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平 敖魯古雅之戀》:來自大興安嶺的感動

2021-01-11 山水畫藝術網

1980年於志學在大興安嶺古蓮地區寫生

於志學不停地穿行於大興安嶺,從西北坡一直向北。這是一條數百年鄂溫克人為了生存輾轉往復的路。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他陶醉於山巒的雄偉疊嶂,林海的松濤歡響,看到了江河寧靜安逸和動物的自由自在。從遠古開始的黑龍江源頭,到充滿神奇色彩的嘎仙洞,從鄂溫克先民的巖畫石到祖國最北邊的漠河神鹿島……於志學和拉吉米觀賞過開江冰排的壯觀,幾百隻琴雞求偶的浪漫,看到過盛夏裡依未融化的冰壺,驚嘆過酷寒下綻放的冰凌花。八萬平方公裡的大興安嶺以其特有的魅力感動著於志學,糾集他的情感體驗,讓他不懈地尋覓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在大興安嶺中,於志學經常會發出很深的感慨,那從山尖上升起的一輪紅日,從瀰漫的雲霧罅隙間散開,突然迸射出滿天紅暈,浸透了整個天邊;那湛藍色的天空,清風氣爽,深吸一口直沁心底;那清澈圓潤的明月和閃爍的繁星,把人帶到飄渺、神秘的宇宙世界。多少次於志學和拉吉米在密林中「打小宿」,他遙望夜空感嘆大自然的偉大和深不可測,回味祖先的肅慎、鮮卑、室韋在這片美麗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歷史故事和動人傳說。。

冬季在深山裡打獵,看到最少的就是人。可於志學卻在這原始的深山老林看到了讓他記憶深刻,讓他感慨萬分也讓他十分欽佩的人——大興安嶺女子架橋連。

這是一個似乎和本書沒有關聯的內容,但它發生在大興安嶺;這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打動、感染了那個時代的很多人。因為這是世界上第一支由年輕女子組成的架橋隊伍,她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0歲,而且全都是來自大城市剛剛走出學校大門的知識青年,這在世界上也是前所未有的。可能同為知青,這個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也有我們年輕時代的影子,所以我實在割捨不下這個與大興安嶺血肉相連的故事。

大興安嶺的女知青 秦曉飛提供

在上個世紀的文革之前,於志學曾多次去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新林區橋梁大隊女子架橋隊採訪。在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毛澤東主席的最新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這一指示一發表,全國範圍內便掀起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潮。從1969年4月開始,一批批的知識青年從北京、上海、天津、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大、中城市潮水般地湧入了剛剛開發建設不久的大興安嶺。對於正處於「文革」高潮時期的大興安嶺來說,一下承受數以萬計的知青安置工作,面臨著很多實際困難。經過各級部門反覆討論研究,最終形成了一個方案:一是開發阿木爾、圖強和古蓮新區,二是老區加設工隊,三是委託鐵道兵部隊幫帶,四是成立男、女知青自管隊伍。就這樣,由來自上海、杭州等城市的160多名平均年齡僅20歲的女知青組成的一切以軍隊模式、由知青自己管理的女子架橋連,於1970年3月8日在大興安嶺呼中新林區碧洲林場正式成立。

作為黑龍江人民出版社的編輯兼記者,於志學是分管這一片以及小興安嶺林區的報導任務。他從哈爾濱出發,坐火車到達加格達奇,然後再坐當地的大卡車前往女子架橋隊。

加格達奇這個地名是鄂倫春語,意為「有樟子松的地方」。因為在加格達奇西北角的一條小河的山坡上,有一片樟子松林。樟子松是珍貴樹種,俗稱「美人松」,冬天也不落葉,冬夏常青。鄂溫克的獵民也稱樟子松為「美人松」。一般來說樟子松主要生長在大興安嶺的北坡,在東南坡一帶很少見到。但偏巧在加格達奇西北角河的上遊樟子松巍然挺立,故此得名。在日本侵略東北時,這裡遭到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掠奪。他們組織採伐隊在這一地區的原始森林裡,砍伐了大量的上好木材,再沿著大興安嶺東側沃其山麓發源的甘河送木排後輾轉運回日本。

