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納入「十四五」規劃!「軌道上的大灣區」2025年基本建成

2020-12-25 騰訊網

粵港澳大灣區城際和市域(郊)鐵路迎來新的發展風口!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了《關於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的意見》,提出重點支持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長江中遊等財力有支撐、客流有基礎、發展有需求的地區規劃建設都市圈市域(郊)鐵路。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還提出擬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整體推進建設。

填補軌道交通網絡空白

國家發改委指出,三大區域幹線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已經初具規模,截至2019年底,三大區域幹線鐵路營業裡程約2.4萬公裡,路網密度達全國平均水平的2.6倍;城市軌道交通營業裡程近3400公裡,佔全國的61.2%。但與此同時,市域(郊)等鐵路發展卻比較滯後,比如北京、上海僅分別有400公裡和56公裡,而這兩個城市的地鐵裡程均在600公裡以上。反觀東京、紐約等國際大都市圈,城市地鐵裡程都只有300餘公裡,而市域(郊)鐵路裡程均超過1600公裡。

對比發現,我國城市群、都市圈的軌道交通網絡結構「倒掛」現象較為嚴重,影響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效率。為此,需要準確把握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定位和路網功能,發揮好「承上啟下」、填補軌道交通網絡空白的作用。

城際鐵路主要承擔城市間經常性、大容量客運需求,線路走向和站點設置要突出對沿線重要經濟據點、人口較多城鎮的覆蓋。國家發改委特別提出,建設中技術標準要避免「兩頭化」現象。一方面,要避免把城際鐵路建成高鐵。城際鐵路設計速度宜為160-200公裡/小時,如按時速350公裡標準建設,將使城際鐵路承擔幹線通道功能,難以滿足對沿線重要節點的更好覆蓋。另一方面,要避免把城際鐵路建成地鐵。城際鐵路穿越城區路段如果大量採用地下敷設方式和較小站間距,既大幅增加工程造價,又降低運行效率,難以滿足城際快速出行需求。

市域(郊)鐵路則主要布局在經濟發達、人口聚集都市圈內的中心城市,連通城區與郊區及周邊衛星城、微中心等城鎮組團,重點滿足1小時通勤圈快速通達出行需求,平均站間距原則上不小於3公裡,線路儘可能串聯5萬人及以上的城鎮組團和重要工業園區、旅遊景點等。

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

國家發改委明確提出,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至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基本建成。

國家發改委指出,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最高,但是,三大區域土地面積有限、人員高度密集、環境承載力有限、客運需求巨大,需要現代化交通體系支撐。城際和市域(郊)鐵路運能大、佔地少、汙染小、效率高,能夠緊密聯繫城市群內主要城市節點,有利於加速人員、資金要素流動,統籌中心與區域發展,合理疏解非核心功能,促進形成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絡型發展格局,優化區域城鎮空間布局,加速區域城鎮化步伐,是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選擇。

在粵港澳大灣區,近三年新開工項目約1000公裡,加快形成以廣深港、廣珠澳和跨珠江口為主軸,「軸帶支撐、極軸放射」的多層次鐵路網絡,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

此前,國家發改委還發布了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覆,提出構建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廣東省內地級城市2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相鄰省會城市3小時通達的交通圈,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這對於整個大灣區經濟、社會、生活的一體化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金山指出,環大灣區城市可以通過交通網絡和整個大灣區核心城市連接,人流、物流等各種要素的流動也都更加方便。

