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令青團受熱捧 國宴名廚掌勺人大「網紅」美食

2020-12-26 北晚新視覺網

2018年4月3日訊,清明時節,如能享用一枚青團,一品那來自江南、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體味最新鮮的薺菜帶給舌尖的爽口,那是何等的愜意。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就有這樣的口福。這種最應季的美食禮盒最近出現在學校食堂裡,禮盒由三種口味組成,分別起了優雅的名字,連起來是:「此心牽絆」,「千裡薺」「相思」。這一美食很快被人大師生乃至校友瘋搶。

青團

不知從何時起,美食已經成為了人民大學的一張「網紅」招牌,學校食堂裡的菜品花樣繁多,還有國宴名廚掌勺,由學生代表監督把關,加上後勤經理、食堂主任親自上陣,在新媒體上為美食「帶鹽」。對於在校生而言,學校食堂裡的美食已經成為大學時代的一份青春回憶。

美味青團一天能賣出2000多個

3月27日中午12點,人大北區食堂「江南風味小吃」的兩個窗口前已經排起了近10米的長隊。雖然這裡也售賣小籠包、燒麥等小吃,但很多學生是衝著最新鮮的青團而來。記者注意到,青團的價格並不貴,如肉鬆蛋黃餡兒的5元一個,松仁豆沙餡兒4元一個,「肉鬆蛋黃青團是將鹹蛋黃一個個剝出來,揉碎,加入肉鬆香油豬油,再揉成蛋黃的形狀加入青團;松仁豆沙青團用的也是上好的松子仁兒和豆沙。」人大北區食堂主任王祚榮介紹。在記者停留的不到5分鐘的時間裡,兩個窗口就賣出了30多個青團,幾乎人手一個。

採訪中,兩位女生火急火燎地衝進食堂,「我們都是一下課就從教學樓衝過來的,北區食堂離得遠,就怕青團賣完了!」一位女生說,她是江蘇人,剛上大學時父母還擔心她不適應北方的飲食,「我拍了照片給媽看,告訴她這裡連青團都有,挺好!」王祚榮告訴記者,今年的青團非常受寵,最高峰時食堂一天就能賣出2000多個。

其實,像青團這樣的「網紅」小吃在人大食堂還有許多,西區食堂一個月前試推「老北京風味」小吃,就吸引了大量師生,其中玫瑰餅僅一小時就基本賣光;此外東區食堂推出了16.8元一份的「精品烤鴨套餐」,學生不必花大價錢也能嘗到北京烤鴨的酥脆細嫩,許多周邊上班的白領都慕名趕來體驗。

把國宴大師請進學校食堂

北京飯店譚家菜主廚、中糧集團總廚師長、人民大會堂餐廳處國宴大師……這些頂級名廚掌勺的大餐或許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機會一品,但人民大學的師生從去年開始就可以享受名廚的手藝,這得益於後勤集團推出的「客廚RUC」活動,該活動通過邀請校外廚師團隊,推進風味菜品研發和交流,創新校園美食文化,使之更加「平易、親切」,切實讓人大師生「吃好」。

學生購買青團

從去年9月20日起,人大在秋季學期就舉辦了10期活動,邀請到北京民族飯店高級烹飪技師滿銅德、江陰永豐源大酒店大世界基尼斯湯包製作團隊、北京飯店譚家菜主廚蔡香順、中糧集團總廚師長王中偉、人民大會堂餐廳處國宴大師王聖奎等一批名廚進校,為全校師生烹飪美食。「雖然名廚掌勺,但菜品還是基本夥食價格,比如國宴大師王聖奎熬了一夜湯做出的獅子頭,我們還是賣五塊錢一個,排隊的師生幾乎繞著餐廳甩了一圈兒,場面非常火爆。」後勤集團總經理宋大我對記者說。

校外大廚的加入不僅給師生帶來美味,也通過「傳幫帶」提升了校內廚師的手藝。不僅如此,人大食堂還專門請了學生來給菜品「挑刺兒」,他們組成了「食堂鐵粉團」。記者了解到,學生「鐵粉」 可以深度參與食堂菜品推介和菜餚品鑑環節,後勤集團還會不定期面向「鐵粉」舉辦烹飪工藝講座並進行菜餚製作現場演示,「我們會很耐心地聽取他們的建議,改進我們的菜品口感,讓學生們吃得滿意。」王祚榮說。

