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靜:有一種情懷叫「綠皮火車」

2020-12-09 安徽網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中午接到老家小哥的電話,說媽媽這兩天頭暈得厲害,明天去醫院檢查,問我能否回家一趟?回,當然要回,97歲的老母親年事已高,這事可耽誤不得。放下電話,立刻讓外甥女幫忙訂最早一趟回去的火車票。外甥女問:「小姨,訂高鐵票還是普快?」心急如焚的我,此刻恨不得立馬飛到媽媽的身邊,按說高鐵速度快、時間短,但家鄉的高鐵站離市區較遠,即使是家人接站,單趟開車也需要一個多小時,坐公交時間就更長了,很不方便。這時侄子發來信息,說如果坐高鐵他開車去接。想了想還是決定不坐高鐵,這樣來回折騰和普快的時間不相上下,勞神費力又耗時。

很快訂了一張下午三點多的火車票,午飯也沒心情吃,趕快收拾一下。本想午休一會,心神不定的我一點睡意也沒有,索性早點起身去車站,這樣似乎感覺離媽媽更近些,心裡更踏實些。好不容易熬到了檢票上車。這是一趟綠皮火車,乘車的旅客比我想像的要多得多,雖然並不是節假日。曾看到過一則報導:綠皮火車速度慢,設施差,越來越不適應人們快節奏的工作、生活和品味,將慢慢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將是快捷的動車、高鐵和輕軌。

我是一個戀舊的人,綠皮火車曾見證了我們的青春歲月,承載著許多美好的回憶。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因為工作調動,我們背井離鄉舉家遷到省城合肥,所以每到逢年過節,都要帶著孩子回老家。記得當時買票非常難,人多車少,每次要提前排隊或找熟人代買票。綠皮火車好像也沒有超員一說,車廂裡總是擠得水洩不通,就這樣,工作人員還能推著售貨車來回穿梭,這功夫可不是一天就能練成的。有時我們只能買到站票,小推車一過來,連站的地方都沒有了,而那些有座位的旅客,看著他們一個個悠閒自得坐在位子上,聊天或打牌,面前的小桌板上,有的乘客還放著一包滷菜、花生米和一瓶啤酒或白酒,朋友對飲或獨飲,招來多少站客的羨慕和嫉妒。女兒最喜歡吃車上的盒飯,每次都要買一盒。我發現,列車上盒飯的價格會隨著旅途距離的縮短而降價,從開始的十元一盒,到後來的五元,一般我會等到五元再買。後來,女兒在北京讀研的那幾年,有時她也會按照我的方法買盒飯,往往都是沒等到盒飯降價就賣完了。為此,女兒說過好幾次,我也覺得很對不住孩子,自己的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她。其實合肥到北京是長途車,十幾個小時的行程,盒飯常常供不應求,哪裡會有多餘的再降價呢。

前年春節坐高鐵回老家過年,車內的座椅寬敞舒適,環境優雅,只是顯得很冷清。車廂裡靜悄悄的,大家不是低頭玩手機,就是閉目養神或竊竊私語,連小朋友都不嬉鬧了,一點也感受不到人們期盼回家過年的喜悅,很不習慣。突然特懷念綠皮火車裡的人聲沸騰,孩子們無拘無束打鬧歡笑的情景,這種濃濃煙火味的生活,是高鐵上所沒有的。所以再次乘坐綠皮火車,心情挺激動的,好像又回到了從前,雖然一路上擔心著老母親的身體,但車廂裡那種久違了的溫暖氛圍,緩解了自己緊張焦慮的情緒。車廂廣播音樂聲不斷,突然響起一曲熟悉的旋律《昨日重現》。這首歌始創於1973年,作者為回應七十年代早期的懷舊風創作的英文歌曲,曾入圍奧斯卡百年金曲。上世紀八十代初由成方圓翻唱,當年先生特地從省城購買的一盒單曲磁帶,由於我正處在孕期反應階段,本來是想用音樂進行胎教的,誰知連同樂曲一起都成了「反應」源。三十多年過去了,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一聽到此曲,就有妊娠反應的感覺,仿佛它的歌名一樣昨日重現。好在很快轉換了曲目《友誼地久天長》。這是我喜歡的電影《魂斷藍橋》的主題曲,舒緩優美輕柔的曲子總也聽不夠。這部愛情經典片,我看過很多遍,每次都被劇中的男女主人翁悽美的愛情所打動,費雯麗和羅伯特泰勒深情的演繹,讓人回味無窮。

綠皮火車裡,除了售賣食品飲料外,和以往相比,還增加了各種推銷:藍莓果、葡萄乾、皮帶、老花眼鏡,就連一元兩個的身份證或銀行卡護套都在叫賣。他們一個個伶牙俐齒,吆喝聲不絕,推銷的藝術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一個人的旅途不再寂寞。作為旁觀者,我默默地注視著眼前的一切,覺得很有趣,同時也分散了我牽掛媽媽的注意力。