【南方+記者】劉倩

【作者】 劉倩

粵港澳大灣區

相關焦點

  • 「軌道上的京津冀」2025年基本建成
    針對各方關注的城際鐵路建設,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今年,國家發改委結合「十四五」規劃研究,提出擬將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整體推進建設。
  • 「軌道上的京津冀」2025年基本建成 1小時通勤圈成真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軌道上的京津冀」2025年基本建成昨天(16日),國家發改委舉行12月例行發布會,介紹經濟運行情況並回應熱點話題。針對各方關注的城際鐵路建設,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
  • 發改委擬將三大區域城際市域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至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基本建成。
  • 到2025年基本建成軌道上的粵港澳大灣區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信息,我國京津冀、長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將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基本建成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
  • 到2025年基本建成軌道上的粵港澳大灣區 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
    到2025年基本建成軌道上的粵港澳大灣區 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金羊網  作者:王莉  2020-12-17 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
  • ...委:擬將三大區域城際市域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6日說,國家發展改革委結合「十四五」規劃研究,提出擬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整體推進建設。孟瑋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
  • 新開工項目約1000公裡 「軌道上的京津冀」2025年基本建成_新聞...
    新開工項目約1000公裡「軌道上的京津冀」2025年基本建成昨天,國家發改委舉行12月例行發布會,介紹經濟運行情況並回應熱點話題。針對各方關注的城際鐵路建設,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今年,國家發改委結合「十四五」規劃研究,提出擬將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整體推進建設。
  • 發改委:擬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城際和市域(郊)鐵路納入...
    中國網財經12月16日訊 國家發展改革委於2020年12月16日(周三)上午10:00召開12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出席。以下為文字實錄: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關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建設.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明確提出,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化,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帶動作用,建設現代化都市圈。
  • 到2025年實現大灣區都市圈1小時通勤
    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倩)粵港澳大灣區城際和市域(郊)鐵路迎來新的發展風口!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了《關於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的意見》,提出重點支持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長江中遊等財力有支撐、客流有基礎、發展有需求的地區規劃建設都市圈市域(郊)鐵路。
  • 發改委:2025年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
    今年以來,經報請國務院領導同志批准,國家發改委結合「十四五」規劃研究,提出擬將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整體推進建設。總體考慮是,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
  • 國家發展改革委:擬將三大區域城際市域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安蓓)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6日說,國家發展改革委結合「十四五」規劃研究,提出擬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整體推進建設。
  • 「軌道上的京津冀」:1小時通勤圈將成真
    中國網12月18日訊 今年,國家發改委結合「十四五」規劃研究,提出擬將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整體推進建設。綜合規劃支撐、發展需求、前期工作深度、資金落實、運營效益等因素,會同國鐵集團、相關地方,梳理形成了近三年滾動項目清單,擬新開工項目70餘個、總裡程超過6000公裡。其中,在京津冀地區,新開工項目約1000公裡,加快構建「四縱四橫一環」通道格局,形成北京、天津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的「1小時通勤圈」,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
  • ...五峰山長江大橋今天通車「十四五」基本建成「軌道上的江蘇」
    無論是「十三五」「十四五」,還是未來更長遠的發展規劃,連淮揚鎮鐵路都必然是我省高鐵網中極其重要的中間「一縱」。它縱貫江蘇南北,形成中軸鐵路主通道,北接沿海和隴海鐵路大通道,南連滬寧城際鐵路,中部與徐宿淮鹽、寧啟鐵路相交,進一步溝通了京津冀、環渤海和長三角「三大經濟圈」的聯繫。其次,它實現了高鐵跨江新突破。
  • 「十四五」打造「軌道上的三水」,佛山三水軌道交通系統規劃研究將...
    公告稱,三水區將結合結合現狀及未來發展需求,開展三水區軌道交通系統規劃研究工作,並為十四五期間三水區的軌道交通建設發展提供支持。據介紹,隨著國家和省各項戰略布局和新時代發展要求的提出,軌道上的大灣區和廣佛都市圈建設正在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 中國全面放開市域(郊)鐵路市場準入 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鐵路建設...
    孟瑋介紹,目前,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幹線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已經初具規模,截至2019年底,三大區域幹線鐵路營業裡程約2.4萬公裡,路網密度達全國平均水平的2.6倍;城市軌道交通營業裡程近3400公裡,佔全國的61.2%。「但相比較而言,市域(郊)等鐵路發展還比較滯後,一定程度上影響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效率」。
  • 粵港澳大灣區2020年:邁向融通發展新階段
    2020年8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覆》,同意在粵港澳大灣區有序實施一批城際鐵路項目,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城際交通供給質量,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未來,大灣區主要城市間將實現1小時通達。
  • 推動廣清重高鐵納入「十四五」規劃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陸東福在回應南方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贊成研究廣清重高鐵項目,國家鐵路集團將推動將之納入「十四五」規劃。2016、2017、2018年,包括現任清遠市委書記郭鋒在內的100多名代表,連續三年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提出規劃建設廣清重(廣清永段)高鐵項目的建議,但未有實質性進展。去年,清遠的全國人大代表再次向大會提出建議,並與沿線湖南、重慶的全國人大代表一起聯署建議,希望加快推進項目規劃建設。
  • 珠海高鐵納入國家重點規劃!建成時間……
    珠海高鐵建設納入國家重點規劃!建設時間節點也公布了!國家發改委在12月16日舉行的發布會上宣布,我國京津冀、長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將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
  • 區域交通加力填補空白 軌道上的城市群提速崛起
    2020年12月17日10:11 來源:房天下產業網 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