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被吹得神乎其神,為何這麼容易死在落鳳坡?你看真正原因

2020-12-17 騰訊網

三國之中,水鏡先生送給起兵不順的劉備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得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水鏡先生希望劉備能找到自己的賢能謀士,一起共商天下大事。可是這句話卻被世人斷章取義,奉為經典,這是為何?水鏡先生為劉備推薦了四位賢能異士,分別是諸葛亮、龐統、劉巴、法正四人,這四人治國治軍的謀略可以說是天下絕倫。

但閱讀完三國演義,不難得出,除諸葛亮一人,其它三人卻都是英年早逝,尤其是龐統,被後人渲染得神乎其神,可是,如此盛名之人為什麼輕易死在了落鳳坡?其實,諸葛亮卻也是死在了五丈原,只是沒有在對的時機選擇對的人罷了。龐統作為和諸葛亮齊名的能人異士,能如此輕易地死去,也恰恰是和諸葛亮有關。在龐統與諸葛亮同級之時,諸葛亮便為劉備立下了赫赫戰功。

諸葛亮先拜於劉備麾下,火燒新野,大敗曹軍,初身和東吳聯合,打贏了有名的赤壁之戰。而龐統卻是諸葛亮等人向劉備主上推薦的,劉備見諸葛亮的力薦,便將龐統賜予諸葛亮平級的官位。但是龐統心高氣傲,見諸葛亮如此赫赫戰功,便心生妒忌,急於求成。史書上講,龐統生相醜陋,俗話說,相由心生,不過讀者們並沒有察覺罷了。因為龐統總想著要比和自己同級的諸葛亮高出一頭,所以不聽勸阻。

在進攻巴蜀地區時,劉備是帶領龐統出戰的,不過,在軍事策略上劉備還是願意與諸葛亮商討一二,這是理所當然的,可是龐統不樂意,諸葛亮在行軍之前便多次的提醒龐統要小心劉璋的埋伏,雖然劉璋的治軍謀略不佳,但是其手下卻有趙雲、張任兩位大將,謀略之上也不容小覷,需多加小心提防。巴蜀地區,地勢奇特,易守難攻,所以必須小心行事。

但是那時的龐統哪裡還能聽得進去諸葛亮的勸告,於是急功近利,以至於他忽略了敵方的能力,被逼死在落鳳坡。所以龐統之死並不是張任的驍勇善戰,而是龐統自身的急於求成,妒忌衝昏了頭腦。這也說明,成功不能急於求成,是需要時間去慢慢沉澱的,還需要有恰好的時機才可。