有一種情懷叫「綠皮火車」,很享受在綠皮火車上度過的那一段快樂的慢時光。如今高速、高鐵、飛機,四通八達,交通越來越便捷,人們選擇的出行方式多,取消綠皮火車似乎為期不遠了。為了留住綠皮火車上的鄉愁、味道和情懷,有些城市建議保留一列綠皮火車,供人們懷舊或作為旅遊專列,以追憶似水年華。「啤酒飲料礦泉水,香菸瓜子八寶粥」,列車員的叫賣聲也漸行漸遠……

                                                                                   

相關焦點

  • 有一種情懷叫「綠皮火車」
    這是我第一次出遠門,也是第一次坐綠皮火車,即將見到媽媽的喜悅心情,讓我對綠皮火車充滿了好感,也算是對我認識外界的一次啟蒙。高三那年,宿舍窗戶外面是一條忙碌的客運鐵路線。每天下晚自習後,我總能看到一列列燈火通明的火車滿載旅客駛過。
  • 一代人的回憶,那些年坐過綠皮火車上的趣事,記憶深處的一種情懷
    「綠皮火車」是一個時代的象徵,見證了我國鐵路運輸的一段歷史。曾經的綠皮火車在每個人心中我想都會有深刻記憶和回憶。慢慢的,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快捷的高鐵、飛機受到大眾的歡迎,綠皮火車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成為一種懷舊、記憶深處的一種象徵。
  • 小夥首次體驗綠皮火車,嫌棄車上環境「髒亂差」,乘客:這是情懷
    所以很多人會選擇最原始的方法火車。火車也是分為很多種的。其中綠皮火車是最有情懷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個笑話,他是首次體驗綠皮火車,但是卻非常嫌棄車上的環境。還說車上的環境簡直就是髒亂差。但是很多乘客不樂意了。因為我們大家做這種綠皮火車,最主要的,就是因為這是一種情懷。綠皮火車是我們國家最早的火車。
  • 最具情懷綠皮火車,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隨著現在科技的進步,我們的交通工具由之前的慢慢油綠皮火車漸變成了以效率最快的飛機,高鐵為主。但綠皮火車一直被認為是最具情懷的火車,因為綠皮火車能夠讓人們安靜下來,在晃晃悠悠中找尋沿途的風景,有著一份獨特的綠皮火車情懷。
  • 綠皮火車的小情懷
    綠皮火車雖然慢,可是它終將會開到我們想去的地方。講真,你坐過綠皮火車麼?有多久沒坐過了?這一上車這個味道,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這就是傳說中的綠皮火車嗎?這輩子第一次坐。第一次坐綠皮火車感受一把70年代,這裡交通很不方便沒有城市的風貌。
  • 最後的綠皮火車 不僅是交通工具 還有過去的情懷
    近年來,高鐵的快速發展,讓綠皮火車漸行漸遠。綠皮火車也被稱為慢火車,車上沒有空調,只有搖頭風扇,車窗是可以打開的,只能人工上下開關,車窗打開,風便隨著轟隆轉動的車輪聲呼呼吹進來。記者專門來到老成渝線的九龍坡銅罐驛站乘5611次綠皮火車返回菜園壩火車站,體驗回味一下最後的綠皮火車。銅罐驛站,乘客帶著孩子在等車。這趟列車現在是重慶與四川內江每天對開一趟。
  • 慢行的綠皮火車:承載著情懷和回憶 開往溫暖的新生活
    高鐵快速發展,出行方式越來越多樣,但依然有很多人日常出行、出入主城需要依靠綠皮火車。而隨著鄉村旅遊的興起,曾經沉寂的綠皮小火車逐漸升溫。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輛綠皮火車
    編者按:有時候,慢也是一種情懷。當高鐵時代呼嘯而來,城市之間的距離越拉越近之時,在湖南懷化,依然有四趟沒有空調、沒有軟座和軟臥、逢站就停的綠皮「慢火車」。它們穿行在大山深處,為沿線的菜農、果農、居民、鐵路職工和學生慢下來,它們是一個時代的記憶。
  • 時代情懷,5630次綠皮火車
    點擊上方,聆聽最美音樂作者:簡子雨過天晴,起個大早,趕火車回綦江。遵義西站,上午只開一趟火車,就是發往重慶的5630次。這是一趟普快鐵路客運列車,它的機車加車廂總共只有10節編組,平均時速70公裡,所以老乘客們叫它「小慢車」,或「慢車」。今年的「小慢車」,春節期間居然沒停運,這讓沿線的村民們十分開心。它幾乎逢站必停,方便老百姓趕場走人戶。遵義到綦江,全程一百多公裡,車票才16塊5,超級省錢!
