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食堂的「爆款網紅菜」

2020-12-18 央廣網

「終於吃到了『網紅』青團!」配上圖片,點擊發送,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一名研究生寫下這樣一條朋友圈,加入了校園食堂「打卡」的大隊伍。

在清明節前夕,人民大學北區食堂製作的青團再次「火了」,平均每天就能賣出2000個。在網際網路上,來自校內外的網友紛紛轉發、評論相關消息,直言「想吃」。3月26日,人大後勤集團還推出了青團禮盒套裝,在線上線下一起售賣。

事實上,青團不是人大食堂製作的唯一「網紅菜」。同樣大名鼎鼎的,還有東區食堂的南瓜麵包、中區食堂的年貨禮盒、西區食堂比臉還大的山東棗饅頭、北區食堂的重陽糕等10多種食品。

大學食堂為什麼能源源不斷做出「爆款網紅菜」?這些「網紅菜」是如何出爐的?當食堂味道遇上大數據、網際網路,又能產生什麼樣的火花?

線上線下的「參與感」

提起王祚榮和宋大我,很多人民大學的學生都認識。

在線下,王祚榮是人大北區食堂的主任。每當吃飯的高峰期,總能看見他穿梭在學生中搜集評價。在線上,他也是位有些小名氣的「網紅」,自從開了微博,他就頻繁地和學生互動,討論食堂又有什麼好吃的,他還出過一本名為《人大味道》的書。

原本,北區食堂的一樓只有普通的「大鍋飯」,王祚榮發現這並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打定主意開設了江南風味窗口,主打蟹黃湯包。沒多久,有學生專門跑去他微博留言,「咱們能不能也做點兒青團?」

建議很快被採納。王祚榮帶著食堂的大師傅反覆研究了好幾輪,去年清明節前,北區食堂一樓推出了這種江浙風味的小吃,大賣20多天。因為全部是現場包、現場蒸,排隊等候的學生常常要從窗口站到食堂的大門口。

目前,這款「網紅青團」有兩種餡兒:蛋黃肉鬆和松仁豆沙。為了保證品質,王祚榮和師傅們沒有選市場裡真空包裝的蛋黃,而是從鹹鴨蛋裡現場掏蛋黃;為了調劑豆沙的膩,他們在其中加了金桔碎和松子,調配出一股酸酸甜甜的香味兒。

如果說青團的「爆紅」是個意外,那麼這一年裡,人大食堂裡和青團一樣陸續火起來的其他美食,證明了這並非只是偶然。

同樣是「微博紅人」的宋大我,曾是人大調查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這名人民大學的副教授評價自己「熱愛美食,熱愛生活」,從教學一線調任學校後勤集團總經理後,他開始「折騰」了。

「溫馨人大」是人大後勤的官方微信,也是人大學生關注度最高的微信公眾號,為了提升食堂的服務能力,他們在上面發布了不少有關校園美食的消息,比如新出的菜品、預定試吃活動等。

前不久,後勤集團還在微信號上發起了「食堂鐵粉團」。鐵粉團的學生可以深度參與食堂新菜推介、菜品推介和菜餚品鑑環節,同時享受VIP待遇,參加烹飪示範課和實操課。後勤集團還不定期面向「鐵粉」舉辦烹飪工藝講座並進行菜餚製作現場演示;開展烹飪實操課或組織「鐵粉」進行烹飪技能比賽。

這些學生的意見可以左右食堂的菜品標準。宋大我希望,加入的學生不是淺嘗輒止的「食堂遊客」,而是真正有見地了解食堂的「資深吃貨」。他們對「鐵粉」的篩選標準是:每學期參與8次校園美食活動,同時還要「打卡」,發朋友圈集齊18個「贊」。

「很多時候,美食就是聊出來的。」宋大我表示,食堂和學生應該打破距離,利用各種渠道多進行交流。如今,他們在微信推送的文章裡展示新品,也一一披露「網紅菜」的製作環節。

宋大我慢慢發現,很多學生即使沒吃到新的食品,也會為食堂「點讚」。已經畢業的校友似乎也遠程感受到校園食堂帶來的幸福感,還有不少外校人通過這扇窗口知道了人大的「網紅菜」。

學科交叉的「流水線」

作為「網紅」食品的總策劃,宋大我的嘴邊卻總掛著他的學生團隊。

宋大我學統計出身,最懂得「玩轉」數據。開始做學生工作後,他在人大的校園滿意度調查裡加了與後勤相關的內容:學生的口味偏好、食堂服務問題解決程度,以及「為你最喜愛的食堂打分」等都出現在了問卷上。隨後,統計學院的師生會對此進行大數據處理,篩選出最有用的信息。

