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火車、「殺豬菜」、放鞭炮……阿里巴巴「洋小二」這樣過年

2020-12-13 天下網商

(天下網商記者 倪軼容)「你在阿里巴巴工作,收入很高吧?啥時生娃?」每次回老婆老家過年,美國人曉美都要面對長輩們的「靈魂拷問」。對他來說,這是中國新年獨特而又有趣的一部分。

曉美(Jeremy Pedersen)是阿里雲工程師,也是一位「洋女婿」。自結婚以來,每年,曉美都會去老婆老家過年,而這也是曉美在一年裡,吃得最好的幾天。

曉美過年期間幫忙包餃子

英國姑娘葛燕希(Daisy Peak)同樣是中國春運大潮中的一員。只不過,從杭州到成都的飛行路線,她實在太熟悉了——自去年成為阿里巴巴員工以來,「洋媳婦」燕希就和她的中國老公做起了「周末夫妻」,幾乎每周,她都會打飛的回成都。

在燕希看來,春節是中國人之間表達情感的重要節日。但和英國人直抒胸臆式的表達不同,中國的長輩和晚輩之間可能不會有擁抱、哭泣這麼情緒化的行為,他們的情感表達,是不動聲色之間,默默遞過來的一個紅包;是豐盛的年夜飯桌上,用筷子夾過來的一塊肉。

來自長輩的「靈魂拷問」

綠皮火車的車廂裡,氤氳著泡麵的味道;過道裡堆滿了年貨,以至於上洗手間的人要艱難地跨過去或者擠過去;有人在打牌,有人拿著手機刷網劇……美國人曉美也置身於這春運大軍之中。他將從杭州一路向北,穿越大半個中國,30多個小時之後,來到內蒙古一個叫做通遼的小城。

通遼是曉美老婆的家鄉。在這裡,室外的溫度有時低至零下20度,但室內卻氤氳著騰騰熱氣——那是還在鍋裡翻滾的餃子,是香酥金黃的「鍋包肉」,是香味四溢的「殺豬菜」。作為一個對中餐上癮的老外,曉美在這個時候也是忙得不亦樂乎。雖然只是在廚房裡打打下手,但他明顯能看到嶽父嶽母讚許的目光。

也有窘迫的時刻。曉美的中文很流利,當長輩們和他圍坐在圓桌上,就會拋來一個個「靈魂拷問」:去年賺了多少錢?買房了嗎?……

早在幾年前,來自德國的洋網紅阿福,就在視頻裡拍過「洋女婿」的窘境。第一次過年的他,不知道送老婆的家人什麼禮物好。結果老婆說,中國的春節就像德國的聖誕節一樣,可以送爸爸一條中華,媽媽和外婆你看著辦。於是,阿福送了嶽母一棵聖誕樹,嶽父一條中華牙膏,送了外婆一口德國製造的精準的鐘……

在曉美看來,在中國,婚姻不僅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更是和對方背後的大家庭打交道。一個中國家庭,把女兒嫁給了外國人,就特別關心他是否有能力為女兒創造美好生活,這也是他們想要了解其經濟能力,會從送禮等方面考察他是否「用心」的原因。

一年多前,賣力打拼的曉美在杭州買了一套房。可以想像,今年的他,面對「靈魂拷問」時,一定特別有底氣。

離開杭州前,曉美還「入鄉隨俗」地和老婆一起去靈隱寺祈福。當時,老婆許下了「大胖兒子」的願望,而曉美,也希望這個願望能在今年實現。

「洋媳婦」的中國年

幾年前,燕希第一次隨朋友回雲南過年。那時,朋友因為工作忙,已兩年沒有回家,而當她推開門,母親見到她的第一句話,竟然是:「你變胖了。」燕希當時就萬分驚訝,如果在英國,她一定能見到一個抱頭痛哭的場面,但中國父母,竟然如此雲淡風輕?

