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交通加力填補空白 軌道上的城市群提速崛起

2020-12-25 房天下產業網

2020年12月17日10:11 來源:房天下產業網

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

這是12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發布會上透露的信息。據介紹,綜合規劃支撐、發展需求、前期工作深度、資金落實、運營效益等因素,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鐵集團、相關地方,梳理形成了近三年滾動項目清單,擬新開工項目70餘個、總裡程超過6000公裡。

具體來看,在京津冀地區,新開工項目約1000公裡,加快構建「四縱四橫一環」通道格局,形成北京、天津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的「1小時通勤圈」,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在長三角地區,新開工項目約4000公裡,打造1小時到1個半小時城際交通圈、城市中心城區與周邊城鎮組團間半小時到1小時通勤網。在粵港澳大灣區,新開工項目約1000公裡,加快形成以廣深港、廣珠澳和跨珠江口為主軸,「軸帶支撐、極軸放射」的多層次鐵路網絡,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最重要的城市群、都市圈,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最高。目前,三大區域世界級城市群建設正朝縱深推進,幹線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已經初具規模。「相比較而言,市域(郊)等鐵路發展還比較滯後,一定程度上影響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效率。」孟瑋強調,需要準確把握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定位和路網功能,發揮好「承上啟下」、填補軌道交通網絡空白的作用。

孟瑋表示,在規劃設計上,重點是加強統籌謀劃和方案論證,避免功能錯配導致效率低下。在建設標準上,城際鐵路主要承擔城市間經常性、大容量客運需求,線路走向和站點設置要突出對沿線重要經濟據點、人口較多城鎮的覆蓋,避免把城際鐵路建成高鐵、地鐵。

目前,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建設藍圖已經繪就,任務已經明確,推動實施中涉及中央與地方、政府與企業等多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按照「在建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思路,構建遠近結合、梯次接續的發展格局,建立年度動態滾動更新的重點項目庫,明確時間表、制訂路線圖。

建設資金保障也是一大重點。按照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統籌用好地方財政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創新投融資方式,充分挖掘城際和市域(郊)鐵路項目資源、潛力和價值,用好土地綜合開發政策,積極探索PPP+TOD模式,加強土地利用監管,吸引社會長期資本參與項目建設,破解資金籌措難題。

