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為什麼都要放鞭炮?原來春節放鞭炮是這麼來的

2020-12-12 宇文論史

在中國傳統的節日中,最為重要、最為隆重的節日當屬春節了。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自古以來就頗受廣大中華兒女們的重視。在古代,春節作為一個合家團圓的日子,無論你身在何方,到了春節也一定會回家過年的;大年三十的時候,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這一天也都是要放鞭炮的,即使是現在,一些傳統的春節習俗基本都保留了下來,如今人們一般也都會回家與親人一起過年,在大年三十這天都會放一些鞭炮。

春節放鞭炮如今已經成為了中華兒女對春節最深的記憶之一,那麼為什麼過年都要放鞭炮呢?原來春節放鞭炮是這麼來的。

關於為什麼過年都要放鞭炮的說法有很多,傳說在上古時期,地上生活著一種非常兇猛的野獸,名字叫做「年」,俗稱「年獸」。這種野獸不同於一般的猛獸,他不僅異常兇猛,而且還喜歡吃人。它有一種特性,就是喜歡在每年的新舊交替的時候出來尋找食物,村莊一旦被這種「年獸」發現了,就將面臨滅頂之災。之前人們拿這種「年獸」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後來人們漸漸地發現了它的弱點,這種「年獸」原來害怕聽到劈劈啪啪的響聲,知道了其弱點之後,人們便開始用這種劈劈啪啪的響聲來驅趕這種「年獸」,自此人們得以能夠安安全全的生活下來,最後在民間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燃放鞭炮的習俗。

當然了,除了傳說之外,當然還有一些其他說法。那為什麼過年都要放鞭炮?根據一些專家學者的研究得出:原來放鞭炮與貼春聯、桃符一樣,最早都是用來驅除妖魔鬼怪的。後來逐漸演變為主要就是增加喜慶、營造節日氛圍,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據史料記載,早在一千五六百年前的南北朝時期,人們過年就已經形成了燃放爆竹的習俗,火藥發明之後,真正意義上的鞭炮才開始產生。到了宋代,隨著火藥技術改進,人們製造鞭炮的水平得以極大的提高,現代意義上的鞭炮得以定型。到了明清時期,鞭炮的種類越來越多了,在大年三十這天,無論身份的高低貴賤,無論是否富裕與貧窮,人們都會燃放鞭炮增加喜慶,一家團團圓圓吃年夜飯。

