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農村過年可以放鞭炮嗎?過年為什麼要放鞭炮?聽聽老農咋說

2020-12-09 餘一鬥

再過幾天就要過年了。對於很多農村人來講,爆竹聲裡辭舊歲,這是一種習俗,也是增加年味的一種方式。很多人覺得過年不放鞭炮,根本沒有年味。在筆者周圍,有很多人在城市中過年,而現在大部分一二線城市已經禁止燃放鞭炮,他們是覺得在城裡過年一點都不熱鬧,還是農村好。因為,在很多人的記憶裡面,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過年總會買一些鞭炮放一放。而他們固執地認為,不放鞭炮根本就不叫過年。那麼2020年農村過年還可以放鞭炮嗎?放鞭炮的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有什麼講究嗎?今天止茶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第一,大部分農村仍然可以放鞭炮

有句話說得好,叫做法無禁止即許可。對於農村地區是否可以放鞭炮,要根據當地的一些規章制度來確定。在我國一些發達的城市周邊農村,很多都已經禁止燃放鞭炮了。比如說安徽省會合肥周邊的農村,前幾年就開始禁止燃放鞭炮。但是很多山區農村或者是三四線城市,確實還可以繼續燃放鞭炮。不過現在國家對於過年過節期間禁止燃放鞭炮的範圍越來越大。從今年開始,我們當地的山區小縣,在主城區範圍內也不可以放鞭炮了。目前得到的通知農村地區還可以繼續燃放鞭炮,但是也同樣提示和宣傳,儘量少放,適度燃放。

第二,過年放鞭炮有什麼講法?

我國是一個擁有著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自古以來流傳著各種各樣的傳說和民間習俗。過年放鞭炮就是其中一種比較典型的習俗,在沒有發明鞭炮以前,其實過年的時候就有類似的習俗。在遠古傳說中,年是一種兇猛的怪獸,平時都躲在深海之中,只有在每年除夕的晚上才會出現,到人間來禍害,老百姓深受其苦。

後來農民發現,年並不是無所不能的怪獸,它也有害怕的東西,那就是火光和紅色以及巨大的聲響。所以,人們開始在除夕夜點燃所有的燈火,在門上貼上紅色的對聯,在家中燃燒竹子,發出噼裡啪啦的響聲來嚇跑年獸。這個習俗慢慢地演變,就成了今天貼春聯以及除夕夜守歲的習俗。而自從鞭炮發明之後,人們就不再燃燒竹子,而是直接燃放鞭炮了。

第三,為什麼要逐步在全國推廣過年禁止燃放鞭炮?

雖然說燃放鞭炮能夠增加年味,能夠增加喜悅的氣氛,但是過度燃放鞭炮確實會會存在一些問題。具體來說,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過度燃放鞭炮會造成環境汙染。平時沒有人平白無故地燃放鞭炮,哪怕是辦喜事或者喪事的時候,也只是偶爾燃放,但是過年過節的時候卻不同,幾乎所有農村都會其中的燃放鞭炮,這就會造成大量的煙霧產生,而且鞭炮燃放過程中還會產生一些有毒的粉塵和氣體,對環境會造成一定的汙染,對人的身體健康也有一定的影響。

其次,燃放鞭炮存在安全隱患。因為煙花爆竹是易燃易爆的危險品,如果燃放或者存放不當的話,確實會帶來一些安全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如果燃放不當,容易造成燃放人或者周邊人群的人身安全隱患。有太多的例子和新聞報導,由於燃放鞭炮不慎導致受傷的情況。另一方面,燃放鞭炮不僅會產生大量煙霧,而且還會帶來火源。冬天天乾物燥,一點小火星都有可能引發火災,而集中燃放鞭炮更是特別容易造成大火。一旦發生火災,必然會給人身安全和家庭財產帶來損失。

再次,過度燃放鞭炮還會造成浪費。對於農民來講,雖然現在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但總體來講收入仍然是有限的,而開支卻在不斷的增長。適度燃放鞭炮增加年味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過度燃放的話,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完全是一種浪費行為。有些人為了面子,過年的時候花幾千塊錢買鞭炮,一直放個不停,這就是一種鋪張浪費的行為。

總的來說,現在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仍然還可以繼續燃放鞭炮,並沒有禁止。但是筆者認為,大家應該正確地對待燃放鞭炮這件事情,儘可能地少放或者適度燃放,燃放的時候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千萬別給祥和歡樂的春節添堵。大家說對不對?你們當地農村現在還可以繼續燃放鞭炮嗎?過年的時候是不是不放鞭炮就沒有年味呢?歡迎大家說說自己的觀點。

