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賺到了第一個100萬後,我開始重新思考創業

2020-12-10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作者回顧了自己的創業歷程,分享了自己關於創業的幾點思考,與創業者分享。

作者從2018年9月開始創業,到今年春節前賺到了人生中第一個100萬,在二十餘歲的尾巴終於有了吹牛的資本。當然,這不是什麼創業神話故事,畢竟只有區區100萬而已。但是,正是因為只有100萬元,這一切才更加現實,我的思考才對你更有用。

去年12月的時候我參加一個路演,有一位姑娘作為創始人身份在推介她的在線職業教育項目,翻到最後一頁PPT時,她說目前共有7000+用戶,擬融資500萬元出讓12%的股份。我拍腦袋一算7000+用戶估值4000+萬元,嚇的我合不攏下巴,合計單個註冊價值小1萬?

她揮斥方遒地說著項目未來的無限增長,我小心翼翼地看著自己的PPT,50萬用戶才估值500萬,不知說何才好。

創業不該活在自己的臆想之中。在自己創業之後認識了太多的小夥伴,都是三五個人大家湊了100萬作為啟動資金,花了小一年的時間做了一款APP上線,抱著遠大的理想,四處求主卻融資受阻,最後發不出工資被迫歇業,錢和時間都打了水漂。

一、知道買家是誰!

先找到買家!買家可以是C端的消費者,可以是B端的商戶,還可以是VC投資者!To VC這名詞真不是開玩笑的,用心點觀察就會知道那些名校在讀或是剛畢業的幾個同學寫了幾頁PPT就會拿到100萬的天使輪,然後他們迅速膨脹再把這天使輪急速揮霍。

有一次聽一位AI定製襯衣的聯合創始人分享,他們3位來自上海交大的大四學生在拿了天使輪後,直接拿了10萬元做了一次線下校內營銷活動,結果轉化為0!10萬元直接落水無聲。

當時我聽了也是備受衝擊,因為我所有的創業本金也就是10萬元,用來招人、付房租、建網站、搭小程序、註冊商標、百度關鍵詞、微信推廣…… 而人家只是做了一次試錯而已。

To VC這條路即使你是名校畢業也不值得推薦,那樣太容易讓人輕浮了,在最早期測試可行性的時候,拿別人的錢來試錯會讓自己麻痺,認為這只是數字遊戲而已,而創業的本質在於拼到最後一顆子彈,所以最開始必須得花自己的錢,這樣才懂得珍惜子彈

年輕人沒有本金創業怎麼辦,那就應該找輕資產不用本金的項目,先賺到第一桶金再說。

無論to B/to C找到買家的前提在於做好創業前的用戶需求調研,是不是有消費者真的願意為你提供的商品或服務付錢。是自己找到一個所謂空白的市場去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還是找到一個已經存在的市場而優化呢。

如果作為第一次創業的年輕人,我意思就別恍然大悟認為自己發現新大陸了,因為99.99%只是自己的經驗不足而造成的短視,那些湊了100萬做APP的小夥伴大多是覺得自己開闢了新大陸即將改變世界成就夢想,只有失敗了才會感嘆:這想法真他媽秀逗!

務實一點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借鑑別人的基礎上做一些微創新,先有現金流才會感受到創業的樂趣

二、做有價值增量的事,而不是賺信息不對稱的錢!

這是我創業一年半最深刻的領悟!有些人會較真解決信息不對稱也是價值增量,當然這是沒錯的,因為仔細想想那些最強大的平臺,美團、滴滴、淘寶等等本質上都是解決了消費者與商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但是,作為第一次創業的年輕人,真的就別幻想平臺夢了,那是神話,那是奇蹟。換句話說,比你泡到林志玲的概率還要低,明白嗎!?