摸清了口味和需求,剩下的就是宣傳和包裝了。「網紅菜」在新媒體上的推廣由新聞學院的學生「操刀」;產品設計則由藝術學院國畫專業的學生自由發揮。

每推出一期新「網紅」前,宋大我會帶著團隊先「見模特」,對一道道做好的菜,觀察形狀、色澤,再了解其食材、製作方法,然後拍照,最後品嘗。「這樣才能設計出更高質量的文案。」

人大的美食設計和傳播藉助了這座頂級綜合學府的專業力量。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欒軼玫表示,「網紅菜」能大火,也恰恰是因為學生之間的跨學科合作。「我們過去就是注重單學科發展,是解釋問題,但要真正解決問題就必須要跨學科合作。『網紅菜』從學生需求出發,講好了自己的故事,抓住了傳播的規律,才會受到歡迎。」

菜品受歡迎,創新自然更有動力。在新聞學院大二學生張怡然的印象中,近一年裡,學校食堂的創新力度變大了,隔不了多久就會推出新的菜品。這也是宋大我期望達到的變化,本周僅周一一天,北區食堂就推出了30多種小吃。

新菜品的背後,是後勤集團「我是大廚」微信群裡長篇大論地研究和琢磨。去年,宋大我把幾個食堂主任拉進一個群,平時,他會把自己看到、想到的好點子隨時丟進群裡分享,有時候一拍即合,就形成線下的產品。

比如南瓜麵包創意達成一致後,中區食堂率先垂範,把麵包用細繩勒成條綹狀,視覺上接近南瓜模樣;北區食堂在餡料上下功夫,把南瓜變成隱藏的「內涵」;東區食堂還加入了香腸元素。「大家爭相比試,真沒想到校園食堂也能這麼活躍。」宋大我感嘆。

產品化的青春味道

青團「火」了之後,不少畢業生在微信公眾號的文章下留言,「太遺憾了!我畢業得太早了」。

宋大我發現,青團不僅是在校學生的節日飲食需要,它還象徵著一種獨特的「人大符號」——已經畢業的學生期望通過品嘗尋找校園回憶,學校師生也想和親友分享這份校園味道。2017年年末,後勤集團正式策劃將散裝的青團做成可以售賣的禮盒套裝。

3月26日,青團禮盒套裝正式推出。用於包裝的牛皮紙袋上印著「來自人大食堂的青春記憶」。肉鬆蛋黃餡的青團叫「此心牽絆」,松仁豆沙餡的青團起名為「相思」,一種新的薺菜鮮肉餡青團也有同樣文藝的名字——「千裡薺」。

宋大我說,「學校食堂最根本的職責就是滿足學生們的就餐需求,保證他們一日三餐的溫飽。在此基礎上,美味也很重要。我們希望能帶給學生不同的體驗,提升他們的校園幸福感,讓味蕾的記憶上升到人大的文化表達層面。」

除了產品「走出去」,他們還同時重視「引進來」,為校園食堂補充新能量。去年,宋大我帶著後勤集團創辦了「客廚RUC」系列活動,邀請社會和高校餐飲界精英來校交流。

活動由人大5個食堂輪流舉辦,每個食堂的主任都在暗暗「較勁兒」,他們請來了人民大會堂國宴大師、北京飯店譚家菜主廚、法國廚皇會會員,甚至還有保持著金氏世界紀錄的廚師團隊。

這個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了12期,邀請大廚沒有經費。宋大我沒想到,會有知名酒店的餐飲部門主動找來,要求進校為學生做菜。

張怡然已經體驗過幾次客廚菜,她對活動的火爆程度記憶猶新,「幾百份一下就賣完了」。現在,她和同學們都守在「溫馨人大」的公眾平臺上,等待客廚活動發布的消息。

宋大我覺得欣慰。他說,原來食堂也曾推出不少新菜品,因為信息不對稱,有時候學生很難了解到相關信息,這些菜過了試驗期,銷量不高就隨之下架了。「新媒體傳播帶來的便捷主要就是迅速。學生能快速地了解信息,並且快速地體驗、給出意見,我們也可以快速地作出判斷,及時調整。」