之後,在中國生活了多年,並嫁到中國的燕希才明白,這種表面上的雲淡風輕之後,隱藏著中國人最深沉的情感。

燕希的婆家,位於四川的一個小縣城,公公婆婆以釀製白酒為生。每次回去過年,燕希都詫異於收入不高的他們,會給自己和老公包一個大紅包。一開始,她不想收,覺得公公婆婆更需要這些錢,但後來,她意識到,給紅包,正是中國長輩表達愛意的方式。

燕希依然記得,一次,自己的家人從英國來四川玩,不會說英語的公公婆婆,沒法和他們直接溝通,但他們帶了許多自己釀製的上好白酒過來。當時,燕希的爺爺喝了整整一大瓶白酒,簡直樂不思歸了。

燕希

春節,也是勤勞的中國人,難得放鬆的一段時間。燕希的丈夫,平時忙於工作,春節時卻像個孩子一般,拉著她的手,去放鞭炮。兩個人捂著耳朵,哈哈大笑著把鞭炮扔到門前水泥地上,甚至扔到自家菜園裡。

燕希的丈夫不會說英語,但這也不妨礙他和燕希的家人相處。英國姑娘依然記得,聖誕節期間,丈夫跟自己回到倫敦,一開始,她還擔心這個家庭聚會會冷場。沒想到,丈夫教起了自己的親戚打麻將,她離開一小段時間,回來竟然發現一桌人「砌長城」砌得熱火朝天……

燕希一直認為,「文化差異」帶來的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在某種程度上被誇大了。情感的表達方式可能有千千萬萬種,但人們對情感的感受,卻是無限接近的。認識到這一點的燕希,在中國過上了一個「洋媳婦」的幸福生活。