單純解決信息不對稱的產品有一個命門:脆弱。自己僅僅是連結上下遊或左右手的中間人,任何一方的變化都會導致自己極其被動,並且由於所交付的產品本質並不是由自己提供,那麼存在著高度同質化以及缺乏品牌認同。

若不能因為所建立的品牌而產生價格主導權,那本質上這個價格只是社會動態平衡的結果,永遠不可能是超額利潤。

在我看來,任何不能因為品牌而產生溢價的產品服務都只是在為社會打工而已。

三、找到具有成長性的細分品類!

找到一個極細分領域,所有的力量都放在這一個點上,用單點的壓強去撕破已有的秩序。

從細分領域入手這是所有的創業分享都會提到的一點,更美妙的是在於如果這個細分品類還具有無限成長的可能性,這個細分領域的增速要大於整個行業的增速。

就比如滑雪器材設備,作為極限運動的一個分支足夠小眾,可到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之後呢?這就是成長性所帶來的美妙紅利。

在細分領域裡先發優勢是無與倫比的,特別是帶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產品,比如大疆之於無人機、GoPro之於運動相機,這也就是所有人都提到的「佔領心智」的定位理論。

可千萬別被這「先發」所唬住了,這所謂的「先發」只是第一個廣泛觸達到消費者的概念,絕不是第一個做出這項產品的公司,就像大疆也絕不會是第一個做出無人機的公司。所以只要你起得還算早,「佔領心智」比拼的只是營銷能力,而那個起的最早的,他給你驗證了需求的可行,將嫁衣穿在了你的身上。

對於新興事物當然存在著第一品牌的先發優勢,而同時就像營銷圈的王者雕爺去年10月提到的「任何消費品都有重新再做一次的機會」,我們別忘了新世代消費心理變化所帶來的新機會,小罐精品速溶咖啡的三頓半、68元一根雪糕的鐘薛高、不甘心桂格燕麥的王飽飽,以及正在研究&即將發力袋泡茶的我!哈哈哈!

四、不要拉來一個人就是合伙人!

「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身邊都是比我聰明的人」這是所有大佬都會驕傲說出的一句話。可是別被這句話唬住了,正確地看待這句話正確的含義,「三人行必有我師」,任何一個人都會有比我厲害比我聰明的地方,這句話更重要的是,找到聰明人在他所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

CEO不可能是最蠢的那個人,CEO一定是那個最聰明的人,他會認識到形形色色不同的人,看到人才眼睛發光想找他入夥,他的慧眼可以識別出哪些人在哪些領域有自己的建樹,隨之在自己的創業拼圖上完成一塊接一塊。創始人&CEO最重要的是具有個人魅力,他創業的激情必須能夠感染所有人。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究竟是找到合適的姑娘結婚更難,還是找到一起拼命的合伙人更難?

你一定也有這樣的經歷:和一個朋友在一次聚會上認識,彼此聊了創業夢想,或是其他對音樂的喜歡對某位作家的熱愛,徹夜聊不停相見恨晚。這樣的激情是令人心潮澎湃的,不過,幾天後,幾周後,發現他好像老是遲到,發現他好像總是拖延,發現他好像激情不再。

這樣的情況太常見了,只是第一次見面的互相欣賞並不能說明互相之間的匹配,這也是投資人經常問合伙人如何相識以及相識多久的原因。

找合伙人還有個血的教訓,不要因為他有錢就拉他做合伙人!如果只是看中了他的錢,應該說服他做投資人而不是合伙人。合伙人是共同打拼的戰友,未來的夢想規劃,前進的速度步伐都需要高度一致。錢,在早期合伙人之間不是好東西。錢,具有最根源性的力量撕破一切秩序。

五、公司的前10位員工決定了這公司的一切!

前10位員工有多重要?是否7點到點回家,是否有辦公室政治,是否可以按時完成任務,是否領導具有威信……這一切的一切都起源於這前10位同事!

