3.5cm;花深紫色,直徑9~16cm;蒴果長橢圓形,具6條明顯的肋。
  • 淺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大學城水生植物應用研究
    水生植物不僅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可以吸收水中的汙染物,保持水質潔淨,利用生長良好的植物形成相互淨化的生態群落,充分利用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在校園景觀規劃建設中,要提前了解城市旱汛期以及降水量等資料,利用依水景觀獨特的觀賞特性和美學表達形式,重視水生植物的造景作用,這樣既可豐富空間表達效果,又能體現出依水景觀的情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