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自CAPA
新加坡航空集團旗下酷航與勝安航空將分別開通至大連和福州的航班,大連和福州航班開通後,新加坡航空集團到2016年11月將在中國擁有25個目的地。
酷航於2013年開通了經停青島至瀋陽的航班,目前正將此航班升級為直達,這樣瀋陽就將成為新加坡樟宜機場在中國的第25個直達目的地,將超過東南亞其他所有機場在中國的直達目的地數量。福州已有來自新加坡的航班,而大連航班初期將在青島經停。
在中國保有一個頂尖的網絡是新加坡航空集團現有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為集團由於監管限制而無法就中國國內的航班展開代碼共享合作。
酷航將開通大連航班,並將新加坡-瀋陽航班升級為直達
2016年7月19日,新加坡航空集團旗下中遠程低成本航企酷航宣布計劃於2016年10月30日開通至大連的航線,每周兩個航班。大連航班將取代新加坡航空-青島-瀋陽航線上的每周兩個瀋陽航班。同時,酷航還將開通直達瀋陽的航線,每周三個航班。
新航班開通後,酷航在中國的網絡規模將增長至7個目的地,至中國的航班量也將從每周28個增長至31個。中國已經是酷航最大的市場,酷航在這個市場每周約有2.1萬個航班座位。2016年11月中國大陸將在酷航的總座位量中佔近四分之一的份額。
目前酷航每天都有至廣州和南京的航班,每周分別有5個至杭州和青島的航班,有4個至天津的航班。在至青島的5個航班中,有2個接續至瀋陽,其他3個在青島直接返回。
經停一次至瀋陽的航班一直運營較艱難
酷航最早於2013年1月開通至青島和瀋陽的航線,每周4個航班。瀋陽在酷航的中國網絡中屬於運營較艱難的一個站點,酷航很快將這個站點的航班量減少到了每周兩個。
酷航希望直達航班能夠極大地刺激新需求。直達航班對於增強連通性、在新加坡以遠地區形成新的中轉乘客量應能起到尤其重要的作用。新加坡航空集團的整體戰略是,利用旗下剛聯合的兩家低成本航企構建起旗下全服務品牌無法實現的網絡乘客量,而酷航的直達航班正好符合這一戰略的需求。
酷航和其姐妹航企酷鳥航空以及泰國亞洲航空,還有韓國的易斯達航空,目前是在瀋陽運營有國際航班的低成本航企。酷鳥航空在中國有幾個市場都追隨了酷航的腳步,其於2016年4月開通了曼谷廊曼國際機場-瀋陽航線,每周三個航班。而泰國亞洲航空X也在幾周後開通了此航線,每周兩個航班。酷鳥航空瀋陽航班與酷航將開通的瀋陽直達航班在日期和時刻上均有不同,因此雙方每周將為新加坡乘客合計提供6個至瀋陽的航班。
酷航將利用經停一次的航班測試大連市場
在沒有第六航權的情況下,運營接續航班遠非理想之舉,但確實也是一個在不投資直達航班的情況下對新市場進行測試的選擇。酷航將能夠對大連這一新市場進行測試。其曾在2012年考慮過捨棄瀋陽,以大連取而代之,且採用相同的運營方式。
大連目前沒有任何前往東南亞目的地的航班,因此對於酷航來說,大連屬於一個相當具有實驗性的市場。韓國易斯達航空是唯一運營有大連國際航班的低成本航企。而在大連運營業務的海外全服務航企都來自韓國、日本或臺灣地區。
在大連運營航班的海外航企按周座位量的排名:2016年7月25日至31日
排名
航企
總座位量
1
NH
全日空航空
5,586
2
KE
大韓航空
4,646
3
OZ
韓亞航空
4,312
4
JL
日本航空
2,534
5
ZE
易斯達航空
748
6
B7
立榮航空
736
7
CI
中華航空
320
來源:CAPA-航空中心與官方航線指南
酷航在南京市場的運營相當成功
目前來看,在無法支撐其全服務姐妹航企運營業務或不在其低成本姐妹航企虎航A320航程範圍內的一些中國二線目的地,酷航總體來說很成功地刺激了需求量。南京或許是其中最成功的範例。而新加坡航空幾年前無法維持南京航班的運營,於2010年3月停飛了此航班。
酷航在三年後的2013年6月開通了南京航班,最初每周為4個航班。但在過去一年裡,其為了響應強勁的需求而逐步提升了此航線的運力,並在2016年5月升級至每天一個航班。酷航還提升了至青島和天津的運力,這兩個城市對於新加坡航空集團來說都屬於全新的目的地。2016年初酷航將青島的航班量增至每周五個。
酷航的中國網絡與增長情況
航線
開通日期
初期航班量
2016年11月的航班量
新加坡-天津
2012年8月23日
每周3個
每周4個
新加坡-青島-瀋陽*
2013年1月11日
每周4個
未獲得數據
新加坡-南京
2013年6月3日
每周4個
每天1個
新加坡-杭州
2015年10月25日
每周4個
每周5個
新加坡-廣州
2016年1月16日
每天1個
每天1個
新加坡-青島-大連
2016年10月30日
每周2個
每周2個
新加坡-瀋陽
2016年10月30日
每周3個
每周3個
新加坡-青島
未獲得數據
未獲得數據
每周3個