公司文化的傳承性起源於員工行為的下線,新進的員工都會以早期員工的行為基準線為參考,繼而規範自己的行為。比如9點05分陸陸續續辦公室才來人,新員工也一定會遲到。比如午飯時間員工討論辦公室裡的八卦並且眉飛色舞,新員工也一定會參與到八卦其中。更重要的是,那些抱有志向的想大幹一番的新員工,見到這樣的情況也會離你而去。鬆散的環境留不住人才。

怎樣找到最牛逼的員工?看三樣東西:

  1. 夠不夠拼命;
  2. 願不願意長期戰鬥;
  3. 是否相信這家公司相信這位創始人。

面試的時候作為面試官的創始人需要具有一定的侵略性,在闡述自己創業想法的時候,目不轉睛地盯著面試者的眼睛,看他是否足夠堅定,是否有所畏懼,他是不是有勇氣同樣目不轉睛地看著自己,他多久眨一次眼睛。這些是面試時最有效果的識別方法。

六、認識自己的個性再搭建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主要根據3點:

  1. 行業
  2. 發展階段
  3. 公司文化&創始人個性

每個不同行業勢必有不同的管理模式,網際網路講創新,製造業講流程秩序,餐飲服務講態度熱情。不同發展階段自然也有不同的管理方法,草莽階段管理甚至都不重要,發展業務活下去才是第一位的。成長階段是創始人猛補管理的時間節點,業務的高速增長以及管理的不到位會導致轟然崩塌。而在成熟階段自然規範化的管理成為公司治理的先決條件。

同時創始人的個性也是築造公司文化的本質基礎,熱情張揚如馬雲,實幹內斂如馬化騰,這些都是一家公司的文化基礎。有許多網絡測試可以以選擇題測試的方式來了解自己的領導力方式,比如有Charismatic Leadership、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Transactional Leadership、Servant Leadership……了解到自己的領袖力方式後可以更有的放矢地做一些改變以及優化。

執行效率在創業最早期是一切,也是創業者最應該注重的地方。以「小時」為時間計量單位是提高效率的最直接方法。大公司需要一周落實的事情我們需要在一天內做出原型,通過高頻地打磨以指數級的時間差獲得優勢。所以時間單位絕不是以「天」計算,而是以「小時」為單位。

比如10小時可以完成的工作,在以「天」為計時方式的人口中則是2天完成,以「周」為計時方式的人口中則是1周,以「月」為計時方式的人口中就變成半個月。而實際上10小時完全可以在一天內坦蕩地完成,在第二天的10小時已經開始根據反饋進行優化了。這樣急速的迭代就會形成指數級的差別。

七、從來沒有優雅的裁員!

辭退員工是最難的事。當時用夢想用未來招進的小夥伴,現在要親手辭退,太難了。辭退員工有無數種理由,可以是員工態度不佳,工作能力不符,業務發展不及預期……

我曾辭退過一位員工,她當場在我面前哭了。即使我有再充分的辭退理由,在那一刻我也是感到深深的愧疚,自責是自己在面試時沒有清楚地看清她的優勢,忽略了她的劣勢,從而導致與崗位要求不符。然而作為創始人,不能被自己心理的柔軟而侵蝕了公司的利益,在決定了辭退後,不存在後退迂腐的選擇,必須當即立下地無情執行。

作為一個團隊的領袖,需要清楚地認識到努力和結果並不是直接掛鈎的。之前我有一位實習生每天都願意幹到最後一班地鐵再回家,可他一天的產出只不過是另一位實習生1小時便可完成的內容,這本質上就是個人能力與崗位要求不符,即使他再努力,也必須得辭退。

我因為實在不捨得如此拼命的小夥伴,他留在我身邊近1個月,結果是教他的時間比我自己工作的時間更多,嚴重影響了我自己的工作進度。

裁員永遠是殘酷的,絕不存在優雅的裁員。然而一時的殘酷實際上是為了保證雙方的未來發展,沒有任何道理將一位不符合崗位期待的員工留用,這樣也是對他的未來所不負責。心狠一點,便會海闊天空。