相關焦點

  • 2020年農村春節禁止燃放鞭炮!農村人說:過年不放鞭炮都沒年味了
    還有不到十天的時間就要過年了,在外的人們都踏上了回家的徵途。小編也過幾天就要回家了,你們都準備好回家過年了嗎?上次小妹說今年要買點菸花在大年三十放著玩,但是被老爸打斷了,說現在村裡不允許過度的燃放鞭炮。
  • 為何要逐步推廣農村禁放鞭炮?現在農村過年還能放嗎?你怎麼看?
    再過幾天就要過年了。對於很多農村人來講,爆竹聲裡辭舊歲,這是一種習俗,也是增加年味的一種方式。很多人覺得過年不放鞭炮,根本沒有年味。在筆者周圍,有很多人在城市中過年,而現在大部分一二線城市已經禁止燃放鞭炮,他們是覺得在城裡過年一點都不熱鬧,還是農村好。因為,在很多人的記憶裡面,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過年總會買一些鞭炮放一放。
  • 消失的年夜鞭炮:在農村,為何過年放鞭炮的現象越來越少了?
    消失的年夜鞭炮:在農村,為何過年放鞭炮的現象越來越少了?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描繪的,是古代人過年的景象。爆竹就是鞭炮,桃、符就是春聯,所以這首詩說的是古代人在春節放鞭炮、貼春聯。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年俗已經消失了。最先消失的地方,是城市,因為城市受西方思想的影響最深。中國古代文明,是一種農耕文明,所以中國的一些禮俗是為農村地區量身打造的。
  • 過年為什麼都要放鞭炮?原來春節放鞭炮是這麼來的
    在古代,春節作為一個合家團圓的日子,無論你身在何方,到了春節也一定會回家過年的;大年三十的時候,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這一天也都是要放鞭炮的,即使是現在,一些傳統的春節習俗基本都保留了下來,如今人們一般也都會回家與親人一起過年,在大年三十這天都會放一些鞭炮。
  • 過年到底要不要放鞭炮呢
    春節貼對聯放鞭炮放鞭炮,貼對聯,家家戶戶過大年。過年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習俗文化之一,又叫春節。紅色的對聯紙上寫著吉慶的祝福,大紅的燈籠高高掛,紅色的鞭炮響的噼噼啪啪,整個春節都充滿了紅紅火火的氣息 ,人們戴新冒穿新衣,走親訪友吃大餐,好一派吉祥和喜慶。放鞭炮這個環節可以去掉嗎?
  • 曾仕強:農村為什麼要放鞭炮?因為硫磺殺毒,鞭炮越長越吉祥
    過去放鞭炮 接著往下聊,再過兩個月,就要過年了,和母親聊天,她說:真懷念十年前在農村老家過年,那是真幸福哩。現在大家富裕了,總覺得農村年味兒淡了,到底少了什麼了?
  • 過年放鞭炮有哪些講究?農村初一要放「開門炮」,幾點最合適
    (註:本文為農村張小張獨家原創內容,侵權必究)過年放鞭炮有哪些講究?農村初一要放「開門炮」,幾點最合適。新的一年馬上就要到來了,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打掃衛生,置辦各種年貨,熱鬧非常。春節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了,每個地方都有各種不同的過年風俗習慣,在農村過年,春節放鞭炮是一種習俗,尤其是在大年三十晚上一過十二點家家戶戶就開始放鞭炮,這鞭炮聲不斷,會一直持續到大年初一的早上。
  • 快過年了有些農村不讓放鞭炮了,農民早準備!
    馬上就快要過年了,有些農村也不讓放鞭炮了。為了大家的安全很多事都在嚴查,比如賭博、酒駕等等,現在又多了一個禁放煙花爆竹、禁放鞭炮的規定,所以我們會看到城市裡已經很少見到售賣煙花爆竹的商家了,不過有部分農村地區也開始禁止了。
  • 還有幾天就要過年了,有些地方的農村竟然不讓放鞭炮,你怎麼看?
    我們老家所在城市,在前幾年就劃定了鞭炮燃放的範圍。在城市裡放鞭炮基本是不可能了,去年過年的時候查得很嚴,小區裡的保安來回巡邏不讓放鞭炮。但是除了城市之外,其他地方是可以放鞭炮的。即便在農村允許放鞭炮,但是整個放鞭炮的熱鬧程度已經大不如往年了。
  • 近年來,有些農村過年時不讓放鞭炮了,那用什麼代替鞭炮比較好?
    農村過年燃放鞭炮來慶祝新年的到來,也增加了新年的歡樂氣氛,更增添了一些團圓的氣氛,有炮竹聲祝福著新年有個新氣象。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而且農村比較的分散,因此絕大部分農村沒有被禁止燃放鞭炮。過年燃放鞭炮可以說是幾千年來的習俗,這一點可以從王安石的一首《元日》中感受到。
  • 農村過年走親戚,應該先去姑姑家,還是姨媽家?聽聽老農咋說
    過年走親戚,應該先去姑姑家還是姨姨家?為什麼?聽聽老農咋說!一到春節,過了初一就要開始走親戚了,這一點在農村裡是比較受重視的。一般初二會去舅舅家,畢竟自古以來就裡有著「娘親舅大」、「天上雷公,地上舅公」的說法。
  • 過年放鞭炮可以驅趕瘟神,這種說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當然,這種做法很不地道,現在是不可取的,大家都是文明人,過年放炮總歸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可問題是,古人過年為什麼要放鞭炮?對此 ,《荊楚歲時記》有云: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臊惡鬼。
