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金山工業區,說起「臺灣三姐」幾乎無人不知。5年前,來自高雄的她,在園區開出第一家餐飲店——臺灣三姐牛肉麵,很快便紅火起來,高峰時一個中午就要接待兩三百人,有的食客甚至特地從其他街鎮趕過來品嘗。
臺灣三姐名叫方櫻花,今年是她和英國老公大衛第一次留在滬郊過年。她本以為這個春節會很無聊,但沒想到卻「有點忙」:10多天前,店裡嘗試推出的土味伴手禮「臺灣三姐黑豬肉腸」突然走俏,朋友圈裡的預訂量連連攀升,一天賣出幾千斤,還有不少老客人抱怨沒搶到;過年前三天,夫妻倆才終於忙裡偷閒,前往佘山度假。
大年三十,剛回歸店裡的臺灣三姐一早又忙了起來,帶著自家廚師去弟弟方先生位於松江區葉榭鎮的另一處工廠幫忙給留滬員工燒年夜飯。同時,她還邀請了幾位外國友人一起去吃年夜飯,他們都在附近杭州灣國際學校任教,平時幾乎每晚都會來店裡,一來二去便與三姐夫婦成了朋友。收到邀請,第一次留滬過中國年的幾位老外興奮無比,並早早期待起了方先生準備給大家發的紅包。
臺灣三姐今年63歲,之前在高雄開了25年的西餐廳,並因此結識了比她大6歲的英國人大衛。大衛退休前是一名機械工程師,39年前就曾到雲南。嬌小的三姐風風火火,高個子的大衛喜歡安靜,但在日常生活中,二人配合默契:三姐忙前忙後,招呼客人,端菜倒水,大衛除了負責收銀,還時不時出來收盤子、抹桌子……不過,總有客人悄悄向三姐「告狀」:大衛算術不行,收銀時又「收得少、找得多」!
2016年,應弟弟方先生的邀請,三姐來到金山工業區開牛肉麵館,當時,方先生剛在園區買下十幾棟廠房,打造護膚品生產基地,但他發現附近卻幾乎沒有什麼餐飲店,員工吃飯十分不便,便想到了請自家三姐來開一家牛肉麵館。雖然三姐擅長的是西餐,但她對做吃的都有興趣,於是特地從臺灣請來了兩位師傅傳授技藝,很快她家的麵館便以味道正宗、價格實惠、有人情味等特點打響知名度,生意越來越好。考慮到主要面向園區職工,方先生和三姐也一直不漲價,堅持每碗牛肉麵的價格不超過20元。
不少食客甚至就衝著「臺灣三姐」的名氣來吃麵,順便還饒有興趣地與大衛聊上幾句。三姐看到客人,不管認識與否,也總會熱情地上前招呼,時不時還會拿出自己親手做的臺灣小吃請客人品嘗。有時候,店裡來了農民工,三姐會悄悄地往碗裡多加一些面,「他們幹力氣活,需要多吃點」。
隨著臺灣三姐牛肉麵的紅火,附近很快湧現了六七家麵館,而且打的名號都是「牛肉麵」。不過,過不了多久,這些跟風店鋪就陸續關閉了。三姐的店卻在不斷升級擴容,如今一樓主打「臺灣三姐牛肉麵」,二樓則開出了「第五季西餐牛排館」,這是把三姐在高雄的西餐品牌店「移植」了過來,三樓眼下也正在裝修之中,春節後將開出「櫻花日料」,打上了三姐的本名標籤。
對於金山這個地方,三姐表示自己很喜歡,並和不少當地人成了好朋友。她自豪地告訴記者,自己經常去周邊村裡買菜,走彎彎繞繞的鄉村小路也不會迷路,周邊農村阿姨看見她總會熱情地打招呼。
他們遇到一些難題,總是有人及時伸出援手。去年2月,大衛的商務籤證到期,必須出境再入境才能辦理,而當時疫情肆虐,一旦出去就進不來了,怎麼辦?金山工業區「店小二」曹鋒獲悉後,很快幫忙辦出了就業許可證,這樣就不必三個月一籤,而可以延長到一年一籤。幾天前,三姐的手機上又收到了提醒簡訊,通知大衛證件到期了,她告知曹鋒,後者立馬答應再次幫忙辦理。
臺灣三姐告訴記者,這些年,弟弟在上海郊區的事業蒸蒸日上,幾乎每年都有一棟新工廠投產,現在已為全國數百家品牌代加工護膚品,一年生產的面膜就超過1億片。因為看好這片投資熱土,方先生前不久還一口氣在金山買了兩棟別墅,除了自己用來養老,還讓子女在這裡安家立業。
三姐還悄悄把妹妹家的兩個女兒「招商引資」了過來。目前,兩個外甥女已在金山工業區開出「花晨露」糖水店,不僅品牌標識都是自己設計,飲料配方也是姐妹倆自行研發,給消費者帶來驚喜。未來,姐妹倆還希望把這樣的糖水店打造成連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