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秦勇
自貢秋冬文旅「大餐」來了!10月21日,第三屆自貢國際恐龍燈光節啟動;10月22日,四川省第十一屆(秋季)鄉村文化旅遊節將在自貢尖山風景區開幕。活動期間,自貢將推出四大板塊20個項目,讓遊客切身感受都市慢生活的輕鬆愜意。
今年,自貢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積極融入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加快打造獨具特色的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以實現從文旅大市到文旅強市的跨越。
尋找馬踏飛燕重塑旅遊城市形象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長假,自貢啟動「魅力鹽都·安逸燈城」文化旅遊活動,為市民遊客端出26道文旅「大餐」,接待遊客113.92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23億元。
在自貢城區,文創項目城市旅遊觀光巴士樂巴,串接起集鹽、龍、燈、美食文化為一體的3條觀光線路,讓遊客感受到美麗鹽都的文化脈搏,把千年歷史文化古韻與現代山水城市風貌盡收眼底。
意猶未盡時,一些遊客提出了疑惑:作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自貢的文旅標誌馬踏飛燕在哪裡呢?在城區逛了一圈,不見其蹤影。
這不只是外地遊客的疑惑,就連許多自貢本地人也不知馬踏飛燕身在何處。
2004年8月,自貢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同年9月,在城市中心的丹桂大街與匯川路交匯處建起了馬踏飛燕景觀。
自貢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城市交通門戶南移,為緩解原址環島式的交通壓力,馬踏飛燕搬了「家」。2010年,馬踏飛燕遷到自貢南大門東鹽都大道旁的插旗山公園廣場。
搬「家」後的馬踏飛燕,矗立在插旗山公園的山頂上,相對偏僻,遊客下高速後從東鹽都大道進入城區,開車呼嘯而過,難以看見。
如今,一場為「馬踏飛燕重新搬家」的討論在自貢引發熱議:搬去哪裡?比如高速路口等顯眼位置,重塑自貢旅遊城市形象。不搬,理由是什麼?據了解,自貢市政府已在著手調研。而自貢市大安區則將在恐龍大道龍眼處新建一座馬踏飛燕,提升文旅對外宣傳形象,加快創建天府旅遊名縣。
「造節」「造活動」擴展文旅影響半徑
沿著文化的肌理,呈現城市的獨特魅力。自貢要沿著「旅遊+」融合路徑,「造節」「造活動」,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今年8月,自貢開啟「恐龍研學遊彩燈璀璨夜」暑期文化旅遊活動,推出以研學遊、夜遊、水上樂園為核心的20個系列暑期文旅活動,滿足家庭遊、研學遊、親子遊等不同需求,助力消費復甦。
國慶中秋長假啟動的自貢「魅力鹽都·安逸燈城」文旅「大餐」,吸引了眾多外地遊客到訪,也為尚在恢復期的自貢文旅產業注入了「強心劑」。
自貢要建國家文化出口基地。10月14日,自貢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投資推介會暨項目籤約儀式在成都舉行,現場籤訂川南旅遊飛行體驗中心、大安區雁溪谷農旅文創產業園、恐龍彩燈在東南亞展覽等4個項目。
2018年,自貢入選全國首批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發展以彩燈為主的文化服務貿易和仿真恐龍為主的文化產品貿易。去年,文化服務出口增長52%。
下一步,自貢將促進「彩燈+」「+彩燈」跨界融合,借力進博會、彩燈外展等平臺加快發展,讓獨具特色的彩燈產品走進千家萬戶。
自貢還與重慶綦江區協同開發自貢江姐故居、盧德銘故居、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重慶綦江段等集研學旅於一體的紅色基地;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恐龍科普研學、探索體驗等旅遊品牌等。
一系列舉措,只為提升自貢文旅的影響半徑和品牌能級。
大安快馬加鞭創建天府旅遊名縣
大安區文旅資源豐富而獨特,有億萬年的恐龍遺址、兩千年的井鹽歷史、800年的彩燈風情,牛佛蒸籠、火邊子牛肉等獨特的鹽幫美食,「鹽龍燈食」文化集聚於此。
力爭明年創建成天府旅遊名縣,大安快馬加鞭。
國內首個以「恐龍」為主題的大型主題樂園—方特恐龍王國正在大安加快建設,力爭年底向遊客開放。
建成後的恐龍王國將呈現出誘人的場景:在神秘雨林中,遊客可以乘坐翼龍翱翔天際,飛越美麗的恐龍世界,或潛入深潭探索神秘的水下世界;在恐龍研究基地主題區裡,探究恐龍起源的奧秘……這裡不僅有遠古恐龍化石,甚至還能與「復活」的自貢恐龍親密互動。預計每年的遊客接待量將達300萬人次,將有力帶動自貢「吃住行遊購娛」文旅全產業鏈發展。
隨著中華彩燈大世界、方特恐龍王國等一批獨具特色的文旅項目落地運營、3條精品旅遊線路的開通,以及明年川南城際鐵路內自瀘段通車,遊客來自貢觀燈「耍」恐龍更加方便,川南文旅格局將為之改變。
大安區以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為抓手,把單一的遊覽轉變為多元的體驗,力推3條精品旅遊線路與巴蜀文化旅遊走廊聯通,成為遊客來自貢遊玩的最佳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