因為加格達奇地區的地勢較高,別名「大高崖子」,河彎水緩,便於疊壩,木材便這樣順流而下,流送到嫩江等地。在山區裡運輸木頭放到大河裡放流是當時主要的運輸手段。

大興安嶺的女知青 秦曉飛提供

女子架橋隊所在的地區是大興安嶺伊勒呼裡山脈的新林區。這裡是大興安嶺的東部,伊勒呼裡山的北坡,原來是一片原始森林,狼多、狍子多,所以鄂倫春人經常遊獵於此。解放前這裡沒有人煙,只有少數鄂倫春獵民和少數白俄後裔隱居於此。建國後,才把這一地區劃分出來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的鄂倫春自治旗。

於志學坐在從哈爾濱通往加格達奇的火車上,一路上浮想聯翩。建國後國家曾在1955年和1958年兩度嘗試開發大興安嶺一帶,都因為氣候極度嚴寒而沒能實施。加格達奇火車站是1956年國家計劃開發,1959年開始施工,在1969年1月1日正式運營通車。在高寒地區和大面積的永久凍土層上修鐵路,其艱苦和困難是令人難以想像的。修建大興安嶺的鐵路都是環山而建,需要穿山越嶺,鑿山劈崖,而且大興安嶺年平均氣溫低,即使在夏天,土壤或巖層裡也存在一個凍土層,在最熱的時候都不化,施工非常困難。當時曾有一大批來自祖國各地的青年軍人來修建中國最北的鐵路,他們把最美好的青春歲月獻給了祖國北方邊陲的黑土地,很多人把忠骨留在了這裡。這段鐵路,是一代人用青春乃至生命鑄成。他們為祖國北國林區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到了加格達奇,於志學沿著西裡尼西河旁的林碧公路上行,搭載了一輛森林大卡車前往碧水方向。在當地林業工人帶領下,奔西裡尼河走去。

女子架橋隊架設的橋梁位於西裡尼西河。西裡尼西河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與黑龍江省交界的大興安嶺地區的伊勒呼裡山脈,與塔哈爾河匯合,形成了西裡尼西河河口。河口一帶地勢平坦,地域開闊,是通往呼中及大興安嶺北部地區的重要通道。在未到女子架橋隊之前,於志學在西裡尼河畔看到了一個鐵道兵的墳墓,問那個嚮導,這位林業工人向他講訴了一個鐵道兵為建設大興安嶺的一個悲壯故事。

事情發生在1964年的隆冬,我國最後一批鐵道兵開進了大興安嶺。那時的加格達奇是中國鐵路向北延伸的盡頭。當時的條件異常艱苦,三個師的鐵道兵,各聚山嶺,幾千頂帳篷覆蓋山谷。為了鼓舞戰士士氣,團裡舉行勞動競賽,競賽項目是挑土方,每連出一個戰士,爭標兵,奪紅旗。

有一位班長,名叫喬建國,他是連裡的老兵,參加過國內重要工程項目的會戰。他的大扁擔和別人不一樣,是兩條扁擔捆到一起。經過幾番淘汰賽,他始終穩操勝券。當他最後大吼一聲,挑起四個沙土土筐時,他鼓足了力量,眼睛瞪得很大,頭髮站立得像樹梢一樣,最後奪得了標兵。

正當他賽後坐在木凳上,端起一缸熱水時,他的手開始發抖,口乾得特別厲害。他站起來,把茶缸送到嘴邊,突然一股熱流衝向喉嚨,一口鮮血噴射……

他的葬禮是在工地旁舉行的。一百多支步槍一齊舉向天空,一排槍聲震撼著整個山谷,西裡尼西河旁自古以來的第一座墳墓便坐落在這裡。

於志學聽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在鐵道兵戰士喬建國的墓前深深鞠了一躬。人民鐵道兵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令他分外感動。

隨後他看到的女子架橋隊的事跡又一次令他震撼。

那些女子架橋隊的隊員都是二十歲左右的知青,而且大部分是南方女知青,以上海姑娘最多。她們個個精神抖擻,鬥志昂揚。身上穿的和男人一樣的裝束,頭上戴著長毛的皮帽子。遠看不說話根本分不清她們的性別。這些女知青在上級派來的十二名老工人的幫助下,承擔了林區架橋任務。當時的中國,知青的前身紅衛兵,對毛澤東無限崇拜敬仰,在毛澤東「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男同志能辦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辦得到」的教導下,樹立的都是「不愛紅妝愛武裝」的革命戰士,都以「巾幗不讓鬚眉」要求自己,憑著一股熱情要克服各種困難,為革命、為人民建大橋。

