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隸屬雲南省普洱市,是全國唯一的哈尼族自治縣,北回歸線穿城而過。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造就了豐富的生物資源,孕育了久負盛名的墨江紫米,墨江為此被譽為「中國紫米之鄉」。
墨江地處低緯山地,北回歸線從墨江縣城正中穿過,由於受太陽直射角度影響,太陽輻射強烈,氣溫終年變化不大。使得種植於北回歸線兩側的墨江紫谷,受光照時間比其它地方種植的紫谷較長,作物受光合作用較為充分,這為墨江紫谷蛋白質、脂肪、澱粉等維生素含量的多少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紫米是水稻的一個品種,屬於糯米類,僅湖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湖北恩施等有少量栽培,是較珍貴的水稻品種,分紫粳、紫糯兩種。
紫米顆粒均勻,顏色紫黑,食味香甜,甜而不膩。紫米是水稻中的一種,因碾出的米粒細長呈紫色,故名。紫米味甘、性溫;有益氣補血、暖胃健脾、滋補肝腎、縮小便、止咳喘等作用。紫米的保存同大米近似,可放在乾燥、密封效果好的容器內,並且要置於陰涼處保存即可。另外可以在盛有紫米的容器內放幾瓣大蒜,可防止紫米因久存而生蟲。
紫米與普通大米的區別,是它的種皮有一薄層紫色物質。紫米煮飯,味極香,而且又糯,民間作為補品,有紫糯米或「藥谷」之稱。紫米熬製的米粥清香油亮、軟糯適口,因其含有豐富的營養,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因此被人們稱為「補血米」、「長壽米」。
紫米八寶飯,紫米也稱「紫糯米」、「接骨糯」。僅產於雲南普洱市和西雙版納地區。因顆粒長、色紫紅,做成飯粥後色更鮮豔,故名紫米八寶飯。紫米有特殊芳香,色紫紅,製成八寶飯後軟糯適口,油而不膩,加上各種調輔料形成難得的複合美味。八寶飯可當民間小吃,也可作為甜菜設計在各式筵席中。
做法
原料:紫米150克,薏仁50克,紅豆30克,綠豆30克,黑豆30克,腰豆30克,花豆30克,刀豆30克。調料:鹽、油。
做法:紫米及各色原料清洗乾淨,拌入鹽、油,放進電飯煲加水煮熟即可。如果嫌湊齊這麼多的豆麻煩,可以直接買超市配好的「八寶粥」料包。
新春大禮包,五穀雜糧禮盒別錯過
客家食俗及其傳說
湖北沔陽的三蒸與三寶
旅行中國:雁北風味三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