大數據助力月開發30多種新菜

3月27日,人大後勤集團首次推出了「青團禮盒套裝」,一套涵蓋薺菜、肉鬆蛋黃、松仁豆沙三種餡兒共12枚青團,很快被人大師生乃至校友瘋搶。記者者注意到,每一盒青團都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薺菜的叫「千裡薺」,肉鬆蛋黃的叫「此心牽絆」,松仁豆沙的叫「相思」,連起來讀便是文藝氣息十足的一句:此心牽絆,千裡薺相思。「每個名字都有含義,如薺菜來自千裡外的南方,豆沙用的是有相思寓意的紅豆,此心牽絆則用來形容『蛋黃被細密的肉鬆包裹』。」宋大我對記者解釋道。

面向具有「文藝、個性」標籤的90後、95後的大學生,打造「網紅」美食,不僅要有真材實料,還要有精美的設計和包裝,這樣才能牢牢吸引住他們的眼睛和胃口。於是藝術學院的學生加入了對美食的包裝設計,新聞學院的學生擔綱了美食的新媒體宣傳,就有了「曉楓未赤栆先紅」的月餅;有了「金榜題名」的年貨套裝,還有如今的「此心牽絆,千裡薺相思」,用宋大我的話來說,這是「加載了文化表達,引發情感的共鳴」。

此外,食堂還會對菜譜進行問卷調查,由統計學院的師生進行大數據處理,篩選出最有用的信息,充分掌握學生到底愛吃什麼、討厭什麼,用來不斷完善菜品,僅最近一個月各食堂就創新了30多種菜品。東臺魚湯麵、手抓羊肉飯等等,都是近來陸續推出的爆款,「來自大江南北的師生,都能在我們的食堂找到最喜歡的那一口。」餐飲管理部部長張雅鶴說。

美食成了另一種青春的印記

在人民大學待了七年的文學院研究生小梁自嘲已經是人大的「老人」,她說一想到今年夏天就要離開學校,就特別捨不得。捨不得人大的美景,更捨不得人大的美食。

七年來,小梁感受到了食堂美食的不斷發展,「新花樣」層出不窮。「大一大二那會兒,學校的創意小吃比較少,我們一般就只去普通餐廳打菜。」小梁說,不少人厭倦了食堂的菜,就會選擇外賣,雖然不一定健康,但至少品種豐富。這幾年,學校食堂的美食明顯多了,甚至還形成了競爭的氛圍,「比如說在北區食堂推出南方口味的青團後,西區就推出了地道老北京小吃。」小梁說,中區食堂二層的「網紅」小吃拉麵甚至改變了她的飲食習慣,「我是廣東人,來北京之前從來沒吃過拉麵。但是吃過學校食堂的拉麵後,我就有點『欲罷不能』了,每周至少要吃三四次才行。」她笑道,現在宿舍裡已經很少有同學點外賣了。

「我想等我畢業工作後,一想起母校,肯定會首先想到學校食堂的美食。」小梁說,一些已經畢業的師兄師姐還會給她轉發一些學校的美食連結,這些美食已經成為一條他們連接母校的紐帶。採訪中,一位文學院的應屆畢業生對記者感慨,他們管在學校食堂吃的飯叫做「青春飯」,意思是等到畢業了,告別青春,就很難吃到這些美食了,「很懷念這些美食,因為裡面包含著青春的記憶,包含著年少時的味道。」

「網紅」美食背後的總策劃

讓「青春飯」回味無窮,離不開人大的兩位「網紅」——宋大我和王祚榮。作為學校食堂「網紅」美食的總策劃,宋大我說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把老師和同學們當成我們的家人,給家人掌勺,肯定是每天都想方設法變著花樣做的。」他說。

宋大我也是學校新媒體上的紅人,在微博、微信上他都不遺餘力地推薦學校食堂的美食,還開闢了「跟著宋老師吃食堂」的主題專欄,每一道「網紅」菜他都會親自把關,「雖然我的身軀已經很『龐大』了,但合不合師生的胃口,我還是要親口試試。」他對記者笑道。