一九七○年二月,架橋備料任務開始後,女子架橋連的青年們在老工人的帶領下,冒著刺骨寒風,踏著沒膝大雪,到十幾裡外的高山劈嶺鑿石,登高架橋。她們把茫茫林海作為鍛鍊自己的好地方。

當時她們的生活十分艱苦,她們住的房子連板房都沒有,在雪窩裡搭帳篷。本來西裡尼西河,就是鄂倫春語,意思是無法生活的死地。沒有人居住,只有獵人的足跡。冬天的大興安嶺零下四十多度的嚴寒很常見,知青們在一沒有道路,二沒有交通工具,三沒有橋梁,四沒有吃飯住宿的條件下,背著帳篷,扛著糧食,靠兩條腿把吃喝鋪蓋、住的帳篷和使用的斧、鋸、鍬、鎬等簡陋的工具,都肩背人扛到了工地附近。他們在寒冷的大興安嶺創造了一種「地火龍」的取暖方法,就是在帳篷裡用磚砌一個一面「火牆」,貫穿整個帳篷,再把砍好的整根紅松和杖幹塞入「火牆」中,帳篷裡頓時熱氣騰騰。晚上鋪天蓋地的大雪,西裡尼山谷裡刮出的西北風把帳篷撕扯得「啪啪」直響,但有了「地火龍」,南方來的愛乾淨的女知青,都可以在零下四十多度的大興安嶺中洗澡。

於志學清楚地記得,女子架橋隊的幾個棉帳篷立在山腳下一片較平坦的開闊地,帳篷裡有「地火龍」、鐵爐子、小杆床、馬燈、搪瓷盆、搪瓷缸、小鏡子等。沒有房屋,於志學只好和她們住一個帳篷。當時正是大興安嶺氣候寒冷,「滴水成冰,吐痰成釘」的時候。於志學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上海姑娘特別愛乾淨,因為白天幹活出汗很多,她們晚上收工後要燒水洗澡。她們一要洗澡他就得離開帳篷躲出去。數九寒天,到了晚上,更是奇寒無比,他一人躲在帳篷外,凍得他渾身直打哆嗦,不停地原地蹦,一心盼著她們快點結束。

當地人編排了一個順口溜,「吃水用麻袋,開門用腳踹,男女同穿戴,五黃六月吃乾菜」(吃水用麻袋說得是吃水的冰是用麻袋背回來的,刨冰化水吃;開門駕腳踹,是因為門和地上的冰凍到一起,不用腳踹開不開門;男女同穿戴,是因為天氣太冷了,女人穿得太厚分不出性別;五黃六月吃乾菜,是因為沒有路,蔬菜運不進來,別說是冬季就是夏季也無蔬菜可吃)。

當時女子架橋隊要建的這座橋為110米長,橋寛4.5米,高5米,有5個橋孔,每個橋孔跨度20米。這樣的大橋別說年輕的姑娘們沒有架設過,有好多人都從來沒有見過。女知青們穿著笨重的氈疙瘩鞋、皮大衣、戴著狗皮帽子,面對一無設備、二無經驗、三無體力的困難,頂著零下40——50多度的嚴寒,趟著齊腰深的大雪,冒著刺骨的寒風,到十幾公裡外的高山上劈嶺鑿石。

5月份,大興安嶺的冰雪還沒有消盡,她們便勇敢地進入了架橋施工現場。架設橋梁首先要在河裡立起幾十根樁子。她們克服困難,架上高空的腳手架,搪上幾塊木板就在上面推小車運混凝土,運石料。開始沒有吊車,他們就用腳槓和繩子往橋上拽,把木頭吊到橋頂上。

為了架設西裡尼西河大橋的第四孔橋梁,在通過主航道時,要事先在兩米多深的水裡立起幾十根樁子,既要登高,又要下水,是建橋工程中最艱巨的任務。女隊員們為了爭取時間,天不亮就爬起來,提著馬燈,頂著繁星作業。在打最後一排樁子的時候,遇到了「永凍層」,幾百斤的吊錘打下去,樁子紋絲不進,只好爬上十幾米高的水上腳手架,克服腳下深水流過、頭暈目眩的困難,穩穩地掌釺,用力地打樁,終於完成了任務。