八、自信可以打敗一切敵人

任何一位做成功事情的人都會在一定時間內充滿自信,並且這股自信會帶領他所向披靡。

自信來自於正向反饋,對於創業者而言最大的魅力在於有抉擇權,自己的所思所想最終決定在某個特定的關鍵點發力,若是這次發力得到了成效,會帶來即刻的正向反饋,創業者會認為正是因為自己的英明決策所以帶來了這次成功的結果。這是世上最爽的事情,自信也是由此而生。

我們都記得在高中解開數學題時的那種爽快感,在創業的過程中就是依賴於這些爽快感去築造自己的城池。然而,創業與數學題最大的區別在於,數學題是已知有解,而創業是未知是否有解,這也是創業大多以失敗為結局的原因。

在漫長的創業過程中,失敗才是真正的主旋律,就好比是實驗室內實驗一般,那千百次的失敗就是為了等待那最後一次的成功。而這無數次的失敗,無限地消耗創始人的時間、精力與金錢,更重要的是,失敗讓你變得失去自信,開始自我懷疑,甚至不相信自己是否會成功。

梁寧說「戰爭的結束在於一方意志力的終結」,作為創業者,我討厭這種被動的等待,我想要把所有的主動權握在自己的手裡,所以我說:

戰爭的勝利只在於你擁有無限龐大的自信!

只要你有足夠強大的自信,2年內賺到100萬是一定可行的!如果你有無限龐大的自信,10年內賺到1個億絕不是天方夜譚!

 

作者:Joe Shi 微信:joeshi2091(添加請備註:公司+崗位+姓名)

