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的一大一意義:就是向人們傳遞積極的正能量,讓人們能夠感受一種向上的張力。無論是現在的和平時期,還是過去的戰爭時期,體育一直都號稱沒有國界。運動員則是和平使者的化身!然而在二戰的歷史上,有這樣一個運動員卻做著和傳遞和平相反的事情,這是一名日本的棒球球星,名字叫做吉原振喜。
雖然也許對於今天很多熟知棒球的讀者來說,都未必聽說過這樣一個名字,但是在20世紀的三四十年代,在日本他可是一個一等一的知名棒球球員!他效力的球隊名字叫做「巨人俱樂部」。當時該俱樂部是日本棒球的一支強隊,他在場上的位置是捕手。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吉原曾經代表著這支球隊拿到了4次日本聯賽的冠軍。他本人也是憑藉著卓越的球技入選了日本棒球名人堂。然而這一切,看起來好像是他生涯的一個開始,誰也沒有想到他的終點即將到來。
這個日本棒球明星並沒有如本文開篇所說的為世界和平做出一星半點的貢獻,反而是加入了當時的日軍,成為了一個活躍於戰場之上的和平破壞者。這真是讓人感到萬分的遺憾。一些讀者可能會對此感到大惑不解:對於一個體育選手來說去前線參軍打仗,這不是專業不對口嗎?他對於戰場能起到什麼樣的關鍵作用呢?
我們看問題不能過於表面化,應該把凡事都用聯繫的眼光來分析。當時的日本軍部並不需要吉原這一類的棒球運動員在戰場上去瞄準射擊敵人,而是取其所長,用其最為擅長的能力運用到戰場上,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所謂才能。
稍微了解棒球規則的朋友,就應該知道對於一個捕手來說,投球就是他的最大專長,吉原振喜在來到緬甸戰場之後很快的將自己的專業和戰場相結合,只不過這一次他所投的不再是心愛的棒球,而是可怕的致命的手榴彈。
由於之前就是棒球王牌選手,吉原的投彈力量堪稱日軍士兵當中的佼佼者,這讓日本軍部大為的欣喜。與之相對應的在他所前往的緬甸戰場之上,很多的盟軍部隊得遭罪了!吉原振喜將一顆又一顆的手榴彈接二連三地當作棒球朝敵人狠狠的丟去!用三個字來形容他的投彈,那便是:快準狠。
盟軍的部隊在戰場上遭受了很大的損失。吉原所領銜的棒球投彈分隊,要比普通的士兵所造成的殺傷力大得多。吉原也在戰場上獲得了一種扭曲的病態的所謂成就感!漸漸的他認為:投擲手榴彈上陣殺敵是一件比獲得棒球聯賽冠軍更為有意義的事情。
但是作為一個日本人,他應該沒有聽說過我們中國有幾句古話叫:邪不壓正,善惡終有報!最終在緬甸戰場之上,吉原振喜在一次戰鬥中被盟軍的士兵所射殺,在結束自己短暫一生的時候,他只有25歲。
我們可以大膽的假設一下假如沒有殘酷的戰爭,假如他沒有選擇走上戰場,走上這樣一條罪孽的道路,而是堅持自己所心愛的棒球事業,也許以他的資質還能取得更大的成就,興許有一天他還能去真正的棒球王國美國的聯賽發展,使得自己的運動生涯更上一個全新的臺階,可是一切都太晚了!
戰爭結束之後,吉原的母親回憶起一切老淚縱橫:「這個孩子真的是太可惜了,太可惜了。要知道他是多麼的喜歡棒球。他曾經有一個夢想就是去國外打球。」然而殘酷的戰爭卻是讓吉原走向了國外,不過他去的不是棒球場而是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