相關焦點

  • 龐統被吹得神乎其神,為何這麼容易死在落鳳坡?你看真正原因
    三國之中,水鏡先生送給起兵不順的劉備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得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水鏡先生希望劉備能找到自己的賢能謀士,一起共商天下大事。可是這句話卻被世人斷章取義,奉為經典,這是為何?水鏡先生為劉備推薦了四位賢能異士,分別是諸葛亮、龐統、劉巴、法正四人,這四人治國治軍的謀略可以說是天下絕倫。
  • 鳳雛龐統為何死在落鳳坡,是天意還是巧合?
    龐統為什麼死在落鳳坡?在正史上真的有這個地方嗎?那麼龐統為何還要冒進?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三國演義》中龐統死亡原因:攻雒城,因疑亮欲爭功,不從亮書勸阻,進至落鳳坡,中張任埋伏,為亂箭射死。鳳雛先生龐統死於徵西川路上,據說那個地方的名字叫做落鳳坡。也就是說,他的死是上天早就規劃好的。案發的時候,龐先生騎著劉備的坐騎。
  • 三國中龐統真的死了嗎?鳳雛詐死落鳳坡是何原因?
    龐統和諸葛亮都是劉備帳下的軍師,龐統得到重用也有諸葛亮的原因。二人在功績和行事風格上的不同。早年間,龐統就和諸葛亮齊名,龐德公就稱龐統為「鳳雛」,而稱諸葛亮為「臥龍」,還說得二人之一,便可安定天下,可見龐統的才能其實並不比諸葛亮低。
  • 鳳雛龐統死在落鳳坡是天意嗎?
    數內有新降軍士,指道:「此處地名落鳳坡。」龐統驚曰:「吾道號鳳雛,此處名落鳳坡,不利於吾。」令後軍疾退。只聽山坡前一聲炮響,箭如飛蝗,只望騎白馬者射來。可憐龐統竟死於亂箭之下。時年止三十六歲。就是這次的讓馬,讓龐統丟了性命,看起來龐統之死是天意,先有諸葛亮夜觀天象,後有龐統馬驚,龐統騎上了劉備的馬,又在落鳳坡遭到埋伏,龐統死於亂箭。小說描寫的很精彩,但是在歷史上卻並非如此。
  • 三國中龐統真的死了嗎?鳳雛詐死落鳳坡是何原因?
    龐統和諸葛亮都是劉備帳下的軍師,龐統得到重用也有諸葛亮的原因。二人在功績和行事風格上的不同。早年間,龐統就和諸葛亮齊名,龐德公就稱龐統為「鳳雛」,而稱諸葛亮為「臥龍」,還說得二人之一,便可安定天下,可見龐統的才能其實並不比諸葛亮低。
  • 龐統死於落鳳坡之上的可能原因
    龐統,年少成名,協助襄陽郡守處理政務,治理郡縣,業務能力一流。獻連環計為赤壁之戰的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身為名士 被天下招攬,最終成為劉備手下與諸葛亮同層的謀士。在三國演義中,龐統不聽遠在荊州的臥龍之言獨斷專行,最終因意外死於落鳳坡之上。然而真是的歷史真的是這樣嗎?
  • 龐統明知落鳳坡有埋伏,為何還要去送死?
    臥龍肯定是諸葛亮了,諸葛亮足智多謀,經常以妙計戰勝對手,而這個鳳雛龐統竟然能與諸葛亮齊名,可見這個鳳雛龐統雄才謀略絕不在諸葛亮之下。當年在落風坡的時候,龐統明知前面有埋伏,龐統依然選擇前進,簡直就是送死,一點反抗都沒有。龐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為何?
  • 東吳為什麼不重用龐統?他又真的是死在了落鳳坡嗎?
    「臥龍鳳雛,得其一便能安天下」,這句話的主要意思其實是在誇讚諸葛亮與龐統的本領過人,諸葛亮自然不用說,他為劉備立下了赫赫功勳,而龐統則有些不同,他起先是在東吳為官,可沒有得到重用,而後才投奔了劉備。至於龐統為何沒有被東吳重用,這其中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 落鳳坡是因龐統而得名?歷史上龐統是怎麼死的?
    看過三國的都知道,劉備麾下有兩大聞名天下的謀士,他們就是「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臥龍和鳳雛的能力誰高誰低,我們就不作評論了,但是從當時流傳的那句「臥龍、鳳雛,得一人者得天下」,就不難看出,這兩位都是絕世的謀士。
  • 龐統死於落鳳坡之上的可能原因
    龐統,年少成名,協助襄陽郡守處理政務,治理郡縣,業務能力一流。獻連環計為赤壁之戰的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身為名士 被天下招攬,最終成為劉備手下與諸葛亮同層的謀士。在三國演義中,龐統不聽遠在荊州的臥龍之言獨斷專行,最終因意外死於落鳳坡之上。然而真是的歷史真的是這樣嗎?
  • 東吳為什麼不重用龐統?他又真的是死在了落鳳坡嗎?
