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生遺作《黃河長江》楊培安震撼演唱,點燃了沸騰的家國情懷

2020-12-12 尹藝瑾

楊培安 - 黃河長江 (Live)

03:46來自尹藝瑾

黃河長江,孕育了數千年文化,還將繼續傳承著,世代炎黃子孫,就像我們血液裡,一直沸騰不斷的熱情。

楊培安

楊培安唱《黃河長江》

因為這首《長江黃河》,我才開始關注認識了解到歌手楊培安。

偶然間聽到這首歌,是張雨生生前未完成的遺作!曲風有一點點近似《我的未來不是夢》,我想起了那個娃娃頭的少年,已經離開了人世21年。大家對張雨生的歌並不陌生,他的《大海》《口是心非》至今仍廣為傳唱。現在的90後,可能聽過他的歌,想來也不怎麼熟悉他,這個年輕的生命,1997年10月20日凌晨,在一場突然的車禍中身故,許多經典歌曲,都沒來得及發布,其中就有一首詩史般的巨作,就是這首《黃河長江》。

這首《長江黃河》由楊培安來唱,確實讓人震撼不小,該曲用鏗鏘的音符和澎湃的歌詞,表達了張雨生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熱愛,在央視演出時,這樣的旋律震撼了全場,如此的好歌,值得讓更多人知道。

楊培安,1971年出生於臺灣高雄,他的父親祖籍福建仙遊,母親祖籍福建莆田,楊培安是臺灣出生的第一代。在去年10月份央視「心連心」藝術團赴莆田湄洲島慰問演出中,楊培安也獻唱了《我的驕傲》,他說,「我的父親是仙遊人,我的母親是莆田人,所以回到家鄉,這首歌獻給家鄉的父老鄉親」。

《黃河長江》這首歌,唱的是華夏人民對祖國深厚的感情,兩岸血脈不會被一灣淺淺的海峽隔斷。

「我是中國的母親,我是中國的生命,我是中國永遠的經脈!」這首飽含著對中國土地和母親河摯愛的《黃河長江》,創造者是已故臺灣音樂人張雨生。張雨生生前,留下許多沒來得及發表的遺作,而這首就是其中之一。

張雨生大學畢業照

沉寂了21年後,祖籍仙遊的臺灣人楊培安,在《經典詠留傳》的舞臺,再度唱響,將張雨生未完成的遺作《黃河長江》和王之渙的《涼州詞》,近乎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既唱出了張雨生心中做為華夏子孫的驕傲,也唱出了「黃河遠上白雲間的」蒼涼美感,演繹了別具一格的磅礴 氣勢,是少數比較有深度的歌曲!沒有半點牽強的老套俗氣。

契合之作擊

楊培安說:「雨生當年在寫這首歌時,他曾經去看過黃河長江,所以他才有這樣的情懷,去創作出這樣的作品, 到今天,我們想要發揚的,是想要去跟大家,分享一些古人的作品,契合度是非常高的。」

這首歌改編自《涼州詞》。整首歌貫穿了兩條母親河的沉吟與吶喊,詞曲情感深厚,意境深遠,充滿了一腔華夏熱情,把對於故土河山的嚮往與熱愛表達得淋漓盡致。

如果不是當年張雨生親自來到祖國的黃河、長江看一看,不會有如此深刻的感受,估計很難寫出這樣的意境。

塞外邊關

涼 州 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黃河遠上白雲間

奔騰的黃河好像來自遙遠的雲端,一座座孤城外是萬仞高山。羌笛何須吹著悲傷的《折楊柳》曲呢,要知道春天的風是吹不到玉門關來的 。

這首高中時代必讀的古詩句,用音樂來展現,意境深遠。這樣就形成了由王之渙,張雨生和楊培安三人的組合,因緣成熟,有了這首驚世之作。

王之渙(688—742),字季凌,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詩人,一生豪放不羈,常常擊劍悲歌,他的許多詩都被當時的樂工譜曲歌唱,因此名噪一時。王之渙和高適、王昌齡齊名,都以寫邊塞詩著稱。

一片孤城萬仞山

涼州詞賞析

這是一首邊塞詩。全詩寫的蒼涼悲壯,深沉含蓄此詩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遠眺黃河的特殊感受,詩的前兩句,描寫了西北邊疆壯麗而荒涼的景象,氣勢雄偉,意境開闊。全詩流露出一股慷慨之氣。邊塞的酷寒,戌守邊塞的徵人回不了故鄉的哀怨,詩人好像在勸慰排遣,抒發了詩人對戌邊將士的深切同情。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它源遠流長,一瀉千裡。遠遠望去,只見它蜿蜒曲折,奔流於萬山叢中。它仿佛由天上流來,又仿佛流向天外。

「一片孤城萬仞山」,祖國西北邊塞的雄奇廣袤之美顯現出現在眼底。這首詩是一幅西北邊疆壯美風光的畫卷,又是一首對出徵將士滿懷同情的怨歌,二者統一於短短的四句詩中,引人遐想,耐人尋味,使人對盛唐邊塞有較全面深入的了解。 全詩情景交融,句句精採,妙絕千古。

母親河發源地

楊培安獻唱《黃河長江》,點燃億萬中國人心底的家國情懷!