來源:經濟參考報

精彩推薦:2020中國房地產大數據年會暨2021中國房地產市場趨勢報告會

相關焦點

  • 區域交通加力填補空白 軌道上的城市群提速崛起
    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 這是12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發布會上透露的信息。
  • 寧波紅星美凱龍港隆商場今日開業 填補東部區域短板
    翻開寧波家居市場區域版圖,南西北都有大型家居賣場分布,獨缺東部,特別是高新區及東部新城,中高檔小區和寫字樓雲集,但商業消費和商務氛圍不足,隨著城市東擴腳步的加快,再加上文化中心、餐飲住宿、會展中心、金融中心等行政、商務配套的不斷聚集,東部區域板塊逐漸升溫。而今,隨著紅星美凱龍港隆商場的開業,寧波家居市場最後一塊區域短板將初獲填補,由此帶動的新型混合商業形態也將撬動寧波城東商圈積蓄已久的消費力。
  • 四川發布《懸掛式單軌交通設計標準》 填補國內空白
    四川發布《懸掛式單軌交通設計標準》 填補國內空白 》,經北京交通大學、中國中車集團、同濟大學、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等14家全國知名高校、企事業單位的專家聯合審查通過,由四川省住建廳正式批准發布。
  • 「藍暖男」來了|銀西高鐵填補我國高鐵建設技術多項空白
    開通運營後,將對加快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完善西北高速路網結構,密切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與內地人員往來和經貿交流,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義。即日起,本報開設《「藍暖男」來了》專欄,全方位、多視角報導銀西高鐵的建設情況及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意義。
  • 「軌道上的大灣區」2025年基本建成
    填補軌道交通網絡空白 國家發改委指出,三大區域幹線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已經初具規模,截至2019年底,三大區域幹線鐵路營業裡程約2.4萬公裡,路網密度達全國平均水平的2.6倍;城市軌道交通營業裡程近3400公裡,佔全國的61.2%。
  • 重慶:軌道交通建設復工提速
    這是今年重慶基礎設施建設復工復產以來首次盾構機始發,標誌著重慶軌道交通建設進一步提速。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這是今年重慶基礎設施建設復工復產以來首次盾構機始發,標誌著重慶軌道交通建設進一步提速。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 成都平原城市群鐵路公交化 共享軌道上的雙城經濟圈(圖)
    至2025年,成都平原城市群鐵路公交化線網裡程將達1300公裡,輻射成都平原城市群全部8個城市3700萬人口,預計線網日均吸引客流增加到70萬人次,在更大範圍、更大程度、更高標準上推進鐵路公交化,打破平原城市群空間地理束縛,促進城市往來聯繫,推動成都平原城市群經濟社會一體化、同城化、同步化發展。一個「軌道上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躍然眼前。
  • 解讀城陽四大交通工程:北部快速路填補橫向快速交通空白
    記者從城陽區交通運輸局獲悉,根據《城陽區「攻克大交通體系建設難點」作戰方案》要求,城陽區近期將打好對外交通、區域路網、公共運輸建設「三場硬仗」,主要涉及12個項目,總投資約183.2億元。其中,對外交通建設工程涉及4個項目,總投資約59.8億元。
  • 廣清一體化加速背後:軌道上的大灣區再提速 內部加速「拆圍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廣清一體化加速背後: 軌道上的大灣區再提速, 「拆圍牆」走向「一張網、一張票、一串城」廣清一體化加速背後,意味著「軌道上的大灣區」再提速。按照規劃,粵港澳大灣區要在原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城際鐵路建設力度,構建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廣東省內地級城市2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相鄰省會城市3小時通達的交通圈,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在受訪專家看來,廣清一體化加速背後,意味著「軌道上的大灣區」再提速。
  • 金華軌道交通建設一天也不耽擱 串珠成鏈建設浙中城市群
    今天(10月24日)上午,舒敬華脫下安全帽,匆匆踏入中鐵五局金義東軌道交通工程03標項目指揮部會議室,準備收看十九大閉幕會。和18日的開幕會一樣,會議室裡已經坐得滿滿當當,項目部的黨員幹部都集中在這裡學習十九大精神。
  • 銀西高鐵填補我國高鐵建設技術多項空白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首條串聯陝甘寧革命老區和穿越黃土高原地帶的高速鐵路,銀西高鐵的多項技術創新,填補了我國高鐵建設技術的多項空白。「銀西高鐵是我國一次性建成裡程最長的有砟高速鐵路。有砟軌道具有地形地質條件適應性好、投資少、建設速度快、行車速度調整空間大等優點。」
  • 開通在即,銀西高鐵填補中國高鐵建設技術多項空白
    ■ 我國一次性建成裡程最長的有砟高速鐵路■ 填補了我國運營速度250km/h、預留進一步提速350km/h條件的高速有砟軌道空白■ 全線唯一一座四線橋——鹹陽渭河特大橋,是國內首座應用大跨度鋼斜撐加勁簡支箱梁的鐵路橋梁■ 陝西段重點控制性工程—
  • 【央廣網·視聽四川】成都平原城市群鐵路公交化 共享軌道上的雙城...
    至2025年,成都平原城市群鐵路公交化線網裡程將達1300公裡,輻射成都平原城市群全部8個城市3700萬人口,預計線網日均吸引客流增加到70萬人次,在更大範圍、更大程度、更高標準上推進鐵路公交化,打破平原城市群空間地理束縛,促進城市往來聯繫,推動成都平原城市群經濟社會一體化、同城化、同步化發展。一個「軌道上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躍然眼前。
  • 填補旅遊交通地圖空白《徐州CITY城市地圖》首發
    地圖上有徐州知名景點的介紹。徐報融媒記者 譚歌 攝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甘曉妹 吳雲 通訊員 張洪武)地鐵1號線和2號線、雲龍湖5A景區、漢代三絕、羊方藏魚……諸多「徐州元素」登上了剛剛出版的《徐州CITY城市地圖》。
  • 十億元區域地圖廣州和深圳引領世界級城市群崛起
    原標題:1萬億元區域版圖:廣深引領世界級城市群崛起沿廣東漫長的海岸線,從西南到東北,大型項目格外耀眼:巴斯夫(廣東)集成基地如火如荼,全省首條12英寸晶片生產線「心悅」投產,揭陽中國石化項目全面啟動.新的勢頭正在給廣東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 交通部: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國軌道交通設備產業鏈及開發區全...
    一、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產業鏈分析城際高速鐵路:指在人口稠密的都市圈或者城市帶(城市群)中,規劃和修建的高速鐵路客運專線運輸系統。主要運營於城市群或城市帶,線路總長一般不超過200千米,允許列車行駛的最大速度在250km/h以上。
  • 紅星港隆商場明日開業 寧波家居市場東部短板初獲填補
    而今,隨著紅星美凱龍港隆商場的開業,寧波家居市場最後一塊區域短板將初獲填補,由此帶動的新型混合商業形態也將撬動寧波城東商圈積蓄已久的消費力。記者 柴婷婷家居市場區域板塊唯缺東部在寧波,家居算是一個年輕的行業,家居行業從初期的零散市場到如今初具規模的連鎖式經營,經歷了不斷地行業升級和經營模式創新。
  • ...軌道上的都市圈「拆籬」:中心城市軌道交通可適當向周邊市鎮延伸
    在地鐵、輕軌日漸成為城市居民出行不可或缺交通工具的時代,一小時通勤早已不是什麼難事。可不管市域內的軌道交通如何發達,以往總有一層藩籬難以打破,那就是行政區劃的阻隔——在地鐵等軌交由地方立項並報批的背景下,北京的地鐵原則上總不能延伸到河北省境內吧。
  • 麒麟寶龍廣場騰飛 寶龍填補區域商業空白
    從交通來看,麒麟有軌電車1號線已開通,S6號線(在建)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地鐵8號線(規劃中)被提上日程,光華路東延段跨城高速工程也於10月16日正式通車。    S6地鐵(在建),來源於「南京市人民政府」官網;    地鐵8號線(規劃中),來源於「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方微博;    光華路東延段跨城高速工程通車,來源於「金陵晚報」。
  • 任澤平:從城鎮化到城市群,都市圈是城市群「硬核」
    2)從「一核五圈四帶」到上海大都市圈,是充分發揮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打造長三角城市群「強核」,輻射周邊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把蘇錫常、寧波都市圈的大半區域以及杭州都市圈的嘉興、湖州均收入囊中。3)上海大都市圈積極打破行政區劃壁壘,構建「幹線+城際+市域+城軌」多層次軌道交通,為一體化大都市圈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