王祚榮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微博主任」,因為他經常在微博上和學生互動。民以食為天,在他眼裡,學生的飯菜就是他們的天。從人大中區食堂主任到如今的北區食堂主任,每天到了飯點,他一定會出現在食堂裡學生最多的幾個檔口,站在學生身後,隨時聽意見。在微博上,他和學生頻頻互動。就在記者發稿前,他還在微博上為學生預告:「春天的味道除了青團,還有香椿。即日起,北區食堂一層基本大夥窗口開始供應香椿炒雞蛋。」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張航 實習生 何溪 文並圖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民大學網紅「青團」哪個食堂有賣 人大美食推薦
    ­  不知從何時起,美食已經成為了人民大學的一張「網紅」招牌,學校食堂裡的菜品花樣繁多,還有國宴名廚掌勺,由學生代表監督把關,加上後勤經理、食堂主任親自上陣,在新媒體上為美食「代言」。對於在校生而言,學校食堂裡的美食已經成為大學時代的一份青春回憶。
  • 一隻青團引"瘋狂"滬老字號不爭"網紅"求"長紅"
    一隻青團引"瘋狂"滬老字號不爭"網紅"求"長紅" 發布時間:2017-04-01 16:48:43.0中國新聞網 李姝徵 攝      中新網上海4月1日電 題:一隻青團引「瘋狂」滬老字號不爭「網紅」求「長紅」      作者 李姝徵      清明臨近,上海「青團大戰」進入白熱化。1日上午,老字號點心鋪王家沙總店前購買青團的顧客們排起長隊,近百人的隊伍沿著南京西路「拐彎」至石門一路,一眼望不到頭。
  • 明日清明,吃青團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明而潔淨,故謂之「清明」。春和景明,天朗氣清。由於日期相近,清明節氣、寒食節與上巳節融合後,清明成為了重要傳統節日。山路無雨,空翠襲衣之時,正宜祭祖掃墓;春風上巳天,穿花戴柳,踏青修禊,興盡便可詠而歸。追思先人,恣意遊春,清明時令,總有其專屬的青綠氣息。
  • 清明前後,除了吃青團,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美食!
    又到清明時節,人們要忙著掃墓,拜祭祖先,追憶先人,又要換上春裝,折柳踏青。然而,每一個時令的到來,更是大自然向人們發出的一次訊號,這又是一個好吃的季節!千萬不能錯過!清明 · 吃青團和清明這個時令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從古至今,江南人都習慣用清明糰子來祭祖。在上海,不吃青團能叫清明麼?
  • 人大食堂的「爆款網紅菜」
    3月26日,人大後勤集團還推出了青團禮盒套裝,在線上線下一起售賣。事實上,青團不是人大食堂製作的唯一「網紅菜」。同樣大名鼎鼎的,還有東區食堂的南瓜麵包、中區食堂的年貨禮盒、西區食堂比臉還大的山東棗饅頭、北區食堂的重陽糕等10多種食品。大學食堂為什麼能源源不斷做出「爆款網紅菜」?這些「網紅菜」是如何出爐的?
  • 過去的清明食物,如今的網紅小吃,在家輕鬆做媲美杏花樓的青團
    過去的清明食物,如今的網紅小吃,在家輕鬆做媲美杏花樓的青團魔都這一陣瘋啦,杏花樓排隊五小時就為了吃這一口綠油油的青團,有排隊的地方就有黃牛黨,就這一小口糰子,價格被炒到50塊錢一個。可見當一枚合格的吃貨也不容易。老一輩人褒貶人的時候,喜歡說:「你就知道吃!」「你個吃貨!」
  • 燒鵝、螄螺、馬鮫魚……寧波清明時令美食「火力全開」
    清明時節將至,寧波菜市場、餐館裡,各種新鮮的清明時令美食應季熱銷,受到市民熱捧。葷菜有燒鵝、螄螺、河蝦、馬鮫魚、蟶子等,透鮮滾壯;點心有麻餈、青團等,軟糯可口;素菜有香椿、草籽、倭豆、春筍等,春意滿滿!
  • 溫州名廚潘曉林:難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當國宴主廚的時光
    「關注國宴,不僅因為我的職業,還和我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國宴廚房工作過的經歷有關。」國慶節剛過,溫州名廚、國家級烹飪大師潘曉林正忙著收集今年國慶盛典國宴的菜單。此前,他已經收集了歷次國宴的相關資料,潘曉林大師工作室裡還展出了他所收集的國宴餐具器皿等物品,「現在正被我們努力推向世界的甌菜,裡面就隱藏著國宴的影子。」
  • 大臉棗饅頭 豆沙青糰子……人大網紅菜是怎樣煉成的?
    「將鹹蛋黃一個個剝出來,揉碎,加入肉鬆香油豬油,再揉成蛋黃的形狀加入青團……」清明節前夕,中國人民大學食堂推出的青團又成了「網紅」,網友們紛紛轉發、評論說「想吃」,這是繼校慶月餅、比臉還大的饅頭、重陽糕之後的又一個「網紅」。大學食堂裡為什麼會不斷湧出「網紅派」?這些好吃的飯菜是怎麼出爐的?北京青年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 青團大作戰!清明果子的寄託與三味