在臺北,街道大多以祖國的城市和經典詞句命名,廣州街,廈門街,中山南北路,敦化南北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走在大臺北,可以感受到對土地家國思鄉之情。文人中如余光中、徐慕容、林海音,作品中有很多鄉土感情的抒發。

《經典詠流傳》之《黃河長江》, 近期聽了不下十幾遍!也希望廣大朋友們喜歡!

黃河

這首歌三分鐘長度,卻沒有一句重複的歌詞,在黃河長江,兩條母親河的角度,表達了對這片土地的深愛,用最有力的語句道來,是對華夏千年母親河的讚歌。

「流我蜿蜒身軀,為寂寞行旅」

蜿蜒在這片土地上的母親河黃河長江,它孕育了數千年的文化,也繼續傳承著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很多跟張雨生,楊培安一樣的華夏人民,對生長的腳下踏著的這片土地,有深厚的感情,就好像你我的血液裡,一直沸騰的那份熱情,無限的期待。

中華民族文化綿延至今,有強大的生命力。儘管張雨生沒有來的及唱《黃河長江》這首歌,但通過楊培安,讓全國,甚至全世界的人們都知道,黃河長江是如此的大氣 磅礴有力,這就是身為經典傳唱人的時代使命。

楊培安成長在高雄,就讀於文藻外國語大學,他是文藻人的驕傲,也是大家的超級歌喉和珍寶 。隔海成長的新生代,能以如此的大氣勢胸懷和熱情,唱響了海內外,實在不容易,真的有些驚訝,看他在舞臺上,眼神很淡定,全身心投入,媒體形容他「 點燃億萬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會持續關注楊培安的其它作品和歌詞,也藉此機會,感謝所有背後的音樂製作團隊,讓大家有機會聽到這類好歌!繼續多寫和唱下去!