還有一次,於志學與出版社李維康兩人在夏天採訪女子架橋隊。沒到工地之前,都是茂密的大森林。他和李維康兩人分開5米多,就互相看不到了,兩人互相喊著話要靠攏結果越走越遠。於志學比較有經驗,他大聲告訴同伴不要再走了,要等林區的人來找他們。於志學撿起一根粗木棒,照著大樹有規律地敲了三下,這樣的聲音在森林裡可以傳得很遠。後來被林業工人聽到了,循聲找到了他們,把他倆帶出了森林。

於志學到了女子架橋隊的工地上,便看到有的人背水泥,上跳板;有人綁鋼筋,支腳手架;還有人掄大錘,打混凝土和推獨輪車,一輛「爬山虎」停在那裡。突然工地上一片清脆的嘈雜聲傳來,吸引了於志學的注意,原來是八位女知青喊著號子要把清一色上等原木抬到橋上去,那木頭都是好木材,光滑、筆直,粗的兩手合抱不過來,有七、八米長。只見扛「頭槓」的女知青,挺直腰杆,一聲號子,大家一齊抬了起來:隨著那抑揚起伏、清脆嘹亮的號子,一步一步,向楞垛走去:

起步走呀,嗨喲,嗨喲,小心點呀,嗨喲,嗨喲,抬上木呀,嗨喲,嗨喲,上高山呀,嗨喲,嗨喲,

枕木重呀,嗨喲,嗨喲,肩上過呀,嗨喲,嗨喲,

婦女能頂,嗨喲,嗨喲,半邊天呀,嗨喲,嗨喲!

……

高亢的號子聲,震撼著原始大森林,震撼著整個大興安嶺林區。望著那些敏捷矯健的姑娘們身影,沒有人不為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所打動。僅用了七個月的時間,就在大興安嶺頂峰的西裡尼西河上架起了一座一百一十米長的五孔鋼筋混凝土大橋,取名「爭光橋」,節約投資一萬八千餘元,當年建成投產使用,成就了古今中外橋梁史上的一大奇蹟、一大壯舉。

後來女子架橋連在1971年至1972年,又僅用13個月的時間,在大興安嶺林區塔河中遊建成一座199米長、六孔鋼筋混凝土雙面拱大橋,比原定工期提前三個月,節約建設投資八萬三千元。在1969年至1979年11年間,她們架起了6座橋梁。

現在女子架橋連建的這座「爭光橋」,仍然屹立在西裡尼西河上。它不僅是一座孤零零的橋,它是一座時代豐碑。看到它,人們就會想起當年那些青春可愛的女知青們。在一種信仰和理念的支撐和爭強好勝的義氣衝動下,她們滿腔熱血,激情燃燒,用精神和力量挑戰連男人都很難勝任的艱巨工作,用辛勤和汗水創造了人間奇蹟,為大興安嶺人民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種壯志豪情譜寫了一曲那個時代最高亢的青春之歌。

想今天的80後、90後,甚至是00後,有多少人胸有理想,懷揣抱負,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懈努力和奮鬥,又有多少人沉湎在物質、感官的滿足之中,無所事事,只知啃老,浪費年華,侵蝕生命。與當年女子架橋連那些普通、20歲左右天真單純的女青年,不圖名,不計利,為了理想全部奉獻,沒有一點個人得失的寶貴品格相比,是一個多麼巨大的落差!