本文由 @Joe Shi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我訪談了深圳的一批年輕人,他們是這樣賺到第一個100萬的
    當我們許多年輕人對於高房價,高生活成本變得麻木,開始佛系生活的時候,另一批年輕人卻在用踏踏實實的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夢想。我與深圳的一批年輕人當中的行動派溝通後,發現他們當中快速積累財富的能力令人刮目相看,甚至令很多中年人汗顏。他們早早的已經賺夠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並有著清晰的發展目標。
  • 巴菲特:賺到第一個100萬最困難,而第二個一百萬則簡單得多!
    巴菲特:賺到第一個100萬最困難,而第二個一百萬則相對簡單得多! 巴菲特回答:賺到第一個100萬最困難,而第二個一百萬則相對簡單得多! 1.第一個一百萬最困難 為什麼?這是因為當一個人要從無到有,從頭開始賺到一百萬,它需要的是知識、技巧,你必須要知道如何能夠賺到一百萬,才有可能達成,所以它最困難,而第二個一百萬則相對簡單得多。
  • 搞餐飲美食,我用了2年時間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50萬
    很多人抱怨現在餐飲難搞,不但不賺錢還要賠錢,可是,我卻用了2年時間賺到人生中的第一個50萬。李嘉誠曾經說過:賺人生的第二個100萬比第一個容易的多。也就是說,當你有了第一個100萬,那麼離第二個100萬也就不遠了。
  • 經濟學者張春蔚:到了重新思考創業起點和終點的時候
    以下為張春蔚演講實錄,獵雲網整理刪改: 我自己是一個創業者,創業5年,也沒有融資,好像別人日子好的時候我們不好過,但是別人日子不好過的時候,因為沒有融資,我們的日子還行。我相信宏觀領域大家思考都挺多的,我在這裡分享一些雞湯的東西。我選擇了四個關鍵詞,起點、終點、信用和秩序。
  • 中科大畢業之後,我是如何半年賺到100萬的
    蛋總推薦:又到了櫻花開的季節,又開始思念母校的櫻花大道,以及曾經在那裡約過女孩。在這裡推薦一個師弟寫的美文,也許可以啟迪大家對人生的思考。從小我品學兼優,是父母眼中的驕傲,是老師心中的希望。,有的只是陌生、孤獨,也正是這份孤獨,讓我一步步的成長,從青澀到成熟。
  • 沒背景沒經驗沒人脈,怎麼快速賺到100萬?雷軍靠兩招就成功解決
    大學生也能快速掙到100萬?很多人覺得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有個武漢的大學生用一個寒假做了一件事,賺了100萬,這個人就是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今天讓我們來看看青年雷軍的快速賺錢神技。一般同學自然而然認為這是要下課的節奏了,然而雷軍的第一反應是,我可以編寫個殺毒程序出來解決吧!這就是雷軍與普通人的區別,他的覺悟很高,眼光敏銳。很快,他就找班裡編程成績最好的馮志宏合夥。倆人在武漢大學附近的電子一條街上,艱苦奮鬥了一個寒假,終於寫出了一款殺毒軟體《免疫90》。殺毒軟體寫好了,雷軍他們開始找市場。
  • 一位90後700元17天賺7萬,做的是什麼創業項目呢?
    90後:小本創業17天賺7萬   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越來越多青少年加入網購創業大潮。一個人的創業項目,一位90後的淘寶賣家他利用C2C創業,從700元起家,短短17天做過營業額7萬。這位90後的淘寶賣家ID叫忠武楨,大家都叫他小鋒,今年18歲。但他並不打算參加今年的高考,而是在淘寶上開了一家主營毛絨玩具的網店,叫小鋒網購。
  • 偶遇何小胖培訓卻開啟了年賺100萬的滷菜攤
    我不曾想過我會從事餐飲行業,卻開啟了一個年賺100萬的滷菜攤。生活真得無巧不成書,偶遇何小胖培訓卻顛覆了我的生活,也提升了我的生活質量。2017年,在餐飲公司工作1年多的我,偶然遇見了何小胖培訓,開始對餐飲產生了無限的興趣和熱愛,創業的激情再次被點燃,果斷選擇了辭職,真正意義上的開始創業。何小胖培訓都是實體店教學,主要做滷菜、乾鍋、烤魚、龍蝦、火鍋、串串香等餐飲項目的培訓,都是技術、配方教授,在眾多餐飲項目中我選擇了滷菜,花了幾千元開始學習滷菜項目。
  • 美國商業大亨用100美元三個月白手起家賺100萬美金,怎麼做到的?
    在他14歲的時候就生了第一個孩子,然後就同居在一起。在人生28歲的時候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美元。現在五十五歲拍攝這個紀錄片,三十年前創建了美國的借貸公司,為他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財富。在美版預告片的開頭提到,他有私人遊艇,全國各地都有房子,以上,就是本紀錄片主人公的基本簡介。看完第一集和第二集的個人感想。
  • 無本創業,他57元起家淨賺100萬!