相關焦點

  • 2020年農村過年可以放鞭炮嗎?過年為什麼要放鞭炮?聽聽老農咋說
    因為,在很多人的記憶裡面,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過年總會買一些鞭炮放一放。而他們固執地認為,不放鞭炮根本就不叫過年。那麼2020年農村過年還可以放鞭炮嗎?放鞭炮的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有什麼講究嗎?今天止茶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過年到底要不要放鞭炮呢
    春節貼對聯放鞭炮放鞭炮,貼對聯,家家戶戶過大年。過年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習俗文化之一,又叫春節。紅色的對聯紙上寫著吉慶的祝福,大紅的燈籠高高掛,紅色的鞭炮響的噼噼啪啪,整個春節都充滿了紅紅火火的氣息 ,人們戴新冒穿新衣,走親訪友吃大餐,好一派吉祥和喜慶。放鞭炮這個環節可以去掉嗎?
  • 中國人過春節為什麼要放鞭炮?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大的一個傳統節日。一元復始,萬向更新,是辭舊歲迎新春的節日,也稱過年。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山裡,但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有一年春節又跑到村莊裡來為非作歹,卻被一家人燒鮮竹竿時發生的巨大爆破聲嚇跑。到了另一家,又被燈光嚇得抱頭鼠竄。又到另一家,又被門口晾的大紅衣服嚇跑了,於是人們掌握了「年」怕聲音、怕紅色、怕火光的弱點。每至年末歲首(那時候還沒有發明鞭炮)人們就在家門口用毛竹放在柴火中燒,待溫度及氣壓到極限時,毛竹便爆破並發出巨響,達到恐嚇「年」的目的。還想出了貼對聯、貼門神、掛紅燈,院子裡燒旺火等辦法。
  • 除夕夜一過,為什麼凌晨時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
    回家過年可以說是中國的一個傳統了,畢竟春節可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個節日的。除夕之夜那都是需要吃年夜飯的,吃完之後更是需要守歲的。那麼除夕之夜一過,為何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呢。除夕之夜一過,為什麼凌晨時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
  • 曾仕強:農村為什麼要放鞭炮?因為硫磺殺毒,鞭炮越長越吉祥
    我說:少了放鞭炮,你忘了?從前年開始,咱們村已經不能點鞭炮了,今年又裝上了天然氣,就更不能放了。 母親連連點頭,誇我說到點兒上了。那今天咱們就來探討下,在過去的時候,老祖宗為什麼要放鞭炮呢?這裡面的道理還挺多。
  • 臨沂人除夕為什麼要放鞭炮 做好保護措施平平安安過年
    過年放鞭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風俗之一,紅彤彤的鞭炮代表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熱熱鬧鬧,放鞭炮有著辭舊迎新之說,寓意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嚮往。那麼除夕夜放鞭炮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小編來為您解答。   除夕夜放鞭炮來歷   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裡,但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糟踏壯稼,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莊裡為非作歹,被一家門口晾的大紅衣服嚇跑了。到了另一處,又被燈光嚇得抱頭鼠竄。
  • 春節為什麼要放鞭炮?它最初的緣由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
    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現在你走到街上,看著街道上那整齊的紅燈籠,瞬時間給了自己那一種年味,隨著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人們對於春節的準備也開始了,大家買菜,買禮物,但是這其中有一種東西是大家必買的,那就是鞭炮,過年的時候放鞭炮是每家每戶都要做的事情!
  • 消失的年夜鞭炮:在農村,為何過年放鞭炮的現象越來越少了?
    消失的年夜鞭炮:在農村,為何過年放鞭炮的現象越來越少了?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描繪的,是古代人過年的景象。爆竹就是鞭炮,桃、符就是春聯,所以這首詩說的是古代人在春節放鞭炮、貼春聯。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年俗已經消失了。最先消失的地方,是城市,因為城市受西方思想的影響最深。中國古代文明,是一種農耕文明,所以中國的一些禮俗是為農村地區量身打造的。
  • 過年放鞭炮才有濃濃的年味,那麼中國何時才開始春節放煙花炮竹
    過年放鞭炮你知道多少?我們都知道在中國的傳統節日裡面,最為重要的以及最隆重的節日還是要數過年了,而且在大年三十這一天我們還會放一些鞭炮,在這一天放炮已經成為了我們對春節感觸最大的記憶了,那麼我們在過年的時候放炮的原因是什麼呢?
  • 老北京文化:春節期間,放鞭炮都有哪些習俗?
