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要過年了。對於很多農村人來講,爆竹聲裡辭舊歲,這是一種習俗,也是增加年味的一種方式。很多人覺得過年不放鞭炮,根本沒有年味。在筆者周圍,有很多人在城市中過年,而現在大部分一二線城市已經禁止燃放鞭炮,他們是覺得在城裡過年一點都不熱鬧,還是農村好。因為,在很多人的記憶裡面,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過年總會買一些鞭炮放一放。而他們固執地認為,不放鞭炮根本就不叫過年。那麼2020年農村過年還可以放鞭炮嗎?放鞭炮的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有什麼講究嗎?今天止茶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第一,大部分農村仍然可以放鞭炮
有句話說得好,叫做法無禁止即許可。對於農村地區是否可以放鞭炮,要根據當地的一些規章制度來確定。在我國一些發達的城市周邊農村,很多都已經禁止燃放鞭炮了。比如說安徽省會合肥周邊的農村,前幾年就開始禁止燃放鞭炮。但是很多山區農村或者是三四線城市,確實還可以繼續燃放鞭炮。不過現在國家對於過年過節期間禁止燃放鞭炮的範圍越來越大。從今年開始,我們當地的山區小縣,在主城區範圍內也不可以放鞭炮了。目前得到的通知農村地區還可以繼續燃放鞭炮,但是也同樣提示和宣傳,儘量少放,適度燃放。
第二,過年放鞭炮有什麼講法?
我國是一個擁有著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自古以來流傳著各種各樣的傳說和民間習俗。過年放鞭炮就是其中一種比較典型的習俗,在沒有發明鞭炮以前,其實過年的時候就有類似的習俗。在遠古傳說中,年是一種兇猛的怪獸,平時都躲在深海之中,只有在每年除夕的晚上才會出現,到人間來禍害,老百姓深受其苦。
後來農民發現,年並不是無所不能的怪獸,它也有害怕的東西,那就是火光和紅色以及巨大的聲響。所以,人們開始在除夕夜點燃所有的燈火,在門上貼上紅色的對聯,在家中燃燒竹子,發出噼裡啪啦的響聲來嚇跑年獸。這個習俗慢慢地演變,就成了今天貼春聯以及除夕夜守歲的習俗。而自從鞭炮發明之後,人們就不再燃燒竹子,而是直接燃放鞭炮了。
第三,為什麼要逐步在全國推廣過年禁止燃放鞭炮?
雖然說燃放鞭炮能夠增加年味,能夠增加喜悅的氣氛,但是過度燃放鞭炮確實會會存在一些問題。具體來說,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過度燃放鞭炮會造成環境汙染。平時沒有人平白無故地燃放鞭炮,哪怕是辦喜事或者喪事的時候,也只是偶爾燃放,但是過年過節的時候卻不同,幾乎所有農村都會其中的燃放鞭炮,這就會造成大量的煙霧產生,而且鞭炮燃放過程中還會產生一些有毒的粉塵和氣體,對環境會造成一定的汙染,對人的身體健康也有一定的影響。
其次,燃放鞭炮存在安全隱患。因為煙花爆竹是易燃易爆的危險品,如果燃放或者存放不當的話,確實會帶來一些安全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如果燃放不當,容易造成燃放人或者周邊人群的人身安全隱患。有太多的例子和新聞報導,由於燃放鞭炮不慎導致受傷的情況。另一方面,燃放鞭炮不僅會產生大量煙霧,而且還會帶來火源。冬天天乾物燥,一點小火星都有可能引發火災,而集中燃放鞭炮更是特別容易造成大火。一旦發生火災,必然會給人身安全和家庭財產帶來損失。
再次,過度燃放鞭炮還會造成浪費。對於農民來講,雖然現在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但總體來講收入仍然是有限的,而開支卻在不斷的增長。適度燃放鞭炮增加年味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過度燃放的話,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完全是一種浪費行為。有些人為了面子,過年的時候花幾千塊錢買鞭炮,一直放個不停,這就是一種鋪張浪費的行為。
總的來說,現在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仍然還可以繼續燃放鞭炮,並沒有禁止。但是筆者認為,大家應該正確地對待燃放鞭炮這件事情,儘可能地少放或者適度燃放,燃放的時候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千萬別給祥和歡樂的春節添堵。大家說對不對?你們當地農村現在還可以繼續燃放鞭炮嗎?過年的時候是不是不放鞭炮就沒有年味呢?歡迎大家說說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