所以回憶大興安嶺的女子架橋連,是很有意義的。這是大興安嶺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這種精神一直為於志學所讚嘆所欽佩,也是我作為當年女知青的一份子,對她們所表達的一種最誠摯的敬佩和深切的感動並希望後人記住她們。(中國山水畫藝術網編輯)

◆拓展閱讀◆

推薦閱讀:

百年輝煌·武漢記憶——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徵稿通知

抱石風骨·首屆中國畫雙年展徵稿通知

第五屆「紅船頌」全國美術作品展初評結果

第十一屆全國工筆畫作品展複評結果(名單)

首屆「時代中國」全國美術作品展複評結果(名單)

「寫意·蘇州」(花鳥篇)中國畫雙年展複評結果

「伯年國藝」全國山水畫作品展複評結果(名單)

品真格物——第二屆全國青年工筆畫作品展複評結果

第九屆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展初評結果

運河畫脈 南田風骨-2020惲南田藝術雙年展複評結果

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初評結果(名單)

悲鴻精神——第四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複評結果

行千裡 致廣大-第十一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初評結果

第二屆「湖南·中國畫雙年展」複評結果(名單)

第三屆全國小幅水彩畫展初評結果(名單)

第十二屆全國水彩·粉畫作品展複評結果(名單)

「寫意·蘇州」(花鳥篇)中國畫雙年展初評結果(名單)

2020雨花滿天全國山水畫作品展複評結果

運河畫脈 南田風骨-2020惲南田藝術雙年展初評結果

品真格物—第二屆全國青年工筆畫作品展初評結果

第十一屆全國工筆畫作品展初評結果

悲鴻精神—第四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初評結果

「伯年國藝」全國山水畫作品展初評結果(名單)

第二屆「湖南·中國畫雙年展」初評結果(名單)

百年夢圓 2020·中國百家金陵畫展(油畫)複評結果

第四屆「朝聖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複評結果

第十二屆全國水彩·粉畫作品展初評結果

同源——第二屆中國畫作品展複評結果

第三屆「白山黑水·美麗四平」全國中國畫作品展複評結果

百年夢圓2020·中國百家金陵畫展(油畫)初評結果

第二屆「香凝如故」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國畫、油畫)複評結果

2020雨花滿天——全國山水畫作品展初評結果

2020「江山如此多嬌·新餘傅抱石」全國中國畫展複評結

第二屆「神聖長白」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初評結果

「決勝全面小康」第二屆全國農民畫作品展複評結果

同源——第二屆中國畫作品展初評結果

第四屆「朝聖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初評結果

2020「萬年浦江」全國中國畫(手卷)作品展複評結果

第二屆「鄉風墨韻」全國中國畫作品展複評結果

關於組織開展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重新登記和會員資料上傳的通知

2020江山如此多嬌·新餘傅抱石全國中國畫展初評結果

第三屆「白山黑水·美麗四平」全國中國畫展初評結果

第五屆「八荒通神」哈爾濱美術雙年展(中國畫)複評結果

第二屆「香凝如故」全國美展(中國畫、油畫)初評結果

「決勝全面小康」第二屆全國農民畫展初評結果

第十屆「民族百花獎」中國各民族美術展複評結果

2020「萬年浦江」全國中國畫(手卷)展初評結果

詩意江南——全國工筆畫作品展複評結果

第二屆公望富春·中國山水畫作品展複評結果第三屆「郵驛路 運河情」全國美展(中國畫)複評結果

中國山水畫傳承和發展的八個階段(組圖)

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分類及詳解(組圖)

2019年度中國美術家協會個人會員申報終審公示

「伯年國藝」全國山水畫作品展徵稿通知

第二屆深圳國際水彩畫雙年展初評結果

中國山水畫傳承和發展的八個階段(組圖)

第四屆「朝聖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徵稿通知

首屆「時代中國」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徵稿通知

第五屆「八荒通神」哈爾濱美術雙年展(中國畫)徵稿通知

第二屆公望富春·中國山水畫作品初評結果

中國山水畫藝術網

中國山水畫藝術網聲明:中國山水畫藝術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瀏覽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和本網站無任何關聯。本網發布的訊息您如發現侵犯您的著作權,請及時和我網聯繫,在提交相關證明文件後,我網會選擇刪除。