註:*酷航開通新加坡-青島-瀋陽航班時為每周4個航班,目前此航線每周為2個航班,其每周還有3個新加坡-青島往返航班。
來源:CAPA-航空中心與官方航線指南
新航集團在中國的多品牌戰略
酷航在中國新開闢的兩個目的地,即廣州與杭州,並非集團全新的目的地。不過酷航開通這兩個城市的航班,屬於集團利用最適合的品牌在各已有市場運營業務的舉措之一。酷航在廣州接手了虎航每天兩個航班中的一個。而集團母航企新加坡航空每天也有兩個至廣州的航班。酷航於2015年10月在杭州取代了勝安航空。其還讓集團得以在杭州市場實現了擴張,因為目前酷航每周有5個至杭州的航班,而之前勝安航空則是每周4個航班,並且機型較小。
勝安航空於2014年才開通杭州航班,但很快此市場便明顯表現出更適合由低成本品牌來運營。總體來看,中國二線城市更適合於集團的低成本航企。這些市場通常對價格較敏感,且主要是休閒旅遊的乘客,即通常是前往新加坡、峇里島或馬爾地夫等新加坡以遠地區熱門度假目的地的出境旅遊乘客。
新加坡來自中國遊客量的快速增長,為開通至二線城市的新航線以及在現有目的地提升運力都開拓了新的機會。2014年中國至新加坡的遊客量有小幅下滑,於2015年持平,但在2016年前5個月猛增了13%。總體來看,低成本航企的定位更適合於中國二線市場。
然而,新航集團仍認為,中國還有一些新的目的地更適合由全服務品牌來運營。福州就是其中之一,因為這是一個熱門的商業目的地,對於新加坡來說也是如此。
勝安航空宣布計劃開通至福州的航線
2016年7月26日,勝安航空宣布計劃於2016年11月21日開通至福州的航線,每周4個航班,由波音737-800執飛。福州在新航集團的網絡中顯然屬於一個盲點。中國前20大機場中,僅有兩個尚未有新航集團內任何航企運營的航班,一個是大連,另一個就是福州。
目前中國有兩個目的地有直達新加坡的航班,但沒有來自新航集團的航班,福州屬於其中一個,另一個則是揭陽,此市場規模比福州小得多,有捷星亞洲航空出發自新加坡的航班。目前廈門航空在新加坡-福州航線運營有業務,每天1個航班,由波音737-800執飛。
勝安航空將會是福州規模排名第5的海外航企,也是這裡唯一的大中華地區以外的海外航企。目前福州有來自兩家香港航企的航班,即港龍航空與香港航空,還有來自兩家臺灣航企的航班,即華信航空與立榮航空。不過,廈門航空在其福州的樞紐運營有至幾個國際目的地的航班,其中包括雪梨。
新加坡航空集團的中國網絡將達25個目的地
福州將成為勝安航空在中國繼長沙、成都、重慶、昆明、深圳、武漢以及廈門之後的第8個目的地。勝安航空是新加坡航空集團內唯一在這些目的地(深圳除外)運營業務的航企,深圳還有來自虎航的航班。
虎航目前在中國有10個目的地。鄭州是其最新開闢的站點,此航線於2016年6月底開通。此外虎航還運營有至廣州、海口、濟南、南寧、寧波、泉州、深圳、無錫以及西安的航班。這些目的地中只有廣州和深圳還有來自新航集團內其他航企的航班。
集團的母航企新加坡航空目前僅在中國3個目的地運營有業務,分別是北京、廣州和上海(其中廣州也有來自虎航和酷航的航班)。整體來看,目前集團在中國大陸有23個目的地,大連和福州航線開通後將增長至25個。瀋陽升級為直達航班後,大連就將成為這25個目的地中唯一一個沒有新加坡直達航班的站點。
自2011年5月起,新航集團在中國的網絡從僅有9個目的地一路增長至23個,且很快還將增長至25個。集團在新加坡-中國市場佔了約64%的座位量份額,目前中國是新航集團最大的一個市場(集團在泰國的合資航企酷鳥航空未包含在集團的數據中,此航企的網絡也完全以中國為重心)。
就中國國內航班實施代碼共享合作將進一步提升新加坡航空集團在中國市場的地位
在中國的發展是極為重要的,因為無論是新航集團,還是新加坡其他航企,都由於監管限制而無法就中國國內任何航線實施代碼共享合作。因此新增的直達航班就成為進入中國快速增長的二線城市的唯一選擇。
目前新加坡航空集團只與星空聯盟的夥伴中國國際航空和深圳航空有有限的代碼共享合作,覆蓋了新加坡-北京航線和新加坡-深圳航線。從實際情況來看,新航集團可與這些航企就前往各自樞紐的以遠地區的國際航班展開代碼共享合作,而中國境內的代碼共享合作目前是不被允許的。
不過集團仍有機會可以繼續擴大自己在中國大陸的網絡,尤其可以利用旗下的低成本航企來實現擴張。中國有幾座二線城市與三線城市能夠支撐來自新加坡的航班運營,前提是要有正確的產品定位與恰當的連通性。同時,新加坡當局需要重新審視現有的限制國內航班代碼共享的政策。此類代碼共享是進一步增強新加坡-中國連通性所必需的,同時,若要讓不具備充足需求、無法支撐新加坡直達航班的中國三線城市與新加坡之間實現更好的連通性,這些代碼共享也是必需的。
*******************************************
更多資訊請關注「航旅同行」 長按下圖二維碼即可識別
微信號:travelskyg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