西北之壯mei

黃河長江(楊培安獨唱版) - 楊培安

我是中國的母親

我孕育中國的肉體

牽繫千百年的呼吸

我是中國的生命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流我蜿蜒身軀

為寂寞行旅

普送著甘霖

流 我激越衝擊

為他鄉異客

唱故鄉歌曲

流高原或丘陵

永遠的前進

向東方的黎明

發源自蘶峨的山上

卷流下雄偉的青康藏

輕拂過中國的心房

直奔向洞庭的夕陽

我淚水從那天上來

狂噴下河套的色彩

用胸中殷切滾燙情懷

揮灑我莫名的無奈

那金黃稻麥油菜桑蠶都是我的愛

我知道世人虔誠的膜拜

我怒吼一片黃淮平原止不住我的愛

我踉蹌奔走有誰能明白

在陽光下在雪地裡

我沒有眨過眼

凝視古往今來的桑田滄海

我是中國永遠的經脈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就刪

楊培安張雨生黃河長江王之渙

相關焦點

  • 張雨生遺作亮相《星搭檔》 楊培安致敬良師益友
    當晚,楊培安、蕭煌奇以三首歌曲的串燒致敬傳奇歌手張雨生,其中包括了一首張雨生生前從未曝光過的作品《黃河長江》。當晚,楊培安、蕭煌奇以三首歌曲的串燒致敬傳奇歌手張雨生,其中包括了一首張雨生生前從未曝光過的作品《黃河長江》。張雨生塵封遺作獲贊 《黃河長江》「當上春晚」振奮中國心作為第三組單元賽冠軍,本場比賽楊培安、蕭煌奇選擇了三首張雨生的歌曲《我相信》、《大海》以及《黃河長江》,以此致敬已故的華語樂壇靈魂人物張雨生。在三首歌曲中,《黃河長江》的地位和意義尤為特殊。
  • 張雨生遺作《黃河長江》 《夢想星搭檔》首唱
    當晚,楊培安、蕭煌奇以三首歌曲的串燒致敬傳奇歌手張雨生,其中包括了一首張雨生生前從未曝光過的作品《黃河長江》。  張雨生塵封遺作獲贊 《黃河長江》「當上春晚」振奮中國心  作為第三組單元賽冠軍,本場比賽楊培安、蕭煌奇選擇了三首張雨生的歌曲《我相信》、《大海》以及《黃河長江》,以此致敬已故的華語樂壇靈魂人物張雨生。
  • 歌曲《黃河長江》,張雨生的一首不朽遺作!
    但有一首作品,堪稱滄海遺珠,因張雨生突發去世,尚未來得及發表,一直鮮為人知,後經多方努力,終於得以面世,這就是今天我們所要說的這首《黃河長江》。而說起《黃河長江》這首歌,不得不提楊培安。2006年,楊培安得知張雨生生前的混音師保留有張雨生多首遺作的樣帶,一直未來的及問世。於是,楊培安主動聯繫拿來試聽,其中一首《黃河長江》深深地震撼到了楊培安,令楊培安聽後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復。
  • 張雨生遺作沉寂21年 今燃億萬國人家國情懷!
    張雨生遺作沉寂21年 今燃億萬國人家國情懷!這首飽含著對中國土地和母親河摯愛的《黃河長江》,創造者是已故臺灣音樂人張雨生。張雨生生前留下了許多沒來得及發表的遺作,而這首歌就是張雨生的遺作之一。21年之後,楊培安在《經典詠流傳》的舞臺,再度唱響經典,將張雨生未完成的遺作《黃河長江》和王之渙的《涼州詞》,幾乎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既唱出了張雨生心中華夏子孫的驕傲,也唱出了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的寫意。
  • 騰格爾《經典詠流傳》演唱新版《敕勒歌》震驚四座 張雨生遺作唱響...
    騰格爾為古老詩詞《敕勒歌》譜上新曲,一改往日溫潤「草原風」,顛覆眾人想像;楊培安帶來張雨生遺作,與千年盛唐古韻交織出大氣磅礴,直擊人心。­  來自內蒙古大草原的藝術家騰格爾本周來到《經典詠流傳》的舞臺,全新演繹耳熟能詳的《敕勒歌》。當開場的小姑娘用清澈的嗓音將大家帶入清新草原時,騰格爾一開嗓,粗獷狂野的演唱方式猶如狂風驟雨般震懾全場。
  • 「鐵肺王子」楊培安 廣州個唱將演唱張雨生遺作
    楊培安 「鐵肺王子」臺灣藝人楊培安,將於2011年12月09日在廣州友誼劇場舉辦自己廣州首場個人音樂會——石頭記 2011 我相信 楊培安 廣州個人音樂會。  憑藉《愛上你是一個錯》被廣大內地粉絲熟悉的楊培安,有著多年在pub駐唱的經驗,可謂是表演經驗十足。而其能夠「橫跨」三個八度的音域,更是所有媒體和粉絲們津津樂道的焦點。  主打立志歌曲《我相信》將演繹張雨生遺作  本次演唱會,將延續北京演唱會的部分曲目。
  • 騰格爾版《敕勒歌》震驚四座 張雨生遺作唱響央視
    騰格爾為古老詩詞《敕勒歌》譜上新曲,一改往日溫潤「草原風」,顛覆眾人想像;楊培安帶來張雨生遺作,與千年盛唐古韻交織出大氣磅礴,直擊人心。騰格爾為古詞譜新曲高歌生命本色來自內蒙古大草原的藝術家騰格爾本周來到《經典詠流傳》的舞臺,全新演繹耳熟能詳的《敕勒歌》。當開場的小姑娘用清澈的嗓音將大家帶入清新草原時,騰格爾一開嗓,粗獷狂野的演唱方式猶如狂風驟雨般震懾全場。
  • 經典詩歌| 《黃河長江》楊培安
    經典詩歌| 《黃河長江》楊培安 《黃河長江》楊培安 詞:(唐)王之渙/張雨生 曲:張雨生 編曲:雷震 演唱:黃綺珊