相關焦點

  • 過年為什麼都要放鞭炮?原來春節放鞭炮是這麼來的
    在古代,春節作為一個合家團圓的日子,無論你身在何方,到了春節也一定會回家過年的;大年三十的時候,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這一天也都是要放鞭炮的,即使是現在,一些傳統的春節習俗基本都保留了下來,如今人們一般也都會回家與親人一起過年,在大年三十這天都會放一些鞭炮。
  • 2020年農村過年可以放鞭炮嗎?過年為什麼要放鞭炮?聽聽老農咋說
    再過幾天就要過年了。對於很多農村人來講,爆竹聲裡辭舊歲,這是一種習俗,也是增加年味的一種方式。很多人覺得過年不放鞭炮,根本沒有年味。在筆者周圍,有很多人在城市中過年,而現在大部分一二線城市已經禁止燃放鞭炮,他們是覺得在城裡過年一點都不熱鬧,還是農村好。
  • 消失的年夜鞭炮:在農村,為何過年放鞭炮的現象越來越少了?
    消失的年夜鞭炮:在農村,為何過年放鞭炮的現象越來越少了?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描繪的,是古代人過年的景象。爆竹就是鞭炮,桃、符就是春聯,所以這首詩說的是古代人在春節放鞭炮、貼春聯。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年俗已經消失了。最先消失的地方,是城市,因為城市受西方思想的影響最深。中國古代文明,是一種農耕文明,所以中國的一些禮俗是為農村地區量身打造的。
  • 快過年了有些農村不讓放鞭炮了,農民早準備!
    馬上就快要過年了,有些農村也不讓放鞭炮了。為了大家的安全很多事都在嚴查,比如賭博、酒駕等等,現在又多了一個禁放煙花爆竹、禁放鞭炮的規定,所以我們會看到城市裡已經很少見到售賣煙花爆竹的商家了,不過有部分農村地區也開始禁止了。
  • 過年到底要不要放鞭炮呢
    春節貼對聯放鞭炮放鞭炮,貼對聯,家家戶戶過大年。過年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習俗文化之一,又叫春節。紅色的對聯紙上寫著吉慶的祝福,大紅的燈籠高高掛,紅色的鞭炮響的噼噼啪啪,整個春節都充滿了紅紅火火的氣息 ,人們戴新冒穿新衣,走親訪友吃大餐,好一派吉祥和喜慶。放鞭炮這個環節可以去掉嗎?
  • 董靜:有一種情懷叫「綠皮火車」
    想了想還是決定不坐高鐵,這樣來回折騰和普快的時間不相上下,勞神費力又耗時。很快訂了一張下午三點多的火車票,午飯也沒心情吃,趕快收拾一下。本想午休一會,心神不定的我一點睡意也沒有,索性早點起身去車站,這樣似乎感覺離媽媽更近些,心裡更踏實些。好不容易熬到了檢票上車。這是一趟綠皮火車,乘車的旅客比我想像的要多得多,雖然並不是節假日。
  • 過年放鞭炮有哪些講究?農村初一要放「開門炮」,幾點最合適
    (註:本文為農村張小張獨家原創內容,侵權必究)過年放鞭炮有哪些講究?農村初一要放「開門炮」,幾點最合適。新的一年馬上就要到來了,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打掃衛生,置辦各種年貨,熱鬧非常。春節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了,每個地方都有各種不同的過年風俗習慣,在農村過年,春節放鞭炮是一種習俗,尤其是在大年三十晚上一過十二點家家戶戶就開始放鞭炮,這鞭炮聲不斷,會一直持續到大年初一的早上。
  • 近年來,有些農村過年時不讓放鞭炮了,那用什麼代替鞭炮比較好?
    農村過年燃放鞭炮來慶祝新年的到來,也增加了新年的歡樂氣氛,更增添了一些團圓的氣氛,有炮竹聲祝福著新年有個新氣象。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而且農村比較的分散,因此絕大部分農村沒有被禁止燃放鞭炮。過年燃放鞭炮可以說是幾千年來的習俗,這一點可以從王安石的一首《元日》中感受到。
  • 唐山:新華大酒店響應環網倡議過年不放鞭炮
    唐山新華大酒店員工在條幅上簽字承諾過年不放鞭炮 楊磊 攝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楊磊 趙鵬) 1月26日,唐山市新華大酒店積極響應環渤海新聞網「綠色過年,不放鞭炮」倡議,在酒店門口舉行承諾籤名儀式,數十名酒店員工共同承諾今年過年不放鞭炮。
  • 「散文」過年話鞭炮,放完小鞭兒,最喜歡拽著滴滴金跑
    過年,得放鞭炮。鞭炮最初之意,是為了驅逐鬼神和迎接新春,但對於一般人而言,鞭炮中的文化內涵,是不去深究的,鞭炮就是一般人家過年的象徵,是過年最熱鬧歡樂的聲音。所以,儘管有不少人因鞭炮的噪音和汙染而反對放,而且,有一些城市還禁止過,但是,更多的人還是覺得大過年的,沒有一點兒鞭炮的響動,那還叫過年嗎?北京好多年前曾經禁止過,這幾年又恢復了,只是限制了時間和地點。對於過年的傳統而言,鞭炮和餃子的意義是同等重要的,一個聽在耳,看在眼的,一個吃在心。缺一不可。否則,年的味道就減少了。