    今年觀望到現在,除了想念的心思,和家人一起第一次嘗試做了青團。再加上網紅店買的、朋友送的,一共3種味道。借著這些散發青草香氣的春天之味,希望可以觸通感念、慰藉憂思。於是,便有了清明祭祖掃墓後舉家踏春、嘗春的習俗。在江南,我們吃青團果子,作為「固情思、解憂愁」的一口好料。
  • 泉州的清明,是潤餅菜和青團的味道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時令在日曆上不疾不徐地循環著。春分之後,立夏之前,天朗氣清,四野明淨,是謂清明。少時讀詩,清明是牧童短笛,是楊柳流鶯。縱使煙寒露重,也不妨礙它的詩意光景。而今奔波,途經路上一陣陣擋也擋不住的花香,和灑滿枝頭的星點嫣紅粉白,也將春意召示得明媚又張揚。
  • "清明"消費格外火 青團鮮花大賣刀魚反跌價-清明 長江刀魚 清明...
    東方網4月4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這個清明節令的新晉網紅,非一枚鹹蛋黃肉鬆青團莫屬。嘗多了豆沙甜食,想換一種鹹鮮味,鹹蛋黃包裹進肉鬆、再融入麥青汁團中的創意青團,起價8元一隻、卻硬生生被「黃牛黨」炒至200元一盒,搖身成為申城最貴的「金團」!
  • 「網紅」青團口味多 加價出售仍有人買
    摘要:雖然離清明節還有一段時間,但市區超市、烘焙連鎖店和傳統糕餅店裡,帶有清明時令特色的青團、棉菜餅已早早上市,而網上各種新口味青團也是層出不窮,經典款、創新款各領風騷……
  • 涪陵:清明時節青團綠 遊客品味中國傳統節慶美食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夏雷 楊孝永清明踏青,不負春光不負卿 。今天是清明節小長假的第二天,在涪陵美心紅酒小鎮景區,景區工作人員製作了最傳統的清明食物——青團,和當天遊客一起感受清明傳統文化。記者在現場看到,所有的美食都是「綠色系」,不僅有清明傳統美食青團,工作人員還現場製作清明粑粑,以及美心紅酒小鎮招牌1元饅頭也變成了「青色系」。現場的小朋友不僅能夠品嘗到美食,還能夠通過吃青團了解到逐漸脫離現代市民生活方式的中國傳統文化習俗。青團,是清明時節的傳統美食,是屬於南方的傳統節慶小吃。
  • 來伊份今年青團新品太有創意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因為疫情影響,為避免人群聚集,很多人取消了出門祭掃,但是,清明節的時令美食還是要吃的,美味的青團目前正在熱銷階段。青團,也叫清明果,是清明節的一種代表食物,以糯米和艾草為主要食材,帶著悠長的青草香味。清明節吃青團,是江南地區從古至今的傳統,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周朝。
  • 嘗清明美食,品春天味道
    「春到人間一卷之」「相傳百五禁菸廚,紅藕青團各祭先」「清明螺,賽只鵝」……即將到來的清明節,又稱「寒食節」,人們在掃墓祭祖、踏青郊遊之時,也會「吃清明」。青團、艾餈、烏稔飯、潤餅、子推饃,大江南北雖有不同清明美食,卻也把「民以食為先」這句至理名言貫徹始終。
  • 1塊多一個的艾草青團,秒殺歷屆網紅!
    依著時令賞味,是中國從古至今的傳統。春雨綿綿的季節,恰逢清明將至,吃貨本人也惦記起了那軟糯彈牙、散發艾草清香的青團。///////////////////////////差不多嬰兒握拳大小餡料的飽滿程度卻毫不含糊柔軟但富有彈性的青團咬上一小角,露出豐盈溼潤的內餡散發著花生香氣,好吃到上天不止是傳統艾草青團資深碳水愛好者的我還要安利原味麻糬和手工餈粑糯米的清香,直接擊中心房
  • 全網最正宗青團做法!網紅TOP1輕鬆在家做!
    - 蛋 黃 肉 松 青 團 -Sweet Green Rice Ball Stuffed with Dried Meat Floss and Yolk➤ 不知為何今年青團搖身一變成為新一代網紅➤ 仔細觀察蒸籠裡的青團,一個個慢慢變得綠油油的,清香四溢。快做來嘗嘗看吧!什麼?你們不吃青團?那你們清明吃什麼呢?留言告訴我們吧!
  • 杏花樓手工青團天貓首發,上海人不用再排隊8小時了
    老字號手工青團上線天貓,免去上海人排隊之苦上海老字號杏花樓一直是青團界的「扛把子」,其新創的蛋黃肉鬆網紅青團,是刷屏級的爆款。每年清明前都能引發一波排隊風潮,曾創造過8小時的排隊記錄,甚至還有人出資500元求代購。
  • 16種時令限定,錯過再等一年!
    春季,屬於江南的時令美食特別多。南方人吃飯講究,不時不食,按照時令吃美食。3、4月份剛好是最新鮮的時節,剛出土的春筍,被冬天浸潤過的螺螄,還有河豚欲上時…江南的三月是吃貨的季節,這些時令美食千萬不能錯過!16種限定美味,你都吃過哪些?1、青團青糰子這個小胖子,一等就是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