  • 張雨生紀念專輯首發 楊培安卓義峰演唱(圖)
    所有張雨生來不及向世人訴說的音樂與情感,都被他的摯友們一件一件地找回,並用3年的時間進行細緻整理,集結成張雨生50歲生日紀念專輯《雨後星空》,6月7日10:00,在酷狗正式獨家上線。  這張專輯的作品絕大部分不曾公開發表過,張雨生也沒有留下包括歌詞在內的相關文字說明。受當時的錄音條件限制,這些歌仍保留雨生的創作原貌,可以說,是更接近雨生創作初衷於音樂情懷的作品。
  • 他是「第二個張雨生」,36歲出道,擁有超高嗓音,卻一直不火
    所以,大齡出道,潛力就差,可塑性就不強,市場青睞度不高,我覺得這是制約楊培安發展的第一個原因。第二點,阿犬用一句話來闡述,叫做「成也高音,敗也高音」。楊培安的高音太強了,強到觀眾喜歡,製作人喜歡,金主爸爸也喜歡,所以他們總是安排/希望楊培安在各種場合飆高音,演唱的歌曲也大多是《我相信》之類的高亢勵志歌曲。
  • 崔恕楊培安紀念張雨生特別歌曲上線 版稅收入將交給張家
    時值跨時代傳奇歌手張雨生54歲生日來臨,知名大陸音樂人崔恕與來自中國臺灣的歌手楊培安共同演唱了新作《世界盡頭》,以此紀念這位對整個華語樂壇都有著深遠影響的音樂人,相約「世界盡頭」,用音樂和熱愛溝通靈魂與靈魂,連接過去與未來。
  • 楊培安出新碟《希望的種子》 轉戰內地激情放聲
    楊培安《希望的種子》專輯封面被華語樂壇譽為「鐵肺歌王」的臺灣歌手楊培安,從其成名勵志金曲《我相信》開始,便一直在用他充滿爆發力的高亢聲線感染著無數的歌迷,近日,成功轉戰內地樂壇的楊培安又迎來了音樂生涯的新起點,
  • 臺中舉辦名人吉他聯展 網羅貓王、張雨生愛琴(圖)
    已故歌手張雨生的吉他,上面還有他的指紋保留至今。來源:臺灣媒體中國臺灣網8月9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新光三越近日舉行《這夏玩吉他-吉他名人展》,展出的吉他,網羅了50位用琴弦說故事的吉他名人,100把富有音樂靈魂的經典好琴,從臺灣民謠大師陳達的月琴,到搖滾樂團、創作歌手的吉他,網羅貓王、披頭四愛用吉他,以及14位金曲獎得主的收藏吉他,另外還有已故歌手張雨生逝世15周年,三把愛用吉他首次聚首,現場並邀請張雨生友人楊培安精彩演唱。
  • 60首未發表作品 張雨生去世6年弟弟將唱遺作(圖)
    中新網10月7日電 今年11月12日,是臺灣歌手張雨生6周年忌日,張雨生的弟弟張宇飛在接受臺灣媒體訪問時表示,將完成張雨生生前遺作的願望。  據臺灣TVBS報導,張宇飛說,最近幾年,家人才逐漸從張雨生離開的陰霾中走出來。從事廣告文案的張宇飛說,這次詮釋哥哥生前的創作,百感交集,也替哥哥完成心願。
  • 高校教師原唱歌曲《長江長江,我是黃河》走紅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巖 通訊員 徐春浩「長江長江,我是黃河,再苦再難,一起頂著,我們的河床,是偉大的祖國......」日前,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院長、男高音歌唱家李新現教授演唱的抗「疫」原創歌曲《長江長江,我是黃河》走紅網絡,歌曲句句暖心感人、令人淚目,引起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 楊培安新聞發布會迪克牛仔都親臨現場
    臺灣當紅歌手楊培安在北京舉辦「希望的種子」音樂會,有著「鐵肺歌神」之稱的楊培安宣布發行新專輯《希望的種子》並籤約樂海盛世、巨藝文化兩家內地經紀公司,全面展開內地的演藝事業。首唱會現場楊培安演唱11首歌曲誠意十足,恩師迪克牛仔意外到場祝賀,讓楊培安難掩激動的心情。
  • 如果給你一次復活別人的機會,李小龍黃家駒張雨生你會選擇誰?
    我選擇復活張雨生。我熱愛音樂,張雨生讓我在音樂上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他的作品的前瞻性,領先現在的華語樂壇都不為過。他的聲樂技術,雖然低音是比華麗的高音技術略遜幾籌,但這並不影響他令人嘆為觀止的「逆生長」音域。
  • 用這6句詩,點燃了你的家國情懷?
    在如今中印衝突和中美摩擦加劇的情況下,我覺得很有必要重溫這些點燃家國情懷的古詩詞了。第一首,我想到了宋代詩人陸遊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首詩是陸遊的絕筆,也是他的遺囑。
  • 江河再對唱 「長江回信」春日來——《黃河黃河 我是長江》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黃河黃河我是長江,寒冬過去會更愛春色,你那句話比春光還美,我們的河床是偉大的祖國……」4月19日,武漢音樂學院青年作曲家姬驊聯合大河網網友、詞作家劉春龍創作了《黃河黃河 我是長江》,武漢音樂學院著名歌唱家李歌含淚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