    「臥龍鳳雛,得其一便能安天下」,這句話的主要意思其實是在誇讚諸葛亮與龐統的本領過人,諸葛亮自然不用說,他為劉備立下了赫赫功勳,而龐統則有些不同,他起先是在東吳為官,可沒有得到重用,而後才投奔了劉備。至於龐統為何沒有被東吳重用,這其中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 明知走落鳳坡必死,龐統為啥還要「故意送死」?
    據說這兩位智囊,只要得其一,便可得天下。而劉備不愧是天命之人,將臥龍鳳雛二人雙雙收入麾下。只可惜,劉備到死都沒能一統天下,而號稱鳳雛的龐統,更是還沒怎麼發揮出作用,就早早的死在了落鳳坡。 據說龐統在死前,已經預感到一些事情,畢竟落鳳坡的名字太不吉利,而他最終,也的確是命喪如此。看到這裡,可能很多朋友就會提出疑問了,既然龐統已經預感到自己這一去,很難回得來,為何他偏偏還要去「送死」呢?
  • 龐統的人物形象如此豐富,為何說是詐死?落鳳坡又是何事?
    導讀:龐統的人物形象如此豐富,為何說是詐死?落鳳坡又是何事?有時候小編也覺得對於龐統這樣的人物真的非常的可惜,或許當初就是生錯了時代的緣故吧所以最後死的時候年僅36歲。他就是因為中了飛馳而來的箭的緣故,所以中箭而亡,對於這樣的死法相信他也是非常的不甘心,作為當時的鳳雛真的是實屬無奈!
  • 龐統明知落鳳坡有埋伏,為何還要去送死
    演義中,徐庶曾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周瑜去世後,龐統曾有意投靠東吳,只因大罵公瑾得罪了江東,只得投靠劉備。龐統投靠劉備後,成為劉備帳下的重要謀士。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受益州劉璋的邀請,率軍入川共拒張魯。
  • 落鳳坡是因龐統而得名?歷史上龐統是怎麼死的?
    看過三國的都知道,劉備麾下有兩大聞名天下的謀士,他們就是「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臥龍和鳳雛的能力誰高誰低,我們就不作評論了,但是從當時流傳的那句「臥龍、鳳雛,得一人者得天下」,就不難看出,這兩位都是絕世的謀士。
  • 龐統既然知道走落鳳坡必死,為何還要故意送死?
    臥龍鳳雛,得一可以得天下,但是劉備得到了兩個都沒有得天下。相反,鳳雛還中途死亡了。當時劉備和劉璋剛剛決裂,龐統想打劉璋建功德,結果犯了輕敵冒進的錯誤,在一條小路上被張任射成了刺蝟。關於龐統的死,小說中的說法是的盧妨主,實際上就是身騎白馬太過顯眼,被當成了靶子。
  • 若落鳳坡死的是諸葛亮,龐統僥倖逃生,他能戰勝司馬懿嗎?
    曹操手底下有司馬懿,孫權手底下有周瑜,劉備手底下有「臥龍鳳雛」,指的便是諸葛亮和龐統。諸葛亮和龐統都是劉備手底下能力強的謀士,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有所不同,所以這兩個人的結合對劉備有很好的啟發作用。但不幸的是,龐統在落鳳坡殞命,英年早逝。要不然以龐統的才能,定能幫助劉備一展宏圖。於是諸葛亮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劉備手底下的第一謀士。
  • 你們別再被騙了,龐統死於落鳳坡的真相併非如此,這兩人才是兇手
    通過演義中的記載,我們可以得知:龐統是劉備手下的重要的謀士之一,與諸葛亮相比是不平分秋色的。隨後龐統與劉備一同入川時,劉備與劉璋產生分歧而決裂,龐統在當時就獻上了上、中、下三條計策給劉備,只可惜劉備只用到了中計,龐統就在落鳳坡不幸中箭而亡。
  • 鳳雛死在落鳳坡,臥龍死在五丈原,地名相剋是他們之死的原因嗎?
    導讀:投降過來的蜀兵對龐統說,這裡叫「落鳳坡」,他心裡想,我道號「鳳雛」這裡是「落鳳坡」,不好,我命休也,這時箭如雨發射向他。龐統死在「落鳳坡」用他的話講,鳳雛與落鳳坡本身相剋,「鳳」落坡下就是死。2.鳳雛中箭死在落鳳坡的原因。
  • 龐統為何命殞落鳳坡?難道僅僅是因為一支箭嗎?
    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劉關張三兄弟三顧茅廬的時候,就聽說了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當時東漢末年流傳一種說法,臥龍鳳雛得一人者便可得天下,由此可以窺見龐統的軍事才能。然而劉備後來得到了臥龍與鳳雛,卻萬萬沒有想到,龐統命殞落鳳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