    想創業,想賺錢,都是需要一定的成本的。但這裡出了個例外,不用成本,不投資也能賺錢!57元起家,他賺了100萬! 57塊錢在漢正街從頭再來 兄弟姊妹8個,談東升排行老六,他10多歲時就想出去做點生意。
  • 五千塊創業能做什麼?五千塊創業兩年賺500萬
    小本創業發家致富的話題一直被人津津樂道,五千塊創業能做什麼?五千塊創業怎麼賺500萬?相信很多人會被這樣的事情所吸引,下面小編就來為您講述一個靠五千塊創業起家賣生蠔兩年之內賺500萬的五千塊創業小本起家的故事。 兩年前,廣東人陳繼雄在武漢首家推出以炭烤生蠔為主打的平價小海鮮。五千塊創業能做什麼?當時,他僅有5000元創業資本,只在吉慶街租了間僅容4張臺位的門面做排檔生意。
  • 40萬買100多平的房,男子大呼賺到了,房主:我爸爸去世後給你
    那些剛剛開發出來的房子一般都會賣得比較貴,那麼這就有人將目標放在了由法院拍賣的二手房上面,這種房子往往會比一開始購買時便宜很多,浙江一名姓金的先生就用極低的價格買了一套100多平的房子,可卻讓他發愁了。金先生花了40萬網上買下了法院拍賣出去的100多平的房子,因為房子的原主人做生意失敗了,虧欠了很多錢,銀行就通過法院將他的房產給拍賣抵押出去了。
  • 因疫情旅行社生意被迫關停,她因京東社區團購實現重新創業
    前幾天有位朋友問我,年前的時候創業,結果因為疫情失敗了,現在該變賣的都變賣之後還欠人家三十多萬,現在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我相信這位朋友的經歷絕不是個案,一場疫情讓許多人倒在了創業的路上。相較於賠錢來說,宋娟更受不了的是在家閒著,因疫情而失敗的她便從疫情開始思考,分析這場災難是否也帶來了其他商機。在百般考量之後她選擇加入京喜拼拼(原京東區區購),成為一個社區團購的團長。
  • 賭王何鴻燊是怎麼鋌而走險在22歲就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
    命運有時候真的捉弄人,一切的轉變從何鴻燊13歲那年開始。1934年,何鴻燊的父親和叔父被人算計,生意失敗,傾家蕩產,無奈之下拋妻棄子逃往了越南,以前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小時候的何鴻燊不愛學習,家庭突然變故後,生活急轉直下,受盡了冷眼旁觀、嘗盡了世態炎涼,從此,何鴻燊發奮讀書。
  • 90後大一學生創業種植苜蓿,一年竟賺一百萬
    ,如今他已經在賽罕區黃合少鎮黃合少村和涼城縣共種植紫花苜蓿3700餘畝,今年他的團隊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將規模擴大到10000畝,預計純利潤達到1500萬元。今年年初,張振華剛剛成立了內蒙古華蒙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正式開啟了自己一邊讀書,一邊種草創業的歷程。說起為什麼想要種植苜蓿,張振華說隨著讀書越來越多,他開始思考,一方面過度放牧使草原破壞嚴重,另一方面安全健康的牛奶需要高品質牧草來保障。牧草是畜牧業的源頭,具有再生性強保持水土的功能。
  • 那些想著開火鍋店,年賺100萬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半年後等火鍋店經營穩定了,就立馬開始進行招商加盟開設第二家分店,到3年內便可以擁有6家火鍋店,員工人數可以突破150人。 每年通過加盟授權費,底料供應,門店利潤等多項營收,劉劍便可獲得超過100萬收入。
  • 如何在90天內,把100塊變成100萬?
    他的創業經歷堪稱美國夢的代表,而為了證明時至今日「美國夢」依然可信,他和Discovery節目組發起一項挑戰,打賭——自己可以在90天內,在啟動資金只有100美元、一部手機和一輛破貨車的情況下白手起家,創造出市值100萬美元的創業公司,否則他就要自己倒貼100萬美元進去投資。
  • 負債70萬創業 網上賣螃蟹 一年賺400萬
    負債70萬創業 網上賣螃蟹 一年賺400萬 2013-05-27 09:04:43 來源:[標籤:來源網站] 學的文科,誤打誤撞進入軟體行業,最後居然靠電子商務賣起了螃蟹
  • 口述實錄:做公眾號賺了幾千萬後,我為何在短視頻虧掉500萬
    而一篇《我是如何在短視頻裡虧掉1000萬的》推文向風口潑了一瓢冷水,這篇文章在業內刷屏。雖然標題數字誇張了,實際虧掉的錢只有500萬左右——但光一個標題就能看出晴矢對公眾號玩法的熟悉。晴矢曾通過公眾號項目賺了幾千萬,但即便是這樣,他也在短視頻裡翻了船。
  • 個人故事分享:作為一個90後我是如何通過炒比特幣一年賺到100萬的
    個人故事分享:作為一個90後我是如何通過炒虛擬幣一年賺到100萬的                                      炒幣,有一定資產的情況下獲的回報會非常輕鬆,就拿簡單的來說吧,有10萬和有50萬,100萬的玩法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回報也截然不同,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根據不同的情況下採用不同的手段來應對這樣的情況。