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食堂「刷餐盤」三秒結帳 大數據定菜品更替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學生正在人大北區食堂一層智慧餐廳「刷盤」結算餐費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9月4日,中國人民大學北區食堂一層餐廳推出智能結算服務,學生在自助區選好菜品後,把餐盤放在「結算區」,結算臺會通過感應不同餐具自帶的晶片價格而自動生成總價格,學生刷卡後就可以離開,整個過程只需要三秒,這避免了一直以來學生花大把時間排隊打飯的情況。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目前,京內外很多高校已經開始推行這種智能結算模式。

現場

「刷盤」結算只需三秒鐘

當天下午4:30,還不到飯點,人大北區食堂一層智慧餐廳外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很多同學都想要體驗一把智能結算「黑科技」,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一兩米飯,0.25元;蒜黃炒雞蛋5元;西紅柿雞蛋湯,1元;清炒小白菜2元」,在智慧餐廳的出口處,北京青年報記者看到,學生們把盛有飯菜的託盤放在「結算區」的框內,桌面屏幕左側的十六宮格內顯示出菜名和價格,右側分別顯示出數量、總價和營養成分、卡內餘額等數據。

與結帳臺桌面屏幕對應的是一個傾斜45度角、15英寸寬的立式屏幕,是為工作人員設置的。這個結構很像了超市的櫃檯,但與之不同的是,這裡的結算是自動感應的,無需掃碼槍。從把託盤放在結算區到刷卡再到把託盤端走,整個過程只需三秒時間。

不掃碼,也可以結算?據北區食堂主任王祚榮介紹,智慧餐廳的碗盤全部植入了RFID射頻晶片,晶片可通過出品終端反覆寫入菜品信息。餐具放到結算區後(射頻天線感應區),計算機會自動讀寫晶片,並藉助現代通信技術,實現快速結算。

延伸

「黑科技」大數據可決定菜品更替

除了學生減少排隊、提高結算效率,智能結算的「黑科技」還能提供在食堂吃飯學生的飲食大數據。

人大智慧餐廳試營業後,學生們紛紛在學校微博、微信留言,希望「營養成分表」能夠幫助他們「燃燒」他們的卡路裡。據後勤集團總經理宋大我介紹,後勤下一步準備和學校商學院、統計學院合作,通過大數據了解學生們的消費傾向,幫助學生們建立更健康的飲食習慣。通過推出飲食健康APP,讓學生們關聯到其他運動健身類APP,提醒他們合理攝取卡路裡。

對於北區食堂主任王祚榮來說,這個大數據也讓他「省了不少事」,以前對於學生們口味的偏好,都需要發問卷進行調查,現在通過學生們的刷卡大數據瞭然於心。「大數據完全可以決定菜品的推陳出新」,王祚榮說,學生們購買少的菜可以直接「下架」,同時,這個大數據對後廚管理也提供了重要依據,「之前廚師們做的菜每天賣多少份很難計算」,現在的賣出數據可以作為績效考核標準。

調查

大學食堂排隊打飯漸成過去時

排隊打飯,提前佔座,是高校大學生再熟悉不過的打飯場景了。從佔座排隊買飯到「刷碗」結算,變的不僅是打飯場景,還有大學生們就餐的幸福感。

「我們從前打飯都是拼體力的」,北京林業大學大三學生何子桓告訴北青報記者,為了避免撞上「打飯高峰」,每次下課前他們都會選一名跑得最快的學生去佔座、排隊,跑得慢了不僅要排很長的隊,往往還找不到座位。有時候為了躲開擁擠,他們乾脆回宿舍叫外賣,直到去年學校和園餐廳推出了自主選擇和智能結算模式,何子桓和他的同學們終於能「把飯吃得從容些了」,他們可以「不慌不忙」地在自助區域選好飯菜,在出口處快速地結算,這與之前「等待時間長、選擇時間短」的打飯模式相反,讓他們的幸福感直線上升。

同樣,排隊打飯也讓食堂的管理工作苦不堪言,面對蜂擁而至的學生們,食堂師傅雖然手速練出來了,但是算數的速度不一定能跟上,忙亂之中很可能把加在一起的價格算錯。讓北京理工大學研二學生李仁華欣慰的是,今年新學期伊始,學校的第三食堂也啟用了智能結算臺,機器智能化結算,錯誤率幾乎為零,他們再也不用擔心大師傅「手抖」了。

據了解,北京已有多所高校食堂都已經啟用了智能結算模式。包括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清華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北方工業大學等。

對話

玩「黑科技」如何確保不出現「bug」

對話人:人大北區食堂主任王祚榮

北青報:雖然結算完全智能化,仍然有些同學擔心會出現「bug」,比如一不留意會不會扣兩次錢?