  • 今年過年,大連鞭炮燃放規定是這樣的……
    過年的第一掛鞭炮從今天開響 現在大家的腦海裡是不是呈現了 煙花齊放、鞭炮齊鳴的景象? 煙花雖美 可不是隨便就能燃放的 咱大連對過年放鞭炮的規定是怎樣的? 讓掌上君來告訴你!
  • 大年初一放鞭炮,幾點放最合適?
    朋友說:在農村過年,大年初一要「開財門」,幾點鐘開始放鞭炮最好?看到這個問題卻讓我覺得莫名的有些傷感,小時候過年都是父親負責放鞭炮,現在父親都已經年過六旬了,而過年的時候也幾乎上是聽不到放鞭炮的聲音了,畢竟環保工作人人有責。
  • 今年過年有些農村也不讓放鞭炮了,用什麼代替鞭炮好?不放行不行
    逢年過節燃放鞭炮是自古以來中國的優良傳統,但是隨著近些年國家對於環保問題的重視以及安全隱患的存在,很多地區已經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就連我們偏僻的山區小縣,在今年過年期間開始也將禁止在主城區及周邊城鎮燃放煙花爆竹,當然從目前的相關規定來看,這種禁止燃放爆竹的禁令還沒有蔓延到鄉下村落裡。不過從目前的社會發展來看,這種趨勢遲早會蔓延開來。有很多人覺得過年的時候不放炮竹顯得比較冷清,沒有熱鬧氛圍,根本不像過年的樣子,過年就應該熱熱鬧鬧,鞭炮聲裡辭舊歲。
  • 過年放鞭炮可以驅趕瘟神,這種說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當然,這種做法很不地道,現在是不可取的,大家都是文明人,過年放炮總歸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可問題是,古人過年為什麼要放鞭炮?對此 ,《荊楚歲時記》有云: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臊惡鬼。
  • 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有些地方的農村竟然不讓放鞭炮,你怎麼看?
    對於農村不讓放鞭炮,大家有什麼看法?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二,明天就是小年了。我記得小時候過年,從臘月二十開始,每天就有零星的鞭炮聲響聲了,但是現在,大家基本都在大年三十晚上才放鞭炮。我們老家所在城市,在前幾年就劃定了鞭炮燃放的範圍。在城市裡放鞭炮基本是不可能了,去年過年的時候查得很嚴,小區裡的保安來回巡邏不讓放鞭炮。但是除了城市之外,其他地方是可以放鞭炮的。即便在農村允許放鞭炮,但是整個放鞭炮的熱鬧程度已經大不如往年了。
  • 2020年農村春節禁止燃放鞭炮!農村人說:過年不放鞭炮都沒年味了
    還有不到十天的時間就要過年了,在外的人們都踏上了回家的徵途。小編也過幾天就要回家了,你們都準備好回家過年了嗎?上次小妹說今年要買點菸花在大年三十放著玩,但是被老爸打斷了,說現在村裡不允許過度的燃放鞭炮。
  • 今年有些農村不讓放鞭炮了,用什麼代替鞭炮好?
    今年有些農村也不讓放鞭炮了,用什麼代替鞭炮好?在網上看到,今年有許多農村地區春節是不允許燃放煙花炮竹的。作為春節是一個古老而又非常重要的民族節日,燃放鞭炮是幾千年文化習俗已經形成定性的習慣,是古老節日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 除夕之夜要燃放鞭炮,啥時候放鞭炮最好呢?老農這樣解釋的
    春節的腳步慢慢的臨近,又要聽到除夕之夜整宿整宿的鞭炮聲,除夕之夜燃放鞭炮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誰家的鞭炮響亮、響的時間長,都被認為是一件很吉祥的兆頭,雖然有一些地區現在禁止燃放鞭炮,但在我們廣大的農村,很多地區還都是可以在過年期間燃放的,對於鞭炮燃放的時間還真的沒有什麼具體時間規定,也會根據地域不同,燃放時間也會不同,各地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對於幾點開始放鞭炮也是如此
  • 要過年了,你的小孩子要是想放鞭炮,就必須要提醒他這些
    過年放鞭炮是中國的人傳統,記得我們小的時候,各種鞭炮、禮花、小鞭炮,真的是很好看又很好玩,小時候玩的不亦樂乎。   可是呢,近幾年,因為鞭炮而引起的意外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而且很多孩子都在放鞭炮的時候受到了傷害。導致了現在,鞭炮成為了過年傷害孩子的第一殺手。
  • 過年---鞭炮小玩意兒篇
    過年過節,大家都會放鞭炮來慶祝心中的喜悅吧。而過年,小孩子們也多多少少喜歡玩鞭炮,雖然比較危險,但畢竟也不失為一種樂趣。鞭炮的起源距離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最開始的人們是用火燒竹子,使之發出爆裂的聲音,意欲驅逐瘟神,不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