相關焦點

  • 「網紅」食堂菜
    2 葡萄炒玉米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葡萄炒玉米  嗯……小編只能說食堂師傅一定是學美術的吧,對於色彩的搭配倒是十分有見解。3 草莓炒芹菜  湖南工程學院——草莓炒芹菜  小編在這真的勸勸食堂的師傅們,咱能不拿水果做混搭了麼?
  • 大臉棗饅頭 豆沙青糰子……人大網紅菜是怎樣煉成的?
    「將鹹蛋黃一個個剝出來,揉碎,加入肉鬆香油豬油,再揉成蛋黃的形狀加入青團……」清明節前夕,中國人民大學食堂推出的青團又成了「網紅」,網友們紛紛轉發、評論說「想吃」,這是繼校慶月餅、比臉還大的饅頭、重陽糕之後的又一個「網紅」。大學食堂裡為什麼會不斷湧出「網紅派」?這些好吃的飯菜是怎麼出爐的?北京青年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 清明時令青團受熱捧 國宴名廚掌勺人大「網紅」美食
    王祚榮告訴記者,今年的青團非常受寵,最高峰時食堂一天就能賣出2000多個。其實,像青團這樣的「網紅」小吃在人大食堂還有許多,西區食堂一個月前試推「老北京風味」小吃,就吸引了大量師生,其中玫瑰餅僅一小時就基本賣光;此外東區食堂推出了16.8元一份的「精品烤鴨套餐」,學生不必花大價錢也能嘗到北京烤鴨的酥脆細嫩,許多周邊上班的白領都慕名趕來體驗。
  • 中國人民大學網紅「青團」哪個食堂有賣 人大美食推薦
    這種最應季的美食禮盒最近出現在學校食堂裡,禮盒由三種口味組成,分別起了優雅的名字,連起來是:「此心牽絆」,「千裡薺」「相思」。這一美食很快被人大師生乃至校友瘋搶。­  不知從何時起,美食已經成為了人民大學的一張「網紅」招牌,學校食堂裡的菜品花樣繁多,還有國宴名廚掌勺,由學生代表監督把關,加上後勤經理、食堂主任親自上陣,在新媒體上為美食「代言」。
  • 好吃|魔都職工食堂「網紅菜」,徵服你的味蕾!
    其實,從辣肉麵、蘭州拉麵、牛蛙面到鹹肉菜飯配本幫辣醬,再到T骨牛排、三文魚披薩、三色冰淇淋……魔都的職工食堂裡也有不少令人垂涎的「網紅」菜。花式可口,徵服職工的味蕾!汾陽路上某知名醫院的職工食堂,有職工向筆者推薦了這樣一道「網紅菜」。夏日美食,牛蛙和小龍蝦一樣「紅火」,在職工食堂裡能將「網紅牛蛙」和本幫拌麵相結合,不失為創意。
  • 學校食堂又出黑暗料理了 哦不!是網紅料理!
    食堂菜」在網絡上的爆紅啊,被戲稱為「中國第九大菜系」的高校食堂菜,總是能做出一些讓人腦洞大開的「黑暗料理」。那麼這些「黑暗料理」到底是如何發明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些腦洞大開的創意菜品,比如什麼炒月餅啊,炒水果之類的,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出來。
  • 走進川農網紅食堂
    但對於四川農業大學的學生來說,至少還有一點盼頭,因為在開學前期,爆出了老區和新區的食堂裝修的消息,從此以後,終於不用羨慕別人家的食堂啦!作為一個開學就不再年輕的大二老臘肉,在經歷了一年慘無人道的「擠食堂」後,對新食堂的飯菜抱有了很大的厚望,所以一開學就直奔食堂而去,用了一個月遍歷了食堂所有的飯菜,終於總結出了我覺得好吃的兩個菜,給大家分享。
  • 難吃的南郵食堂,竟然變網紅了!
    #南郵食堂難吃#上熱搜99%的南京高校不止有一個網紅食堂,今年竟然好吃到吸引得校外的大爺大媽、上班族們爭相湧入食堂搶飯吃!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每一篇關於南京高校網紅食堂的推文下面,評論畫風一致:「南郵食堂難吃」今年一度登上網絡熱搜,走上巔峰!自家食堂自己人黑,段子手們絕不手軟,誰讓它不爭氣呢!從「網黑」到「網紅」食堂只需一個暑假!
  • 吃貨看過來,百裡挑一的北京高校食堂就在這裡
    在這裡,我們曾和打飯大媽鬥智,和插隊的童鞋鬥勇,整個青春都伴著食堂菜的味道 。有人說:午飯在食堂買了兩個菜,第一菜嘗一口,拍案而起:世界上還有比這更難吃的菜嗎?第二個菜嘗一口,淚流滿面:還真的有啊!有人說:在學校吃食堂習慣了,偶爾也會吃包泡麵,改善一下夥食。然鵝!
  • 網紅「泡麵小食堂」為何紛紛關門?看到售價,吃貨:遲早得關!
    網紅「泡麵小食堂」為何紛紛關門?看到售價,吃貨:遲早得關!現在的網絡實在是太發達了,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發生的事情,隨時出現了很多網紅甚至還有很多網紅美食,現在的人都特別喜歡跟風打卡,只要發現有好玩的或者好吃的都會跑去打卡,就比如說前段時間非常火的「泡麵小食堂」相信很多人都會慕名而去,在每個城市都出現了好多家,剛開始的時候生意特別的好。