王祚榮:我們既然敢玩「黑科技」,就不怕出現「bug」。在學生將飯卡放在刷卡區結過帳之後,盤子裡所有的碗和盤子內置晶片的菜名、菜價數據都會清零,絕不可能出現學生的飯卡被刷第二次的情況。碗盤需要食堂工作人員清洗過後重新在晶片存入數據才能感應到智能結算臺上。

北青報:碗盤內置的晶片會因為摔、泡、消毒而被損壞嗎?

王祚榮:這套餐具是密胺餐具,碗本身可以耐120℃高溫,裡面的晶片耐溫可達260℃,可以採用高溫消毒或紫外線消毒。晶片植入在餐具底部,並有保護層,正常情況下是摔不壞的,只要餐具外觀無破損,晶片就不會有問題。

北青報:不同餐具內置晶片價格不一樣,你不擔心同學們會把貴的菜倒進便宜的餐具內嗎?

王祚榮:我們在試營業之前,就已經提示過學生們不要隨意合併餐具內的飯菜。而且既然我們敢於在學校做這件事,就是對人大的老師和學生有充分的信任。(文/記者 劉婧)

相關焦點

  • 大學食堂「刷盤交費」 三秒結帳 智能結算零錯誤
    「刷餐盤」三秒結帳 智能結算零錯誤 大數據定菜品更替  食堂「刷盤交費」終結打飯排長隊學生正在人大北區食堂一層智慧餐廳「刷盤」結算餐費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9月4日,中國人民大學北區食堂一層餐廳推出智能結算服務,學生在自助區選好菜品後,把餐盤放在「結算區」,結算臺會通過感應不同餐具自帶的晶片價格而自動生成總價格
  • 帶你「拔草」人大智慧食堂:告別人工,3秒結算的「黑科技」
    人大食堂截至2017年3月,人大下設有5個學部、26個教學單位,81個本科專業;有專任教師1846人、全日制在校生2萬多人。而人大校內餐飲,則由東西南北中劃5個學生大夥食堂及近20家餐廳、咖啡廳組成。結算的時候一次性讀取數據計算價格。如何確保不出現「bug」?據北區食堂主任王祚榮介紹,在學生將飯卡放在刷卡區結過帳之後,盤子裡所有的碗和盤子內置晶片的菜名、菜價數據都會清零,絕不可能出現學生的飯卡被刷第二次的情況。
  • 湖北武漢:「智能餐盤」亮相大學食堂,學生能完成瞬間結帳!
    2019年9月5日,湖北武漢,「智能餐盤」亮相湖北大學食堂,學生能完成瞬間結帳,高科技「智能餐盤」的到來既節約了學生的等候時間,也讓食堂的叔叔阿姨工作更加方便。湖北大學風華園食堂引入的這套智能餐飲自動結算系統,學生只要把餐盤放在結算區,機器就能自動計算出價格。
  • 遏制浪費,他們有新招:火鍋店推「拼菜」,食堂用「智慧餐盤」,便利...
    兩種熱門菜品——貢菜丸子和麻辣牛肉先後推出「小份菜」,大份貢菜丸子原先10隻,「小份菜」減少到5隻,大份麻辣牛肉原先170克,「小份菜」為100克。而兩種新拼盤分別為貢菜丸子、蝦滑丸子、麻辣牛肉、鴨胗的「四拼」拼盤,和毛肚、鴨腸、黃喉的「三拼」拼盤。
  • 高校食堂現「結算神器」:1秒結帳 還顯示攝入熱量
    10月17日,記者也來到該校翡翠湖校區第三食堂體驗一把黑科技。  上午10時45分,記者來到第三食堂時,果然看到了兩臺「結算神器」。和一般的食堂刷卡機相比,這臺結算器體積要大得多。它分為等候區和結算區兩個區域,結算區還有一塊電腦顯示屏。當學生將託盤放置在結算區時,顯示屏便可顯示出菜名和價格。學生只需要把飯卡放置在讀卡區,結算器會自動扣去相應金額。
  • 智慧食堂解決方案,大數據平臺助力優化運營
    食堂行業也成為其中一員,智慧食堂一時風靡而來,對於食堂管理者來說,食堂運營問題各有所差,智慧食堂的個性化定製方案吸引了每個食堂人的眼球,科技賦能的大數據下的個性化解決方案,哪裡可以實實在在的幫助到食堂人呢?
  • 人民大學這食堂餐具有晶片,收集餐飲大數據助力「光碟」