    在老北京,關於春節,有句俗話非常流行,那就是:「過年了,姑娘戴花,小子放炮。」可見咱們老北京人對春節放炮的重視,已經將放鞭炮當成過年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來操辦。富家競購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貧乏家即謀食維艱索通孔,亦必爆響數聲,香焚一炷;除舊年之瑣卜來歲之蒸蒸,此習尚類然也。」由此可見,在清朝的時候,京城就已經過年放鞭炮的習俗了。其實,說起過年放鞭炮的歷史,在清朝時期雖然流行,但並非從清朝開始的,而是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
  • 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有些地方的農村竟然不讓放鞭炮,你怎麼看?
    對於農村不讓放鞭炮,大家有什麼看法?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二,明天就是小年了。我記得小時候過年,從臘月二十開始,每天就有零星的鞭炮聲響聲了,但是現在,大家基本都在大年三十晚上才放鞭炮。為什麼感覺以前過年的時候年味很濃,現在過年年味變淡了呢,我覺得不讓放鞭炮也是其中一個原因。以前過年的時候,放鞭炮是過年日程中很重要的一項。大年三十晚上要放,初一早上起來要放,初三早上要放,開市要放,鞭炮的燃放貫穿了整個春節期間。可是現在有的地方不讓放鞭炮了,甚至農村也不允許。
  • 今年有些農村不讓放鞭炮了,用什麼代替鞭炮好?
    今年有些農村也不讓放鞭炮了,用什麼代替鞭炮好?在網上看到,今年有許多農村地區春節是不允許燃放煙花炮竹的。作為春節是一個古老而又非常重要的民族節日,燃放鞭炮是幾千年文化習俗已經形成定性的習慣,是古老節日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 快過年了有些農村不讓放鞭炮了,農民早準備!
    馬上就快要過年了,有些農村也不讓放鞭炮了。為了大家的安全很多事都在嚴查,比如賭博、酒駕等等,現在又多了一個禁放煙花爆竹、禁放鞭炮的規定,所以我們會看到城市裡已經很少見到售賣煙花爆竹的商家了,不過有部分農村地區也開始禁止了。
  • 過年放鞭炮有哪些講究?農村初一要放「開門炮」,幾點最合適
    (註:本文為農村張小張獨家原創內容,侵權必究)過年放鞭炮有哪些講究?農村初一要放「開門炮」,幾點最合適。新的一年馬上就要到來了,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打掃衛生,置辦各種年貨,熱鬧非常。春節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了,每個地方都有各種不同的過年風俗習慣,在農村過年,春節放鞭炮是一種習俗,尤其是在大年三十晚上一過十二點家家戶戶就開始放鞭炮,這鞭炮聲不斷,會一直持續到大年初一的早上。
  • 大年初一放鞭炮,幾點放最合適?
    朋友說:在農村過年,大年初一要「開財門」,幾點鐘開始放鞭炮最好?看到這個問題卻讓我覺得莫名的有些傷感,小時候過年都是父親負責放鞭炮,現在父親都已經年過六旬了,而過年的時候也幾乎上是聽不到放鞭炮的聲音了,畢竟環保工作人人有責。
  • 春節裡都是初幾燃放鞭炮,網友:以前是初幾都讓放,現在得忍著
    春節放鞭炮是我們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一個悠久的傳統,只有在噼噼叭叭的鞭炮聲中我們才感覺春節得到來和濃濃的年味。我們春節放鞭炮一般都是集中在哪幾天呢?大部分地區的習俗都是在除夕、初一、初五、元宵節這幾天。除夕是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我們要放炮慶祝,祈福祭祀;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我們放鞭炮是驅趕邪惡,迎接新年,給新的一年帶來慢慢的祝福和期盼,希望好的夢想會實現;初五一般是年送「年神」,元宵節是春節最後一個放鞭炮的日子,我們慶祝節日鬧元宵,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而過年也是小孩子們過年最期盼的。春節是放鞭炮是有講究的,燃放的鞭炮越長越好,預示著來年好運更長久。
  • 2020年農村春節禁止燃放鞭炮!農村人說:過年不放鞭炮都沒年味了
    還有不到十天的時間就要過年了,在外的人們都踏上了回家的徵途。小編也過幾天就要回家了,你們都準備好回家過年了嗎?上次小妹說今年要買點菸花在大年三十放著玩,但是被老爸打斷了,說現在村裡不允許過度的燃放鞭炮。
  • 過年放鞭炮可以驅趕瘟神,這種說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古代,人們總是將爆竹跟春節聯繫到一起的,那時候,每年春節,滿街滿巷都是此起彼伏的爆竹聲,空氣中也瀰漫著一股子清新的火藥味。當然,這種做法很不地道,現在是不可取的,大家都是文明人,過年放炮總歸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可問題是,古人過年為什麼要放鞭炮?對此 ,《荊楚歲時記》有云: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臊惡鬼。
  • 春節少放鞭炮守護綠色大連
    燃放煙花爆竹雖然能增添過年氣氛,卻不利於空氣環境質量,同時還會造成火災隱患,製造噪聲汙染,影響大家的身體健康。據統計:1個鞭炮可以汙染1立方米空氣,廢氣可讓一個人呼吸1分鐘;100個鞭炮可汙染一個房間,廢氣可以讓一個人呼吸2個小時;1戶家庭春節期間平均放5掛鞭炮,汙染可以讓人呼吸一個星期;這些廢氣植物不會吸收,也不會飄散,會慢慢吸入我們的肺裡,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 為何要逐步推廣農村禁放鞭炮?現在農村過年還能放嗎?你怎麼看?
    再過幾天就要過年了。對於很多農村人來講,爆竹聲裡辭舊歲,這是一種習俗,也是增加年味的一種方式。很多人覺得過年不放鞭炮,根本沒有年味。在筆者周圍,有很多人在城市中過年,而現在大部分一二線城市已經禁止燃放鞭炮,他們是覺得在城裡過年一點都不熱鬧,還是農村好。因為,在很多人的記憶裡面,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過年總會買一些鞭炮放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