  • 泡麵小食堂成為網紅餐飲店,哪一家才是真正網紅?
    原標題:泡麵小食堂成為網紅餐飲店,哪一家才是真正網紅? 網紅店,顧名思義,就是網上很紅很火的店。近一年以來,泡麵小食堂在抖音、微博、小紅書、微信朋友圈各大網絡平臺持續走紅風靡網絡,成為網紅品牌。
  • 寧波的浙江萬裡學院有個網紅食堂,進來隨意感受一下
    因此前兩天當我發現萬裡學院原本的第一食堂已經變成了網紅「注1」食堂時,就知道詛咒再次生效了。我在萬裡上學那會兒,第一食堂實在是沒有什麼競爭力。既不像校內的商業廣場裡那樣選擇多樣,又沒有像第三食堂的灌湯包一樣讓人惦念的美食。
  • 北京大柵欄臺灣網紅「食堂」——李宜螢的小生意和大思維
    中新社北京10月3日電 題:北京大柵欄臺灣網紅「食堂」——李宜螢的小生意和大思維  作者 李晗雪 劉舒凌  「你見過老闆在門口跟客人講『拜託你下次再來』嗎?」在百年糧店改造成的北京前門豐食堂餐廳,老闆李宜螢笑著說起今年暑期顧客盈門的窘迫,「真的是店面太小,顧客太多」。
  • 北歐ins風,寧波財經學院的高顏值網紅食堂成打卡勝地
    寧波財經學院的網紅食堂  這幾天,寧波財經學院同學們的朋友圈被一組網紅食堂的圖片刷屏。原來,該校利用暑假對校區的食堂進行了裝修改造,改造後的食堂主打近幾年流行的北歐風,色彩明亮,設計時尚。蒂芙尼藍搭配明亮的黃色,金色的鋼架支起巴洛克風格的裝飾頂,搭配大型夢幻的飄帶燈,一股濃濃的ins風撲面而來。餐廳剛開業,就吸引了一大波眼球,不少學生特意跑去打卡。「太驚豔了,沒想到我們學校又多了一個網紅餐廳!」「這簡直就是偶像劇裡的食堂啊,顏值也太高了吧!」
  • 邢臺一高校「網紅食堂」 刷爆朋友圈
    秋季的午後,點上一杯可口的卡布奇諾,約上三五個好友,談笑風生……對於大學生而言,這似乎一般都要到校外或者咖啡店才能體驗的生活,但如今,在邢臺職業技術學院的食堂裡就能盡情享受到,因為,「網紅食堂」來啦。邢職有個新食堂「邢職有個新食堂!」
  • 高校網紅食堂同臺競技 南航美食節再次俘獲你的胃
    「別人家的食堂」又來啦!近日,「食惠南航,美味校園」校園美食節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將軍路校區和園餐廳二樓「開張」。這一次,南航聯袂人大,南大,南理工等國內知名高校「網紅」食堂一齊亮相,還有小廚娘,夜上海,冶春茶社等招牌老店傾情助力,各家美食,同臺競技,美食薈萃,大受好評,不少同學直呼「根本擠不進去」。
  • 下沙這所高校食堂的番茄炒蛋為何成爆款
    下沙這所高校食堂的番茄炒蛋為何成爆款 2019-01-04 11:因為食堂裡有一道家常菜,料足味鮮,還特實惠。不少吃過的人說,有媽媽的味道。  這道家常菜是番茄炒蛋,每份賣兩塊五。有多受歡迎?「這麼說吧,一份番茄炒蛋140克,一鍋的容量5千克,我們每天得炒夠80鍋才行。」廚師長王林基自豪地說,「就這道菜,每年用的雞蛋有6500公斤,按一枚雞蛋橫向直徑3釐米算的話,我們每年打的雞蛋,直徑加起來可以繞錢塘江兩圈哩!」
  • 南京人氣最高的大學食堂,被學生捧為網紅食堂,這就是別人家食堂
    90後旅行,只為遇見:南京人氣最高的大學食堂,被學生捧為網紅食堂,這就是別人家食堂大家好,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一所211的重點大學,它屬於工科名校,名字叫做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相信大家之前的時候應該已經聽說過了吧,雖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立的時間並不長
  • 最多明星光顧的武漢高校網紅食堂,10元管飽
    正值開學季,來聊聊武漢高校的那些網紅食堂!要說武漢高校裡明星光顧最多的食堂,肯定就是武漢傳媒學院啦。武漢傳媒學院食堂獨獨只有一個——鳳凰園餐廳,上下兩層樓,均是10元管飽的節奏。一樓主要是售賣早點,熱乾麵、煎餅、小籠包、粉面、粥鋪等等,無論何時來,總有一口熱飯熱菜,填飽你的胃。這裡有一個特色的復古小火車,車廂售賣各色小吃,一旁有軟包雅座。
  • 回放 火龍果熘魚片、草莓紅燒肉:來吃高校食堂的網紅料理
    回放 火龍果熘魚片、草莓紅燒肉:來吃高校食堂的網紅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