    除了「網紅月餅」,人民大學也有智慧食堂,在這裡菜品可自選、收費秒結算,利用餐飲大數據就能預判就餐人數和食材採購數量,還能定期統計菜品銷量,不叫好的菜品將被及時淘汰下架。此外,銷量數據也與廚師的工資績效掛鈎,他透露,「未來,我們還將在銷售大數據基礎上,邀請專業評委和學生評委,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對初試進行綜合考評,選出『星級大廚』,對菜品冠名,比如將某一道菜以廚師名字命名並掛牌亮相,形成品牌效應,同時增強廚師的責任心和精品意識。
  • 人大食堂的「爆款網紅菜」
    事實上,青團不是人大食堂製作的唯一「網紅菜」。同樣大名鼎鼎的,還有東區食堂的南瓜麵包、中區食堂的年貨禮盒、西區食堂比臉還大的山東棗饅頭、北區食堂的重陽糕等10多種食品。大學食堂為什麼能源源不斷做出「爆款網紅菜」?這些「網紅菜」是如何出爐的?當食堂味道遇上大數據、網際網路,又能產生什麼樣的火花?
  • 在「無人食堂」就餐,是一種什麼體驗?
    王軍,某地產企業的一名員工,他發現自己每天中午就餐的食堂正在變得不一樣起來,結帳處裝上了新的結算終端,只需要將選好的餐食放到上面,就能自動計算出價錢,整個過程只需要3秒鐘,原來結帳處的長隊不見了,就餐體驗大大提升。
  • 河南省高校「智慧食堂」自助餐按克賣
    菜品旁邊的液晶顯示屏上有菜品的名字及價格等信息「節約糧食、拒絕浪費」已漸成河南高校大學生和食堂的行動共識,不少高校學生食堂也推出節約新招,食堂中浪費糧食的現象明顯減少。今年秋季開學以來,河南經貿職業學院重點打造的「智慧食堂」成了網紅餐廳,藉助5G、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手段,讓節約實現智能化升級,「按克賣飯」、「豐儉由己」成為現實。學校餐廳自助餐每頓40多個菜 再也不怕食堂阿姨手抖學生到食堂買飯,最怕的就是打菜的阿姨手抖,肉肉在勺上滑落。
  • 高校「智慧食堂」自助餐按克賣
    菜品旁邊的液晶顯示屏上有菜品的名字及價格等信息     「節約糧食、拒絕浪費」已漸成河南高校大學生和食堂的行動共識,不少高校學生食堂也推出節約新招,食堂中浪費糧食的現象明顯減少。今年秋季開學以來,河南經貿職業學院重點打造的「智慧食堂」成了網紅餐廳,藉助5G、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手段,讓節約實現智能化升級,「按克賣飯」、「豐儉由己」成為現實。
  • 秘籍:做好食堂菜品管理 需要的不僅是智慧!還有它!
    但體量如此大的食堂每日面對成千上萬的就餐者,是如何完成菜品的整體調度,給員工帶來完美就餐體驗的呢?滿客寶智慧食堂管理系統將食堂菜品管理拆分兩大部分,提出重點解決方案。上部:安全協奏曲民以食為天,食堂中的菜品管理,很大一部分在於對菜品安全風險的把控。
  • 浙大食堂推出新餐盤 會自動結帳還會計算卡路裡
    同學,如果你還在嫌棄食堂阿姨算飯錢算得太慢,或者抱怨她總是把紅燒肉多算5毛錢,那你該到浙江大學玉泉校區的二食堂來體驗一把,那裡沒有食堂阿姨,只有4臺智商堪比人類的智能結算臺。學生們自助選餐後,只要把餐盤往結算臺上一放,機器就能智能識別飯菜的種類和價格,實現自助結算刷卡。最近,浙大玉泉二食堂引入了4組智能結算臺。學生們自助選餐後,只要把餐盤往結算臺上一放,機器就能智能識別飯菜的種類和價格,實現自助結算刷卡。
  • 刷臉吃飯還能知道每道菜的卡路裡 這樣的食堂已誕生
    來源:澎湃新聞在仁濟醫院南院食堂,可以實現刷臉吃飯,直接結算。本文圖片均為 上海仁濟醫院南院提供當黃醫生將裝有菜品的託盤放在感應區,顯示屏馬上呈現菜品名稱、價格及包含的卡路裡數據。隨後,黃醫生對著顯示屏特定區域微微一笑,一旁刷卡機就出現了菜品價格,眼前的大屏幕上還顯示了每道菜的卡路裡。「刷臉」實現了快速結算,整個過程僅耗時3秒左右,不僅減少了排隊等候時間,手機微信端掃一掃二維碼,還能即時接收到私人的飲食健康報告。這極具未來感的一幕就發生上海一家醫院的職工食堂。