  • 農村過年不讓放炮誰提出的?為什麼禁止農村燃放鞭炮?
    每年春節的到來,我們第一觸點就是鞭炮聲,因為鞭炮聲最能體現出過年的味道。自古以來,就有一句俗語:「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放鞭炮也預示著春節的到來。這是一個偉大的慶典。那麼誰提出放鞭炮的想法呢?為什麼農村禁止燃放鞭炮?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 今年有些農村不讓放鞭炮了,用什麼代替鞭炮好?
    今年有些農村也不讓放鞭炮了,用什麼代替鞭炮好?在網上看到,今年有許多農村地區春節是不允許燃放煙花炮竹的。作為春節是一個古老而又非常重要的民族節日,燃放鞭炮是幾千年文化習俗已經形成定性的習慣,是古老節日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 「禁炮」嚴令下,2020春節「啞年」或成定局?過年不放鞭炮好不好
    提要:「禁炮」嚴令下,2020春節「啞年」或成定局?過年不放鞭炮好不好文/二狗「爆竹聲聲辭舊歲,鑼鼓陣陣迎新年」,今天已經是小年了,再過七天就該過年了。殺年豬,蒸饅頭,村裡的年味越來越濃了。春節是中華兒女最隆重盛大的節日,除了居家團員,共度佳節,高興之餘,過年放鞭炮也是過年的一個重要儀式,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一聲聲爆竹聲震響天宇,更是烘託了新年的氣氛。然而隨著環保形勢的升級,各地「禁炮令」的出臺落實,春節放鞭炮或許即將成為歷史!沒有了鞭炮聲,那麼今年春節「啞年」或成定局了!
  • 除夕之夜要燃放鞭炮,啥時候放鞭炮最好呢?老農這樣解釋的
    春節的腳步慢慢的臨近,又要聽到除夕之夜整宿整宿的鞭炮聲,除夕之夜燃放鞭炮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誰家的鞭炮響亮、響的時間長,都被認為是一件很吉祥的兆頭,雖然有一些地區現在禁止燃放鞭炮,但在我們廣大的農村,很多地區還都是可以在過年期間燃放的,對於鞭炮燃放的時間還真的沒有什麼具體時間規定,也會根據地域不同,燃放時間也會不同,各地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對於幾點開始放鞭炮也是如此
  • 農村推行「禁炮令」,過年放鞭炮或成歷史,可能被丟的習俗還有啥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農村故事和文化,可以點擊上方的關注哦!今天與大家探討的話題是:農村推行「禁炮令」,過年放鞭炮或成歷史,可能被丟的習俗還有啥?古詩中曾經寫過「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過年放鞭炮是人們的一種習俗。以前農村過年,燃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噼裡啪啦的爆竹聲,既寄託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願望,又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 今年過年有些農村也不讓放鞭炮了,用什麼代替鞭炮好?不放行不行
    就連我們偏僻的山區小縣,在今年過年期間開始也將禁止在主城區及周邊城鎮燃放煙花爆竹,當然從目前的相關規定來看,這種禁止燃放爆竹的禁令還沒有蔓延到鄉下村落裡。不過從目前的社會發展來看,這種趨勢遲早會蔓延開來。有很多人覺得過年的時候不放炮竹顯得比較冷清,沒有熱鬧氛圍,根本不像過年的樣子,過年就應該熱熱鬧鬧,鞭炮聲裡辭舊歲。
  • 終於知道,為什麼要在夜裡十二點放鞭炮了?
    今天都已經臘月二十了,眼看著就要過年了,咱們農村也逐漸的熱鬧起來,在外打工的人陸續地回到了家裡,村子上面的集會也逐漸熱鬧起來,賣肉的,買魚的,賣雞的等等,商販們忙的不亦樂乎,農民們高興的選擇年貨,在咱們農村過年,最重要,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就要說「開財門」了,因為這個時候才迎來的新的一年
  • 臨沂人除夕為什麼要放鞭炮 做好保護措施平平安安過年
    過年放鞭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風俗之一,紅彤彤的鞭炮代表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熱熱鬧鬧,放鞭炮有著辭舊迎新之說,寓意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嚮往。那麼除夕夜放鞭炮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小編來為您解答。   除夕夜放鞭炮來歷   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裡,但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糟踏壯稼,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莊裡為非作歹,被一家門口晾的大紅衣服嚇跑了。到了另一處,又被燈光嚇得抱頭鼠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