相關焦點

  • 《盧平 敖魯古雅之戀》系列連載之:看到了得克沙
    於志學與得可沙與何協在根河車站 盧平攝重返敖魯古雅的於志學,看到了老獵人拉吉米的老伴瑪利亞索,看到了拉吉米的大兒子何協,看到了老朋友巴拉傑伊,看到了敖鄉的葛軍、圖刨(安道的女兒),他希望敖鄉幹部張杰還能幫他找到拉吉米的二女兒得克沙。
  • 《盧平 敖魯古雅之戀》系列連載之:根河養老院
    養老院位於根河新敖鄉獵民新居不遠處,是政府所辦的公益福利院。為了解決鄂溫克獵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問題,從養老院創辦一開始就秉持著敬老、愛老、全心全意為老年人提供優質服務的宗旨。在這裡有人專門負責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敖鄉養老院102歲瑪利雅布老人 盧平攝走進養老院裡面的院子,空間還不算小,但缺少生機。於志學等人卸下為老人準備的慰問品,來到老人居住的房間。
  • 《盧平 敖魯古雅之戀》:萬物皆有靈——生靈崇拜
    人們大都知道他是最先畫馴鹿的國畫家,也知曉在他的藝術創作生涯中敖魯古雅鄂溫克佔據了他作品的很大比重,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人研究為什麼他如此喜歡敖魯古雅鄂溫克,這個民族的文化究竟對於志學的藝術思想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 走進中俄邊境和大興安嶺,除了草原,呼倫貝爾也很好玩
    滿洲裡紅色秘密交通線遺址等景觀第五代國門與俄羅斯國門相對而立,是一幢高30米,寬40米的乳白色建築,國門上方有七個紅色大字「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是遊客必到之處→ 額爾古納:大興安嶺的美森林、溼地和草原,上天將大自然最美麗的部分,都賜給了這片土地
  • 盧平與唐克斯的愛情故事
    但盧唐的愛情感動我們的,不僅是他們最後攜手共赴戰場,他們能走到一起,這一路的磕磕絆絆,同樣是對彼此深情的表現。哈迷們都知道,盧平是一個狼人,一個被整個魔法事情所歧視的狼人,他受到的待遇或許比啞炮還要糟糕。
  • 中國冰雪畫搖籃立碑儀式在大興安嶺北極村神鹿島揭牌
    鄂倫春民族歌舞 盧平攝鄂倫春民族歌舞 盧平攝 為了紀念於志學在漠河體驗生活的難忘經歷和對冰雪山水畫的意義,2016年黑龍江省漠河縣人民政府決定把「中國冰雪畫搖籃」立在北極村神鹿島。9月金秋也恰逢北方鄂倫春民族的收穫節日——瑪印節。
  • 《哈利波特》狼人月亮臉,暖男盧平
    1960年盧平出生在一個巫師家庭。四歲時,盧平的父親得罪了狼人芬裡爾.格雷伯克。出於報復,狼人從窗戶闖入臥室,咬傷了盧平。從此,他成為了狼人,每逢滿月之時,盧平都會變成狼人。盧平的父母試了很多辦法,但都沒有辦法救他。父母十分絕望,認為盧平不能到霍格沃茨魔法學院上學了。畢竟沒有人願意接受一個狼人。
  • 放下獵槍走出山林的敖魯古雅鄂溫克族
    幸福花開新邊疆【放下獵槍走出山林的敖魯古雅鄂溫克族】在額爾古納河右岸,大興安嶺林海深處的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鄉,生活著中國唯一飼養馴鹿的少數民族——鄂溫克族。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大興安嶺·中國的歷史後院
    大興安嶺南北長1400公裡、東西寬約300公裡、總面積23萬平方公裡, 東接松嫩平原、西臨呼倫貝爾大草原,西南與蒙古國交界,北與俄羅斯隔額爾古納河相望,是我國目前保持最好、集中連片、面積最大的國有林區,素有「綠色寶庫」之稱。它既是中國北方遊獵部族和遊牧民族的發祥地, 也是東胡、鮮卑、契丹、蒙古民族起源的搖籃。
  • 自然的饋贈,來自大興安嶺的美味
    漫長的地質造物,沒有賦予大興安嶺挺拔的身姿,人們提及大興安嶺,也往往記不起它有什麼著名的山峰。林海雪原、人參鹿茸大概是大興安嶺在人間流傳最廣的形象。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自然的饋贈,來自大興安嶺的那些美味!
  • 中國首部反映內蒙古大興安嶺開發建設歷程電影開機