  • 坐大興安嶺的綠皮火車,K4181海拉爾-根河綠皮火車記實錄
    為什麼選擇綠皮火車 對於綠皮火車有點小情節,生活太快人生浮躁,想要試一試能不能靜下心來坐一天的火車。 火車在提速,生活在奔跑,我們一路狂奔而來,出去旅行高鐵動車飛機總能很快地把你送到目的地。
  • 綠皮火車的記憶
    綠皮火車,是一種時代的產物,因其外表墨綠色(車身通常為綠色底色和黃色色帶的塗裝),而被人們稱之為「綠皮車」,他曾經是中國旅客列車的代名詞,也應景的出現在許多中國電影裡面,諸如前幾年最受歡迎的《天下無賊》,多數的綠皮車因為建造的年代久遠,且多半沒有空調,因此成為了即將被淘汰的老式火車車廂,現在很多地方都已不見綠皮火車的蹤影。
  • 那些關於綠皮火車的旅行念想
    那一年的綠皮火車,帶給80末90初的孩子們最深的印象大概就是站臺上那各色各樣的當地美食了吧。如今,火車站一律的整潔,早已沒有了當年的叫賣聲和別有韻味的喧鬧。林泉 採購經理那裡存著讀書的回憶杭州也有綠皮火車,為數不多。
  • 如今飛機,高鐵普遍,為什麼還是選擇綠皮火車?網友:「情懷」
    現在的旅行方法有太多的選擇,飛機、高鐵、開車,甚至是狂熱的自架愛好者。但是,我有一個朋友無論如何都要選擇「綠色車廂」去旅行。這種交通方式現在是最慢,也是最便宜的火車。選擇那個的理由真的只因為票便宜嗎?我不這麼認為。
  • 【故鄉情事】綠皮火車(散文)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列屬於自己的綠皮火車。那不僅是一個交通工具,更是一種情懷,一種記憶,承載著我們對遠方的嚮往,以及關於理想、關於奮鬥的記憶。家在鐵路邊,透過小小的窗戶,可以看到火車呼嘯而過。小時候,我經常趴在窗子邊,看著那些綠色的火車來來往往,從遠方來,又奔向更遠的地方。
  • 「綠皮火車」餐廳,叫座的不只是美味更是情懷
    在「冰城」哈爾濱主城區內的西大直街上,一輛東風4B型內燃機車牽引著兩節綠皮車廂靜靜地「停」在街邊。22日,哈爾濱鐵路局打造的「綠皮車記憶」火車餐廳正式面向社會開放,讓哈爾濱這座歷經中東鐵路發展變遷,被譽為「火車拉來的城市」又增添了一座鐵路主題文化休閒景觀。
  • 已經有了高鐵飛機,為什麼人們還選擇綠皮火車?原因不止一個
    現代社會交通發達,很多人不管是出差也好、旅遊也好,都需要在兩個城市之間進行往返,很多人出行的時候都會選擇乘坐高鐵或者飛機,有車的人還會選擇自駕。的確,這些方式都簡單快速,不過即使高鐵飛機已經成為普遍的交通工具,還是會有很多人選擇坐綠皮火車,這是為什麼呢?
  • 我與綠皮火車的不解之緣
    從小就聽著綠皮火車呼嘯而過的聲音長大,因為我家就住在火車站附近,每次有列車經過,房子都感覺搖換厲害,沒有經歷過的人第一次上我家,睡到半夜火車經過以為地震了……小時候,喜歡蹲在路邊看著呼嘯而過的火車,憧憬地想著,什麼時候我才能坐著火車,到世界的各地去看看呢
  • 綠皮小火車,懷舊拍攝點
    楚天都市報11月22日訊(記者 劉中燦)11月22日下午,在武漢市青山區戴家湖公園的火車頭廣場上,那輛綠皮車的車廂內,來了好幾波拍攝文藝片、懷舊片的年輕人,他們自帶燈具和道具,充分利用綠皮車廂內的場景,擺出神態各異的動作,有文靜的、搞怪的、打鬧的,車廂內快門聲不斷,燈光頻閃,一幅幅綠皮火車為主題的攝影作品在這裡定格
  • 「火車餐廳」,品的是記憶,吃的是情懷
    近日,一輛位於山東建築大學校內的「建築大學號」火車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這輛從「建築大學」開往「明天」的火車從外觀看和普通火車沒有什麼區別,但當你進入每個車廂時,就會發現原來每節車廂都被改造成了餐廳。一到吃飯時間,同學們就紛紛來「趕火車」吃飯。  「火車餐廳」緣何能火?
  • 成都一個小眾公園,有很多老舊綠皮火車,被贊最有「情懷」公園
    成都是著名的旅遊城市,境內知名景點眾多,但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小眾景點,一般只有本地人才會去參觀遊覽,這些景點散落在城市的某一個角落,也許不太起眼,卻是非常適合周末和家人朋友一起遊玩的休閒好去處,比如這個被譽為最有情懷的公園,二仙橋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