  • 高校「智慧食堂」自助餐按克賣 學生再不怕阿姨手抖了
    菜品旁邊的液晶顯示屏上有菜品的名字及價格等信息「節約糧食、拒絕浪費」已漸成河南高校大學生和食堂的行動共識,不少高校學生食堂也推出節約新招,食堂中浪費糧食的現象明顯減少。今年秋季開學以來,河南經貿職業學院重點打造的「智慧食堂」成了網紅餐廳,藉助5G、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手段,讓節約實現智能化升級,「按克賣飯」、「豐儉由己」成為現實。學校餐廳自助餐每頓40多個菜 再也不怕食堂阿姨手抖學生到食堂買飯,最怕的就是打菜的阿姨手抖,肉肉在勺上滑落。
  • 餐盤自己會結帳,鄭州這個餐廳上千人吃飯不排隊!咋做到的?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宋曉珊/文 楊東華/圖智能餐廳正流行,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職工餐廳升級完畢,成為只對員工開放的智能餐廳,在這裡可以實現餐盤結帳,到底怎麼回事?快來看下吧。餐盤結算,為每個醫生爭取7——15分鐘人山人海,說起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這是不少人的第一印象。
  • 「未來餐廳」落地阿里巴巴食堂 員工排隊時間節省30%!
    最近,在阿里巴巴西溪園區的訪客食堂中出現了一家「未來餐廳」,2個多月前阿里工程師的一個小操作,現在已經成功改變了阿里6萬人的吃飯大事。打完菜後你只需將託盤放在自助收銀臺上,1秒內就可完成結算和刷臉支付的全流程,可謂「真,靠臉吃飯」。圖為一名員工刷臉支付。
  • 社區食堂用大數據杜絕浪費 愛吃啥菜一目了然
    原標題:愛吃啥菜一目了然,要進啥貨按需調整 大數據幫社區食堂杜絕浪費實現盈利 愛吃啥菜一目了然,要進啥貨按需調整 晨報記者 楊天弘 社區食堂的菜品一般都是限價的,因此大多是虧損運營。
  • 高校食堂自助餐按克售賣,學生稱便宜了,保潔阿姨:垃圾大幅減少
    今年秋季開學以來,河南經貿職業學院為杜絕「舌尖上浪費」,重點打造的「智慧食堂」成為了網紅餐廳,藉助5G、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手段,讓節約實現智能化升級,「按克賣飯」、「豐儉由己」成為現實,也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有學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再也不怕食堂食堂阿姨手抖了。
  • 菜品豐富,好吃不貴!浦東這個社區食堂正式啟用啦
    餐廳寬敞明亮,菜品種類豐富,早市提供18種早點,午晚市約50個菜品……這個乾淨、清爽的社區食堂,正式開放啦!近日,位於南泉路409號的濰坊社區食堂終於正式開放。這座美味與顏值並存的食堂擁有7大功能區域,在有限的服務空間裡最大限度發揮服務倍增效應,打造了以助餐為核心功能的、有溫度的社區綜合性服務平臺。社區食堂面積約560平方米,7個功能區域包括早餐點心區、廚藝交流區、就餐區、廚房及打餐區、親子交流區、關愛區與果蔬售賣區,並被賦予「記藝」「心傳」「相逢」「牽手」等不同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