    劉磊 攝10日,中國首部反映內蒙古大興安嶺開發建設歷程的電影《海林都之燃情歲月》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根河源國家溼地公園開機,展現獨具特色的森工文化和鄂溫克民族文化。記者了解到,該部影片主要以內蒙古大興安嶺開發建設歷程為背景,真實再現上世紀50年代初期到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將近70年的林業創業史、發展史,講述蒙古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等少數民族與漢族兄弟攜手共同克服高緯高寒和物資極度匱乏等不利因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大量急需木材,後隨著時代發展變化又義無返顧承擔起保護祖國北方重要生態屏障重任,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生態建設做出的偉大貢獻
  • 孫悟空為何來自傲來國?四海龍王為何都姓敖?有什麼說法嗎?
    《西遊記》故事裡,負責翻雲覆雨的四海龍王,為何又偏偏都姓敖呢?有什麼說法嗎?還真有!據傳,太敖氏原為炎帝部落的首領,因戰功封於敖地,號太敖。那麼這個太敖氏又有什麼來歷呢?原來,在上古時期,太敖氏是最早以龍為圖騰的部族,這就是四海龍王被賦予敖姓的緣由。
  • 《哈利·波特》「盧平教授」加盟《阿凡達2》飾演納美人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的「盧平教授」。圖片來自網絡新京報訊 據外媒報導,曾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飾演「盧平教授」的大衛·休裡斯近日接受採訪時確認,他將加盟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阿凡達2》,扮演一名納美人,但具體戲份目前還不確定。
  • 注滿人文情懷的「根河之戀」
    作者:葉梅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散文集《根河之戀》書名,用的就是書中一篇散文《根河之戀》的題目,這篇散文是寫內蒙古根河市的,內容豐富多彩,具有接地氣的文學張力,所以被選入北京高考語文試卷。散文這樣開篇:「六月,與大興安嶺的公路同行的,是那條流動的根河,它像一個信心滿滿的情人,緊緊相依,時而彎曲,時而浩蕩,時而隱入蔥蘢的綠樹叢中……」描寫得既形象又別致,著實引人入勝。
  • 《哈利波特》:盧平教授,可能是魔法世界唯一會使用魔法的狼人
    盧平教授,作為當年「掠奪者」的成員之一,和小天狼星一樣,充當著哈利·波特人生中父親的角色。我們都知道,他是一個狼人,就因為這個特殊的身份,他遭到了魔法世界的嫌棄。即便他是一個再優秀的巫師,也無法在魔法世界找到一份可以讓他溫飽的工作。
  • 盧平/詩二首
    詩二首 作者:盧平 作者簡介 盧平,性別:男,民族:漢,文化程度:高中,1963年2月3日出生,現為嶽陽市君山區作家協會會員,2015年開始文學寫作,偶有作品發表
  • 《哈利波特》:為何小天狼星不讓盧平做保密人,竟是因為這些原因
    原因之一:盧平的特殊身份眾所周知,盧平在小的時候,因為父親和狼人芬裡爾有過過節,所以芬裡爾便趁著盧平熟睡就咬傷了他,讓盧平除了巫師之外,又有了一個特殊的身份——狼人。而盧平這個身份讓他無論做什麼都要避諱月圓之夜。
  • 《哈利·波特》:盧平一生中最黑暗的一天,他失去了所有在乎的人
    大家都知道,盧平是個狼人,除了父母,很少有巫師能接受他的特殊身份。在孤獨中長大的盧平,好不容易在學校認識了三個朋友。他們不僅沒有嫌棄他是狼人,更是願意冒著危險學習阿尼馬格斯,陪伴他度過每個月艱難的月圓之夜。這樣的友誼對盧平來說,自然是彌足珍貴。或許在盧平的心中,詹姆、小天狼星與小矮星彼得,他們就如同家人一樣重要。
  • 哈利·波特:小天狼星Vs盧平:誰是更好的角色?
    1.盧平:他比小天狼星更堅定小天狼星可能是這兩者中更有活力的人,可能非常吸引人。而盧平在幕後是一個堅強、沉默的人,這一點值得稱讚。他也許不像小天狼星和詹姆那樣光鮮亮麗,但他聰明、勤奮、忠誠。3.盧平:他是個了不起的教授盧平最出色的地方之一是,他作為黑魔法防禦術教授的表現。他是哈利在這門課上遇到的最好的教授。他不僅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且擁有豐富的經驗。總的來說,他是一個非常善良的教授,通過同情心和參與度幫助他的學生成長,不像霍格沃茨的其他教授那樣欺凌他們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