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視頻
訪談現場
省工商局副局長 李建國
省工商局註冊登記處處長 尹光炬
省工商局註冊登記處副處長 韓 毅
日前,省工商局出臺了《關於做好家庭農場登記管理工作的意見》,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為了給《意見》的順利貫徹落實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鼓勵支持家庭農場發展,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一步推動我省現代農業發展,省政府門戶網站聯合大河網特邀省工商局副局長李建國、省工商局註冊登記處處長尹光炬及副處長韓毅參加以「解讀《關於做好家庭農場登記管理工作的意見》」為主題的領導專訪活動。
主題:解讀《關於做好家庭農場登記管理工作的意見》
時間:2013年11月15日上午9點(星期五)
地點:河南日報報業大廈
嘉賓:省工商局副局長 李建國
省工商局註冊登記處處長 尹光炬
省工商局註冊登記處副處長 韓 毅
11月15日上午,省政府門戶網站聯合大河網特邀河南省工商局副局長李建國、省工商局註冊登記處處長尹光炬及副處長韓毅做客視頻直播間,就《關於做好家庭農場登記管理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行政策解讀。
現狀
據韓毅介紹,截至10月底,全省經工商部門登記的家庭農場共4432戶,其中:以個體工商戶形式登記的有2498戶,以個人獨資企業形式登記的有1928戶,以有限公司形式登記的有6戶。
背景及定義
李建國說,《關於做好家庭農場登記管理工作的意見》是省工商局扶持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工作的一項重要成果。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和河南省委3號文件,都對鼓勵、支持家庭農場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發展家庭農場,是實現農業產業適度規模化、集約化、組織化的必然趨向,是增加農民收入、推進農業轉型升級、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意見》進一步明確和規範了我省家庭農場的登記管理工作,必將對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推進全省農業現代化起到積極的作用。
尹光炬介紹,家庭農場這一經營模式源於歐美。在我國,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為單位,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適度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農業生產經營,並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家庭農場,充分體現了農民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的主體地位,是實現農業產業適度規模化、集約化、組織化的必然趨向,是增加農民收入、推進農業轉型升級、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
特點及意義
「《意見》共十四條,對家庭農場的登記範圍、主體類型、登記管轄、名稱稱謂、經營場所、經營範圍、出資方式、優惠政策、管理服務等內容作出了明確規定,提出了具體要求,進一步明確和規範了我省的家庭農場登記管理工作。」尹光炬說,概括起來,《意見》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堅持為家庭農場的發展創造寬鬆的準入環境,《意見》借鑑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的思想,對家庭農場的登記管理以少限制、少幹預、少附加相關條件為原則,不提不合理的、沒有依據的要求和規定,不設定前置性的設立審批,不創設新的市場主體類型。
二是自願申請登記,尊重農民意願和首創精神。發展家庭農場涉及廣大農民利益,必須尊重農民意願,因勢利導,循序漸進。
三是簡化登記條件,體現便民、惠民、創新服務的思想。《意見》對家庭農場登記條件、提交材料等儘量簡化,為家庭農場申請人最大限度的提供便利。在登記管轄方面,由其經營場所(或住所)所在地的縣(市、區)工商局(分局)和受委託的工商所負責登記,大大節約了辦理時間和人力物力。在名稱、經營範圍等登記事項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寬鬆準入條件。
四是突出了工商職能特點,立足登記職能,對家庭農場的登記管理提出了規範意見和明確要求。
《意見》的下發,對於發揮登記職能作用,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更好的服務三農,促進我省家庭農場健康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優惠政策:家庭農場註冊登記免收費
《意見》規定:支持家庭農場以經營者姓名、商標作為字號,或以字號申請商標註冊。家庭農場的經營場所(或住所)可以是經營者所在地家庭住址,也可以是種植、養殖地所在村址。家庭農場的經營範圍,以農業種植、養殖為主,可以種養結合或兼營相關研發、加工、銷售以及農場休閒觀光服務。家庭農場申請人可按有關規定以貨幣、實物、土地承包經營權、智慧財產權、股權、債權、技術等多種形式、方式出資。登記為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類型的家庭農場,可按有關轉型升級政策規定,申請轉辦為有限責任公司類型的家庭農場。經登記的家庭農場,可按有關規定出資成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單位成員或公司的股東。家庭農場註冊登記免收註冊登記費、年檢(驗照)費和營業執照工本費。
多項舉措扶持家庭農場發展
韓毅指出,家庭農場除了可按《意見》規定進行轉型升級,實現壯大發展之外,省工商局還將立足職能,通過以下四項措施扶持家庭農場壯大發展:
一是大力實施商標戰略,指導更多家庭農場進行商標國際註冊。對獲得國家馳名商標的家庭農場,由省政府一次性獎勵50萬元。
二是鼓勵符合條件的家庭農場利用股權出資、股權出質、債權出資、動產抵押、商標專用權質押等方式進行融資登記,廣闢融資渠道。
三是充分發揮工商部門與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優勢,積極搭建家庭農場與金融機構溝通的橋梁,促進家庭農場與金融機構互信互惠、合作共贏。
四是在全省各級工商行政服務窗口開闢「家庭農場綠色通道」,實行首問負責制和限時辦結制,深入開展行政指導,主動貼近家庭農場的實際需求,幫助解決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全力打造便捷高效的轉型升級服務平臺。(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